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武功山
年纪渐长,慢慢发觉,这个世界上有三件事越来越难得了:用心的文字,可口的饭菜,以及,无PS的自拍。我不敢说自己写文字有多用心,只是已变成一种如同每天刷牙洗脸般的自然习惯了,既写给自己,也写给那些在文字前停驻的人们。
武功山,听过此山威名的,不知道有多少人内心蠢蠢欲动,恨不得立即提枪上马,雪花都不带就直接勇闯天涯了。确实,透过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非常容易理解了:和每次旅途归来车上睡倒一片的景象不同,十几个小时的车程终于不再成为最大的负担,大部分的小伙伴们不时地围在一起异常热烈的谈论和分享着或随手,或有意拍到的绝美风景,个别童鞋的洋洋得意之情溢于言表,沦为被鄙视的重灾区。还有一部分人牌不离手,心无旁骛地耍着掼蛋,从上车打到下车,不得不说,他们(包括我在内)是多么可亲可敬的一群人啊,不远千里,只为把掼蛋精神传播到祖国的四面八方。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他们会有如此的毅力和心情?究竟是蓄谋已久还是突发事件?又是谁在幕后策划并主导了这一次旅行?翻滚吧,牛宝宝。
本着坚决贯彻“活动不问参不参加,只问第几个报名”的原则,率先完成报名程序后,查看武功山每天的天气预报就成了我的重要日常工作之一。其实也不过是求个心理安慰罢了,与其揣测天气,不如多赚人民币,出行真的无需太多顾虑,随遇而安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就像我们经过一夜长途奔波,终于到达前往武功山的起点站沈子村的时候,大中午的,青山隐隐水迢迢,还有白云和蓝天,天气晴好无比,再加上一顿地道的农家饭菜,至少让我当时的心里对某国气象部门的不屑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整装完毕,随着人流向山脚出发吧。踏着曲曲折折,混着石头和泥土的蜿蜒小道,路过小溪,路过竹林,边看风景,边听鸟鸣,大部分人都一副轻松自在的样子。不过两个多小时后,山路渐陡,耳边听到的慢慢变成了沉重的喘息声,眼里看到的则是一场场笨拙的脱衣秀。继续前行,突然袭来一场雨,顿时一阵兵荒马乱,还好一次性雨衣临危受命,神威大展,各路人马不一会就稳住了阵脚。俗话说,上帝如果给你关了一扇门,就一定还会顺便用门夹一下你的脑子。果不其然,此时我们行进之处,正是当天所遇到的最大考验:道路狭窄,坡度很大,偶尔抬头却看不到顶,陡峭的悬崖在路的两边延展开来,发现自己原来已走在了山岭之上,前方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大石头,看似有路,却无处下脚。就在人流匍匐前进的时候,暴雨绑架来狂风,以雷霆万钧之势,骤然降临。落汤鸡已不能形容那一刻的际遇了,一次性雨衣了神威不再,所有人都卑微地蹲下身子,双手抱头,心里有没有唱《征服》我不知道,反正我耳边除了巨大的“啪啪啪”的声音,其他啥也听不到。奇怪的是,那一刻我的内心居然没有抱怨,而是填满了一种殷实的期待,至于期待什么,却说不上来。大概20分钟吧,暴雨突然停了,几缕阳光从云层上方奋力地投射下来,周围的雾气一见苗头不对,立马就无影无踪了。缓缓站起身来,活动一下麻木的双脚,不经意间一回头,心跳莫名地加快了,赶紧摸了下,并确认摸的不是别人的胸口,遗憾的是没有摸错。我觉得,上帝用门夹了我的脑子,大概是想让我脑洞大开吧。我看得到,却无从描述,只能感谢上帝为我们准备的这一篇大自然的扉页,每个人都读得那么认真。在观赏美景的同时,我也不忘对周围因为山路湿滑而不敢轻举妄动的菇凉下手,又拉又推的,占了不少便宜。
