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一个单亲妈妈的育儿经,我觉得她做得太赞了!
和很多因为离婚被迫成为单亲妈妈的同胞不同,做一个单亲妈妈,是我自己的选择,并且我是未婚先孕,受到的各方面压力其实更大。虽然当初几乎所有人都劝我不要这个孩子,我依然那么坚定地把他生了下来。我没任何冠冕堂皇的伟大思想,只是想要这个孩子;而且,我身体不太好,也怕做了流产后,将来会不能生育。多少人想要一个孩子而不得,我为什么要阻止一个这么美好的小生命来到世界上呢?
我做单亲妈妈的这几年,一开始也艰苦卓绝如同一场抗战,如今回首想想当初,竟也云淡风轻。当然,这一切都归功于我成功教育出了一个自主自律又自强的儿子,同时自己也拥有了一份足以让我们母子衣食无忧的小生意,生活变得从容自如以后,你也不会再去计较那些已经过去很久的恩怨。
优优从小就很活泼开朗,并且听话、懂礼貌,几乎不用我操心,这学期还从幼儿园拿回了很多奖状,没有人会觉得他是一个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我很庆幸自己从一开始就头脑清醒(虽然有人说生下孩子就是最大的不清醒),没有被生活和诸多社会压力改变当初那个乐观积极的我,也没有因为生活的繁忙而放弃学习和思考,很多单亲妈妈遇到的问题,我都成功避免或者化解了。我总结了一些心得,希望能帮到更多的人。
首先,坚持阅读!学习!思考!
我喜欢读书,在怀上优优之后,我开始大量阅读母婴类和教育类的书籍。在宝宝出生前的这个阶段,学习太重要了!学习不会让你胡思乱想,在他人智慧结晶的正确引导下,我们的眼界和思想都会更加广阔,而不是沉溺在自己的痛苦里越走越偏。
阅读和思考也能让孕妈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态,这样也有助于腹中宝宝的脑部发育,更容易生下一个天生高情商高智商的孩子。
真的!各位还在孕期的妈妈们,孕期是你起码十年以内,唯一一个可以完整静下心来进行系统学习的时期了!当孩子出生后,你所有的时间都会变成碎片时间,而且到时候再去临时抱佛脚看这样那样的指导书,你会越看越晕,很容易焦躁。
我还在孕后期参加了一个儿童教育培训班,学到了很多正确的教育方法和孩子过激反应的应急处理,使我对即将开启的教育之路,充满了正能量和信心。
推荐书籍:《正面管教》、《儿童技能教养法》、《超越自卑》
然后,选择对的圈子!
道理很直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个真的太重要了!所以我把它放在了第二的位置。对于大部分普通妈妈来说,可能爱聊家长里短的圈子是生活的一个调剂,但对我们单亲妈妈来说,这样氛围的圈子,会给你本来就忙乱的生活,平添更多焦虑。
我见过太多负能量的妈妈圈,无论是在网上还是小区里,整天都是婆媳不和、吐槽老公、骂熊孩子、抱怨生活多么不易,然后抱团说一些只能带来短暂效果的互相安慰的话,对解决事情和提升生活质量没有任何帮助,而且会对你现在的有可能并不如意的生活产生满足感,无法让生活往更好的方向改变。
在线下,我加入的是我参加的“正面管教”培训班的妈妈圈。首先,会参加教育培训班的妈妈,一般学历和文化都不会低,看事情和解决问题会更加注重实质;其次,大家学的是同一套教育理论,平时遇到教育和家庭的问题,思考的方向是相同的,讨论和解决问题也更加高效;最重要的是,这个圈子的人往往都是满满正能量,看问题也更加科学,层次也更高,很能积极地带动我的心态也乐观起来。
在线上,我会经常去“健康达人”手机端的母婴护理圈。线下的妈妈圈基本解决了我教育宝宝和生活烦恼的问题,那么我生活的另一个大问题:“孩子的健康问题”,就需要求助于专家了。我个人感觉,健康达人里的母婴专家,会比其他APP里的专家说得更详细,也更耐心,不会几句话或者用专业术语打发你,会认真给我解释,而且给出的回答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也更强。
关于父亲问题
这是所有单亲妈妈都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我早已做好准备,但是在优优第一次问我为什么他没有爸爸时,我还是几乎没忍住眼泪,跟他说妈妈现在肚子疼要立刻去卫生间,然后在里面足足呆了十分钟来平复自己的心情和组织接下来的对话。
当我用冷静的口气和他说,爸爸妈妈是因为彼此相爱才有了你,但是后来爸爸和妈妈不能继续在一起了,但我们对你的爱是一样的。也许你以后会见不到爸爸,但是我们的家庭,我们和别人的家庭并没有不同,如果你有任何问题,随时来问妈妈。
