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来自英伦,真实并优雅着 ---记《时代映像:1960年以来的英国摄影》主题展览
昨日午后的一切是如此这般历历在目。
作为“2015中英文化交流年”重要的项目之一的“时代映像:1960年以来的英国摄影”主题展览,让我大开眼界,更是大快朵颐,这几乎是我看过的最好的摄影展览之一。对于一个无比热爱纪实摄影尤其是黑白摄影的人而言,这里展出的众多作品,无疑是一场饕餮盛宴!
此次展览一共分为五个展厅,按照年代排序,从1960年开始,采掘英国60年来摄影作品中的扛鼎之作,大师之韵,集中展现了英国社会在这60年的巨大变迁,英国的人文风貌,英伦的人文风情,历史情韵等,如此种种,栩栩如在眼前。
众观此次展览,个人而言,我觉得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幽默,绅士,优雅,低调,还有一点就是英国人对于英国文化历史,对于自己国家深深的热爱和自豪,还有英国普通民众对于英国王室单纯而可爱的热爱和推崇。这几乎也是英国风格的集中体现。你会为英国人体现在点滴生活细节中的小幽默和幽默低调的英式处世哲学而赞叹,为他们从头到脚一丝不苟贯穿整个人生的绅士精神而震撼。你会看到普通民众对于英国王室可爱的推崇和尊敬,即使是出生在最底层的人,也坚持恪守着绅士的原则。我甚至可以说,即使没有去过英国的人,倘若有幸参观了此次展览,也如同去了一次英伦三岛,做了一次透彻的灵魂之旅。
一一端详着这些照片,端详着我心爱的英伦风情,轻拂着来自英伦三岛的夏风,我几乎能听到一百多年前,那旷野上来自呼啸山庄的风,听到简爱的最后,罗切斯特伫立在自己的小屋前在风中撕心裂肺的呼喊。60,70年代英国文化的繁盛叛逆势不可挡,其对整个世界的产生的震撼影响在我们面前表露无遗,我们也不无遗憾的看到80甚至90之后英国文化的逐步衰弱。最后一个展厅的当代摄影明显苍白无力了一些,那股浓浓的英式幽默和风情,那些生动的人和事也削弱了很多。我们看到这个国家而不低调浮夸的国家深刻的人文底蕴,看到伦敦剑桥的绅士精神在英伦的每个角落生根发芽。当你看到在剑桥康河的柔波里,穿着漂亮校服剑桥少年或划桨或穿越在康桥边的城墙边,看到洋溢在他们身上最青春也最端庄的神采。我们遗憾的发现这个国家鲜见美女,却帅哥满地,个人的理解,这种“帅”更多是来自自小培养的绅士精神和绅士情怀,这种浸渍在英伦文化和情境中的扎根深厚的情怀和精神,是任何岁月和皱纹所夺不去的,只会随着年岁和阅历愈加发酵而变得弥久而醇。
望着眼前这些来自历史深处的老照片,我们不禁会感慨:缘何是英国,缘何是英国?在经历过中世纪几百年的衰败黑暗年代后,人文历史呈现爆发式复兴,在短短几百年的历史长河里,她可以产出那么多文艺文学科学大家;缘何是英国发明了蒸汽机和火车,从而发端了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缘何是在英国奠定了国际政法体制和制度;缘何是英国人最终打败了势如破竹的拿破仑,缘何是英国人打败了可怕德国战队,赢得了世界大战,缘何是低调沉稳的英国人;缘何只有英国成为了昔日霸气不可一世的征服了全世界的“日不落”帝国,而且值得庆幸的是,相对于一些殖民国家的野蛮,英国基本采取了较为人性化的教化的文治,这也让英伦文化水到渠成般,如蒲公英的种子,温柔的洒遍全世界。缘何英伦的教育可以成为和英国王室一样珍贵的几乎可以代表英国的伟大文化和成就,缘何在康河的柔波里孕育出那么深厚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你知道英国为什么没有美食,英国人为什么可以忍受终年一样的土豆和炸鱼吗?你知道为什么英国男人对于自己国家没有美女不介怀吗,因为他们都把时间花在了考究的着装,看书和思考上。英国人的绅士和低调更是和英伦阴郁的天气不无关系,这大约就是所谓气候决定论吧。
