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义
文|陆小墨
微信公众号|墨迹人生(moji_rensheng)
闺蜜小D是个很宅的女孩,周末的时候最喜欢睡懒觉。一觉睡到十点,收拾一下自己就开始追连续剧,然后点个外卖,以最舒服的姿态躺在床上,一边吃各种零食,一边哈哈大笑。床上的懒人桌就是她的一方世界。
她不喜欢出去,平常周末我拉着她逛街,她还能偶尔搭理我一下,但要是让我拽着她出去游山玩水的话,她立马就拒绝。她说旅游多累啊,简直就是花钱找罪受。
无论我怎么用一些好的理由诱惑她,她都不为之所动。她不喜欢拥堵的道路,更不喜欢在陌生的地方过夜。虽然她也会向往某些地方的美食和美景,但一想到旅途的奔波,还要接触到那么多陌生的人,出行的心一下子就放弃了。
某个周末我去杭州看她,想拉着她去逛周边一些小众的景点,软磨硬泡了大半天,她算是勉强同意了。结果她一走出门外遇到一股热浪,立马就缩回了散发阵阵冷气的室内。那是入伏的日子,外面像是烤炉,带着深深的恶意,朝你袭来。
于是,我终于明白,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把旅行当作休闲方式。我们总是把旅行想的过于美好,也就忽略了它背后的很多缺陷。
毕竟这是一个消费热点的年代,当人人都在谈旅行的时候,你就也会想象自己旅行的样子。你看到朋友圈里有人晒旅行美照,会羡慕不已,想着自己也要去那个地方。可你并不能真正去喜欢,你会点赞,然后过几天就忘了。这是他们的,却并不能成为你的。
有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要把旅行当作一个计划呢?旅行明明是个随心所欲的事呀,是想到就做、不想做就算了的事,而不是要计划完成的事。”当旅行变成一个计划的时候,它就失去了原本最本源的味道,变得目的性,也变成炫耀的资本。
我有一个学妹,是我见过最喜欢旅游的人。她只要一段时间没出去走走,整个人就萎靡不振,就像是长期被养在室内的太阳花,需要经常放在阳台上晒晒阳光。她说旅行就是她的生命之光,没了就活不了。
她很随性,出去玩从来不追求住宿品质,只要干净就好,一般都是青旅,还可以遇到很多志同道合的人。也不怕晒,不怕累,备好一双舒适的跑步鞋,几身干净的衣服,简单的一个背包,随时出发。她说,只要带上身份证、手机和银行卡,无论去哪,我都可以自在的享受。
她去过太多的地方,多的大半个中国都游遍了。我问她最喜欢哪个地方?她说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她怀念海南新鲜多汁的椰子,垂涎重庆火辣辣的火锅,忘不了青海茶卡盐湖美妙绝伦的风景,也享受拉萨的别样风情。不过她还是说不出自己最喜欢哪个地方。
真正的旅行人是不会最喜欢哪个地方,因为她一直走在路上,不是寻求一场救赎,也不是寻求一个目的地,她只是享受这个过程。当她有一个地方最喜欢的时候,那她可能会停下脚步,静静体味那个地方。哦,对了,她突然又笑了笑,说自己还是有最喜欢的地方的,那就是自己的老家成都。
我走了那么多的路,看了那么多的风景,吃了那么多的美食,可还是觉得家乡的菜肴最够味。所以啊,我做不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旅行者,我的根还在那,无论走多远,最终还是会被牵回来。不过,这种归属感让我感到幸福,这很像一种信仰,我信仰我的城带给我安全感和认同感,我喜欢这种感觉。
学妹说这话的时候,让我莫名感动。虽然比我小一岁,但她的阅历一定是我的双倍级别。她可以很轻易地去真人场打怪,我却还需要要在人机对战里练级,偶尔去和真人对战随时都有挂掉的可能。
前段时间炒得很火热的一句话“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搞得多少文艺青年也想辞职出游。我却觉得每个人对待旅行的意义应该是不一样的,并不是出去看看就一定适合你,也并不是出去看看就一定是件多酷的事情。你还是得衡量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出游,而不是盲目跟从。
有些人认床,在外面睡不安稳。有些人怕累,走一段路就会想要休息。也有人并不能吃辣,去一些城市也可能吃不上美食。更有一些人不喜欢去人多的地方,而人少的地方又觉得不安全。
如果你有以上的一种或是几种,那么别挣扎和羡慕了,你并不适合旅行。你不要觉得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懊恼的事情,其实这是好事,至少能够知道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你想要去旅行也是为了让自己能够休闲和愉悦,可当它给你带来无数困扰的时候,那就不再是一个合适的享受活动了。
我们需要弄懂自己真正适合的东西,然后在这个已经够辛苦的日子里愉悦自己。闺蜜小D的生活方式其实很不错,她知道自己并不适合出游,怕累怕苦,也对美景和美食没有那么大的热忱。她可以几个小时不下床,看综艺节目捧腹大笑,吃零食,吹冷气,这样的周末对她来说就是享受。当她经历高强度的五天工作后,她唯一想做的就是窝在屋子里,睡了吃,吃了睡,看看综艺,做个小宅女。
你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那种休闲方式,才知道旅行对你的意义是什么?
