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遣
我一下子说不清楚,但人通过背弃惯常的称谓来挣脱传统的叙事,并塑造独到的关系认同。
譬如有些年轻人管双亲分别叫父上、母上。这对日本舶来词用在汉语里,比爸爸、妈妈更庄重得体,又比父亲、母亲更活泼合宜。总的来说,它更容易让我们联想到新时代的长幼关系,而不必受旧词汇里沉积的内涵所拖累。
类似地,世上存在许多用来指称情爱亲密的字眼,诸如男人、婆娘、老公、女友、宝贝、爱人等等,也有男票、妹子之类的新鲜说法进入视野。在这之中,我最喜欢一位网友的见地,她管自己的丈夫叫“家属”。任何时候,我都能从中体味到一种别开生面的婚姻关系,尽管这很可能违背了她的本意,乃至她的生活现实。
之于我自己,从前我总是称呼恋爱对象为“朋友”。起先它只是一种羞涩,羞于告知众人,鄙俗如我竟然也曾见识相处的甜蜜;后来它成为一种造作,仿佛因为我有意收敛,而得到高人一等的真知。
可是在过度的喜悦描述里,哪怕这个喜悦终究没了结果,“朋友”这个措辞逐渐变得像是特指我上一任的朋友,以至于遇到下一任朋友时都不能再叫做朋友了,否则冒犯了语感。
所有这些赘述,只是为了给你一个新的代号。以后我可能会一直背称你为“对象”,直到“对象”这个词一旦离开你也突然不再合适,我又白白浪费了一个修辞。但或许我根本不会离开你,我真的不必有下一任对象了,谁也说不准。
然后,我想要对你讲一件事情。
上个周末我在电影院里看中国本土的动画片,前后左右被一群小孩子的声音包抄着,在耳朵边上随情节的推进不断嬉笑或惊呼。
我马上就想到了外甥。想他此刻倘若就坐在我身侧会有怎样的神情、以及他究竟不在我身侧的简单事实,落寞得将近活不下去了。我很喜欢外甥,带着人世意义的那种喜欢。最近他又跟着父母住在离我很远的方向,我很久不再见到他,因而受不了一丁点相关的煽情。
不过我毕竟意识到,我也很久不再提到他了,甚至有时候忘了他,好多天都想不起来。这并不是我第一次明白我的处境,明白我对人事物的热爱远没有我以为的那样深刻。很有可能它只是一种满足,在某些时刻里比在另一些时刻中更重要,我从不感到难堪而以为有否认的必要。事实上,我热衷于“接受现实”,却不是抱着悲切的态度接受它。我一贯觉得“原来如此”,人是这样活着的;而非感到幻灭,万般都不可信。
原来我喜欢小孩子、想要为人父母、否则孤独得躺在床上流眼泪的那种人世意义,在许多时刻里也不过如此。许多时刻里我都被形形色色的风景占据着,未必记得我自己的“真心”,即使我并不因此而觉察我对外甥的喜欢有任何一点点虚假。
这时候,我空空坐在放映室第5排的座位上,脑子里忽然有一个念头。念想其它一切终究不如男欢女爱来得躁动,即使我不情愿承认,最孤独真挚到底莫过于谈情说爱吧。
一瞬间我以为我只是有一种肤浅,谈恋爱大过一切的肤浅。如果是情爱的事,而非外甥,恐怕我时时刻刻惦记着。
然而确切就是这一瞬间,我才刚刚冒出这个念头,又立刻把它打回。立刻浮现过往稀疏乏味的生活,偶尔痛苦得想要死在睡眠里,但绝绝大多数时候竟然活下来了,竟然不记得正活在情爱寂寞里。
爱似乎只是一种消磨时间的东西,无论是爱六岁的外甥,或者爱你。
一旦生活被其它的事务所填充,哪怕是再低贱无谓的事务,哪怕豆瓣上的广播被网友点赞,也会使我忘记爱你,忘记我正陷落于孤独里迫切想要去爱一个人的事。如果为人不是如此善忘,便难以想象某个人告诉你他已经单身三年有余。
每当我特别着重地爱你、特别愿意为爱恋所烦恼,大抵是因为我觉得无聊,需要一个把玩的“对象”。恋爱就像厕所读物,所谓脱离孤独,也无非是打发时间。
原来人这样活着。