我知道,我深刻的知道,这就是英伦,这就是我自小小小世界里向往的英伦王国。这次展览让我个人情感上得到的满足感是前所未有的,我很难想象倘若不久的将来,我只身站在这个国家宽阔的街道或满目绿色的旷野上时是怎样的心情,这大约就是梦回英伦的感觉吧。此次展览展示的几百幅摄影作品,还有从英国千里迢迢扛来的来自各个年代各位杰出摄影师的摄影图集更是让人大呼过瘾,其价值甚至超越墙壁上那一幅幅放大的作品。
要知道,我站了五个小时,拍了600多张照片,在这300分钟时间里,我来来回回穿越在这五个展厅,在自己心水的作品前驻足或停留傻笑,或泪眼朦胧。我站痛了脚,起先我踮起脚跟缓解一下疼痛,最后我干脆脱下了鞋子,爽快的直接站在地上。在几百页厚厚的摄影图册前,我往往一站就是几十分钟,仔细翻阅那一页页印制精美的摄影图片,阅读过去那一个个或以逝去的曾经无比生动的生命语言,阅读影像里他们留下的最甜美的笑容,最朴实的年华,简直就是一次生命的穿越,我穿越年代的贫穷与富足,穿越年代的喜悦和泪水,穿越年代的欢腾和失落,穿越年代的光荣与梦想。
在一个记录70年代英国日常生活的黑白图册前,我无数次莞尔一笑,无数次朦胧眼眶。面对四个脸还没有擦干净的孩子,天真无邪的笑容,我几乎被他们的童真和快乐完全感染,独自开心了好久。看着穿着笔挺西装悠然坐在地上吃冰淇淋的中年男子,你又一次被英式幽默所击中。站在一幅某球星的肖像前,我被他忧郁的眼神完全所击中,停驻其间,久久都无法动弹,我完全能感觉到泪水在眼眶里转动。在一位刷墙匠的少年肖像面前,我也像被冻住了,我仿佛看到了自己青春的过往和那个年代属于我的那个少年,回忆是如此感伤,又如此甜蜜。
语言怕是这个世界最拙劣的表达。我几乎无法用言语来完全表达这次展览之优质,珍贵,震撼,感动。我只知道此刻我选择坐在电脑前,用我最朴素和几乎唯一的方式,眼中满满噙着泪水,记录下这一刻。我也知道这个展览看一次是怎么都不会够的,已经酝酿着第二次的造访。倘若你是细细品味之人,你至少需要去三次。
民生现代美术馆低调简约的风格和整个展览的精神气质也是非常契合。
去吧,朋友,你会如我般惊叹不已。
作为“2015中英文化交流年”重要的项目之一的“时代映像:1960年以来的英国摄影”主题展览,让我大开眼界,更是大快朵颐,这几乎是我看过的最好的摄影展览之一。对于一个无比热爱纪实摄影尤其是黑白摄影的人而言,这里展出的众多作品,无疑是一场饕餮盛宴!
此次展览一共分为五个展厅,按照年代排序,从1960年开始,采掘英国60年来摄影作品中的扛鼎之作,大师之韵,集中展现了英国社会在这60年的巨大变迁,英国的人文风貌,英伦的人文风情,历史情韵等,如此种种,栩栩如在眼前。
众观此次展览,个人而言,我觉得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幽默,绅士,优雅,低调,还有一点就是英国人对于英国文化历史,对于自己国家深深的热爱和自豪,还有英国普通民众对于英国王室单纯而可爱的热爱和推崇。这几乎也是英国风格的集中体现。你会为英国人体现在点滴生活细节中的小幽默和幽默低调的英式处世哲学而赞叹,为他们从头到脚一丝不苟贯穿整个人生的绅士精神而震撼。你会看到普通民众对于英国王室可爱的推崇和尊敬,即使是出生在最底层的人,也坚持恪守着绅士的原则。我甚至可以说,即使没有去过英国的人,倘若有幸参观了此次展览,也如同去了一次英伦三岛,做了一次透彻的灵魂之旅。
一一端详着这些照片,端详着我心爱的英伦风情,轻拂着来自英伦三岛的夏风,我几乎能听到一百多年前,那旷野上来自呼啸山庄的风,听到简爱的最后,罗切斯特伫立在自己的小屋前在风中撕心裂肺的呼喊。60,70年代英国文化的繁盛叛逆势不可挡,其对整个世界的产生的震撼影响在我们面前表露无遗,我们也不无遗憾的看到80甚至90之后英国文化的逐步衰弱。最后一个展厅的当代摄影明显苍白无力了一些,那股浓浓的英式幽默和风情,那些生动的人和事也削弱了很多。我们看到这个国家而不低调浮夸的国家深刻的人文底蕴,看到伦敦剑桥的绅士精神在英伦的每个角落生根发芽。当你看到在剑桥康河的柔波里,穿着漂亮校服剑桥少年或划桨或穿越在康桥边的城墙边,看到洋溢在他们身上最青春也最端庄的神采。我们遗憾的发现这个国家鲜见美女,却帅哥满地,个人的理解,这种“帅”更多是来自自小培养的绅士精神和绅士情怀,这种浸渍在英伦文化和情境中的扎根深厚的情怀和精神,是任何岁月和皱纹所夺不去的,只会随着年岁和阅历愈加发酵而变得弥久而醇。
