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七种兵器
雨.终于停了.天还阴着.欲哭无泪似的.
股票继续跌.我竟然有了一种虱子多了不痒的感觉.
*********
看了武志红的<心灵的七种兵器>.一边看.一边做笔记.像个好学生.多久没干这种事了.
不过.感觉真的蛮好.
第一种兵器:坏习惯不是你的敌人.
1.认识恶习.它一定曾经让你获益-----一定是的.不然不会上瘾.不会成为坏习惯.
2.恶习的第二个好处---立即满足愿望.
很多人和孩子一样.他们心中泛起一个愿望.就希望立即得到满足.他们根本没有"延迟满足'这个意识.
接受恶心.它必然对应着一种'次人格"
每一个坏习惯都是我们人格的一部分.都反映着我们自己的深层需要.每一个负面性的损害性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正面的动机.
1.把恶习当朋友来对待.
真正能自控的人是内心和谐的人.
他们把自己内心的每一部分都当朋友来对待.这样每一部分都不会来捣乱.这样的人.不是试图控制或压制一些缺点.而总能从他们当中找到正面的信息.
2.寻找动力.发现你内心的使命感.
强大的使命感才是促使我们改变的发动机.要保证自己的誓言得到坚持.就必须给这个决定找到足够的理由.
3.培养好习惯.兑现承诺.从小处做起.
A.从最容易的事情开始.
B.每天必须做一件事情.
C.每天必须不做一件事情.
D.不要积累太多的未完成事件.
每件未完成事件都会吞噬你的一部分心理能量.无论这些事情多吗不起眼.
E.有决定胜过没决定.
太痛苦常常是因为不了解痛苦.而太痛苦又直接导致我们逃避痛苦.恐惧痛苦.
错误认识之一.我是天底下最痛苦的人.
之二.痛苦都是因为现在
之三.用一切办法减少痛苦
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罗杰斯在成为心理学家之前一直是自闭的.他的妻子是他第一个真正的朋友.他为之痛苦.认真思考人际关系.并最终找到了爱的真谛----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受.
之四.我能控制自己的一切.
我们常以为自己能控制自己的一切.这种错误的认识是强迫症.社交恐惧症和口吃等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之五.没有它.一切就都OK.
推荐书==<克服焦虑>维蕾娜.卡朋特
焦虑的两个关键内容.
1.为得不到爱而焦虑.
2.为得不到自由而焦虑
关键是要摒弃那种不惜一切代价抵制焦虑的信念.因为这种信念无异于宣布我们没有受到任何威胁.或不想受到任何威胁.但如果我们承认受到了威胁.就能使我们的拯救手段得到发展.
许许多多的人.宁愿成为一个简单的人.恪守着一些最简单的道理.从而获得梦寐以求的宁静.
这种简单---其实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挫折商===AQ(Adversity.Quotient)
它是由美国职业培训大师保罗.斯托茨发明的.
同样的打击.AQ高的人产生的挫折感低.甚至是零.而AQ低的人.就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甚至会因为一件小事而产生天塌下来的感觉.AQ高的人在手术后恢复的也比AQ低的人要快.
天.我脚着自己就是AQ低的人.屁大点事都会很影响我的情绪.好在我也是个容易过去的人.不会纠缠在坏情绪里.
低AQ的人.是应付机制.通常都会用种种消极的心理机制逃过挫折.
高AQ的人.应战机制.挫折会激发他调动自己的种种资源和能量.最终化解并超越挫折.
心灵的七种兵器之二.
愤怒.你的力量之泉.
托马斯.摩尔说.你要理解你的愤怒.最终才能触及它的核心.它有某种深奥的内涵.帮助你让生活变得有意义.如果你确切地知道是什么让你生气.你在和谁生气.你就能清楚自己的立场与事情的重点.以及该如何在情感上加以处理.
愤怒理清了复杂的生活.并不断地加以重组.
心灵的七种兵器之三.
内疚---和谐关系的调节器
爱的关系中.付出和接受的循环被破坏.很多时候不是不愿意给予.而是因为不愿意接受.原因也不伟大.仅仅是我们不愿意承受内疚.