使你意想不到的是,我享受这个晚上,几乎无所事事,只好专心致志去爱你。
譬如有些年轻人管双亲分别叫父上、母上。这对日本舶来词用在汉语里,比爸爸、妈妈更庄重得体,又比父亲、母亲更活泼合宜。总的来说,它更容易让我们联想到新时代的长幼关系,而不必受旧词汇里沉积的内涵所拖累。
类似地,世上存在许多用来指称情爱亲密的字眼,诸如男人、婆娘、老公、女友、宝贝、爱人等等,也有男票、妹子之类的新鲜说法进入视野。在这之中,我最喜欢一位网友的见地,她管自己的丈夫叫“家属”。任何时候,我都能从中体味到一种别开生面的婚姻关系,尽管这很可能违背了她的本意,乃至她的生活现实。
之于我自己,从前我总是称呼恋爱对象为“朋友”。起先它只是一种羞涩,羞于告知众人,鄙俗如我竟然也曾见识相处的甜蜜;后来它成为一种造作,仿佛因为我有意收敛,而得到高人一等的真知。
可是在过度的喜悦描述里,哪怕这个喜悦终究没了结果,“朋友”这个措辞逐渐变得像是特指我上一任的朋友,以至于遇到下一任朋友时都不能再叫做朋友了,否则冒犯了语感。
所有这些赘述,只是为了给你一个新的代号。以后我可能会一直背称你为“对象”,直到“对象”这个词一旦离开你也突然不再合适,我又白白浪费了一个修辞。但或许我根本不会离开你,我真的不必有下一任对象了,谁也说不准。
然后,我想要对你讲一件事情。
上个周末我在电影院里看中国本土的动画片,前后左右被一群小孩子的声音包抄着,在耳朵边上随情节的推进不断嬉笑或惊呼。
我马上就想到了外甥。想他此刻倘若就坐在我身侧会有怎样的神情、以及他究竟不在我身侧的简单事实,落寞得将近活不下去了。我很喜欢外甥,带着人世意义的那种喜欢。最近他又跟着父母住在离我很远的方向,我很久不再见到他,因而受不了一丁点相关的煽情。
不过我毕竟意识到,我也很久不再提到他了,甚至有时候忘了他,好多天都想不起来。这并不是我第一次明白我的处境,明白我对人事物的热爱远没有我以为的那样深刻。很有可能它只是一种满足,在某些时刻里比在另一些时刻中更重要,我从不感到难堪而以为有否认的必要。事实上,我热衷于“接受现实”,却不是抱着悲切的态度接受它。我一贯觉得“原来如此”,人是这样活着的;而非感到幻灭,万般都不可信。
原来我喜欢小孩子、想要为人父母、否则孤独得躺在床上流眼泪的那种人世意义,在许多时刻里也不过如此。许多时刻里我都被形形色色的风景占据着,未必记得我自己的“真心”,即使我并不因此而觉察我对外甥的喜欢有任何一点点虚假。
这时候,我空空坐在放映室第5排的座位上,脑子里忽然有一个念头。念想其它一切终究不如男欢女爱来得躁动,即使我不情愿承认,最孤独真挚到底莫过于谈情说爱吧。
一瞬间我以为我只是有一种肤浅,谈恋爱大过一切的肤浅。如果是情爱的事,而非外甥,恐怕我时时刻刻惦记着。
然而确切就是这一瞬间,我才刚刚冒出这个念头,又立刻把它打回。立刻浮现过往稀疏乏味的生活,偶尔痛苦得想要死在睡眠里,但绝绝大多数时候竟然活下来了,竟然不记得正活在情爱寂寞里。
爱似乎只是一种消磨时间的东西,无论是爱六岁的外甥,或者爱你。
一旦生活被其它的事务所填充,哪怕是再低贱无谓的事务,哪怕豆瓣上的广播被网友点赞,也会使我忘记爱你,忘记我正陷落于孤独里迫切想要去爱一个人的事。如果为人不是如此善忘,便难以想象某个人告诉你他已经单身三年有余。
每当我特别着重地爱你、特别愿意为爱恋所烦恼,大抵是因为我觉得无聊,需要一个把玩的“对象”。恋爱就像厕所读物,所谓脱离孤独,也无非是打发时间。
原来人这样活着。
使你意想不到的是,我享受这个晚上,几乎无所事事,只好专心致志去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