当时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虽然他以后也问过我一些有关于他父亲的问题,比如高不高,力气大不大这种,我都如实回答他,让他感觉到,妈妈是非常真诚地回答他的问题,我也会和他说一些,也许将来妈妈会遇到一个和爸爸一样爱你的叔叔这样的话,我很开心他对此表示接受。
很多单亲妈妈为了不想伤害孩子,常常会对孩子撒谎,认为这是善意的谎言,是对孩子好,但是,不诚实的行为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的糟糕。一旦孩子们发现母亲没有告诉他们真相,孩子们可能就会不相信母亲了。对于孩子们来说,尤其是青少年,想要恢复他们对自己的信任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单亲妈妈一定要对孩子说实话,不要忘记告诉孩子,虽然父母彼此不再相爱,但他们都是爱孩子的,这一点是永远都不会变的。我们都希望孩子成为一个能够爱别人和被别人爱的人,所以不可以让他去讨厌自己的父亲,要让他理解这一切的情况,让他能够成为一个理解他人的人。
孩子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脆弱,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他们需要的是得到足够的关注、理解;只要家长的态度是诚恳的,开诚布公的,再随着时间的验证,他们完全可以接受父母的不在一起,只要父母对子女的爱还在。血缘关系是人类史上最神奇的关系之一。
生活要以孩子为中心,但孩子不是生活的全部!
孩子的成长需要接触很多人让他观察学习。所以我并不会因为带着孩子而拒绝各种亲朋好友的聚会。有的活动可以带孩子一起参加。一开始,我也觉得这样有点累,但渐渐地我发现自己的心态越来越好,内心也更加Open,最开心的,是看到孩子和第一次见面的人都能自如快乐地沟通交流,这时,我都不禁为自己点一个赞!
多与孩子交流,不要把他当宝宝哄骗呵护。单亲家庭的孩子尤其早熟,多沟通,可以通过游戏角色模仿等等让孩子明白你的感受;鼓励他多参加兴趣活动、和人交流、大声说话,千万不要让他认为自己是单亲宝宝和别人不同。
记住,为了孩子,你的生活更应当是多姿多彩的,你快乐,孩子才会跟快乐。孩子的成长取决于你怎么看待他。
不要做Super parent!
别看我为了孩子这么努力这么拼,但我是拒绝做一个超级家长的。想当超级家长的愿望是好的,但是,你只是一个人,要增加许多压力,而这种压力你并不需要。家长可以有这样那样的特点,比如脾气急、过份爱干净、讨厌小宠物等,只要对孩子没有什么影响,也没什么关系。作为单亲妈妈面对的问题会更多,没有必要非要勉强自己去做“超人妈妈”,而要做让孩子可以随时感受到的“温暖妈妈”,在温暖的爱里长大的孩子,内心会更大强大,长大后抗压能力也会更强。
即使孩子的父亲因种种原因不能同孩子见面,母亲要为孩子寻找一个可以模仿的对象, 母亲可以请孩子的叔叔、舅舅做父亲的替代者; 在为孩子选择教师教练时,尽量选择男教师。最好有一位男性的亲戚或朋友,帮助教育孩子。孩子需要两性的家长,他不一定天天来,但有时来,陪孩子做游戏,陪孩子看电视聊天,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使他有另外一种性别的成人榜样来学习。
不要排斥找别人帮忙,而且一定要找几位帮手!和他们说好,有事要麻烦他们,不要等到有事临时找,就来不及了。记住,一定是几位!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在你有突发状况时正好再忙或者不在!在紧急的时候,一位不在家,可以找另一位。?这些帮手可以是亲戚、邻居(当然最好是有长辈同住)。这样,到了紧急比如孩子跌倒,伤筋动骨 ,高烧昏迷,煤气中毒等问题发生的时候,马上可以找他们。
而且,在困难时被别人帮助,孩子会感受到这个世界对自己的爱,能让他心理更加健康地成长,并且学会感恩和回馈他人。
我强烈建议大家多装几个医疗健康类的APP。我就几乎把现在知名的医疗APP都装上了,因为每个APP都有各自的强项,你不知道知道自己会遇到什么问题,所以最好都装上,以备不时只需。有一晚半夜,优优突然发烧,我当时在郊外,叫不到车去医院,只好把手机上所有的医疗软件都问了一遍,还好健康达人里的母婴专家及时给了回复,帮我把优优的体温降了下来。
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很重要!
