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不是因为你爱我,而是因为我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我是谁。
【我们没有不同】
“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马书3:23 ) ”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照着上帝的样式所造,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
当我们充满厌恶的谈论那些同性恋者的时候,别忘了,我们没有不同,在他们面前唯一的“优越感”就是那最大的诫命,“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其次就是说,要爱人如己。”
我们是否该常常的省察我们自己的心思意念,很多时候我们是否真的太自义而看ta们不如自己,甚至把自己放在审判者的位置给ta们贴上“魔鬼代言人”的标签。
当我们对一个群体表达厌恶(想要隔离或划清界限)或者想要进入(融入)ta们的世界时,我们是否该先认识一下ta们,看看ta们的需要?(我不是一个同性恋研究者,也没有和ta们一起生活的经验,我只能从一些简单不能再简单的方面给出一些关于ta们的信息。)
就同性恋形成的原因,科学界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两方面原因:先天(脑部结构异常、贺尔蒙分泌异常、遗传)与后天(家庭因素、学习因素与情境因素)。 就后天因素影响方面,首先,1962年,心理学家贝博提出“家庭动力是同性恋主因”的看法,他认为同性恋跟源于早期家庭经验。因父母不合、家庭破碎而造成子女在父母亲角色认知上的错误,最终导致情感转移、恋父情结、恋母情结、身份认同问题等现象。 另一方面,学习因素,特别是在“性”方面被强化的或愉悦或受挫的体验,使得ta们倾向于向同性寻求性满足。 再者,在监狱、军队、修道院等特殊情境中生活的个体,常发生“情境同性恋”或称之为“假同性恋”。“情境同性恋”在回归到一般社会群体之后,情况就会好转。 当我们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们的爱心和谦卑是否开始松动与释放了呢。
最近我在想,ta们为什么或者说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去追求同性婚姻合法化,如果婚姻真的像一些人认为的(那些要求超越婚姻,废除婚姻的人们)是对关系、对人的桎梏,ta们还会要去追求合法化吗?答案是肯定的,ta们不会!
那么ta们到底在追求什么呢?在我看来或许ta们在追求内心深处的那份爱、自由、平安、喜乐......,渴望寻求它来获得自身圆满。这是内部的事情,ta们却期望通过外部的认可来获得这些需求,愿望注定会落空不是吗!就好像自己的至宝丢在了暗处,你却在明处苦苦寻找,只因明处有光亮,方向错了,如何寻见!看似一条自由的路,实际上是黑暗的,不走到尽头,人是不会抬头仰望上帝的。
我们都是一群罪人,当上帝按着他的样式造我们的时候,我相信他就已经把“信、望、爱”的种子放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在不认识上帝以前,我们都会靠着自己的意志去寻求自己心中的“信、望、爱”,ta们正在做这样的事不是吗。
【当我们不同】
我岂没有吩咐你么?你当刚强壮胆;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因为你无论往那里去,耶和华你的神必与你同在。(约书亚记1:9)
当我们看到他们的真实需要时,我们是否该放下自己的成见(放下心理上的切割,即“将ta们视为道德败坏,把自己置于圣洁”)、优越感,来邀请ta们来到我们当中或者去到ta们中间“洗脚”呢?
