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From “Braid”
由游戏Braid引发的哲思
作者:_clyce_
2、【时间与反思】——从游戏尾声中得到的启示
今天终于把Braid隐藏剧情打完了,不用外挂,不看攻略
说真的,在尾声里面,有些文字看得我差点哭出来
关于尾声,我是这么想的
绿色的书代表的是Tim自己的内心
因为过去的每一个世界中,绿色的书讲述的都是Tim自己
虽然用第三人称,但一切都是围绕Tim做中心而讲述的,世界是从Tim的角度去看,所以公主一直都是公主,世界随Tim的迷茫而迷茫
然而尾声之中,绿色的书里什么都没有
Tim执着的追求,得到的是毁灭
而正是Tim自身,使他无法看到事物的真相
这也是为什么,当你在试图去阅读绿色的书籍时,红色的书会自动关上
因为那是Tim内心中执着的恶魔,只是披上了幻觉,阅读绿色的书,只会掩盖真相
必须绕过绿色的书,也就是冲破Tim过去的那样的内心世界,摆脱过度执着的主观追求的束缚,才能看到事实的真面目
就像那句话“她请求到:‘看着我’,然而他看不见她,他只能看见事物的外表”
很明显的,在那些世界里,绿色的书中内容一切都是围绕Tim展开,然而尾声中红色的书却更多的提到了其他的人,以及晦涩的,幻境世界之外的现实事件。
另外,红色的书中,隐藏的文字多数是围绕公主而展开的,这更像是“公主”的独白,也就不难解释为何想看到隐藏文字的地方会有“啊”的女声,那是“公主”在诉说
正如那一句,“她请求到:‘看着我’”,那声“啊”就是种请求,“听我说”,只是当初的那种请求已经只剩下了无言的叹息
在尾声最后,绿色的书代表的依然是Tim的内心,但也同时代表真相,这并不矛盾
因为经过尾声的那些诉说,Tim领悟到了很多,他意识到自己应该怎么做
当一个人醒悟的时候,他的主观内心便不再是看清真相的绊脚石,所以此刻绿色的书中又出现了文字
我相信每一个自己靠劳动而通关的人在那个拼图城堡前都会感慨万千,回想起自己之前的那么多努力,以及最后的结果
尤其是当我踏上那城堡旁的云时,真的说不出什么感觉
如果有人在那片云上傻傻的等,那就真的是枉玩了Braid
那片云不是用来摘星的,是用来反思的
还记得上次登上这片云是什么时候吗?世界2,当你拿第一个星星的时候……
若是你没有登上那片云,那么之后的一切,都将是全然不同的
可以说当你登上世界2那片云的时候,你就走上了那条路,那条通向毁灭的路
当你登上世界2那片云,你的感受是什么?当你摘取了第一颗星的时候,你又是怎么想的?
你是否发现自己很聪明,或者,Tim他是否感觉离幸福又走近了一步?
Tim通过那片云拿到了第一颗星,他认为自己离幸福更近一步……
他那时可曾想到自己最终得到的不是幸福却是毁灭?
云动得太慢本身是一种警告,这种警告就是让你去思考,这样做值得么?如果值得,做了究竟能得到什么?
然而Tim无视了这种警告,执着是好的,然而过度的执着——就像等待那片慢得出奇的云——带来的却可能是灾难
Tim并不是一个鲁莽的人,他能够发现那片云,能够在后面的世界中拿到更多的星星,说明他很仔细
然而他却无视了各种警告,包括旗语,声音,天色等等。。。
那片云是一个开始,通向灾难的开始……
然而当初Tim却是怀着期待与兴奋踏上了这片云
经过了世界1的迷茫,聆听了尾声中公主的吟唱,Tim是不是该懂些什么了?
那么,当你在看到城堡旁的那一片似动非动的云时,你还会跳上去等待吗?
--------------------------------------------------------------------------------
3、【时间与梦想】——痴求的执着与执迷
Braid给我的最大启示在于,对于梦想、追求、夙愿的反思……
每个人都怀有自己的梦想,远大的,眼前的,无论是谁,男人,女人,老人,小孩,平民,官员,科学家,等等,都或多或少的拥有着自己的梦想,能够把梦想变成追求往往是成事的关键。
然而,在追逐着自己梦想的时候,又有多少人真正地想过,当梦想实现之后,我们又能得到些什么呢?
