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亚哥青年交响乐团的启示
为了听7月4日睌的圣地亚哥青年交响乐团音乐会,我特意将柴可夫斯基的《第二交响曲》(“小俄罗斯”)的唱片找了出来,认认真真听了一遍。该晚的音乐会要演这部作品。
说来惭愧,有十多年没听“柴二”了,因为柴可夫斯基的六部交响曲,听得较多的是后面三部,第一、二、三听得很少,国内似乎也没有演过。听后有了些新的认识,柴二虽然不如柴四、柴五、柴六成熟,但还是颇有可听之处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用了三首乌克兰民歌作为素材,加以变化发展。整部作品富于青春的朝气,散发出浓郁的民间风情,充满对生活热烈的幢幜。由于作品的乌克兰音乐元素,而乌克兰有小俄罗斯之称,所以这部交响曲被冠以“小俄罗斯”的别名。
这样一部热情直率、洋溢着青春气息的交响曲,其实比较适合青年乐团演奏,也可以看出圣地亚哥青年交响乐团的指挥在曲目选择上的独辟徯径。当然,整场音乐会演得最好的还是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格什温音乐中自由狂放的气质,是渗透到美国人血液中的东西,美国的乐团演来得心应手,独得其韵。就像中国的乐团演出《梁祝》。
担任《蓝色狂想曲》独奏的钢琴家张晶晶,技巧娴熟,与乐队的配合默契。她是著名华裔指挥家林望杰的妻子。林望杰曾是克利夫兰管弦乐团的驻团指挥,现任美国圣地亚哥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两年前曾率团来沪演出;还客席指挥过上海交响乐团。称得上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家。
圣地亚哥青年交响乐团也存在着青年乐团常有的音色相对粗糙的毛病,奔放有余,圆润不足;在演奏柴可夫斯基《一八一二序曲》结尾凯旋部分前的抒情段落,比较松散。但由于年轻,这些缺点是可以原谅的。对于一支生气勃勃的青年乐团来说,他们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更让我感兴趣的是,成立于1945年的圣地亚哥青年交响乐团已有70的历史。70年对于一支职业乐团的生存和发展尚且不容易(前些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费城管弦乐团险些破产;前一阵有报道,明尼苏达管弦乐团的经济状况也是岌岌可危),何况一支非职业的青年乐团!听指挥埃德蒙斯介绍,乐团成员大都是圣地亚哥公立学校的学生,经过严格的选拔。每年有六百多名学生来到圣地亚哥青年交响乐团接受合奏训练。乐团向被录取的学生收取一定的费用,但日常运营的绝大部分开销通过各种资助获得,是一个非盈利的公益性机构。乐团非常重视音乐教育和为社区服务。他认为,音乐不仅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种生活态度。乐手必须是一个好的人,然后是好的乐团的一分子,最后才能组成一个好的乐团。在乐团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又需要学会与别人合作。他们中一部分人会从这里起步,开始职业艺术生涯。但更多的人从这里受到的艺术熏陶和团队合作精神,会让他们受用终生。
中国现在号称有三千万琴童,但学琴、学音乐是为了什么?很多孩子,尤其是他们的家长可能并不明白。圣地亚哥青年交响乐团的音乐教育理念,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说来惭愧,有十多年没听“柴二”了,因为柴可夫斯基的六部交响曲,听得较多的是后面三部,第一、二、三听得很少,国内似乎也没有演过。听后有了些新的认识,柴二虽然不如柴四、柴五、柴六成熟,但还是颇有可听之处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用了三首乌克兰民歌作为素材,加以变化发展。整部作品富于青春的朝气,散发出浓郁的民间风情,充满对生活热烈的幢幜。由于作品的乌克兰音乐元素,而乌克兰有小俄罗斯之称,所以这部交响曲被冠以“小俄罗斯”的别名。
![]() |
这样一部热情直率、洋溢着青春气息的交响曲,其实比较适合青年乐团演奏,也可以看出圣地亚哥青年交响乐团的指挥在曲目选择上的独辟徯径。当然,整场音乐会演得最好的还是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格什温音乐中自由狂放的气质,是渗透到美国人血液中的东西,美国的乐团演来得心应手,独得其韵。就像中国的乐团演出《梁祝》。
担任《蓝色狂想曲》独奏的钢琴家张晶晶,技巧娴熟,与乐队的配合默契。她是著名华裔指挥家林望杰的妻子。林望杰曾是克利夫兰管弦乐团的驻团指挥,现任美国圣地亚哥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两年前曾率团来沪演出;还客席指挥过上海交响乐团。称得上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家。
圣地亚哥青年交响乐团也存在着青年乐团常有的音色相对粗糙的毛病,奔放有余,圆润不足;在演奏柴可夫斯基《一八一二序曲》结尾凯旋部分前的抒情段落,比较松散。但由于年轻,这些缺点是可以原谅的。对于一支生气勃勃的青年乐团来说,他们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更让我感兴趣的是,成立于1945年的圣地亚哥青年交响乐团已有70的历史。70年对于一支职业乐团的生存和发展尚且不容易(前些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费城管弦乐团险些破产;前一阵有报道,明尼苏达管弦乐团的经济状况也是岌岌可危),何况一支非职业的青年乐团!听指挥埃德蒙斯介绍,乐团成员大都是圣地亚哥公立学校的学生,经过严格的选拔。每年有六百多名学生来到圣地亚哥青年交响乐团接受合奏训练。乐团向被录取的学生收取一定的费用,但日常运营的绝大部分开销通过各种资助获得,是一个非盈利的公益性机构。乐团非常重视音乐教育和为社区服务。他认为,音乐不仅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种生活态度。乐手必须是一个好的人,然后是好的乐团的一分子,最后才能组成一个好的乐团。在乐团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又需要学会与别人合作。他们中一部分人会从这里起步,开始职业艺术生涯。但更多的人从这里受到的艺术熏陶和团队合作精神,会让他们受用终生。
中国现在号称有三千万琴童,但学琴、学音乐是为了什么?很多孩子,尤其是他们的家长可能并不明白。圣地亚哥青年交响乐团的音乐教育理念,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