德国治疗大师海灵格说.我们付出的时候就会觉得有权利.我们接受的时候就会感到有义务.
而且只付出不接受的人就会有一种清白感.会觉得自己在这个关系中绝对问心无愧.这是一种很舒服的感觉.有这种感觉的人会觉得自己在关系中永远正确.那么.相应的.关系的另一方就会觉得很不舒服.会频频感到内疚.会经常觉得问心有愧.即便他不明白付出者为什么那么喜欢付出.他最终一定会产生逃离的冲动.
一旦他真做出逃离的举动.那个一切认为自己清白无辜的付出者就会觉得受到了莫大的伤害.并且会激烈地指责逃离者的背叛举动.但殊不知.他自己才是破坏关系的始作俑者.
清白感总是和负罪感联系在一起.一个和谐的人是既有清白感也有负罪感.假如你没有一点负罪感.而只有清白感.那其实就是你把负罪感强加给了其他人.而那个人一般都是你最亲密的人.
从情感上看.单纯的--付出者--其实并不伟大.他们的不计得失的付出从根本上是一种自恋.'付出者“过分追求”问心无愧“,过分迷恋清白感,然而,不管多么付出,一个人还是会在关系中犯错的,是不可避免的会伤害关系的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总有亏欠的,当伤害和亏欠发生时,你总会产生或轻或重的内疚感。于是,就会非常努力的去做一个完美的付出者。
简单而言.付出者是在享受这种逻辑.既然我是付出的一方.那么我们关系中无论出现什么问题,那都是你的错了.
内疚的产生.源自付出与接受的失衡.内疚的产生是在提醒你.你应该补偿对方了.我们要懂得这一点.懂得觉察自己的内疚.然后及时作出补偿.同样.当对方产生内疚时.我们也要给对方机会.让对方完成他的补偿.
在关系中单纯扮演付出者.其实是拒绝对方补偿.从而破坏了对方化解自己内疚的努力.结果.内疚不断在对方心里郁积.最终这内疚成为一种愤怒.
逃避内疚两个模式
1.禁欲者的模式.
海灵格说.某些人用最小的方式参与生命.坚持清白无辜的幻象.不是全数地接受他们需要的东西并为此感恩.而是封闭自己.节食禁欲.他们觉得这样可以摆脱需要和义务.因此他们没有需求不需要接受.他们洁身自爱.因此经常把自己想象成高人一等或与众不同.生活给他们的快乐也仅仅限于蜻蜓点水而已.相比较而言.他们会感觉到空虚和不足.
艾玛.咋赶脚海灵格说滴揍是我呢.到底是不是你.这段看了好几遍.一开始觉得惊诧.第二感觉是推翻.再次看觉得很有道理.对照自己.举例说明.举一反三.跟身边的人一一对号.解读.再解读.不认可自己是这种人.最终还是认命.觉得自己就是这种人.很鸵鸟的心态.
海灵格认为.
很多消极的人.持有的正是这种人生态度.通常一开始是父母警告他们不要接受别人的馈赠.最终他们自己信奉了这种人生态度.并一直固守着被动和空虚.
还真是哦.小时候.我妈从不让我接受别人给的东西.亲戚家给的也不能接受.一旦接受了就会被打或者批评.若咬着牙不接受.就会得到表扬.久而久之.就很会控制自己的欲望了.
不过说到底.我也没觉得自己这点有多么多么的不好.除了有时候会狐朋狗友少点.其实.我自己还是蛮享受这种状态的.
这种人生态度在现实生活中会让我们无比孤独(有吗?可我自己真心没觉得.还蛮享受这种清净的日子).我们拒绝一个人的付出.其实就是拒绝跟这个人建立关系.如果我们拒绝所有人的付出.那无疑就是拒绝跟所有人建立关系.---哇咔咔.那怎么会.一个人肿么可以这么孤立地生活在这个世上.总会有几个狐朋狗友以及三瓜两枣的亲戚吧.
2.助人的模式.
在关系中.禁欲者是单纯拒绝别人的付出.助人者则是疯狂的付出.他们的付出是如此之高.以至于他们的接受就仿佛不值一提.