Braid正是揭示了这样一个问题。
Braid的主人公Tim,为了自己心目中的公主,可以付出宝贵的时间,可以牺牲另一个平行宇宙中的自己,他从一个城堡追逐到另一个城堡,然而最终呢?他得到的是毁灭,他始终未能想到,也一直没能理解,自己心目中等待他拯救的公主,最终为何反而将自己视作邪恶的化身而去逃避。他总是怀着希望启程,却在最后,亲手将一切毁灭。
当一个人的追求占据了他思想的大部分的时候,这种追求便成了痴求。
痴求可以是一种强大的动力,令人执着而不懈地前进,这当然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然而,当痴求的执着最终成了执迷的时候,便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事了。
因为这种执迷会束缚住人的视线,使他无视身边存在的信号,或许是警告。
这是一种奇怪的现象,处在执迷状态的人往往十分敏感,他的敏感帮助他发现很多隐藏的讯息,帮助他向前走。但同时他又很麻木,麻木于警告,甚至麻木于最终的结果。
说真的,在拼命的追求一件事物的时候,有多少人曾停下来,试问自己,得到了究竟意味着什么?甚至于,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到底在追求什么?
Tim因为自己的执迷最终得到了毁灭,然而他拥有改变时间的能力,他能够使时间倒流,能够开始他的重建。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至今,还没有哪个人能够回到过去,去改变自己的路线。就连对自己过去的影子沟通的机会都没有。
如果我们的世界可以以另一种方式运行呢?如果我们可以脱离时间,对过去的自己说,“不,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想得到的不是这样的”然后过去的自己回答:“我理解,我不会走那条路的”那么一切就不会那样发生,生活还可以继续下去,就好象错误没有犯下过一样,谁都不会从中受到伤害,而我们依然可以学到教训,变得更成熟。
然而无奈的是,人生不是游戏,没有Shift,也没有吐露一切真相的尾声。伤口永远无法完美的愈合,任何事都不能抹除其痕迹。热力学定律告诉我们,毁灭总是比重建容易得多。休谟说,大自然的目的意向并不是是人们快乐,痛苦的事实告诉我们上帝不仁,又非全能。不管这个宇宙是否曾有某种意识形态设计、创造,它生来便是如此,谁也无法改变。覆水难收,破镜不能重圆。唯一的办法只有防患于未然。而当灾难发生的时候,很多人茫然不知所措,甚至不知道为何会发生。这是一种深深的悲哀,穿越时间与空间,在每个时代每个地区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的悲哀。
难以避免,的确,这样的悲哀很难去避免,然而,却有办法减少其发生的几率。
减少的方法,便是在痴求之中保留执着,去除执迷……
到处都在讲着反迷信,但迷信究竟是什么?仅仅是牛鬼蛇神么?我觉得不然,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的痴求已经完全束缚了他的视野,模糊了他的视线,是他完全沉浸在自己捏造出的主观世界里,而无法看到客观事实的时候,那便是迷信。相反,对于科学不可论证的食物,有时我们反而应当保持一种适当的敬意。Tim便是这样迷信于梦想的一个人,在痴求的执迷之中,他迷失了自己,迷失了真理。他细心地观察一切线索,却忽略了身边的警告,最终走向毁灭,走向他梦想的反面。“他看不见她,他只能看见事物的外表。”
当我们为一件事情而痴迷的的时候,我们是否该停下来,想一想,当走到终点的时候,我们的手中有没有那么一个Shift,可以让我们回到过去,改变过去……
--------------------------------------------------------------------------------
1、【时间与逻辑】——论因果关系在时间尺度上的顺序性
一直想写这样一篇文章,深入的讨论一下生活给我们的经验,讨论一下这一切科学、逻辑的基础。
而在玩过Braid之后,这样的写作欲望更加强烈了……
因果关系在时间上真的存在绝对的顺序性么?某件事情的起因必定发生在结果之前么?这是一个值得推敲的问题。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总是过去导致未来,我按下开关,于是计算机启动了;我写下这篇文章,所以存在了这篇文章的存档;似乎一切都是严格的按照时间的顺序性运行着。
然而问题在于,许多具有严格因果关系的事件都是可逆的,这就引申出这样一个问题,在我们的宇宙中,是否存在着因果关系的时间倒序?这似乎有点命中注定的意思,比如,或许我现在写这篇文章是因为这篇文章存在。未来的某个状态,能否触发过去的某段过程,或是未来的某段过程,能否触发过去的某种状态?
