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自主学习(1) -- 让自主学习见鬼去吧!
#2015-07-27 星期一 晴
谈自主学习(1) -- 让自主学习见鬼去吧!
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自主学习”的孩子,实际上人类甚至动物都是“自主学习”的物种。当然这种“自主学习”是为了生存,而我们现在已把“自主学习”这个概念已基本上弄成了“自觉努力学好课本,考一个好成绩”。
既然“自主学习”成了应试中的一个概念,因此我主张:让自主学习见鬼去吧! 为什么? 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强求一件不可能的事,不让它去见鬼去,还想咋的?
每位家长都对自己孩子的厌学或不能自主学习而焦虑着,实际上大可不必。在我看来,厌学倒是正常的,不能自主学习也是正常的。你可能会反驳,某某学习非常自觉,而且成绩非常好,这难道不是自主学习吗?
这当然不是自主学习。“好吧,不是自主学习也罢,是自主学习也罢,只要我的孩子能这样主动学习、成绩好,就ok。”
还是先放下概念之争。 说说这些“某某学习非常自觉,而且成绩非常好”的情况。 有少数孩子,上课专注、记忆力好、自尊心强,考试总有个好成绩。 有了好成绩就会提高“自我认同、自我价值感”,进一步激励这些孩子更进一步努力。
然而,应该教育体制下的成绩是竞争性质的,“成绩好”只可能由少数孩子获得,这种“催化剂”也就只可能由少数孩子所拥有。因此,大部分孩子没法取得“好成绩”下的“自我认同”,那么自主学习的动力之源呢?
“有的孩子学习中等,但也非常自觉、努力,相信他们最终会取得好成绩”,许多家长相信只要自己的孩子只要努力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这就成了一个鸡与蛋的问题:努力与成绩好,谁在先呢? 努力了成绩好,还是成绩好了努力?
在我看来,一般的情况是成绩好了才会努力。理由是:成绩好了就有了自我价值感,这种自我价值感会是一股强大的内在动力,激励更进一步的努力。 当然许多家长认为:努力了就会成绩好,成绩好了就会再进一步努力。
“努力了就会成绩好”,这里有很大的陷阱。 我认为成绩好主要是取决于“专注力、记忆力、自尊心”,如果一个孩子的专注力弱,再努力,你已失去了一天上课时间的收获,事后的努力是无法超越专注力和记忆力强的孩子的,至少一般的情况就是如此。
对一件事,要么有持续乐趣,要么有自我价值感,否则,对它的努力是无法持续的。 想一想,一般的孩子对应试下这样的学习能有持续的乐趣吗? 不能! 而自我价值感,刚才已讨论清楚了:只有成绩好才会有比较好的价值感,而在应试教育下,“成绩好”是竞争性的,是稀缺的“资源”,因此有较强自我价值感的必然只是少数。
既然“厌学、无法自主学习”已是必然,为什么不能让它们见鬼去呢?! 不让它们去见鬼,它们就像幽灵一样在父母的脑子里,并时不时给自己的孩子上紧箍咒。
是不是有一种很悲观的情绪上来了,喉咙里好像有一大块东西卡在里面? 我们就此坐以待毙? 或干脆我们关闭自己的大脑,恨恨地说一句:“你上面说的都是放屁! 你们这些老师没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就拿说自主学习是可能的,纯粹是诓人。”
自主学习是可能的吗?
(*微信订阅公众号:皮蛋老师 家庭教育交流群:115295432 个人微信号: precom)
谈自主学习(1) -- 让自主学习见鬼去吧!
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自主学习”的孩子,实际上人类甚至动物都是“自主学习”的物种。当然这种“自主学习”是为了生存,而我们现在已把“自主学习”这个概念已基本上弄成了“自觉努力学好课本,考一个好成绩”。
既然“自主学习”成了应试中的一个概念,因此我主张:让自主学习见鬼去吧! 为什么? 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强求一件不可能的事,不让它去见鬼去,还想咋的?
每位家长都对自己孩子的厌学或不能自主学习而焦虑着,实际上大可不必。在我看来,厌学倒是正常的,不能自主学习也是正常的。你可能会反驳,某某学习非常自觉,而且成绩非常好,这难道不是自主学习吗?
这当然不是自主学习。“好吧,不是自主学习也罢,是自主学习也罢,只要我的孩子能这样主动学习、成绩好,就ok。”
还是先放下概念之争。 说说这些“某某学习非常自觉,而且成绩非常好”的情况。 有少数孩子,上课专注、记忆力好、自尊心强,考试总有个好成绩。 有了好成绩就会提高“自我认同、自我价值感”,进一步激励这些孩子更进一步努力。
然而,应该教育体制下的成绩是竞争性质的,“成绩好”只可能由少数孩子获得,这种“催化剂”也就只可能由少数孩子所拥有。因此,大部分孩子没法取得“好成绩”下的“自我认同”,那么自主学习的动力之源呢?
“有的孩子学习中等,但也非常自觉、努力,相信他们最终会取得好成绩”,许多家长相信只要自己的孩子只要努力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这就成了一个鸡与蛋的问题:努力与成绩好,谁在先呢? 努力了成绩好,还是成绩好了努力?
在我看来,一般的情况是成绩好了才会努力。理由是:成绩好了就有了自我价值感,这种自我价值感会是一股强大的内在动力,激励更进一步的努力。 当然许多家长认为:努力了就会成绩好,成绩好了就会再进一步努力。
“努力了就会成绩好”,这里有很大的陷阱。 我认为成绩好主要是取决于“专注力、记忆力、自尊心”,如果一个孩子的专注力弱,再努力,你已失去了一天上课时间的收获,事后的努力是无法超越专注力和记忆力强的孩子的,至少一般的情况就是如此。
对一件事,要么有持续乐趣,要么有自我价值感,否则,对它的努力是无法持续的。 想一想,一般的孩子对应试下这样的学习能有持续的乐趣吗? 不能! 而自我价值感,刚才已讨论清楚了:只有成绩好才会有比较好的价值感,而在应试教育下,“成绩好”是竞争性的,是稀缺的“资源”,因此有较强自我价值感的必然只是少数。
既然“厌学、无法自主学习”已是必然,为什么不能让它们见鬼去呢?! 不让它们去见鬼,它们就像幽灵一样在父母的脑子里,并时不时给自己的孩子上紧箍咒。
是不是有一种很悲观的情绪上来了,喉咙里好像有一大块东西卡在里面? 我们就此坐以待毙? 或干脆我们关闭自己的大脑,恨恨地说一句:“你上面说的都是放屁! 你们这些老师没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就拿说自主学习是可能的,纯粹是诓人。”
自主学习是可能的吗?
(*微信订阅公众号:皮蛋老师 家庭教育交流群:115295432 个人微信号: p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