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写
我想我不得不仔细的思考一下,为什么要花时间写东西,包括在这里,以及其它任何没有外力强迫我需要写东西的地方。
既然没有外力,那么写这些东西的动力就是来自自己内部的。最简单的想法就是,这些话是想要讲给别人听的。因为,一些话在心里,有了倾诉的欲望,而又不能直接对着别人讲,就会采用书面的方式。
然而若是如此,那么大可不必写任何东西。因为我的豆瓣上几乎没有什么好友,也就基本不会有几个人看到;即使我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能读读开头的人大概也就十几个,而能够认真读下去的人,也只有几个而已。就算千年不遇的有人帮我转发一次,大概也就能有几十个人看到吧。所以,我写下的东西,十之八九都只是沉睡在茫茫的硬盘里,剩下的,剩下的一二,即使被人看到了,又是十有八九只能得到一些无关痛痒的评论。
也许有人要说,那不是还有百分之一二的可能,能够遇到心有共鸣的观众吗?但是这个可能性太低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我怀着被人读的目的来写下一篇篇的文字,而绝大部分都被忽视,那么这种事情,是让人很沮丧的。每怀着希望发一篇,都要收获一次失望。
还可以进一步思考一下,为什么想要把这些心里的想法讲给别人听。原因大概是孤独吧,我现在只能想到这一层。一个人是孤独的,但是出于种种原因,又不能有人陪伴,所以想要和别人交谈。如果是这样,那我更不应该像兜售专辑的天桥歌手一样,把自己出的CD摆在路边,等着某个伯乐发现自己。一个人面对来来往往的路人讲话,而没有一个人停下来驻足倾听的时候,只会觉得更孤独。
所以,如果写东西的目的是给别人看,或者是为了安慰孤独的心,那么这种举动实际上是费力不讨好的。以微小的回报,去花不小的心思,有这个时间做点什么不好呢?
我曾经确实是这样以为的。几年前,流行blog的时候,我曾经一度对写blog充满热情,那时有几个所谓“文艺青年”,都在自己的blog上笔耕不辍。然而,没过多久,写的人越来越少,我的blog也越来越少人问津,而我对自己写过的那些文字,也怎么看怎么不满意,更觉得出力不讨好,于是停止了。
然而,想要写点什么的想法,最近还是又冒出来了。而我意识到,这个念头并没有消失,只是睡着了罢了。现在,它又醒了。
然而,仍然不会有几个人来看我写的东西,这个事实和几年前一样没有任何改变。那么,我为什么又要写呢?既然不能给别人看,那么只能说,是为了自己写。
我想,这个说法并非自我安慰。因为,虽然这些话在我心里,但是在我心里的时候,它们是隐约的、不明朗的,我甚至不能清晰的意识到它们的样子。为什么我觉得它们模糊呢?这个问题只有在我动手写的时候才发现,因为有些想法我以为已经想的很清楚,但是一动手,没写几句话,便发现思路被卡住了,竟然不知道自己确切的想法到底是什么。所以说,写下来可以检验思想,帮助思考,这是其一。
其二,是有些话,我在写出来的时候,感到心里有一股阻力,导致键盘上的手迟迟不能敲下按键。我开始并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于是强迫自己把这些话敲出来。在开始动手的时候,我的内心依然是抗拒的。我意识到,这是因为不敢面对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如果这些想法在心里,我至少还有办法掩盖它,逃避它,我可以对自己撒谎,欺骗自己说,我其实不是那么想的。然而一旦把它们写下来,就成了白纸黑字,我的眼睛也必须直视它们。即便如此,我依然感到一股力量,驱动我把眼睛移开,不去看这些使我难受或者尴尬的话语,尽管它们是从我的心里长出来的。
把心里的话落于纸上,能够使那个模糊、隐藏的我,变得清晰、暴露,大概是我找到的写些什么文字的重要理由吧!其实,在纸笔的时代,很多人写日记,不也正是仅仅为了自己吗?而我的学生时代,不喜欢写日记,大概也是因为不敢面对自己,或者害怕孤独吧。
或者再往深处想,也许我想写点什么,并没有什么理由,只是想写而已。史铁生说过,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当然,我写的文字跟大作家不可相提并论,也不可称之为写作,然而这写点什么东西的欲望,大概是人心里共通的东西。然而,不知道是不是人性如此,我总想给自己做的事情找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如果只是因为想写,所以就写,然而并无意义,那岂不是显得像个傻瓜吗?