正常的人不会喜欢这样的助人者.因为假如你和他建立了关系.那么.你常会在这个关系中感到你的付出是不值一提的.而接下来的结论就是.你也是不值一提的.正常人不会喜欢这种感受.
海灵格说.最好的关系是彼此慷慨的付出和坦然的接受.
通过这种交换.双方的接受和付出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且彼此都感到.自己在这个关系中富有价值.
不过.这是完美状态.在具体的关系里.平衡只是目标.失衡才是常态.轻微关系失衡没有关系.但一旦严重失衡.内疚也会随之产生.你觉知到了内疚.也就感知到了关系到了必须调整的地步.
要容忍轻微的内疚.
如果认真观察周围的世界.你一定会发现.太多的人因为固守这种清白感而摧毁了自己的人生.
作为一个凡人.你需明白.事情永远是两面性的.在一个关系中.对方永远有责任.你也一样.
推荐<谁在我家>海灵格.
心灵的七种兵器之四.
仪式===引导心灵的蜕变.
心灵的七种兵器之五
恐惧--揭示生命的真谛
1.恐惧提醒你.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2.战胜恐惧.是一种错误的策略.
心灵的七种兵器之六
关系--我们心灵的镜子
法国的一个哲学家说.任何一个人的人生.如果你往下看.都会看到一个深渊.
心灵的七种兵器之七
接受---带你走向自由之路
美国人本主义大师罗杰斯说.一个人的人格就是这个人过去所有人生经验的总和.
从这一点上看.过去发生的事情都不容否认.因为否认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就是否认自己人格的一部分.否认自己的一部分.就会或轻或重地导致人格分裂.
并且.被否认的那一部分.绝对不会因此而消失.它只是被压进了潜意识而已.仍然在对你发挥影响.更糟糕的是.当它们发挥作用时.因为是来自潜意识.你的意识对它们一无所知.于是你对它丧失了控制力.
一个人假若常常失去控制.那么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把自己太多的事情压进了潜意识.
想结束这些不幸事件对我们的影响.从而令自己的心灵获得自由.我们只有一件事情可以做.那就是--接受.
所谓接受.就是我们要直面人生中的所有真相.深深地懂得.任何事情一旦发生就无可更改.而且不管多么亲密的人.我们都不能指望他们为自己而改变.
父母使我们最大的命运
接受当下.接受悲伤.接受愤怒.接受内疚.接受恐惧.接受关系.
一个心理学家说.拒绝某一种情感的人.势必会拒绝所有情感(看了好几遍.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糊涂.一会好像明白了.一会又觉得有点糊涂.看来IQ.EQ.ICQ.QQ都很低啊)
美国心理学家弗兰克.卡德勒说---生命中最不幸的一个事实是.我们所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磨难多来自于家庭.并且.这种磨难是可以遗传的
四个常见的家庭磨难.
弗兰克认为.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常出现以下四种错误.它们导致我们出现分裂状态.
1.否定自然.2.否定自我.3.否定生命.4.否定领导力
作者说---自省能力是最重要的人格特质.
推荐书.<有一种病叫爱情>苏珊.福沃德
很多恶性事件.都是打着爱情这种美好的旗号而进行的.以爱情的名义实施控制和伤害.是这个世界上最常见的骗局之一.
替罪羊迷局===一个朋友工作不顺利的时候.会想到理想.觉得自己不喜欢目前的工作.因为他真正想做的是另外一件事.等他真想去追求理想了.又觉得工作很实惠.收入不错.不想放弃.其实.他的理想只是逃避工作不顺利的替罪羊.工作又是不敢追求理想并承担责任的替罪羊.说穿了.真相就是他逃避责任.不想承担.
害怕暴露自己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很可能他们的人生经验告诉他们.暴露内心带来的是伤害.并且.这种经验应该首先发生在家里.即他们的家庭不会交流内心.不会给予对方理解.相反很喜欢彼此指责.那么.他们的童年经验告诉自己.面对亲人展示内心柔软是会受伤的.于是.他们对恋人也充满了提防.不敢暴露自己的内心.
艾玛.终于做完摘抄了.累死球了.
不过这么做的好处是.相当于我又看了一遍书.
好的书.值得多看.