望着眼前这些来自历史深处的老照片,我们不禁会感慨:缘何是英国,缘何是英国?在经历过中世纪几百年的衰败黑暗年代后,人文历史呈现爆发式复兴,在短短几百年的历史长河里,她可以产出那么多文艺文学科学大家;缘何是英国发明了蒸汽机和火车,从而发端了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缘何是在英国奠定了国际政法体制和制度;缘何是英国人最终打败了势如破竹的拿破仑,缘何是英国人打败了可怕德国战队,赢得了世界大战,缘何是低调沉稳的英国人;缘何只有英国成为了昔日霸气不可一世的征服了全世界的“日不落”帝国,而且值得庆幸的是,相对于一些殖民国家的野蛮,英国基本采取了较为人性化的教化的文治,这也让英伦文化水到渠成般,如蒲公英的种子,温柔的洒遍全世界。缘何英伦的教育可以成为和英国王室一样珍贵的几乎可以代表英国的伟大文化和成就,缘何在康河的柔波里孕育出那么深厚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你知道英国为什么没有美食,英国人为什么可以忍受终年一样的土豆和炸鱼吗?你知道为什么英国男人对于自己国家没有美女不介怀吗,因为他们都把时间花在了考究的着装,看书和思考上。英国人的绅士和低调更是和英伦阴郁的天气不无关系,这大约就是所谓气候决定论吧。
我知道,我深刻的知道,这就是英伦,这就是我自小小小世界里向往的英伦王国。这次展览让我个人情感上得到的满足感是前所未有的,我很难想象倘若不久的将来,我只身站在这个国家宽阔的街道或满目绿色的旷野上时是怎样的心情,这大约就是梦回英伦的感觉吧。此次展览展示的几百幅摄影作品,还有从英国千里迢迢扛来的来自各个年代各位杰出摄影师的摄影图集更是让人大呼过瘾,其价值甚至超越墙壁上那一幅幅放大的作品。
要知道,我站了五个小时,拍了600多张照片,在这300分钟时间里,我来来回回穿越在这五个展厅,在自己心水的作品前驻足或停留傻笑,或泪眼朦胧。我站痛了脚,起先我踮起脚跟缓解一下疼痛,最后我干脆脱下了鞋子,爽快的直接站在地上。在几百页厚厚的摄影图册前,我往往一站就是几十分钟,仔细翻阅那一页页印制精美的摄影图片,阅读过去那一个个或以逝去的曾经无比生动的生命语言,阅读影像里他们留下的最甜美的笑容,最朴实的年华,简直就是一次生命的穿越,我穿越年代的贫穷与富足,穿越年代的喜悦和泪水,穿越年代的欢腾和失落,穿越年代的光荣与梦想。
在一个记录70年代英国日常生活的黑白图册前,我无数次莞尔一笑,无数次朦胧眼眶。面对四个脸还没有擦干净的孩子,天真无邪的笑容,我几乎被他们的童真和快乐完全感染,独自开心了好久。看着穿着笔挺西装悠然坐在地上吃冰淇淋的中年男子,你又一次被英式幽默所击中。站在一幅某球星的肖像前,我被他忧郁的眼神完全所击中,停驻其间,久久都无法动弹,我完全能感觉到泪水在眼眶里转动。在一位刷墙匠的少年肖像面前,我也像被冻住了,我仿佛看到了自己青春的过往和那个年代属于我的那个少年,回忆是如此感伤,又如此甜蜜。
语言怕是这个世界最拙劣的表达。我几乎无法用言语来完全表达这次展览之优质,珍贵,震撼,感动。我只知道此刻我选择坐在电脑前,用我最朴素和几乎唯一的方式,眼中满满噙着泪水,记录下这一刻。我也知道这个展览看一次是怎么都不会够的,已经酝酿着第二次的造访。倘若你是细细品味之人,你至少需要去三次。
民生现代美术馆低调简约的风格和整个展览的精神气质也是非常契合。
去吧,朋友,你会如我般惊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