如此说来,前面提到的那些意义是否只是些借口呢?是否写东西这种行为就像吃多了自然想去厕所一样,是种近乎本能的行为呢?我想,这件事情并不是这么单一的,也许,这些原因兼而有之吧。
就比如说,你自我否定了“写东西是为了给别人看”这样一个理由,但是现在你写东西的时候,就不期望被别人看到了吗?我无法否认,在自己的心里,还是有一天期待着,这些话可以被很多人读到,并且说:“写的真不错,我也是这么想的啊!”否则,我为什么不把日记全部设置成“仅自己可见”呢?其实,语言被发明的最初目的,就是用于交流,后来才被用作思维的工具。
然而问题又来了,我本来是个不擅言辞的人,人稍微多一点的场合,讲话就会紧张,思维也变得迟钝。如果万一真的有了这么多的过路人来读我的文字,那我再写点什么东西的时候,势必会在心里想着:有很多人看着我呢。这样产生出来的东西,必然要走样,变得矫饰、虚伪了。
所以呢,我还是希望自己一个人写点什么,不要被什么人看到。等我心里的话都往外倒的差不多了,这个时候忽然来一大群人读我的文字,还要用心的读,最好是能热泪盈眶,或是激烈讨论,这样就完美了。
看,这个人终究逃不过孤独。
然而,我还是要问自己,如果写下的这些东西,直到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也没有人关切的看它们一眼,而且这是很可能的,那么要怎么样?
我想,如果这个写的过程,是我有所成长,也是很有意义的了。但是,写这些东西真的能帮助我成长吗?我现在回答不了。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等实际写了一些东西之后。
既然我不知道这些东西能不能对别人有意义,也不知道能不能对自己有意义,我又该如何给自己找一个写下去的理由呢?
于是,我给自己找了一个低级的理由:写东西固然花时间,但是如果不写,这段时间大概会被我用在漫无目的的上网浏览,或者闲聊,或者游戏上。而这些方式,已经被长时间的实践证明为无聊,没有意义,而且无助于缓解我的空虚和孤独。所以,尝试一下另一种方式,不失为一个不错的理由。
那么,还是写点什么吧。
既然没有外力,那么写这些东西的动力就是来自自己内部的。最简单的想法就是,这些话是想要讲给别人听的。因为,一些话在心里,有了倾诉的欲望,而又不能直接对着别人讲,就会采用书面的方式。
然而若是如此,那么大可不必写任何东西。因为我的豆瓣上几乎没有什么好友,也就基本不会有几个人看到;即使我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能读读开头的人大概也就十几个,而能够认真读下去的人,也只有几个而已。就算千年不遇的有人帮我转发一次,大概也就能有几十个人看到吧。所以,我写下的东西,十之八九都只是沉睡在茫茫的硬盘里,剩下的,剩下的一二,即使被人看到了,又是十有八九只能得到一些无关痛痒的评论。
也许有人要说,那不是还有百分之一二的可能,能够遇到心有共鸣的观众吗?但是这个可能性太低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我怀着被人读的目的来写下一篇篇的文字,而绝大部分都被忽视,那么这种事情,是让人很沮丧的。每怀着希望发一篇,都要收获一次失望。
还可以进一步思考一下,为什么想要把这些心里的想法讲给别人听。原因大概是孤独吧,我现在只能想到这一层。一个人是孤独的,但是出于种种原因,又不能有人陪伴,所以想要和别人交谈。如果是这样,那我更不应该像兜售专辑的天桥歌手一样,把自己出的CD摆在路边,等着某个伯乐发现自己。一个人面对来来往往的路人讲话,而没有一个人停下来驻足倾听的时候,只会觉得更孤独。
所以,如果写东西的目的是给别人看,或者是为了安慰孤独的心,那么这种举动实际上是费力不讨好的。以微小的回报,去花不小的心思,有这个时间做点什么不好呢?
