未曾经历,怎会懂得
最早知道林夕是因为我很喜欢陈奕迅的歌,即而爱上了那些词。而很多歌的歌词都是林夕写的,慢慢的我想要去了解写词的人。
2013年底,我来到了离他最近的城市。渴望着有一天能真实的见他一面。
2014年1月19日,林夕来到内地出席“进程中国·当代中国人物肖像摄影展”的开幕式,并亲自为自己的照片“揭幕”。很可惜我依然没能到他,只能在活动后,看着他的照片,或严肃,或低头沉思的模样,突然发现他拥有孩子般的笑容。林夕很少笑,因为他说:有什么好笑的?其实,平白无故地笑起来是很假的,很多时候反而是身边有人不知道说起什么,就突然乐起来了,那一刻非常真实。这就是他,我一直欣赏的林夕老爷。
我最爱林夕的一首歌是杨千嬅唱的《再见丁二目》,记得那时的自己在陌生的城市,陌生的街角徘徊,等待一个永远都不属于自己的人。那些撕心裂肺的感觉恍如昨日,一个人漫无目的走了一路,一路听着《再见丁二目》这首歌,也哭了一路。很多人都会说,每一首歌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或幸福或痛侧心扉。林夕写了很多的歌词,每一首歌的背后都有他故事的影子,也倒影出别人心底的秘密。而深埋在心灵深处的伤口,就这样轻易的被林夕的那些歌词唤醒。我很爱那个人,爱的撕心裂肺。那时候的自己想,爱一个人不过如此。想他所想,爱他所爱。可是在单方面付出的同时,哪怕是一点点的回应也会让自己变得甘之如噬,继而变得更加的贪心,想要的更多。而世上最痛苦的也莫过于,不管你怎么付出,你爱的人却不爱你。
林夕有多爱黄耀明,坊间有过很多传闻。那些在青天白日下挂在嘴上的爱,有一天会随着岁月而逐渐的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但是那些在幽暗而深邃的每一个深夜,那些提起笔在扉页上写的每一句歌词,却永远的经久不衰。有时候自己在想,当时林夕在写《再见丁二目》这首歌的时候是否也是一样的心如刀绞,爱的人永远都不可能爱自己,然而十年过后的回望,他说在写这首歌的时候,自己太年轻。正如歌词中所说,原来过的非不快乐,只是一个人未发觉。无需花太多的时间去缅怀已经逝去的感情,亦不必为表面上的分手太难过,说不定哭的眼泪,化成了水,水化作云,云化作雨,有机会也会打在他的脸上。爱情就像旅行,应该是漫步,而非程序化,每一种爱情其实都殊途同归,只是有长有短罢了,固然能走到终点是让人羡慕的。
因为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诗句林夕开始创作词,而真正意义上的开始去写关于失恋的歌曲是在1998年。就像林若宁曾说,不曾入过地狱,怎么懂得保护自己的必要与窍门。他在经历了十年轰轰烈烈的感情之后,用歌词安慰别人,深入浅出的为失恋找一个出口。如同《百年孤独》中唱到:悲哀是真的,泪是假的,本来没有因果,一百年后没有你也没有我。他亦说没有一个人能达到《开到荼靡》的境界,如果真有那么这个人也真的很可悲了,失恋没什么大不了,至少你有恋可失。很多人都说,林夕安慰了自己每一个残破不全的黑夜。林宥嘉也曾在歌词中写到:感谢有一个林夕,在心里陪着我哭,所以很难想象,没有林夕,流行音乐界会是怎样一个全貌,而我们又是怎样的一个失恋症患者。
林夕对爱情一直有一个“富士山爱情论”其实你喜欢一个人就像富士山,你可以看到它,但是不能搬走它,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移动一座富士山。回答是,你自己走过去,爱情也是如此,来过就已足够。 《再见丁二目》原唱是杨千嬅,但是我比较喜欢黄耀明唱的版本。据传闻林夕与好友黄耀明相约于二丁目,可惜黄耀明并未赴约,林夕于等待之中作了此词。这其中的感情又有谁能道明。
不知道从何时起,我开始喜欢上“讳莫如深”这个词,也许是因为自己突然明白,有很多事其实是不需要言语的,好比人的感情,静静的,如同岁月流淌,我想我已经老了,我们总是在错失了许多后,才渐渐明白。总是以为自己很洒脱;总是刻意的忘记那些能够让人疼痛的回忆;总是不停的微笑再微笑。你们总是看到一个坚强,无所畏惧的我。其实不是不会疼,其实自己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坚强,只是有时候会忘了该如何表达。
生活一直都平缓无波,不管遭遇了什么,终将归于平静。很多事其实无关对错,我们总是需要勇敢面对,如果还可以重新许愿,我依然会相信明天,我想我已经学会了如何去承受。林若宁先生曾说;不入过地狱,又怎么懂得保护自己的必要与窍门,我爱的执着,现已化为自爱兼爱,善感而不多愁。我想我的棱角还在,未被生活打磨透彻,祝福明天。
