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解冷暖
朋友让我品尝她妈妈从云南带回来的普洱茶,我泡了一些在白瓷茶杯里,水一冲入,就慢慢晕开了淡淡的红,慢慢加深、沉淀,原以为味道会很浓,于是小心翼翼地轻啜一小口,不料竟有一股纤柔的甜,萦绕于舌尖久久不肯散去。色诱人,味萦唇,茶的魅力是绵绵不绝如丝如缕的。
一直自诩喜欢茶,只是未曾真正了解过,所品尝的茶也寥寥无几。只在年少时有一段时间,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学校,都喜欢泡一杯茉莉花茶。那时,我最喜欢的是凑近水杯,屏住呼吸睁大眼睛看小朵的茉莉花如何在水中一点一点地舒展花瓣,喜欢把眼睛贴在水杯上,想像那是一片大海,仿佛自己也是其中的一滴水,那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还记得更早些,在姥姥家喝过精装的香茗和碧螺春,只是隐约记得小小的凝结的叶片很好看,不过当时的我并没有爱上那种略带苦涩的味道,也许茶香也是需要读懂时光的人才能领略吧。只是那时我尚单纯,不曾领会苦涩也能与醇香并存。
大学期间,朋友曾给我一些花茶,说是有某种功效,我收下了却懒得喝,于是它们便不知所处了。我也先后买过各种茶叶,还是因为懒惰,每天依旧喝开水,以至于现在那些茶叶还没开封。可能我对某些事物的热情仅仅停留在把它们带回家,使它们属于我,而后,渐渐冷落。但我心里依然持续着对它们的喜欢,只是不想费工夫去实践,想着日后再喝也不迟。说到底,还是惰性比较大。
茶这个字眼,读来便使人心情愉悦,我是这样觉得的,可能只是自身的一种情结吧!它会让我想到一抹清新的绿,一丝氤氲的雾,仿若浸透了身心。绿色的茶园,在我的想像中是极美的仙境,只是未曾见过,想像中更多了一层神秘。也许有些事物并不需要去刻意求证,保留内心的幻想,应该也是对美的另一种成全。
到了一定境遇,便会渐渐明白,人也要学会淡淡地融入一些事物,就像茶叶,要经过开水的冲烫,将自己完全浸透完全融入,才能把自身的香气释放出来,才能完成一次极致的升华。有时候,固守自身看似是保全,实则是拒绝改变,同时,也拒绝了成长。
过去的所有,包括潜在的骄傲、不断交替的自信与自卑、可怜而又执著的追求、不断重复的决绝与不断卸下的伪装、所有以为过不去的过得去的最后都要过去,因为这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叫做时间,它是有魔法的不可抗体。它蛊惑人心,引人坠入深渊,回忆万劫不复,时间的潮水却从不停歇,但也只有它才会让我们看到最终的答案。
曾经渴望有一个人能够读懂自己,自己也可以抛却一切将全部柔情付之于那人,只是生来要热烈纠结,不得平静安宁,喜欢一切破碎的悲剧,于是致力于毁坏,于是歇斯底里,于是一无所有,我不知道到底是哪里断了层,到底是哪里让我没有归属与安全,想要一次次反复,一次次疼痛不得善终。
信赖犹如罂粟,它让你如影随形,欲罢不能,当一切愈演愈烈,你终于明白不得不戒,只是要忍受的痛苦与当时的快乐成正比,你要为此付出代价。
这代价,便是适应冷与暖之间的交替,适应过去与现在的巨大反差,就像那不喜欢的碳酸饮料,它不是清茶,不会给你清新的愉悦;它不是热牛奶,不会给你温暖的安抚。它只是碳酸饮料,给你一秒的冲击,给你短暂的迷醉,而后,便是不得而出的气体,说到底,它是虚空、是泡沫,它是裹挟着糖衣的炸弹,而你要咽下它才会发作,才会记得。
人真的具有多面性,复杂而又矛盾,内心渴望简单而行为却让人费解,内心渴望单纯而情绪却一次次背离。有些时候是无法解释的,就像我喜欢茶,喜欢诗,喜欢花,喜欢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内心却荒芜繁杂,甚至已是穷途末路。
自我救赎从来都是漫长且孤独的,因而我用表面的喧哗掩盖内心的荒凉,当夜幕降临,一个人呆在房间里,感到自己正在渐渐丧失说话的能力,为了抑制悲伤疯长,为了让自己鲜活起来,我便打开窗,听邻居家传来的小孩子的哭闹声,菜在油锅里翻炒的嗞嗞声,甚至是春夏交替的穿堂风。有了烟火气息,便有了生命的味道,便有了惹人眷恋的的情怀。我很庆幸我是一个俗人,总能在极度困境之中找到一些自我安慰的迹象。
我在努力转化,将维系我灵魂的一些事物带到我的眼前来,带到我的真实生活中来,将深藏的美好拿出来与人分享,学着像一片茶叶一样将自身融入一杯水中,而不是呆在角落里顾影自怜。学着打开自身的每一寸悲喜,让时间如水一样将此冲淡、冲淡,直到化作一杯茶,或苦或甜的茶。