我曾经确实是这样以为的。几年前,流行blog的时候,我曾经一度对写blog充满热情,那时有几个所谓“文艺青年”,都在自己的blog上笔耕不辍。然而,没过多久,写的人越来越少,我的blog也越来越少人问津,而我对自己写过的那些文字,也怎么看怎么不满意,更觉得出力不讨好,于是停止了。
然而,想要写点什么的想法,最近还是又冒出来了。而我意识到,这个念头并没有消失,只是睡着了罢了。现在,它又醒了。
然而,仍然不会有几个人来看我写的东西,这个事实和几年前一样没有任何改变。那么,我为什么又要写呢?既然不能给别人看,那么只能说,是为了自己写。
我想,这个说法并非自我安慰。因为,虽然这些话在我心里,但是在我心里的时候,它们是隐约的、不明朗的,我甚至不能清晰的意识到它们的样子。为什么我觉得它们模糊呢?这个问题只有在我动手写的时候才发现,因为有些想法我以为已经想的很清楚,但是一动手,没写几句话,便发现思路被卡住了,竟然不知道自己确切的想法到底是什么。所以说,写下来可以检验思想,帮助思考,这是其一。
其二,是有些话,我在写出来的时候,感到心里有一股阻力,导致键盘上的手迟迟不能敲下按键。我开始并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于是强迫自己把这些话敲出来。在开始动手的时候,我的内心依然是抗拒的。我意识到,这是因为不敢面对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如果这些想法在心里,我至少还有办法掩盖它,逃避它,我可以对自己撒谎,欺骗自己说,我其实不是那么想的。然而一旦把它们写下来,就成了白纸黑字,我的眼睛也必须直视它们。即便如此,我依然感到一股力量,驱动我把眼睛移开,不去看这些使我难受或者尴尬的话语,尽管它们是从我的心里长出来的。
把心里的话落于纸上,能够使那个模糊、隐藏的我,变得清晰、暴露,大概是我找到的写些什么文字的重要理由吧!其实,在纸笔的时代,很多人写日记,不也正是仅仅为了自己吗?而我的学生时代,不喜欢写日记,大概也是因为不敢面对自己,或者害怕孤独吧。
或者再往深处想,也许我想写点什么,并没有什么理由,只是想写而已。史铁生说过,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当然,我写的文字跟大作家不可相提并论,也不可称之为写作,然而这写点什么东西的欲望,大概是人心里共通的东西。然而,不知道是不是人性如此,我总想给自己做的事情找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如果只是因为想写,所以就写,然而并无意义,那岂不是显得像个傻瓜吗?
如此说来,前面提到的那些意义是否只是些借口呢?是否写东西这种行为就像吃多了自然想去厕所一样,是种近乎本能的行为呢?我想,这件事情并不是这么单一的,也许,这些原因兼而有之吧。
就比如说,你自我否定了“写东西是为了给别人看”这样一个理由,但是现在你写东西的时候,就不期望被别人看到了吗?我无法否认,在自己的心里,还是有一天期待着,这些话可以被很多人读到,并且说:“写的真不错,我也是这么想的啊!”否则,我为什么不把日记全部设置成“仅自己可见”呢?其实,语言被发明的最初目的,就是用于交流,后来才被用作思维的工具。
然而问题又来了,我本来是个不擅言辞的人,人稍微多一点的场合,讲话就会紧张,思维也变得迟钝。如果万一真的有了这么多的过路人来读我的文字,那我再写点什么东西的时候,势必会在心里想着:有很多人看着我呢。这样产生出来的东西,必然要走样,变得矫饰、虚伪了。
所以呢,我还是希望自己一个人写点什么,不要被什么人看到。等我心里的话都往外倒的差不多了,这个时候忽然来一大群人读我的文字,还要用心的读,最好是能热泪盈眶,或是激烈讨论,这样就完美了。
看,这个人终究逃不过孤独。
然而,我还是要问自己,如果写下的这些东西,直到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也没有人关切的看它们一眼,而且这是很可能的,那么要怎么样?
我想,如果这个写的过程,是我有所成长,也是很有意义的了。但是,写这些东西真的能帮助我成长吗?我现在回答不了。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等实际写了一些东西之后。
既然我不知道这些东西能不能对别人有意义,也不知道能不能对自己有意义,我又该如何给自己找一个写下去的理由呢?
于是,我给自己找了一个低级的理由:写东西固然花时间,但是如果不写,这段时间大概会被我用在漫无目的的上网浏览,或者闲聊,或者游戏上。而这些方式,已经被长时间的实践证明为无聊,没有意义,而且无助于缓解我的空虚和孤独。所以,尝试一下另一种方式,不失为一个不错的理由。
那么,还是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