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布尔完全生活指南
2015年1月30日,我从上海出发,经由莫斯科转机,到达伊斯坦布尔(简称伊堡,要用湾湾腔哦,啾咪~)。我在伊堡生活了4个月零7天,从冬季到初夏,从不那么胖变成一个微型的胖子。我在这语言不太通的国度学着如何一个人生活,在暴风雪中度过除夕,慢慢摸索如何乘坐伊堡复杂的交通,探索着这里那里不那么“游客”的去处,用蹩脚的土文和当地人情景对话,为了不辜负每一个晴天而暴走在伊堡的大街小巷。同样,我也见证了花样姐姐、花儿与少年节目播出前后中国游客的明显增加(2016年的土耳其不再等于梦幻与浪漫,中东乱局将它拖入无尽深渊,prey for her.) 我爱伊堡,所以我在这儿分享我的伊堡故事。 (文中备注,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土耳其文) 1、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的“奇葩”城市

伊斯坦布尔由博斯普鲁斯海峡一分为二,西面是欧洲区,通向色雷斯半岛,东面是亚洲区,连接安纳托利亚高原。而欧洲区又被金角湾南北截断,南面是历史城区,北面是现代城区。 虽然土耳其是个三类发达国家,但即使是首都安卡拉,也跟伊堡差了好几个量级。打个比方,如果伊堡是10,那安卡拉是3,其他城市就是0.1-。 拿公共交通来说,安卡拉目前有3条地铁线,土耳其第三大城市Izmir有2条,而伊堡仅地铁就5条(截至2015年),更别提电车、海地快线、缆车等等各种各样的交通方式。 你以为光这样就够了吗?可别忘了,还有海峡横亘在亚欧区之间。欧洲区的大码头有三:Kabataş、Karaköy、Eminönü;亚洲区大码头有二:Üsküdar、Kadıköy 。每天往来于海峡两岸的游船和轮渡不计其数,刷公交卡仅要1.5-3里拉不等(按航程)。到了晚上,渡海峡则稍有点麻烦,不过 伊堡版“BRT”24小时营业,亚欧间仍有通路,谁叫土国青年都极度热爱夜生活呢!

和上海一样,伊堡也是一座人口爆炸的城市。周围的土国人,不管是来自Izmir的助教室友Buket,Trabzon的酒店侍应生Nurettin,还是在Bursa偶遇的高中生,都对它吐槽无力:I don't like Istanbul because it's so crowded and expensive. I think Istanbul is too dangerous, my parents don't want me to go there. 但年轻人离不开伊堡,他们离不开伊堡的午夜酒吧和海峡的风。 2、到伊堡后,最先要去的一定是历史城区吧 土耳其国父阿塔图克(Mustafa Kemal Atatürk,国内惯称凯末尔)将国都定于安卡拉后,伊斯坦布尔曾面临过长时间的萧条:各类工程停建、经济极速滑落、市政停滞不前,这座城如同从古老帝国遗留下来的帕夏们一般,被有意从国家的记忆中抹去,乃至渐渐被世人淡忘。不过几十年后,伊堡又迎来复苏的生机,一批批批游客涌入这里,争相欣赏着千年之都的独特风采,海峡上的汽笛声终日不绝。 来到伊堡,最先要去的一定是历史城区(老城/历史半岛),而其核心则是苏丹艾哈迈德区(Sultanahmet)。LP戏言,“很多来伊斯坦布尔的游客甚至从未踏出苏丹艾哈迈德区”(P68),的确,这里集中了从拜占庭到奥斯曼帝国的精华,不信你看:以圣索菲亚教堂(Aya Sofya)为中心,西南方位的蓝色清真寺(Sultan Ahmet Camii)与其相望而立,其西侧为地下水宫(Yerebatan Sarnıçı),东侧则是托普卡帕宫(即老皇宫,Topkapı Sarayı),历史遗迹之集中,令人目不暇接。 作为一名专业游客,在进入各景点前,你首先应该购买一张72小时内通用的museum pass(www.muze.gov.tr),可以省钱且免去排队购票之苦,圣索菲亚大教堂前的流动售卡站即可购到。

关于知名景点的介绍,各种旅行帖中均有详尽记述,以下我来推荐几处容易被忽视的好去处。 若要用最短的时间及最直观的方式对一座城市及其历史有所了解,就去参观博物馆吧。如果你不打算去首都安卡拉,那么不要错过历史半岛上这3个值得一去的博物馆:土耳其和伊斯兰艺术博物馆(Türk ve Islam Eserleri Müzesi)、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İstanbul Arkeoloji Müzeleri)以及伊斯坦布尔伊斯兰科技史博物馆(Islam Bilim ve Teknoloji Tarihi Müzesi),其中首推考古博物馆,它也是老皇宫的一部分。注意3个博物馆均在周一闭馆。 从考古博物馆的山坡下行,就可以进入古玉哈内公园(Gülhane Parkı),每年5月,这里开放着伊堡最美的郁金香,科技博物馆也正在此中。公园东北面,面向海峡南端,是赏景喝茶的佳处。 世人皆知蓝色清真寺,但在我心中,苏莱曼清真寺(Süleymaniye Camii)才是伊堡最值得一去的清真寺。在奥斯曼帝国的历史上,苏莱曼大帝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圣主,其统治时期亦是帝国的黄金时代,可以说正是他塑造了今日伊堡的面貌。从M2地铁线的Vezenciler站下车,沿着Süleymaniye Cd.一路上坡,经过伊斯坦布尔大学后门的小巷,以及古旧的木制民居,眼前突然豁然开朗:宏伟的清真寺建筑群就矗立在此。除了清真寺建筑本身,最值得一观的是后花园那可以俯瞰金角湾的露台。另外,从清真寺前某处小巷进入,还有一座苏莱曼图书馆,里面有珍贵的图书藏品。