天色渐晚,适合赶路,快马加鞭直奔铁蹄峰,发现客栈人满为患。好多人在客栈外搭起了帐篷,生火做饭,各安其职,好像完全没受到刚才那场暴雨的影响。我们已经提前预定了床位,不过还是有8个小伙伴要睡在位于客栈2楼,只有半米高的阁楼地板所围成的大通铺,只有一个入口,睡里边的小伙伴不得不从前面的小伙伴身上爬着过去,好在也算看了不少玉体横呈的画面。这种住宿条件,如果非要评价的话,估计只有“很差,非常差以及我了个差”三种可以选择了。
匆匆用过晚饭(不匆匆也不行,桌子有限,一大波人等位子吃饭),一部分人开始隐没在长长的洗澡队伍之中,等着被客栈老板召唤;还有一部分人现身灶前,以非凡的耐力忍受着呛人浓烟,只为不再做一个“湿人”,我是其中之一,在滚滚浓烟和一天劳累的夹击之下,只见每个人都眼露红光,泪水奔流而下,却都异口同声地说只是因为想念妈妈了。
雨点用力抽打着屋檐,整夜都不停歇,预示着第二天的折腾从午夜就开始了。怀着对空中草原的期待,早早醒来,满世界找水找地方刷牙的时候,发现其他小伙伴都已吃完早餐了,一问才知道好多人都不刷牙的。好吧,在一杯开水5块钱的这里,处女座的存活率真让人揪心啊。放眼客栈外,一片狼藉,还没收起来的帐篷东倒西歪地相互扶持着,不难看出昨晚的“战况”是何等的激烈,听说客栈老板还趁机发了那些弃帐而出的人一笔横财,无语。
真正的考验从此刻开始了,雨还在似有似无地飘着,白茫茫的大雾笼罩四野,能见度不及五米,巧妙地隐藏了每段道路的属性,除了湿滑,让人感受不到危险。回想起来,这不是一次旅行,而是一场探险。地上看似有路,视线稍微往前移一点路却又不见了,路的两边,一边永远是无边无际的白,一边是偶尔被风吹过露出的陡峭悬崖或一小片草地,和所谓的草原相去甚远,风越来越大,吹得每个人身上的雨衣整齐地向同一个方向撕扯,像一件件被提起的挂件,路稍微宽敞的地方,有些人甚至不受控制地走起了S形,于是我机智地主动帮菇凉背包以增加自身重量,防止被吹走。到达金顶的时候,体能分出了高下,为了防止走失,我们分成了3个小组继续前行。这是一段困难重重的路程,跋山涉水也不足以形容其十分之一,我们翻越一座又一座山头,踏过一片又一片泥泞。艰难地爬上去,然后又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走下去。在每个我们以为的最后一座山头前驻足探望,希望翻过这座山即是终点,但总是落空,迎面而来的每个旅人都善意告诉我们很快就到了,并互道一声加油。很快我们发现原来全是赤果果的欺骗,于是面对再次迎面而来的询问,我们也学会了这种欺骗。就在这样的浓厚欺骗氛围之中,不知不觉的,我们把绝望坡踩在脚下,把好汉坡甩在身后,原来路过的风景已不再重要,相信每个人的身心在某个时刻都得到了洗练,也都有自己的感慨万千。
顺利到达终点发云界,累成狗是唯一的感受,所幸住宿条件大大改善了,每个人都分到了一个单间,手机也终于可以充电了,虽然还是没有信号,但已经让人大大的满足了。晚上吃饭的时候,龙哥在大家的忽悠下,再次一展歌喉,一首《甜蜜蜜》成功博得哄堂大笑。月色下,篝火升起来了(隔壁客栈的,我们这只有小火堆),洗脑音乐放出来了,引得我们几个骚年魂不守舍,纷纷表示要前往勾搭妹纸,结果都铩羽而归,换来了阵阵笑声。
有些苦,不值得抱怨,因为你知道它们迟早会变好。这句话是对第三天的武功山之行最好的诠释,没有之一。蓝天白云再次不期而至。快看快看,那一望无际的云海(还起早的小伙伴看到了无比壮阔的云海日出),那多年未见的天际线,还有那连绵不绝的高山草原。随眼望去都是一幅幅画卷,我的文字已无法一一呈现。罢了,有些风景,无论用怎样的文字来描述也是无力的,我相信这一幅幅画卷今生不管走到何处,都不会轻易忘记。更重要的是,那些有幸一起看风景的人们,定会成为这些画卷里最真实的点缀。
