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我家》图书连载(十二)
![]() |
【德】伯特.海灵格《谁在我家》 |
第六节:笑对死神
随着关系深人持久地发展,死神开始介人,成为关系中的一分子。我们开始一种关系的时候,是希望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结束我们的孤寂,但最后毕竟还 要面对死亡。尽管伴侣间爱意正浓,但是每个人心灵的空间并不能彻底满足。这是人类最大、最深刻的遗憾,它逼着我们去面对生命中更大的奥秘,逼着我们从灵魂和宗教的角度来思考。随着幻想的喑淡和破灭,浓情蜜意中的老年伴侣们将要面临伴侣关系的尽头,要面临无法预知的未来。没有人能够得到百分之百的满足,他们放弃了,变得更加善待对方,不再受以前没想的束缚,默默地接受无法预计的未来。
所有的亲密关系都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孰向终点,为接踵而至的一切腾出空间。例如,虽然孩子的出生减少了父母的自由,但也使他们获得了拥有孩子的喜悦和成为父母的满足。这足以弥补他们的损失。第一个孩子出生把伴侣间的感情 推到了极高点。随之而来,他们的关系也会加以修正,转而向外发展。其他影响因素遂渐增多,伴侣间早期的凝聚力慢慢减弱。这种凝聚力的减少是有价值的, 能让我们放弃对理想关系的幻想,回到尘世。
每一个危机都是伴侣们将来面对死神的预演,虽然它使伴侣们放弃一些曾经珍爱过的事物,但他们的爱却会更深更久。空洞的愿望破灭后,伴侣们会更加真 诚地用本来的面目接受对方的关注和爱意,并用同样的方式关注和爱恋对方。这样的爱超脱世俗,永远享受爱的真谛。
一次次苦难过去后,伴侣关系会变得更加实在、更加自然。同时,比起新婚夫妇来说,他们的爱更能得到心灵的升华。当伴侣之间的关系返朴归真时,他们越来越接近死亡,并能视死如归。所以,在快乐的已婚老人的脸上,表现出来的 常常是深沉的宁静,因为,他们已经不再惧怕失去和死亡。
丰盛
一位年轻人, 向一个老人问个不停; “曾经沧桑岁月的你, 和未来岁月的我, 究竟有什么不同? ”老人回答道: “我比你更充实, 更丰盛。”
“比起沉沉的黑夜, 更伟太的是黎明、 昏暗的日子到了尽头, 新的一天仍未苏醒。只能展现原有的风貌, 借着消褪的夜色,接近光明。“如同昨天, 向正午急速冲锋, 在炎热噬啮之前, 已爬上蜂顶。 也许没有时间, 伸伸懒腰, 沉重的负荷, 与时俱增。 他急速地向下滑去, 遥对黑夜, 深鞠一躬。 一如既往、 得到最后的岡满,走完了整个行程。“没有什么 会真正的消失, 曾经存在便能觅得彩踪。 成为过去的历史, 继续影响世界, 借助随之而来旳一切, 变得更加丰盛。一滴雨水, 从浮云上落下, 融入浩瀚的大洋,得到永生。“梦想而不付诸行动, 我们的一切是一场空,思考却不付诸实践, 我们的经验只能是零。 担心付出的代价, 正是失去的一切; 没能经历的经验, 是永远的损失, 永远的伤痛。“看!机遇之神在我们面前,像一个年轻人, 新潮、怪诞, 前面有一把头发,后面光光 画了图案。迎上前可以抓住头发, 否则只有望图兴叹。
年轻人接着说: “我要怎样 才能和你一般? ”
老人回答道: “顺其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