如果它是你在朋友圈里炫耀的资本,那你大可以在网上找几张美图,请个P图高手,省得在这个大热天把自己晒成黑炭。如果你是真的热爱,那一定不会过度在意旅途中出现的小挫折和小麻烦,因为那些并不打扰你的好心情,特别是当你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时,你的嘴角一定是裂开的。甚至,你都不愿意用相机去打扰它,只想它安安静静地躺在你的回忆里。
我必须承认,我不是个真正热爱的旅行者。
我旅行的意义不在于那些风景,那些美食,也不在于那些阅历。很简单,我就想出去走走,去一个别人都不认识我的地方,看看他们平凡却为之拼搏的生活,有爱和欢笑,也有幸福味道的日子。
每次的旅程中,我总能遇上一些可爱的陌生人,而这些人让我更相信世界的美好。昨天火车莫名就晚点了三个半小时,车上的人都很烦躁,我因为有点晕车的缘故,心情也变得低落。睡在我对面的阿姨心态很好,还宽慰我说,姑娘啊,既然发生了就别老往心里去,你再睡会儿吧,我一会儿叫你。
这个阿姨是个非常乐天派的人,一点也不像上年纪就患上妇女综合症的人,她很有趣,讲话的时候也是一套一套,很有自己的主见。车子上的床铺有点脏,她会很热情地递给我纸巾让我把床铺整理一下,看到我一个人就帮我换干净的被套,还递给我水和小吃。我有些感动,说阿姨人真好。她说,出门在外,遇到女孩都是亲闺女,能疼就疼,能帮就帮。
我也总是遇到一些好心的人,在我一个人带着好几个行李箱去学校的时候,有人会帮我抬行李,也会在不好拦车的地方帮我打的士(前几年还没有那些打车软件,都是人工拦的士),甚至在车上聊的比较好的一些人会很热心地送我去目的地。
不过也有一个人责怪过我,因为刚到一个城市不熟悉,他带我去买地铁票(那是我人生第一次用),我光顾着去买票,把行李箱放在他那里。结果等我买完回来的时候,他责怪了我很久,说,姑娘啊,你太容易相信人了,怎么能随便把行李箱放在陌生人那里呢,你就不怕我趁你在买票的时候把你的行李箱拿走呀?以后一个人出门在外一定要提高警惕啊!