乍一看这似乎很荒唐,但是仔细想想便会发现,这种说法没法被证明是错误的。
或许我们的世界以这样的方式运行呢?过去的因可以导致未来的果,而未来也可以决定过去,甚至于在某些因果事件中,过去与未来彼此是对方的因果。
在Braid中,很多任务需要通过倒流时间来完成,而最后一个世界(世界一)的一切都是倒流的,当我们从世界七走向世界一的时候,我们是什么样的感觉?世界一本应是过去,然而我们在未来的世界里收集七颗星导致了过去的世界一之中的毁灭,这样的因果关系是否真的成立呢?
我能说的只是,到现在为止,我还没能找出某一个强有力的证明,来否定这样的说法。
无论世界以何方式运行,我们都无法看到因果关系在时间尺度上的非顺序性的发生。原因在于,我们的时间总是从过去到未来的,我们拥有向过去回忆的能力,却缺乏一种显性的,向未来“回忆”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的认知方式的局限性导致我们无法在过去之前看到未来发生了什么,于是我们能够认知的只有“先发生了A,而每次发生A之后总会有B”,于是我们得出了“A会导致B”的结论。事实是,如果是B导致了A,在我们看来,只要A发生在B之前,A依然是B的因素,因为我们无法体验以倒序方式看时间的经历。换句话说,我们的认知是存在时间顺序性的,而我们对因果关系的判断建立于认知。
于是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我们如何证明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是正确的。答案是没有办法证明,因为人直接认识事物的渠道是唯一的,人永远无法从认知之外的另外一种方式,去检验自己的认知,所以任何对人类的认知真实性所谓证明,都属于循环论证。
这是一个无休止的问题,因为无论认定因果关系是否存在时间上的顺序性,都是无法自圆其说的。
但愿这样的谜题有朝一日能解开,或许,当谜题解开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对解释这一问题的一切尝试,都是因为谜题被解开而存在的。
谁曾见过风的面貌?
谁也没见过,不论你或我
在树梢低垂之际
风正从那里吹过
风正从那里吹过
在树梢低垂之际
谁也没见过,不论你或我
谁曾见过风的面貌?
作者:_clyce_
2、【时间与反思】——从游戏尾声中得到的启示
今天终于把Braid隐藏剧情打完了,不用外挂,不看攻略
说真的,在尾声里面,有些文字看得我差点哭出来
关于尾声,我是这么想的
绿色的书代表的是Tim自己的内心
因为过去的每一个世界中,绿色的书讲述的都是Tim自己
虽然用第三人称,但一切都是围绕Tim做中心而讲述的,世界是从Tim的角度去看,所以公主一直都是公主,世界随Tim的迷茫而迷茫
然而尾声之中,绿色的书里什么都没有
Tim执着的追求,得到的是毁灭
而正是Tim自身,使他无法看到事物的真相
这也是为什么,当你在试图去阅读绿色的书籍时,红色的书会自动关上
因为那是Tim内心中执着的恶魔,只是披上了幻觉,阅读绿色的书,只会掩盖真相
必须绕过绿色的书,也就是冲破Tim过去的那样的内心世界,摆脱过度执着的主观追求的束缚,才能看到事实的真面目
就像那句话“她请求到:‘看着我’,然而他看不见她,他只能看见事物的外表”
很明显的,在那些世界里,绿色的书中内容一切都是围绕Tim展开,然而尾声中红色的书却更多的提到了其他的人,以及晦涩的,幻境世界之外的现实事件。
另外,红色的书中,隐藏的文字多数是围绕公主而展开的,这更像是“公主”的独白,也就不难解释为何想看到隐藏文字的地方会有“啊”的女声,那是“公主”在诉说
正如那一句,“她请求到:‘看着我’”,那声“啊”就是种请求,“听我说”,只是当初的那种请求已经只剩下了无言的叹息
在尾声最后,绿色的书代表的依然是Tim的内心,但也同时代表真相,这并不矛盾
因为经过尾声的那些诉说,Tim领悟到了很多,他意识到自己应该怎么做
当一个人醒悟的时候,他的主观内心便不再是看清真相的绊脚石,所以此刻绿色的书中又出现了文字
我相信每一个自己靠劳动而通关的人在那个拼图城堡前都会感慨万千,回想起自己之前的那么多努力,以及最后的结果
尤其是当我踏上那城堡旁的云时,真的说不出什么感觉
如果有人在那片云上傻傻的等,那就真的是枉玩了Braid
那片云不是用来摘星的,是用来反思的
还记得上次登上这片云是什么时候吗?世界2,当你拿第一个星星的时候……
若是你没有登上那片云,那么之后的一切,都将是全然不同的
可以说当你登上世界2那片云的时候,你就走上了那条路,那条通向毁灭的路
当你登上世界2那片云,你的感受是什么?当你摘取了第一颗星的时候,你又是怎么想的?