这一点是对任何孩子都适用的,只不过单亲家庭的孩子应该更早接受这样的教育。
因为想到孩子没有爸爸疼爱,单亲妈妈们往往更加怜悯孩子,什么都依孩子,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其结果常常导致孩子处处以我为中心,变成自私、专横和任性的“小霸王”,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不懂得尊重他人,甚至瞧不起含辛茹苦养育他们的妈妈。
有的妈妈因为太担心孩子的安全,就采取种种办法来限制孩子的活动,这也不行、那也不准,生怕孩子出问题,导致孩子事事不能独立,没有机会亲自去体验一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风险”。这样的孩子缺乏独立意识,一旦离开了妈妈,便不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了。
应当让孩子多去和外界接触,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不要逃避社会,要让孩子主动与人交往,培养独立意识,并且培养出孩子健康、开朗、乐观的性格。
美国人口调查数据显示,1960年单亲妈妈占全部成年女性的7%,到了2000年,这个比例已经是接近25%;1960年,72%的单亲妈妈是因丧偶或遗弃被动造成,而到了2000年,这个原因只占24%,而因离婚的由24%上升到35%,不结婚而生孩子的占了41%。还有,美国每三个孩子有一个是单亲妈妈抚养;25%妇女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过去十年单亲家庭增长了60%……
也许单亲妈妈将来会成为一个常见的社会群体,大家不要把这个问题看得太严重,更不要被传统的封建思想束缚手脚,勇敢地去追寻自己的生活吧!
我做单亲妈妈的这几年,一开始也艰苦卓绝如同一场抗战,如今回首想想当初,竟也云淡风轻。当然,这一切都归功于我成功教育出了一个自主自律又自强的儿子,同时自己也拥有了一份足以让我们母子衣食无忧的小生意,生活变得从容自如以后,你也不会再去计较那些已经过去很久的恩怨。
优优从小就很活泼开朗,并且听话、懂礼貌,几乎不用我操心,这学期还从幼儿园拿回了很多奖状,没有人会觉得他是一个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我很庆幸自己从一开始就头脑清醒(虽然有人说生下孩子就是最大的不清醒),没有被生活和诸多社会压力改变当初那个乐观积极的我,也没有因为生活的繁忙而放弃学习和思考,很多单亲妈妈遇到的问题,我都成功避免或者化解了。我总结了一些心得,希望能帮到更多的人。
首先,坚持阅读!学习!思考!
我喜欢读书,在怀上优优之后,我开始大量阅读母婴类和教育类的书籍。在宝宝出生前的这个阶段,学习太重要了!学习不会让你胡思乱想,在他人智慧结晶的正确引导下,我们的眼界和思想都会更加广阔,而不是沉溺在自己的痛苦里越走越偏。
阅读和思考也能让孕妈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态,这样也有助于腹中宝宝的脑部发育,更容易生下一个天生高情商高智商的孩子。
真的!各位还在孕期的妈妈们,孕期是你起码十年以内,唯一一个可以完整静下心来进行系统学习的时期了!当孩子出生后,你所有的时间都会变成碎片时间,而且到时候再去临时抱佛脚看这样那样的指导书,你会越看越晕,很容易焦躁。
我还在孕后期参加了一个儿童教育培训班,学到了很多正确的教育方法和孩子过激反应的应急处理,使我对即将开启的教育之路,充满了正能量和信心。
推荐书籍:《正面管教》、《儿童技能教养法》、《超越自卑》
然后,选择对的圈子!