这是一本好书.因为它触及了灵魂
股票继续跌.我竟然有了一种虱子多了不痒的感觉.
*********
看了武志红的<心灵的七种兵器>.一边看.一边做笔记.像个好学生.多久没干这种事了.
不过.感觉真的蛮好.
第一种兵器:坏习惯不是你的敌人.
1.认识恶习.它一定曾经让你获益-----一定是的.不然不会上瘾.不会成为坏习惯.
2.恶习的第二个好处---立即满足愿望.
很多人和孩子一样.他们心中泛起一个愿望.就希望立即得到满足.他们根本没有"延迟满足'这个意识.
接受恶心.它必然对应着一种'次人格"
每一个坏习惯都是我们人格的一部分.都反映着我们自己的深层需要.每一个负面性的损害性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正面的动机.
1.把恶习当朋友来对待.
真正能自控的人是内心和谐的人.
他们把自己内心的每一部分都当朋友来对待.这样每一部分都不会来捣乱.这样的人.不是试图控制或压制一些缺点.而总能从他们当中找到正面的信息.
2.寻找动力.发现你内心的使命感.
强大的使命感才是促使我们改变的发动机.要保证自己的誓言得到坚持.就必须给这个决定找到足够的理由.
3.培养好习惯.兑现承诺.从小处做起.
A.从最容易的事情开始.
B.每天必须做一件事情.
C.每天必须不做一件事情.
D.不要积累太多的未完成事件.
每件未完成事件都会吞噬你的一部分心理能量.无论这些事情多吗不起眼.
E.有决定胜过没决定.
太痛苦常常是因为不了解痛苦.而太痛苦又直接导致我们逃避痛苦.恐惧痛苦.
错误认识之一.我是天底下最痛苦的人.
之二.痛苦都是因为现在
之三.用一切办法减少痛苦
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罗杰斯在成为心理学家之前一直是自闭的.他的妻子是他第一个真正的朋友.他为之痛苦.认真思考人际关系.并最终找到了爱的真谛----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受.
之四.我能控制自己的一切.
我们常以为自己能控制自己的一切.这种错误的认识是强迫症.社交恐惧症和口吃等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之五.没有它.一切就都OK.
推荐书==<克服焦虑>维蕾娜.卡朋特
焦虑的两个关键内容.
1.为得不到爱而焦虑.
2.为得不到自由而焦虑
关键是要摒弃那种不惜一切代价抵制焦虑的信念.因为这种信念无异于宣布我们没有受到任何威胁.或不想受到任何威胁.但如果我们承认受到了威胁.就能使我们的拯救手段得到发展.
许许多多的人.宁愿成为一个简单的人.恪守着一些最简单的道理.从而获得梦寐以求的宁静.
这种简单---其实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挫折商===AQ(Adversity.Quotient)
它是由美国职业培训大师保罗.斯托茨发明的.
同样的打击.AQ高的人产生的挫折感低.甚至是零.而AQ低的人.就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甚至会因为一件小事而产生天塌下来的感觉.AQ高的人在手术后恢复的也比AQ低的人要快.
天.我脚着自己就是AQ低的人.屁大点事都会很影响我的情绪.好在我也是个容易过去的人.不会纠缠在坏情绪里.
低AQ的人.是应付机制.通常都会用种种消极的心理机制逃过挫折.
高AQ的人.应战机制.挫折会激发他调动自己的种种资源和能量.最终化解并超越挫折.
心灵的七种兵器之二.
愤怒.你的力量之泉.
托马斯.摩尔说.你要理解你的愤怒.最终才能触及它的核心.它有某种深奥的内涵.帮助你让生活变得有意义.如果你确切地知道是什么让你生气.你在和谁生气.你就能清楚自己的立场与事情的重点.以及该如何在情感上加以处理.
愤怒理清了复杂的生活.并不断地加以重组.
心灵的七种兵器之三.
内疚---和谐关系的调节器
爱的关系中.付出和接受的循环被破坏.很多时候不是不愿意给予.而是因为不愿意接受.原因也不伟大.仅仅是我们不愿意承受内疚.
德国治疗大师海灵格说.我们付出的时候就会觉得有权利.我们接受的时候就会感到有义务.