后来想想是觉得有道理,也是无比地感动。目前为止我都是一个人出行,但都是遇到很多友善的人,他们虽然是陌生人,但却能让你的旅途变得温暖。我并不是相信所有人都是好人,但我相信这个世界还是好人居多。在这个信任感缺失的年代,我们需要慢慢锻炼信任别人的能力。
絮絮叨叨了这么久,只是希望你也能找到自己想出去看看这个世界的意义,别盲目跟从别人的脚步,别觉得不出去旅游是件羞愧难当的事,也别为了别人而开始旅行的步伐。
它不是一个拯救你的神器,也不是你逃避现实的借口,它应该是你喜欢并且乐此不疲的东西。当你想起的时候,不会是抱怨和不适,而是一份份欣喜,就好像你在拆开一个又一个的礼物。
微信公众号|墨迹人生(moji_rensheng)
闺蜜小D是个很宅的女孩,周末的时候最喜欢睡懒觉。一觉睡到十点,收拾一下自己就开始追连续剧,然后点个外卖,以最舒服的姿态躺在床上,一边吃各种零食,一边哈哈大笑。床上的懒人桌就是她的一方世界。
她不喜欢出去,平常周末我拉着她逛街,她还能偶尔搭理我一下,但要是让我拽着她出去游山玩水的话,她立马就拒绝。她说旅游多累啊,简直就是花钱找罪受。
无论我怎么用一些好的理由诱惑她,她都不为之所动。她不喜欢拥堵的道路,更不喜欢在陌生的地方过夜。虽然她也会向往某些地方的美食和美景,但一想到旅途的奔波,还要接触到那么多陌生的人,出行的心一下子就放弃了。
某个周末我去杭州看她,想拉着她去逛周边一些小众的景点,软磨硬泡了大半天,她算是勉强同意了。结果她一走出门外遇到一股热浪,立马就缩回了散发阵阵冷气的室内。那是入伏的日子,外面像是烤炉,带着深深的恶意,朝你袭来。
于是,我终于明白,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把旅行当作休闲方式。我们总是把旅行想的过于美好,也就忽略了它背后的很多缺陷。
毕竟这是一个消费热点的年代,当人人都在谈旅行的时候,你就也会想象自己旅行的样子。你看到朋友圈里有人晒旅行美照,会羡慕不已,想着自己也要去那个地方。可你并不能真正去喜欢,你会点赞,然后过几天就忘了。这是他们的,却并不能成为你的。
有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要把旅行当作一个计划呢?旅行明明是个随心所欲的事呀,是想到就做、不想做就算了的事,而不是要计划完成的事。”当旅行变成一个计划的时候,它就失去了原本最本源的味道,变得目的性,也变成炫耀的资本。
我有一个学妹,是我见过最喜欢旅游的人。她只要一段时间没出去走走,整个人就萎靡不振,就像是长期被养在室内的太阳花,需要经常放在阳台上晒晒阳光。她说旅行就是她的生命之光,没了就活不了。
她很随性,出去玩从来不追求住宿品质,只要干净就好,一般都是青旅,还可以遇到很多志同道合的人。也不怕晒,不怕累,备好一双舒适的跑步鞋,几身干净的衣服,简单的一个背包,随时出发。她说,只要带上身份证、手机和银行卡,无论去哪,我都可以自在的享受。
她去过太多的地方,多的大半个中国都游遍了。我问她最喜欢哪个地方?她说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她怀念海南新鲜多汁的椰子,垂涎重庆火辣辣的火锅,忘不了青海茶卡盐湖美妙绝伦的风景,也享受拉萨的别样风情。不过她还是说不出自己最喜欢哪个地方。
真正的旅行人是不会最喜欢哪个地方,因为她一直走在路上,不是寻求一场救赎,也不是寻求一个目的地,她只是享受这个过程。当她有一个地方最喜欢的时候,那她可能会停下脚步,静静体味那个地方。哦,对了,她突然又笑了笑,说自己还是有最喜欢的地方的,那就是自己的老家成都。
我走了那么多的路,看了那么多的风景,吃了那么多的美食,可还是觉得家乡的菜肴最够味。所以啊,我做不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旅行者,我的根还在那,无论走多远,最终还是会被牵回来。不过,这种归属感让我感到幸福,这很像一种信仰,我信仰我的城带给我安全感和认同感,我喜欢这种感觉。
学妹说这话的时候,让我莫名感动。虽然比我小一岁,但她的阅历一定是我的双倍级别。她可以很轻易地去真人场打怪,我却还需要要在人机对战里练级,偶尔去和真人对战随时都有挂掉的可能。
前段时间炒得很火热的一句话“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搞得多少文艺青年也想辞职出游。我却觉得每个人对待旅行的意义应该是不一样的,并不是出去看看就一定适合你,也并不是出去看看就一定是件多酷的事情。你还是得衡量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出游,而不是盲目跟从。
有些人认床,在外面睡不安稳。有些人怕累,走一段路就会想要休息。也有人并不能吃辣,去一些城市也可能吃不上美食。更有一些人不喜欢去人多的地方,而人少的地方又觉得不安全。
如果你有以上的一种或是几种,那么别挣扎和羡慕了,你并不适合旅行。你不要觉得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懊恼的事情,其实这是好事,至少能够知道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你想要去旅行也是为了让自己能够休闲和愉悦,可当它给你带来无数困扰的时候,那就不再是一个合适的享受活动了。
我们需要弄懂自己真正适合的东西,然后在这个已经够辛苦的日子里愉悦自己。闺蜜小D的生活方式其实很不错,她知道自己并不适合出游,怕累怕苦,也对美景和美食没有那么大的热忱。她可以几个小时不下床,看综艺节目捧腹大笑,吃零食,吹冷气,这样的周末对她来说就是享受。当她经历高强度的五天工作后,她唯一想做的就是窝在屋子里,睡了吃,吃了睡,看看综艺,做个小宅女。
你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那种休闲方式,才知道旅行对你的意义是什么?