你是否发现自己很聪明,或者,Tim他是否感觉离幸福又走近了一步?
Tim通过那片云拿到了第一颗星,他认为自己离幸福更近一步……
他那时可曾想到自己最终得到的不是幸福却是毁灭?
云动得太慢本身是一种警告,这种警告就是让你去思考,这样做值得么?如果值得,做了究竟能得到什么?
然而Tim无视了这种警告,执着是好的,然而过度的执着——就像等待那片慢得出奇的云——带来的却可能是灾难
Tim并不是一个鲁莽的人,他能够发现那片云,能够在后面的世界中拿到更多的星星,说明他很仔细
然而他却无视了各种警告,包括旗语,声音,天色等等。。。
那片云是一个开始,通向灾难的开始……
然而当初Tim却是怀着期待与兴奋踏上了这片云
经过了世界1的迷茫,聆听了尾声中公主的吟唱,Tim是不是该懂些什么了?
那么,当你在看到城堡旁的那一片似动非动的云时,你还会跳上去等待吗?
--------------------------------------------------------------------------------
3、【时间与梦想】——痴求的执着与执迷
Braid给我的最大启示在于,对于梦想、追求、夙愿的反思……
每个人都怀有自己的梦想,远大的,眼前的,无论是谁,男人,女人,老人,小孩,平民,官员,科学家,等等,都或多或少的拥有着自己的梦想,能够把梦想变成追求往往是成事的关键。
然而,在追逐着自己梦想的时候,又有多少人真正地想过,当梦想实现之后,我们又能得到些什么呢?
Braid正是揭示了这样一个问题。
Braid的主人公Tim,为了自己心目中的公主,可以付出宝贵的时间,可以牺牲另一个平行宇宙中的自己,他从一个城堡追逐到另一个城堡,然而最终呢?他得到的是毁灭,他始终未能想到,也一直没能理解,自己心目中等待他拯救的公主,最终为何反而将自己视作邪恶的化身而去逃避。他总是怀着希望启程,却在最后,亲手将一切毁灭。
当一个人的追求占据了他思想的大部分的时候,这种追求便成了痴求。
痴求可以是一种强大的动力,令人执着而不懈地前进,这当然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然而,当痴求的执着最终成了执迷的时候,便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事了。
因为这种执迷会束缚住人的视线,使他无视身边存在的信号,或许是警告。
这是一种奇怪的现象,处在执迷状态的人往往十分敏感,他的敏感帮助他发现很多隐藏的讯息,帮助他向前走。但同时他又很麻木,麻木于警告,甚至麻木于最终的结果。
说真的,在拼命的追求一件事物的时候,有多少人曾停下来,试问自己,得到了究竟意味着什么?甚至于,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到底在追求什么?