而且只付出不接受的人就会有一种清白感.会觉得自己在这个关系中绝对问心无愧.这是一种很舒服的感觉.有这种感觉的人会觉得自己在关系中永远正确.那么.相应的.关系的另一方就会觉得很不舒服.会频频感到内疚.会经常觉得问心有愧.即便他不明白付出者为什么那么喜欢付出.他最终一定会产生逃离的冲动.
一旦他真做出逃离的举动.那个一切认为自己清白无辜的付出者就会觉得受到了莫大的伤害.并且会激烈地指责逃离者的背叛举动.但殊不知.他自己才是破坏关系的始作俑者.
清白感总是和负罪感联系在一起.一个和谐的人是既有清白感也有负罪感.假如你没有一点负罪感.而只有清白感.那其实就是你把负罪感强加给了其他人.而那个人一般都是你最亲密的人.
从情感上看.单纯的--付出者--其实并不伟大.他们的不计得失的付出从根本上是一种自恋.'付出者“过分追求”问心无愧“,过分迷恋清白感,然而,不管多么付出,一个人还是会在关系中犯错的,是不可避免的会伤害关系的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总有亏欠的,当伤害和亏欠发生时,你总会产生或轻或重的内疚感。于是,就会非常努力的去做一个完美的付出者。
简单而言.付出者是在享受这种逻辑.既然我是付出的一方.那么我们关系中无论出现什么问题,那都是你的错了.
内疚的产生.源自付出与接受的失衡.内疚的产生是在提醒你.你应该补偿对方了.我们要懂得这一点.懂得觉察自己的内疚.然后及时作出补偿.同样.当对方产生内疚时.我们也要给对方机会.让对方完成他的补偿.
在关系中单纯扮演付出者.其实是拒绝对方补偿.从而破坏了对方化解自己内疚的努力.结果.内疚不断在对方心里郁积.最终这内疚成为一种愤怒.
逃避内疚两个模式
1.禁欲者的模式.
海灵格说.某些人用最小的方式参与生命.坚持清白无辜的幻象.不是全数地接受他们需要的东西并为此感恩.而是封闭自己.节食禁欲.他们觉得这样可以摆脱需要和义务.因此他们没有需求不需要接受.他们洁身自爱.因此经常把自己想象成高人一等或与众不同.生活给他们的快乐也仅仅限于蜻蜓点水而已.相比较而言.他们会感觉到空虚和不足.
艾玛.咋赶脚海灵格说滴揍是我呢.到底是不是你.这段看了好几遍.一开始觉得惊诧.第二感觉是推翻.再次看觉得很有道理.对照自己.举例说明.举一反三.跟身边的人一一对号.解读.再解读.不认可自己是这种人.最终还是认命.觉得自己就是这种人.很鸵鸟的心态.
海灵格认为.
很多消极的人.持有的正是这种人生态度.通常一开始是父母警告他们不要接受别人的馈赠.最终他们自己信奉了这种人生态度.并一直固守着被动和空虚.
还真是哦.小时候.我妈从不让我接受别人给的东西.亲戚家给的也不能接受.一旦接受了就会被打或者批评.若咬着牙不接受.就会得到表扬.久而久之.就很会控制自己的欲望了.
不过说到底.我也没觉得自己这点有多么多么的不好.除了有时候会狐朋狗友少点.其实.我自己还是蛮享受这种状态的.
这种人生态度在现实生活中会让我们无比孤独(有吗?可我自己真心没觉得.还蛮享受这种清净的日子).我们拒绝一个人的付出.其实就是拒绝跟这个人建立关系.如果我们拒绝所有人的付出.那无疑就是拒绝跟所有人建立关系.---哇咔咔.那怎么会.一个人肿么可以这么孤立地生活在这个世上.总会有几个狐朋狗友以及三瓜两枣的亲戚吧.
2.助人的模式.
在关系中.禁欲者是单纯拒绝别人的付出.助人者则是疯狂的付出.他们的付出是如此之高.以至于他们的接受就仿佛不值一提.