如果它是你在朋友圈里炫耀的资本,那你大可以在网上找几张美图,请个P图高手,省得在这个大热天把自己晒成黑炭。如果你是真的热爱,那一定不会过度在意旅途中出现的小挫折和小麻烦,因为那些并不打扰你的好心情,特别是当你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时,你的嘴角一定是裂开的。甚至,你都不愿意用相机去打扰它,只想它安安静静地躺在你的回忆里。
我必须承认,我不是个真正热爱的旅行者。
我旅行的意义不在于那些风景,那些美食,也不在于那些阅历。很简单,我就想出去走走,去一个别人都不认识我的地方,看看他们平凡却为之拼搏的生活,有爱和欢笑,也有幸福味道的日子。
每次的旅程中,我总能遇上一些可爱的陌生人,而这些人让我更相信世界的美好。昨天火车莫名就晚点了三个半小时,车上的人都很烦躁,我因为有点晕车的缘故,心情也变得低落。睡在我对面的阿姨心态很好,还宽慰我说,姑娘啊,既然发生了就别老往心里去,你再睡会儿吧,我一会儿叫你。
这个阿姨是个非常乐天派的人,一点也不像上年纪就患上妇女综合症的人,她很有趣,讲话的时候也是一套一套,很有自己的主见。车子上的床铺有点脏,她会很热情地递给我纸巾让我把床铺整理一下,看到我一个人就帮我换干净的被套,还递给我水和小吃。我有些感动,说阿姨人真好。她说,出门在外,遇到女孩都是亲闺女,能疼就疼,能帮就帮。
我也总是遇到一些好心的人,在我一个人带着好几个行李箱去学校的时候,有人会帮我抬行李,也会在不好拦车的地方帮我打的士(前几年还没有那些打车软件,都是人工拦的士),甚至在车上聊的比较好的一些人会很热心地送我去目的地。
不过也有一个人责怪过我,因为刚到一个城市不熟悉,他带我去买地铁票(那是我人生第一次用),我光顾着去买票,把行李箱放在他那里。结果等我买完回来的时候,他责怪了我很久,说,姑娘啊,你太容易相信人了,怎么能随便把行李箱放在陌生人那里呢,你就不怕我趁你在买票的时候把你的行李箱拿走呀?以后一个人出门在外一定要提高警惕啊!
后来想想是觉得有道理,也是无比地感动。目前为止我都是一个人出行,但都是遇到很多友善的人,他们虽然是陌生人,但却能让你的旅途变得温暖。我并不是相信所有人都是好人,但我相信这个世界还是好人居多。在这个信任感缺失的年代,我们需要慢慢锻炼信任别人的能力。
絮絮叨叨了这么久,只是希望你也能找到自己想出去看看这个世界的意义,别盲目跟从别人的脚步,别觉得不出去旅游是件羞愧难当的事,也别为了别人而开始旅行的步伐。
它不是一个拯救你的神器,也不是你逃避现实的借口,它应该是你喜欢并且乐此不疲的东西。当你想起的时候,不会是抱怨和不适,而是一份份欣喜,就好像你在拆开一个又一个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