文浅意深,无论何时回想起三天的武功山旅程,只觉辛苦已微不足道,唯有深深感谢武功山为我们精心准备的这样一次经历,期待再次投入你的怀抱,因为,世上风景不绝,探寻的心不老。
武功山,听过此山威名的,不知道有多少人内心蠢蠢欲动,恨不得立即提枪上马,雪花都不带就直接勇闯天涯了。确实,透过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非常容易理解了:和每次旅途归来车上睡倒一片的景象不同,十几个小时的车程终于不再成为最大的负担,大部分的小伙伴们不时地围在一起异常热烈的谈论和分享着或随手,或有意拍到的绝美风景,个别童鞋的洋洋得意之情溢于言表,沦为被鄙视的重灾区。还有一部分人牌不离手,心无旁骛地耍着掼蛋,从上车打到下车,不得不说,他们(包括我在内)是多么可亲可敬的一群人啊,不远千里,只为把掼蛋精神传播到祖国的四面八方。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他们会有如此的毅力和心情?究竟是蓄谋已久还是突发事件?又是谁在幕后策划并主导了这一次旅行?翻滚吧,牛宝宝。
本着坚决贯彻“活动不问参不参加,只问第几个报名”的原则,率先完成报名程序后,查看武功山每天的天气预报就成了我的重要日常工作之一。其实也不过是求个心理安慰罢了,与其揣测天气,不如多赚人民币,出行真的无需太多顾虑,随遇而安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就像我们经过一夜长途奔波,终于到达前往武功山的起点站沈子村的时候,大中午的,青山隐隐水迢迢,还有白云和蓝天,天气晴好无比,再加上一顿地道的农家饭菜,至少让我当时的心里对某国气象部门的不屑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整装完毕,随着人流向山脚出发吧。踏着曲曲折折,混着石头和泥土的蜿蜒小道,路过小溪,路过竹林,边看风景,边听鸟鸣,大部分人都一副轻松自在的样子。不过两个多小时后,山路渐陡,耳边听到的慢慢变成了沉重的喘息声,眼里看到的则是一场场笨拙的脱衣秀。继续前行,突然袭来一场雨,顿时一阵兵荒马乱,还好一次性雨衣临危受命,神威大展,各路人马不一会就稳住了阵脚。俗话说,上帝如果给你关了一扇门,就一定还会顺便用门夹一下你的脑子。果不其然,此时我们行进之处,正是当天所遇到的最大考验:道路狭窄,坡度很大,偶尔抬头却看不到顶,陡峭的悬崖在路的两边延展开来,发现自己原来已走在了山岭之上,前方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大石头,看似有路,却无处下脚。就在人流匍匐前进的时候,暴雨绑架来狂风,以雷霆万钧之势,骤然降临。落汤鸡已不能形容那一刻的际遇了,一次性雨衣了神威不再,所有人都卑微地蹲下身子,双手抱头,心里有没有唱《征服》我不知道,反正我耳边除了巨大的“啪啪啪”的声音,其他啥也听不到。奇怪的是,那一刻我的内心居然没有抱怨,而是填满了一种殷实的期待,至于期待什么,却说不上来。大概20分钟吧,暴雨突然停了,几缕阳光从云层上方奋力地投射下来,周围的雾气一见苗头不对,立马就无影无踪了。缓缓站起身来,活动一下麻木的双脚,不经意间一回头,心跳莫名地加快了,赶紧摸了下,并确认摸的不是别人的胸口,遗憾的是没有摸错。我觉得,上帝用门夹了我的脑子,大概是想让我脑洞大开吧。我看得到,却无从描述,只能感谢上帝为我们准备的这一篇大自然的扉页,每个人都读得那么认真。在观赏美景的同时,我也不忘对周围因为山路湿滑而不敢轻举妄动的菇凉下手,又拉又推的,占了不少便宜。
