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亲子间的权力斗争
![]() |
现代家庭中谁才是真正“做主的”?孩子是否拥有了太大的权力?如今谈到教育子女,许多家长都不堪重负。他们发现自己陷入和子女不停的解释,争论和谈判中。育儿变得令人沮丧,没多大趣味。本应与家人共度的愉快时光却浪费在权力斗争上了。
父母谁都不希望用专制,贬低, 强势的方式来养育孩子。但是,自由放任又行不通,自由放任会培养出被宠坏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事实上,孩子拥有越多的“掌控权”,他们反而越难感到快乐和满足,也越难成长为一个能完全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年人。
是否有这么个平衡点,有这么一种方式,对家长和孩子都有效呢?高兴的是方法是有的。但我们需要先看清楚孩子争夺权力的根源所在,才能知道该如何有效的在规则与自由之间取得平衡。
孩子学习怎么以情绪化的行为(哭诉,摆脸色,发脾气…等)操控你,如何让你陷入权力斗争中。他们会触发你最敏感的情绪。他们玩这些操控游戏的目的是要看看是否会引发你的情绪,这些游戏就是检测权力的工具。
孩子在1-2岁左右便会开始检测自己的权力有多大。他们的“自我意识”也在这个阶段开始形成。当看着镜子时, 他们开始明白里边的人像并不是别的孩子,而是自己。
他们开始反对你,并不因你说的不合理,只因他们可以这样做。 孩子很快就掌握了什么行为可以使父母屈服,并会不断地测试父母的底线。假若哭可以换来糖果,那么,哭的次数和激烈程度便会增加。
假若哭一直是孩子达成目的的方式,那么哭会发展成一种习惯,孩子会开始不自觉地重复这种行为。但讽刺的是,表面上,孩子每次都能得到想要的东西,本是感到满足和快乐的,可当日子久了, 孩子的要求会越来越多,最终反而会养成一种根深蒂固,难以改变的不满足和不快乐的心态。
惩罚也不能解决问题。孩子玩这些情绪操控游戏来测试自己能够得到什么,这并没有错,也不代表他们是坏孩子。他们只是在探索、体验和学习自己所身处旳世界和找寻自己的位置。
很多时候, 孩子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玩情绪操控游戏。他们只是在模仿其他孩子的行为或电视上看到的情景。要避免这些耗费精力的争斗,首先要向孩子说清楚,带领他们意识到自己正在做什么,接着让他们明白这样是行不通的,是无法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的,也让他们知道父母想要的是怎样的行为。
家长需要保持温和却又坚定不移的态度。如果你让步,孩子便会明白不管怎样他们的方式是行得通的。只需要哭的更大声,更持久就可以了。
关键是家长不能被情绪牵着走,卷入这场游戏中。要用非批判性的眼光去观察孩子的行为,然后做出适当的而非情绪化的回应。一旦被情绪主导,就会失去客观和理性,你和孩子都会成为输家。避免陷入情绪陷阱最有效的方法是以一种好奇求知的态度面对。
你能送给孩子最重大的礼物是面对他人情绪化需求时的那种好奇求知和非批判的态度 这让孩子学会为自己在他人身上所造成的情绪影响负责任。这不单避免了与孩子的权力斗争,还提升了孩子的情商。让孩子学会了管理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反过来被情绪所控制。
版权信息:
(原文)A SimpleKey to Dissolving Parent-Child Power Struggles Nicole MacKenzie
(译本)化解亲子间的权力斗争 真我品位trans4mind.cn
文章来源:真我品位
Provided by: www.trans4mind.cn
如需英文原文请微信关注订阅号 quickmindian 并回复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