道理很直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个真的太重要了!所以我把它放在了第二的位置。对于大部分普通妈妈来说,可能爱聊家长里短的圈子是生活的一个调剂,但对我们单亲妈妈来说,这样氛围的圈子,会给你本来就忙乱的生活,平添更多焦虑。
我见过太多负能量的妈妈圈,无论是在网上还是小区里,整天都是婆媳不和、吐槽老公、骂熊孩子、抱怨生活多么不易,然后抱团说一些只能带来短暂效果的互相安慰的话,对解决事情和提升生活质量没有任何帮助,而且会对你现在的有可能并不如意的生活产生满足感,无法让生活往更好的方向改变。
在线下,我加入的是我参加的“正面管教”培训班的妈妈圈。首先,会参加教育培训班的妈妈,一般学历和文化都不会低,看事情和解决问题会更加注重实质;其次,大家学的是同一套教育理论,平时遇到教育和家庭的问题,思考的方向是相同的,讨论和解决问题也更加高效;最重要的是,这个圈子的人往往都是满满正能量,看问题也更加科学,层次也更高,很能积极地带动我的心态也乐观起来。
在线上,我会经常去“健康达人”手机端的母婴护理圈。线下的妈妈圈基本解决了我教育宝宝和生活烦恼的问题,那么我生活的另一个大问题:“孩子的健康问题”,就需要求助于专家了。我个人感觉,健康达人里的母婴专家,会比其他APP里的专家说得更详细,也更耐心,不会几句话或者用专业术语打发你,会认真给我解释,而且给出的回答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也更强。
关于父亲问题
这是所有单亲妈妈都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我早已做好准备,但是在优优第一次问我为什么他没有爸爸时,我还是几乎没忍住眼泪,跟他说妈妈现在肚子疼要立刻去卫生间,然后在里面足足呆了十分钟来平复自己的心情和组织接下来的对话。
当我用冷静的口气和他说,爸爸妈妈是因为彼此相爱才有了你,但是后来爸爸和妈妈不能继续在一起了,但我们对你的爱是一样的。也许你以后会见不到爸爸,但是我们的家庭,我们和别人的家庭并没有不同,如果你有任何问题,随时来问妈妈。
当时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虽然他以后也问过我一些有关于他父亲的问题,比如高不高,力气大不大这种,我都如实回答他,让他感觉到,妈妈是非常真诚地回答他的问题,我也会和他说一些,也许将来妈妈会遇到一个和爸爸一样爱你的叔叔这样的话,我很开心他对此表示接受。
很多单亲妈妈为了不想伤害孩子,常常会对孩子撒谎,认为这是善意的谎言,是对孩子好,但是,不诚实的行为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的糟糕。一旦孩子们发现母亲没有告诉他们真相,孩子们可能就会不相信母亲了。对于孩子们来说,尤其是青少年,想要恢复他们对自己的信任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单亲妈妈一定要对孩子说实话,不要忘记告诉孩子,虽然父母彼此不再相爱,但他们都是爱孩子的,这一点是永远都不会变的。我们都希望孩子成为一个能够爱别人和被别人爱的人,所以不可以让他去讨厌自己的父亲,要让他理解这一切的情况,让他能够成为一个理解他人的人。
孩子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脆弱,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他们需要的是得到足够的关注、理解;只要家长的态度是诚恳的,开诚布公的,再随着时间的验证,他们完全可以接受父母的不在一起,只要父母对子女的爱还在。血缘关系是人类史上最神奇的关系之一。
生活要以孩子为中心,但孩子不是生活的全部!
孩子的成长需要接触很多人让他观察学习。所以我并不会因为带着孩子而拒绝各种亲朋好友的聚会。有的活动可以带孩子一起参加。一开始,我也觉得这样有点累,但渐渐地我发现自己的心态越来越好,内心也更加Open,最开心的,是看到孩子和第一次见面的人都能自如快乐地沟通交流,这时,我都不禁为自己点一个赞!