2013年底,我来到了离他最近的城市。渴望着有一天能真实的见他一面。
2014年1月19日,林夕来到内地出席“进程中国·当代中国人物肖像摄影展”的开幕式,并亲自为自己的照片“揭幕”。很可惜我依然没能到他,只能在活动后,看着他的照片,或严肃,或低头沉思的模样,突然发现他拥有孩子般的笑容。林夕很少笑,因为他说:有什么好笑的?其实,平白无故地笑起来是很假的,很多时候反而是身边有人不知道说起什么,就突然乐起来了,那一刻非常真实。这就是他,我一直欣赏的林夕老爷。
我最爱林夕的一首歌是杨千嬅唱的《再见丁二目》,记得那时的自己在陌生的城市,陌生的街角徘徊,等待一个永远都不属于自己的人。那些撕心裂肺的感觉恍如昨日,一个人漫无目的走了一路,一路听着《再见丁二目》这首歌,也哭了一路。很多人都会说,每一首歌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或幸福或痛侧心扉。林夕写了很多的歌词,每一首歌的背后都有他故事的影子,也倒影出别人心底的秘密。而深埋在心灵深处的伤口,就这样轻易的被林夕的那些歌词唤醒。我很爱那个人,爱的撕心裂肺。那时候的自己想,爱一个人不过如此。想他所想,爱他所爱。可是在单方面付出的同时,哪怕是一点点的回应也会让自己变得甘之如噬,继而变得更加的贪心,想要的更多。而世上最痛苦的也莫过于,不管你怎么付出,你爱的人却不爱你。
林夕有多爱黄耀明,坊间有过很多传闻。那些在青天白日下挂在嘴上的爱,有一天会随着岁月而逐渐的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但是那些在幽暗而深邃的每一个深夜,那些提起笔在扉页上写的每一句歌词,却永远的经久不衰。有时候自己在想,当时林夕在写《再见丁二目》这首歌的时候是否也是一样的心如刀绞,爱的人永远都不可能爱自己,然而十年过后的回望,他说在写这首歌的时候,自己太年轻。正如歌词中所说,原来过的非不快乐,只是一个人未发觉。无需花太多的时间去缅怀已经逝去的感情,亦不必为表面上的分手太难过,说不定哭的眼泪,化成了水,水化作云,云化作雨,有机会也会打在他的脸上。爱情就像旅行,应该是漫步,而非程序化,每一种爱情其实都殊途同归,只是有长有短罢了,固然能走到终点是让人羡慕的。
因为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诗句林夕开始创作词,而真正意义上的开始去写关于失恋的歌曲是在1998年。就像林若宁曾说,不曾入过地狱,怎么懂得保护自己的必要与窍门。他在经历了十年轰轰烈烈的感情之后,用歌词安慰别人,深入浅出的为失恋找一个出口。如同《百年孤独》中唱到:悲哀是真的,泪是假的,本来没有因果,一百年后没有你也没有我。他亦说没有一个人能达到《开到荼靡》的境界,如果真有那么这个人也真的很可悲了,失恋没什么大不了,至少你有恋可失。很多人都说,林夕安慰了自己每一个残破不全的黑夜。林宥嘉也曾在歌词中写到:感谢有一个林夕,在心里陪着我哭,所以很难想象,没有林夕,流行音乐界会是怎样一个全貌,而我们又是怎样的一个失恋症患者。
林夕对爱情一直有一个“富士山爱情论”其实你喜欢一个人就像富士山,你可以看到它,但是不能搬走它,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移动一座富士山。回答是,你自己走过去,爱情也是如此,来过就已足够。 《再见丁二目》原唱是杨千嬅,但是我比较喜欢黄耀明唱的版本。据传闻林夕与好友黄耀明相约于二丁目,可惜黄耀明并未赴约,林夕于等待之中作了此词。这其中的感情又有谁能道明。
不知道从何时起,我开始喜欢上“讳莫如深”这个词,也许是因为自己突然明白,有很多事其实是不需要言语的,好比人的感情,静静的,如同岁月流淌,我想我已经老了,我们总是在错失了许多后,才渐渐明白。总是以为自己很洒脱;总是刻意的忘记那些能够让人疼痛的回忆;总是不停的微笑再微笑。你们总是看到一个坚强,无所畏惧的我。其实不是不会疼,其实自己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坚强,只是有时候会忘了该如何表达。
生活一直都平缓无波,不管遭遇了什么,终将归于平静。很多事其实无关对错,我们总是需要勇敢面对,如果还可以重新许愿,我依然会相信明天,我想我已经学会了如何去承受。林若宁先生曾说;不入过地狱,又怎么懂得保护自己的必要与窍门,我爱的执着,现已化为自爱兼爱,善感而不多愁。我想我的棱角还在,未被生活打磨透彻,祝福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