我们真的需要放下自己的骄傲,看到自己的破碎,感恩上帝在我们生命中的恩典。上帝恨恶罪,却爱罪人,愿意为罪人付上最大的代价来拯救我们。罪需要释放、清除,而人需要理解、接纳、爱。
在罪的行为与罪人之间,一方面要有很坚定的立场,“反对罪,爱罪人”;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加强与ta们之间的有意义的对话与情感的联结,同时需要很小心,你要保守你的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都是由心发出。
我们的目的不是去融合、妥协,也不是去批斗,打败,而是去邀请,去服务。
最后以提姆·凯勒牧师的一段文字结束:“如果你在服务前就追逐权力,你既得不到权力也不能服务。可是如果你一心服务而轻看权力,你不但能服务他人,你的影响力自然也会增加。这其实就是耶稣做事的方式。”
感谢大家关注“成为帮助者”(微信号:LOVENEVERFAILS2014),关注原创,如对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可与小编联系,微信号:Imwaitinghereforu
“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马书3:23 ) ”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照着上帝的样式所造,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
当我们充满厌恶的谈论那些同性恋者的时候,别忘了,我们没有不同,在他们面前唯一的“优越感”就是那最大的诫命,“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其次就是说,要爱人如己。”
我们是否该常常的省察我们自己的心思意念,很多时候我们是否真的太自义而看ta们不如自己,甚至把自己放在审判者的位置给ta们贴上“魔鬼代言人”的标签。
当我们对一个群体表达厌恶(想要隔离或划清界限)或者想要进入(融入)ta们的世界时,我们是否该先认识一下ta们,看看ta们的需要?(我不是一个同性恋研究者,也没有和ta们一起生活的经验,我只能从一些简单不能再简单的方面给出一些关于ta们的信息。)
就同性恋形成的原因,科学界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两方面原因:先天(脑部结构异常、贺尔蒙分泌异常、遗传)与后天(家庭因素、学习因素与情境因素)。 就后天因素影响方面,首先,1962年,心理学家贝博提出“家庭动力是同性恋主因”的看法,他认为同性恋跟源于早期家庭经验。因父母不合、家庭破碎而造成子女在父母亲角色认知上的错误,最终导致情感转移、恋父情结、恋母情结、身份认同问题等现象。 另一方面,学习因素,特别是在“性”方面被强化的或愉悦或受挫的体验,使得ta们倾向于向同性寻求性满足。 再者,在监狱、军队、修道院等特殊情境中生活的个体,常发生“情境同性恋”或称之为“假同性恋”。“情境同性恋”在回归到一般社会群体之后,情况就会好转。 当我们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们的爱心和谦卑是否开始松动与释放了呢。
最近我在想,ta们为什么或者说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去追求同性婚姻合法化,如果婚姻真的像一些人认为的(那些要求超越婚姻,废除婚姻的人们)是对关系、对人的桎梏,ta们还会要去追求合法化吗?答案是肯定的,ta们不会!
那么ta们到底在追求什么呢?在我看来或许ta们在追求内心深处的那份爱、自由、平安、喜乐......,渴望寻求它来获得自身圆满。这是内部的事情,ta们却期望通过外部的认可来获得这些需求,愿望注定会落空不是吗!就好像自己的至宝丢在了暗处,你却在明处苦苦寻找,只因明处有光亮,方向错了,如何寻见!看似一条自由的路,实际上是黑暗的,不走到尽头,人是不会抬头仰望上帝的。
我们都是一群罪人,当上帝按着他的样式造我们的时候,我相信他就已经把“信、望、爱”的种子放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在不认识上帝以前,我们都会靠着自己的意志去寻求自己心中的“信、望、爱”,ta们正在做这样的事不是吗。
【当我们不同】
我岂没有吩咐你么?你当刚强壮胆;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因为你无论往那里去,耶和华你的神必与你同在。(约书亚记1:9)
当我们看到他们的真实需要时,我们是否该放下自己的成见(放下心理上的切割,即“将ta们视为道德败坏,把自己置于圣洁”)、优越感,来邀请ta们来到我们当中或者去到ta们中间“洗脚”呢?
我们真的需要放下自己的骄傲,看到自己的破碎,感恩上帝在我们生命中的恩典。上帝恨恶罪,却爱罪人,愿意为罪人付上最大的代价来拯救我们。罪需要释放、清除,而人需要理解、接纳、爱。
在罪的行为与罪人之间,一方面要有很坚定的立场,“反对罪,爱罪人”;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加强与ta们之间的有意义的对话与情感的联结,同时需要很小心,你要保守你的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都是由心发出。
我们的目的不是去融合、妥协,也不是去批斗,打败,而是去邀请,去服务。
最后以提姆·凯勒牧师的一段文字结束:“如果你在服务前就追逐权力,你既得不到权力也不能服务。可是如果你一心服务而轻看权力,你不但能服务他人,你的影响力自然也会增加。这其实就是耶稣做事的方式。”
感谢大家关注“成为帮助者”(微信号:LOVENEVERFAILS2014),关注原创,如对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可与小编联系,微信号:Imwaitingherefo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