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面(1)
(一)日子无截点
昨天在男神小哇的吸引下看了真人秀《我去上学啦》,内容是二十几、三十几、四十几甚至五十几的明星背起书包回到高中课堂,重新体验学生生活。
真人秀里一惯有的元素是采访,以随时吐露内心感受。在《我去上学啦》的采访环节里,参与的明星纷纷表示重返校园的体验新鲜有趣,找到了学生时代的感觉,很愉快。
回到高中学生时代真的那么有趣吗?
怀念可能会偶尔出现,不过想起复杂的题目,紧张的生活、学习节奏,我很难期待。
如果有机会让我回去,那么我可能会拒绝吧。
倒是觉得现在的日子很好。随心所欲,吃喝玩乐,闲了就看看书,写些东西。
不过我倒是能感觉到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眼下压抑。无疑是因为当下对于未来悬而未决的慌张吧。
可是确定的那天,又该做些什么,又与现在有何不同呢?
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却没有一个合适的答案。
再波澜壮阔的故事,都需要铺陈在平静日子的背景板上,难知的是波涛哪天来,当天的风向是什么。只能静静地等着。
如果受不了平静,那么面对的永世都是煎熬了。
(二)一些被误解的道理
以前听过一个说法,说是人书读得越多,路越窄。这个说法常常被人误解,也频频出现在故意挤兑读书人或高学历者的场合,却也有自己的道理在。
然而这个道理只是真相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人将某一领域的书真正读得通透那天,所处的整个世界都会因为这一点通透而变得四通八达。
同理也可以代入其他事件。
就像小时候看电视,好或差的电影动画片连续剧综艺节目都一样看,只有简单的好玩不好玩,喜欢不喜欢,没有感情色彩;现在看到有些电影,感觉真的烂到我胸闷气短,一分钟也坐不住。那么按照上面的道理,是不是等我到了“耳顺”的年纪,再看什么都顺眼宽容了。
也可能是,再老一点,连吐槽的精力都没有了。
(三)“酗酒”的兴味
最喜欢的就是每周看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时候,电视节目或剧或电影或小说,然后让自己彻底醉进去,什么也不想,最好旁边再配点零食或是外卖餐。
仿佛一头栽进了虚空,停滞的世界简直棒呆。
什么也不想,这应该是许多酒鬼的动机,我想自己看东西时候的状态应该也和醉酒无异吧。
然而没有无伤的酗酒。纵然不伤身,却伤时伤力,也加重着拖延的病症。
一切爽快都是有代价的。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昨天在男神小哇的吸引下看了真人秀《我去上学啦》,内容是二十几、三十几、四十几甚至五十几的明星背起书包回到高中课堂,重新体验学生生活。
真人秀里一惯有的元素是采访,以随时吐露内心感受。在《我去上学啦》的采访环节里,参与的明星纷纷表示重返校园的体验新鲜有趣,找到了学生时代的感觉,很愉快。
回到高中学生时代真的那么有趣吗?
怀念可能会偶尔出现,不过想起复杂的题目,紧张的生活、学习节奏,我很难期待。
如果有机会让我回去,那么我可能会拒绝吧。
倒是觉得现在的日子很好。随心所欲,吃喝玩乐,闲了就看看书,写些东西。
不过我倒是能感觉到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眼下压抑。无疑是因为当下对于未来悬而未决的慌张吧。
可是确定的那天,又该做些什么,又与现在有何不同呢?
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却没有一个合适的答案。
再波澜壮阔的故事,都需要铺陈在平静日子的背景板上,难知的是波涛哪天来,当天的风向是什么。只能静静地等着。
如果受不了平静,那么面对的永世都是煎熬了。
(二)一些被误解的道理
以前听过一个说法,说是人书读得越多,路越窄。这个说法常常被人误解,也频频出现在故意挤兑读书人或高学历者的场合,却也有自己的道理在。
然而这个道理只是真相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人将某一领域的书真正读得通透那天,所处的整个世界都会因为这一点通透而变得四通八达。
同理也可以代入其他事件。
就像小时候看电视,好或差的电影动画片连续剧综艺节目都一样看,只有简单的好玩不好玩,喜欢不喜欢,没有感情色彩;现在看到有些电影,感觉真的烂到我胸闷气短,一分钟也坐不住。那么按照上面的道理,是不是等我到了“耳顺”的年纪,再看什么都顺眼宽容了。
也可能是,再老一点,连吐槽的精力都没有了。
(三)“酗酒”的兴味
最喜欢的就是每周看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时候,电视节目或剧或电影或小说,然后让自己彻底醉进去,什么也不想,最好旁边再配点零食或是外卖餐。
仿佛一头栽进了虚空,停滞的世界简直棒呆。
什么也不想,这应该是许多酒鬼的动机,我想自己看东西时候的状态应该也和醉酒无异吧。
然而没有无伤的酗酒。纵然不伤身,却伤时伤力,也加重着拖延的病症。
一切爽快都是有代价的。出来混总是要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