===============================
去年五月写的一篇旧文。原题为《如人饮水》
一直自诩喜欢茶,只是未曾真正了解过,所品尝的茶也寥寥无几。只在年少时有一段时间,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学校,都喜欢泡一杯茉莉花茶。那时,我最喜欢的是凑近水杯,屏住呼吸睁大眼睛看小朵的茉莉花如何在水中一点一点地舒展花瓣,喜欢把眼睛贴在水杯上,想像那是一片大海,仿佛自己也是其中的一滴水,那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还记得更早些,在姥姥家喝过精装的香茗和碧螺春,只是隐约记得小小的凝结的叶片很好看,不过当时的我并没有爱上那种略带苦涩的味道,也许茶香也是需要读懂时光的人才能领略吧。只是那时我尚单纯,不曾领会苦涩也能与醇香并存。
大学期间,朋友曾给我一些花茶,说是有某种功效,我收下了却懒得喝,于是它们便不知所处了。我也先后买过各种茶叶,还是因为懒惰,每天依旧喝开水,以至于现在那些茶叶还没开封。可能我对某些事物的热情仅仅停留在把它们带回家,使它们属于我,而后,渐渐冷落。但我心里依然持续着对它们的喜欢,只是不想费工夫去实践,想着日后再喝也不迟。说到底,还是惰性比较大。
茶这个字眼,读来便使人心情愉悦,我是这样觉得的,可能只是自身的一种情结吧!它会让我想到一抹清新的绿,一丝氤氲的雾,仿若浸透了身心。绿色的茶园,在我的想像中是极美的仙境,只是未曾见过,想像中更多了一层神秘。也许有些事物并不需要去刻意求证,保留内心的幻想,应该也是对美的另一种成全。
到了一定境遇,便会渐渐明白,人也要学会淡淡地融入一些事物,就像茶叶,要经过开水的冲烫,将自己完全浸透完全融入,才能把自身的香气释放出来,才能完成一次极致的升华。有时候,固守自身看似是保全,实则是拒绝改变,同时,也拒绝了成长。
过去的所有,包括潜在的骄傲、不断交替的自信与自卑、可怜而又执著的追求、不断重复的决绝与不断卸下的伪装、所有以为过不去的过得去的最后都要过去,因为这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叫做时间,它是有魔法的不可抗体。它蛊惑人心,引人坠入深渊,回忆万劫不复,时间的潮水却从不停歇,但也只有它才会让我们看到最终的答案。
曾经渴望有一个人能够读懂自己,自己也可以抛却一切将全部柔情付之于那人,只是生来要热烈纠结,不得平静安宁,喜欢一切破碎的悲剧,于是致力于毁坏,于是歇斯底里,于是一无所有,我不知道到底是哪里断了层,到底是哪里让我没有归属与安全,想要一次次反复,一次次疼痛不得善终。
信赖犹如罂粟,它让你如影随形,欲罢不能,当一切愈演愈烈,你终于明白不得不戒,只是要忍受的痛苦与当时的快乐成正比,你要为此付出代价。
这代价,便是适应冷与暖之间的交替,适应过去与现在的巨大反差,就像那不喜欢的碳酸饮料,它不是清茶,不会给你清新的愉悦;它不是热牛奶,不会给你温暖的安抚。它只是碳酸饮料,给你一秒的冲击,给你短暂的迷醉,而后,便是不得而出的气体,说到底,它是虚空、是泡沫,它是裹挟着糖衣的炸弹,而你要咽下它才会发作,才会记得。
人真的具有多面性,复杂而又矛盾,内心渴望简单而行为却让人费解,内心渴望单纯而情绪却一次次背离。有些时候是无法解释的,就像我喜欢茶,喜欢诗,喜欢花,喜欢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内心却荒芜繁杂,甚至已是穷途末路。
自我救赎从来都是漫长且孤独的,因而我用表面的喧哗掩盖内心的荒凉,当夜幕降临,一个人呆在房间里,感到自己正在渐渐丧失说话的能力,为了抑制悲伤疯长,为了让自己鲜活起来,我便打开窗,听邻居家传来的小孩子的哭闹声,菜在油锅里翻炒的嗞嗞声,甚至是春夏交替的穿堂风。有了烟火气息,便有了生命的味道,便有了惹人眷恋的的情怀。我很庆幸我是一个俗人,总能在极度困境之中找到一些自我安慰的迹象。
我在努力转化,将维系我灵魂的一些事物带到我的眼前来,带到我的真实生活中来,将深藏的美好拿出来与人分享,学着像一片茶叶一样将自身融入一杯水中,而不是呆在角落里顾影自怜。学着打开自身的每一寸悲喜,让时间如水一样将此冲淡、冲淡,直到化作一杯茶,或苦或甜的茶。
===============================
去年五月写的一篇旧文。原题为《如人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