正常的人不会喜欢这样的助人者.因为假如你和他建立了关系.那么.你常会在这个关系中感到你的付出是不值一提的.而接下来的结论就是.你也是不值一提的.正常人不会喜欢这种感受.
海灵格说.最好的关系是彼此慷慨的付出和坦然的接受.
通过这种交换.双方的接受和付出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且彼此都感到.自己在这个关系中富有价值.
不过.这是完美状态.在具体的关系里.平衡只是目标.失衡才是常态.轻微关系失衡没有关系.但一旦严重失衡.内疚也会随之产生.你觉知到了内疚.也就感知到了关系到了必须调整的地步.
要容忍轻微的内疚.
如果认真观察周围的世界.你一定会发现.太多的人因为固守这种清白感而摧毁了自己的人生.
作为一个凡人.你需明白.事情永远是两面性的.在一个关系中.对方永远有责任.你也一样.
推荐<谁在我家>海灵格.
心灵的七种兵器之四.
仪式===引导心灵的蜕变.
心灵的七种兵器之五
恐惧--揭示生命的真谛
1.恐惧提醒你.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2.战胜恐惧.是一种错误的策略.
心灵的七种兵器之六
关系--我们心灵的镜子
法国的一个哲学家说.任何一个人的人生.如果你往下看.都会看到一个深渊.
心灵的七种兵器之七
接受---带你走向自由之路
美国人本主义大师罗杰斯说.一个人的人格就是这个人过去所有人生经验的总和.
从这一点上看.过去发生的事情都不容否认.因为否认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就是否认自己人格的一部分.否认自己的一部分.就会或轻或重地导致人格分裂.
并且.被否认的那一部分.绝对不会因此而消失.它只是被压进了潜意识而已.仍然在对你发挥影响.更糟糕的是.当它们发挥作用时.因为是来自潜意识.你的意识对它们一无所知.于是你对它丧失了控制力.
一个人假若常常失去控制.那么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把自己太多的事情压进了潜意识.
想结束这些不幸事件对我们的影响.从而令自己的心灵获得自由.我们只有一件事情可以做.那就是--接受.
所谓接受.就是我们要直面人生中的所有真相.深深地懂得.任何事情一旦发生就无可更改.而且不管多么亲密的人.我们都不能指望他们为自己而改变.
父母使我们最大的命运
接受当下.接受悲伤.接受愤怒.接受内疚.接受恐惧.接受关系.
一个心理学家说.拒绝某一种情感的人.势必会拒绝所有情感(看了好几遍.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糊涂.一会好像明白了.一会又觉得有点糊涂.看来IQ.EQ.ICQ.QQ都很低啊)
美国心理学家弗兰克.卡德勒说---生命中最不幸的一个事实是.我们所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磨难多来自于家庭.并且.这种磨难是可以遗传的
四个常见的家庭磨难.
弗兰克认为.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常出现以下四种错误.它们导致我们出现分裂状态.
1.否定自然.2.否定自我.3.否定生命.4.否定领导力
作者说---自省能力是最重要的人格特质.
推荐书.<有一种病叫爱情>苏珊.福沃德
很多恶性事件.都是打着爱情这种美好的旗号而进行的.以爱情的名义实施控制和伤害.是这个世界上最常见的骗局之一.
替罪羊迷局===一个朋友工作不顺利的时候.会想到理想.觉得自己不喜欢目前的工作.因为他真正想做的是另外一件事.等他真想去追求理想了.又觉得工作很实惠.收入不错.不想放弃.其实.他的理想只是逃避工作不顺利的替罪羊.工作又是不敢追求理想并承担责任的替罪羊.说穿了.真相就是他逃避责任.不想承担.
害怕暴露自己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很可能他们的人生经验告诉他们.暴露内心带来的是伤害.并且.这种经验应该首先发生在家里.即他们的家庭不会交流内心.不会给予对方理解.相反很喜欢彼此指责.那么.他们的童年经验告诉自己.面对亲人展示内心柔软是会受伤的.于是.他们对恋人也充满了提防.不敢暴露自己的内心.
艾玛.终于做完摘抄了.累死球了.
不过这么做的好处是.相当于我又看了一遍书.
好的书.值得多看.
这是一本好书.因为它触及了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