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写写东北三省的落后
最近看新闻,好些新闻是说东三省经济多么糟糕,人口怎么外流,资源如何枯竭,国家打算怎么振兴东北,振兴制造业云云。
在我看来,东北的落后根源不在人口外流,不在资源枯竭,不在老龄化,在于观念的落后、权力的寻租和对民营经济的榨取。
我的老家在东北,很小就随父母离开了,至今依然有大量亲戚生活在哈尔滨、大庆、大连等地。
2012年,我研究生毕业回去了一趟,给祖辈上坟。
当时和这些十几年没见的亲戚们碰头以后,最深的感受是观念实在太落后,完全和时代脱节。而且这种落后是普遍性的,不是几个人这么想,不是只有老人家这么想,年轻人也这么想。
我两个堂姐一个堂妹都在黑龙江一个县城里成家了,我和两个姐夫吃饭,问我去哪里工作,我说我去深圳的XX银行,然后他们的第一反应都是花了多少钱走了什么门路进去的。我说我找到工作了给我爸我妈发条短信“已签约XX银行”就完事了,他们完全不相信,而且我在哈尔滨,发现另外一堆亲戚也完全是这个思维方式。
我堂妹和我就差一岁,还比较好沟通,为了进一个县城的房产局,花了十多万打点,每月工资1500。她告诉我东北都是这样,她的同学XXX花了多少钱进了龙江银行总行,XXX花了多少钱进了当地政府,XXX花了多钱进了大庆油田系统……反正当地不花钱就办不了事情。而且,这些规则把本来的规则都取代了。广东也是很多事情要花钱,但是这些规则和本来的规则是互为补充的,所以觉得东北完全是另一套体系在运转,和我不在一个时代。
所以为啥东北人喜欢往外跑,年轻人越往外跑,东北越萧条,经济越畸形,越萧条,权力越寻租,然后更萧条,恶性循环。不像广东,把蛋糕做大了,大家都有得吃。
所谓的东北的生意人,其生意都依附在权力和政府、国企之上,很少有例外。国家对东北的振兴,还是以国企为骨干来进行的,没法解决根源性的问题,想想就去年的事情,沈阳的个体商铺因为各种苛捐杂税太多了BA市,别忘了,这还是一省之都。所以……我觉得东北的未来好悲观。
在我看来,东北的落后根源不在人口外流,不在资源枯竭,不在老龄化,在于观念的落后、权力的寻租和对民营经济的榨取。
我的老家在东北,很小就随父母离开了,至今依然有大量亲戚生活在哈尔滨、大庆、大连等地。
2012年,我研究生毕业回去了一趟,给祖辈上坟。
当时和这些十几年没见的亲戚们碰头以后,最深的感受是观念实在太落后,完全和时代脱节。而且这种落后是普遍性的,不是几个人这么想,不是只有老人家这么想,年轻人也这么想。
我两个堂姐一个堂妹都在黑龙江一个县城里成家了,我和两个姐夫吃饭,问我去哪里工作,我说我去深圳的XX银行,然后他们的第一反应都是花了多少钱走了什么门路进去的。我说我找到工作了给我爸我妈发条短信“已签约XX银行”就完事了,他们完全不相信,而且我在哈尔滨,发现另外一堆亲戚也完全是这个思维方式。
我堂妹和我就差一岁,还比较好沟通,为了进一个县城的房产局,花了十多万打点,每月工资1500。她告诉我东北都是这样,她的同学XXX花了多少钱进了龙江银行总行,XXX花了多少钱进了当地政府,XXX花了多钱进了大庆油田系统……反正当地不花钱就办不了事情。而且,这些规则把本来的规则都取代了。广东也是很多事情要花钱,但是这些规则和本来的规则是互为补充的,所以觉得东北完全是另一套体系在运转,和我不在一个时代。
所以为啥东北人喜欢往外跑,年轻人越往外跑,东北越萧条,经济越畸形,越萧条,权力越寻租,然后更萧条,恶性循环。不像广东,把蛋糕做大了,大家都有得吃。
所谓的东北的生意人,其生意都依附在权力和政府、国企之上,很少有例外。国家对东北的振兴,还是以国企为骨干来进行的,没法解决根源性的问题,想想就去年的事情,沈阳的个体商铺因为各种苛捐杂税太多了BA市,别忘了,这还是一省之都。所以……我觉得东北的未来好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