Tim因为自己的执迷最终得到了毁灭,然而他拥有改变时间的能力,他能够使时间倒流,能够开始他的重建。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至今,还没有哪个人能够回到过去,去改变自己的路线。就连对自己过去的影子沟通的机会都没有。
如果我们的世界可以以另一种方式运行呢?如果我们可以脱离时间,对过去的自己说,“不,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想得到的不是这样的”然后过去的自己回答:“我理解,我不会走那条路的”那么一切就不会那样发生,生活还可以继续下去,就好象错误没有犯下过一样,谁都不会从中受到伤害,而我们依然可以学到教训,变得更成熟。
然而无奈的是,人生不是游戏,没有Shift,也没有吐露一切真相的尾声。伤口永远无法完美的愈合,任何事都不能抹除其痕迹。热力学定律告诉我们,毁灭总是比重建容易得多。休谟说,大自然的目的意向并不是是人们快乐,痛苦的事实告诉我们上帝不仁,又非全能。不管这个宇宙是否曾有某种意识形态设计、创造,它生来便是如此,谁也无法改变。覆水难收,破镜不能重圆。唯一的办法只有防患于未然。而当灾难发生的时候,很多人茫然不知所措,甚至不知道为何会发生。这是一种深深的悲哀,穿越时间与空间,在每个时代每个地区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的悲哀。
难以避免,的确,这样的悲哀很难去避免,然而,却有办法减少其发生的几率。
减少的方法,便是在痴求之中保留执着,去除执迷……
到处都在讲着反迷信,但迷信究竟是什么?仅仅是牛鬼蛇神么?我觉得不然,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的痴求已经完全束缚了他的视野,模糊了他的视线,是他完全沉浸在自己捏造出的主观世界里,而无法看到客观事实的时候,那便是迷信。相反,对于科学不可论证的食物,有时我们反而应当保持一种适当的敬意。Tim便是这样迷信于梦想的一个人,在痴求的执迷之中,他迷失了自己,迷失了真理。他细心地观察一切线索,却忽略了身边的警告,最终走向毁灭,走向他梦想的反面。“他看不见她,他只能看见事物的外表。”
当我们为一件事情而痴迷的的时候,我们是否该停下来,想一想,当走到终点的时候,我们的手中有没有那么一个Shift,可以让我们回到过去,改变过去……
--------------------------------------------------------------------------------
1、【时间与逻辑】——论因果关系在时间尺度上的顺序性
一直想写这样一篇文章,深入的讨论一下生活给我们的经验,讨论一下这一切科学、逻辑的基础。
而在玩过Braid之后,这样的写作欲望更加强烈了……
因果关系在时间上真的存在绝对的顺序性么?某件事情的起因必定发生在结果之前么?这是一个值得推敲的问题。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总是过去导致未来,我按下开关,于是计算机启动了;我写下这篇文章,所以存在了这篇文章的存档;似乎一切都是严格的按照时间的顺序性运行着。
然而问题在于,许多具有严格因果关系的事件都是可逆的,这就引申出这样一个问题,在我们的宇宙中,是否存在着因果关系的时间倒序?这似乎有点命中注定的意思,比如,或许我现在写这篇文章是因为这篇文章存在。未来的某个状态,能否触发过去的某段过程,或是未来的某段过程,能否触发过去的某种状态?
乍一看这似乎很荒唐,但是仔细想想便会发现,这种说法没法被证明是错误的。
或许我们的世界以这样的方式运行呢?过去的因可以导致未来的果,而未来也可以决定过去,甚至于在某些因果事件中,过去与未来彼此是对方的因果。
在Braid中,很多任务需要通过倒流时间来完成,而最后一个世界(世界一)的一切都是倒流的,当我们从世界七走向世界一的时候,我们是什么样的感觉?世界一本应是过去,然而我们在未来的世界里收集七颗星导致了过去的世界一之中的毁灭,这样的因果关系是否真的成立呢?
我能说的只是,到现在为止,我还没能找出某一个强有力的证明,来否定这样的说法。
无论世界以何方式运行,我们都无法看到因果关系在时间尺度上的非顺序性的发生。原因在于,我们的时间总是从过去到未来的,我们拥有向过去回忆的能力,却缺乏一种显性的,向未来“回忆”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的认知方式的局限性导致我们无法在过去之前看到未来发生了什么,于是我们能够认知的只有“先发生了A,而每次发生A之后总会有B”,于是我们得出了“A会导致B”的结论。事实是,如果是B导致了A,在我们看来,只要A发生在B之前,A依然是B的因素,因为我们无法体验以倒序方式看时间的经历。换句话说,我们的认知是存在时间顺序性的,而我们对因果关系的判断建立于认知。
于是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我们如何证明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是正确的。答案是没有办法证明,因为人直接认识事物的渠道是唯一的,人永远无法从认知之外的另外一种方式,去检验自己的认知,所以任何对人类的认知真实性所谓证明,都属于循环论证。
这是一个无休止的问题,因为无论认定因果关系是否存在时间上的顺序性,都是无法自圆其说的。
但愿这样的谜题有朝一日能解开,或许,当谜题解开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对解释这一问题的一切尝试,都是因为谜题被解开而存在的。
谁曾见过风的面貌?
谁也没见过,不论你或我
在树梢低垂之际
风正从那里吹过
风正从那里吹过
在树梢低垂之际
谁也没见过,不论你或我
谁曾见过风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