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
真的,长这么大了,还没有真正读史。直到前日在当当app看到吕思勉的《中国通史》,读前言读得激动。然后在豆瓣评论里看到,“读史应以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为要,辅以《中国通史》”,于是翻钱穆先生的《大纲》。
这两篇下来,即是热血了一下,亦是入了些门。因两位先生写了做史和读史的意义。想来教科书的祸害最大的就是对历史不中正的偏见了。
钱穆先生写到一个国人不读史,不足以称自己爱国,因其知不深也。又说,读史当有温情和敬意,否则亦是自以为是的浅薄之见。他又说,做史一定是有需求才做的,因此每个时代都可以重新阐释过去,但那一定不是随意的,一定要有一批潜心做史的人,方能相互评议,有一共识,断不是某人一锤定音的。他说,每个时期过去了,都要有人记录,这自然成为后人的材料。
什么是史识呢,这是一种又能见到本体,又能深入其中,能见大能见深者,上。
这两篇下来,即是热血了一下,亦是入了些门。因两位先生写了做史和读史的意义。想来教科书的祸害最大的就是对历史不中正的偏见了。
钱穆先生写到一个国人不读史,不足以称自己爱国,因其知不深也。又说,读史当有温情和敬意,否则亦是自以为是的浅薄之见。他又说,做史一定是有需求才做的,因此每个时代都可以重新阐释过去,但那一定不是随意的,一定要有一批潜心做史的人,方能相互评议,有一共识,断不是某人一锤定音的。他说,每个时期过去了,都要有人记录,这自然成为后人的材料。
什么是史识呢,这是一种又能见到本体,又能深入其中,能见大能见深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