多与孩子交流,不要把他当宝宝哄骗呵护。单亲家庭的孩子尤其早熟,多沟通,可以通过游戏角色模仿等等让孩子明白你的感受;鼓励他多参加兴趣活动、和人交流、大声说话,千万不要让他认为自己是单亲宝宝和别人不同。
记住,为了孩子,你的生活更应当是多姿多彩的,你快乐,孩子才会跟快乐。孩子的成长取决于你怎么看待他。
不要做Super parent!
别看我为了孩子这么努力这么拼,但我是拒绝做一个超级家长的。想当超级家长的愿望是好的,但是,你只是一个人,要增加许多压力,而这种压力你并不需要。家长可以有这样那样的特点,比如脾气急、过份爱干净、讨厌小宠物等,只要对孩子没有什么影响,也没什么关系。作为单亲妈妈面对的问题会更多,没有必要非要勉强自己去做“超人妈妈”,而要做让孩子可以随时感受到的“温暖妈妈”,在温暖的爱里长大的孩子,内心会更大强大,长大后抗压能力也会更强。
即使孩子的父亲因种种原因不能同孩子见面,母亲要为孩子寻找一个可以模仿的对象, 母亲可以请孩子的叔叔、舅舅做父亲的替代者; 在为孩子选择教师教练时,尽量选择男教师。最好有一位男性的亲戚或朋友,帮助教育孩子。孩子需要两性的家长,他不一定天天来,但有时来,陪孩子做游戏,陪孩子看电视聊天,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使他有另外一种性别的成人榜样来学习。
不要排斥找别人帮忙,而且一定要找几位帮手!和他们说好,有事要麻烦他们,不要等到有事临时找,就来不及了。记住,一定是几位!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在你有突发状况时正好再忙或者不在!在紧急的时候,一位不在家,可以找另一位。?这些帮手可以是亲戚、邻居(当然最好是有长辈同住)。这样,到了紧急比如孩子跌倒,伤筋动骨 ,高烧昏迷,煤气中毒等问题发生的时候,马上可以找他们。
而且,在困难时被别人帮助,孩子会感受到这个世界对自己的爱,能让他心理更加健康地成长,并且学会感恩和回馈他人。
我强烈建议大家多装几个医疗健康类的APP。我就几乎把现在知名的医疗APP都装上了,因为每个APP都有各自的强项,你不知道知道自己会遇到什么问题,所以最好都装上,以备不时只需。有一晚半夜,优优突然发烧,我当时在郊外,叫不到车去医院,只好把手机上所有的医疗软件都问了一遍,还好健康达人里的母婴专家及时给了回复,帮我把优优的体温降了下来。
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很重要!
这一点是对任何孩子都适用的,只不过单亲家庭的孩子应该更早接受这样的教育。
因为想到孩子没有爸爸疼爱,单亲妈妈们往往更加怜悯孩子,什么都依孩子,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其结果常常导致孩子处处以我为中心,变成自私、专横和任性的“小霸王”,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不懂得尊重他人,甚至瞧不起含辛茹苦养育他们的妈妈。
有的妈妈因为太担心孩子的安全,就采取种种办法来限制孩子的活动,这也不行、那也不准,生怕孩子出问题,导致孩子事事不能独立,没有机会亲自去体验一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风险”。这样的孩子缺乏独立意识,一旦离开了妈妈,便不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了。
应当让孩子多去和外界接触,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不要逃避社会,要让孩子主动与人交往,培养独立意识,并且培养出孩子健康、开朗、乐观的性格。
美国人口调查数据显示,1960年单亲妈妈占全部成年女性的7%,到了2000年,这个比例已经是接近25%;1960年,72%的单亲妈妈是因丧偶或遗弃被动造成,而到了2000年,这个原因只占24%,而因离婚的由24%上升到35%,不结婚而生孩子的占了41%。还有,美国每三个孩子有一个是单亲妈妈抚养;25%妇女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过去十年单亲家庭增长了60%……
也许单亲妈妈将来会成为一个常见的社会群体,大家不要把这个问题看得太严重,更不要被传统的封建思想束缚手脚,勇敢地去追寻自己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