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关于投资理财的8大误区
一、“卖房炒股”
之所以把这个放在第一条,是因为现在股市太诱人了,源源不断的资金进场又使得卖房炒股的言论开始在坊间流传。虽然现在房市不好,但是自住房作为传统的立身根本,以及风险储备金,不应当被用于风险投资。
而且现在市场走势并未完全确立,股市跌宕起伏不能保证涨势一直持续。
二、“借高利贷”
一入高利贷门深似海,从此利滚利再也换不清了,具体可以参见杨白劳和地主的故事。过于放大的利息倍数会使得个人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偿清债务,通常有人会采取向另一家借贷机构借款,然后利息倍数进一步放大,最后只能用房屋来抵上最后一个欠债环节——这是无数人真实的故事。
三、“拆东墙补西墙”
信用卡消费是很爽,但是也有不少人不知节制,欠下不少债务,用开另一张卡来弥补损失,到最后所有银行都开遍了,也就失去了所有的信用等级。最后由于资信问题,只能去借高利贷,然后重复第三条的过程。
四、“趁着打折拼命买”
“买买买”是很时兴的一句话,大家都是趁着商场打折买商品,但是很少看到理财产品大酬宾或者返现红利高峰期有人拼命买理财产品。一个是更费钱,一个是更省钱,两者相差太远。
五、随意让人“代客理财”
有人不愿意别人碰自己的爱车,却非常随便地就把股票账户交给了某些客户经理或者经纪人。我们可以把钱交给客观公正的第三方打理,但是首先前提是必须经过仔细的勘察和研究,确定金融机构不会“放鸽子”,随意让人代客理财很容易吃哑巴亏。
六、“买很多保险”
保险不具备投资作用,仅有避险效果,所以买很多保险就是在亏钱,而且时间还拖得很长。尤其是有人买“人情险”,更是值得注意。
七、“同时投资很多品种”
不知道哪个人说的“一定要分散投资,哪怕你只有三千块”理财师认为这句话是天下的谎言。我们只要好好研究几个有代表性的,自己喜欢的品种就够了。
多了一来资金没有集聚效应,二来我们自己还要生活,不可能顾得过来。所以钱不够多,投资一个可以信赖的标的就可以了。
八、“只跟热门投资产品”
比如现在的股票。别看A股前段时间狂涨,涨的都是大盘股和权重股,那些有融资需求的小盘股和概念股理应是这轮行情的中坚力量,却不涨反跌。这就是跟风的典型例子。其实追涨杀跌很容易错过最佳的投资时机,是理财中的大忌。(文章转自:http://www.guojinbao.com/,转载请注明出处。)
之所以把这个放在第一条,是因为现在股市太诱人了,源源不断的资金进场又使得卖房炒股的言论开始在坊间流传。虽然现在房市不好,但是自住房作为传统的立身根本,以及风险储备金,不应当被用于风险投资。
而且现在市场走势并未完全确立,股市跌宕起伏不能保证涨势一直持续。
二、“借高利贷”
一入高利贷门深似海,从此利滚利再也换不清了,具体可以参见杨白劳和地主的故事。过于放大的利息倍数会使得个人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偿清债务,通常有人会采取向另一家借贷机构借款,然后利息倍数进一步放大,最后只能用房屋来抵上最后一个欠债环节——这是无数人真实的故事。
三、“拆东墙补西墙”
信用卡消费是很爽,但是也有不少人不知节制,欠下不少债务,用开另一张卡来弥补损失,到最后所有银行都开遍了,也就失去了所有的信用等级。最后由于资信问题,只能去借高利贷,然后重复第三条的过程。
四、“趁着打折拼命买”
“买买买”是很时兴的一句话,大家都是趁着商场打折买商品,但是很少看到理财产品大酬宾或者返现红利高峰期有人拼命买理财产品。一个是更费钱,一个是更省钱,两者相差太远。
五、随意让人“代客理财”
有人不愿意别人碰自己的爱车,却非常随便地就把股票账户交给了某些客户经理或者经纪人。我们可以把钱交给客观公正的第三方打理,但是首先前提是必须经过仔细的勘察和研究,确定金融机构不会“放鸽子”,随意让人代客理财很容易吃哑巴亏。
六、“买很多保险”
保险不具备投资作用,仅有避险效果,所以买很多保险就是在亏钱,而且时间还拖得很长。尤其是有人买“人情险”,更是值得注意。
七、“同时投资很多品种”
不知道哪个人说的“一定要分散投资,哪怕你只有三千块”理财师认为这句话是天下的谎言。我们只要好好研究几个有代表性的,自己喜欢的品种就够了。
多了一来资金没有集聚效应,二来我们自己还要生活,不可能顾得过来。所以钱不够多,投资一个可以信赖的标的就可以了。
八、“只跟热门投资产品”
比如现在的股票。别看A股前段时间狂涨,涨的都是大盘股和权重股,那些有融资需求的小盘股和概念股理应是这轮行情的中坚力量,却不涨反跌。这就是跟风的典型例子。其实追涨杀跌很容易错过最佳的投资时机,是理财中的大忌。(文章转自:http://www.guojinbao.com/,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