天色渐晚,适合赶路,快马加鞭直奔铁蹄峰,发现客栈人满为患。好多人在客栈外搭起了帐篷,生火做饭,各安其职,好像完全没受到刚才那场暴雨的影响。我们已经提前预定了床位,不过还是有8个小伙伴要睡在位于客栈2楼,只有半米高的阁楼地板所围成的大通铺,只有一个入口,睡里边的小伙伴不得不从前面的小伙伴身上爬着过去,好在也算看了不少玉体横呈的画面。这种住宿条件,如果非要评价的话,估计只有“很差,非常差以及我了个差”三种可以选择了。
匆匆用过晚饭(不匆匆也不行,桌子有限,一大波人等位子吃饭),一部分人开始隐没在长长的洗澡队伍之中,等着被客栈老板召唤;还有一部分人现身灶前,以非凡的耐力忍受着呛人浓烟,只为不再做一个“湿人”,我是其中之一,在滚滚浓烟和一天劳累的夹击之下,只见每个人都眼露红光,泪水奔流而下,却都异口同声地说只是因为想念妈妈了。
雨点用力抽打着屋檐,整夜都不停歇,预示着第二天的折腾从午夜就开始了。怀着对空中草原的期待,早早醒来,满世界找水找地方刷牙的时候,发现其他小伙伴都已吃完早餐了,一问才知道好多人都不刷牙的。好吧,在一杯开水5块钱的这里,处女座的存活率真让人揪心啊。放眼客栈外,一片狼藉,还没收起来的帐篷东倒西歪地相互扶持着,不难看出昨晚的“战况”是何等的激烈,听说客栈老板还趁机发了那些弃帐而出的人一笔横财,无语。
真正的考验从此刻开始了,雨还在似有似无地飘着,白茫茫的大雾笼罩四野,能见度不及五米,巧妙地隐藏了每段道路的属性,除了湿滑,让人感受不到危险。回想起来,这不是一次旅行,而是一场探险。地上看似有路,视线稍微往前移一点路却又不见了,路的两边,一边永远是无边无际的白,一边是偶尔被风吹过露出的陡峭悬崖或一小片草地,和所谓的草原相去甚远,风越来越大,吹得每个人身上的雨衣整齐地向同一个方向撕扯,像一件件被提起的挂件,路稍微宽敞的地方,有些人甚至不受控制地走起了S形,于是我机智地主动帮菇凉背包以增加自身重量,防止被吹走。到达金顶的时候,体能分出了高下,为了防止走失,我们分成了3个小组继续前行。这是一段困难重重的路程,跋山涉水也不足以形容其十分之一,我们翻越一座又一座山头,踏过一片又一片泥泞。艰难地爬上去,然后又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走下去。在每个我们以为的最后一座山头前驻足探望,希望翻过这座山即是终点,但总是落空,迎面而来的每个旅人都善意告诉我们很快就到了,并互道一声加油。很快我们发现原来全是赤果果的欺骗,于是面对再次迎面而来的询问,我们也学会了这种欺骗。就在这样的浓厚欺骗氛围之中,不知不觉的,我们把绝望坡踩在脚下,把好汉坡甩在身后,原来路过的风景已不再重要,相信每个人的身心在某个时刻都得到了洗练,也都有自己的感慨万千。
顺利到达终点发云界,累成狗是唯一的感受,所幸住宿条件大大改善了,每个人都分到了一个单间,手机也终于可以充电了,虽然还是没有信号,但已经让人大大的满足了。晚上吃饭的时候,龙哥在大家的忽悠下,再次一展歌喉,一首《甜蜜蜜》成功博得哄堂大笑。月色下,篝火升起来了(隔壁客栈的,我们这只有小火堆),洗脑音乐放出来了,引得我们几个骚年魂不守舍,纷纷表示要前往勾搭妹纸,结果都铩羽而归,换来了阵阵笑声。
有些苦,不值得抱怨,因为你知道它们迟早会变好。这句话是对第三天的武功山之行最好的诠释,没有之一。蓝天白云再次不期而至。快看快看,那一望无际的云海(还起早的小伙伴看到了无比壮阔的云海日出),那多年未见的天际线,还有那连绵不绝的高山草原。随眼望去都是一幅幅画卷,我的文字已无法一一呈现。罢了,有些风景,无论用怎样的文字来描述也是无力的,我相信这一幅幅画卷今生不管走到何处,都不会轻易忘记。更重要的是,那些有幸一起看风景的人们,定会成为这些画卷里最真实的点缀。
文浅意深,无论何时回想起三天的武功山旅程,只觉辛苦已微不足道,唯有深深感谢武功山为我们精心准备的这样一次经历,期待再次投入你的怀抱,因为,世上风景不绝,探寻的心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