3、博斯普鲁斯海峡,城市之魂 到了伊堡,即使行程再匆忙,不要忘了参加一次海峡游,海峡才是这座城市的灵魂啊。 提供海峡游览线路的码头有好几个,一般我都在Karaköy或Eminönü乘船,12里拉(2015年价格)一位,时间约1小时。 游船从金角湾驶出,沿海峡北溯,先欣赏到的是欧洲一侧的风景,现代艺术馆、多玛巴赫切皇宫(即新皇宫,Dolmabahçe Sarayı)、奥塔廓伊清真寺(Ortaköy Camii)、一桥、如梅利堡垒(Rumeli Hisarı),精致的建筑如宝石般镶嵌于海岸沿线,令人目不暇接。游船在二桥折返,此时便可以欣赏到亚洲一侧的风光:与如梅利堡垒遥相呼应的安纳多卢堡垒(Anadolu Hisarı)、壮伟的库来利军事学院(Kuleli Askeri Lisesi)、恬静的贝勒贝伊夏宫(Beylerbeyi Sarayı)、海达尔帕夏火车站(Haydarpaşa Limanı)……当少女塔(Kız Kulesı)赫然在目、历史山丘连成壮美的弧线时,海峡行程也宣告终结。推荐在日落前一个钟头乘船,这样就可以恰好欣赏到金角湾的落日啦。

LP对海峡游船的途径建筑有详细的介绍,但并不建议大家“按图索骥”对号入座,欣赏海峡的最佳状态是——坐在船尾,买 一杯红茶,看着建筑慢慢倒退,看海鸥逐风翻飞。 此外,虽然亚洲一侧的景致不如欧洲丰饶,但如果时间充裕,建议大家不妨乘轮渡体验一把在欧亚之间的穿梭。 轮渡是海峡上最为繁忙的公共交通媒介,其线路着实令人眼花缭乱,基本在任意一个轮渡码头都可以达成“横跨欧亚”之旅。 关于海峡,要说的太多,那么下文我再来结合海峡沿岸的好去处谈吧。 4、“回到亚洲” 沟通欧亚的交通方式大致有四:轮渡、海地快线Marmaray、可以称为土国版BRT的Metrobüs以及中规中矩走海峡大桥的公交车。我当然推荐轮渡。由于我所在的交换学校位于欧洲区,我们亦自诩为“欧洲居民”,因此每次到亚洲沿岸玩耍,我们都戏称是“回到亚洲”。 Kadıköy和Üsküdar分别构成了亚洲区的两大中心。 Kadıköy(中译卡德廓伊)是当地年轻人欢闹的所在,其东侧,以Yasa Cd.及Muvakkıthane Cd.为轴心,纵横交错的街巷中遍布着酒吧、餐馆、咖啡厅、商店,以及独立电影院、古董店、艺术品店等,常驻在街边的乐队的演出也很博人眼球。每及华灯初上,成群结对的俊男靓女涌上街头,向世人呈现着伊堡的青春气息。如果不小心在午夜错过了轮渡,可以搭乘24小时营业的Metrobüs回到欧洲。 Üsküdar(中译 于斯库达尔)则是当地人聚集的大型生活区,在此可以体验到一个富于生活气息的伊堡。Üsküdar以Demokrasi Meydaı(民主广场)为中心,在这一大片区域中,遍布着新新旧旧的清真寺,要者如新皇太后清真寺(Yeni Lalide Camii)、老皇太后清真寺(Atik Lalide Camii)、瓷砖清真寺(Çinili Camii)等,前者就在广场附近,后两者则需穿越密密麻麻的民居、稍耗些体力才能步行到达,不过体验在地生活本来也是旅行者的理想。 距Üsküdar不远的Çamlıca Parkı是当地人午后消遣的好去处,在这个丘陵公园的顶端,可以眺望海峡全景, 此处鲜见外地游客,当然各种旅行书也不会提及,算是我个人的私藏哦。

和欧洲一侧海峡沿岸的“高大上”相比,亚洲沿岸就较为平价了,春末夏初之际,沿着海峡自北向南漫步,林立的茶馆在岸边支起硕大的遮阳伞,男女老幼悠闲地在躺椅上晒着太阳,在气温较高的时候,更不乏裸身戏水的男人们。 亚洲沿岸的雅骊别墅(Yalı,专指17-19世纪期间奥斯曼贵族在海峡沿岸建造的木制消夏宅邸)和停靠在别墅码头的私人游艇,总是引我回想起19世纪的伊堡——那是奥斯曼帝国即将坍塌的前夜,苏丹及大大小小帕夏们正沉醉在最后的迷梦之中,寻不着前路,辨不到方向。随着共和国的成立,帕夏们湮没在历史中,那一幢幢漂亮的木制房屋理所应当地被废弃乃至荒芜,一如伊堡一步步走向破败。世纪末的整修使它们重新焕发光彩,但谁又曾记得房子里的故事呢。 5、Şişli、Levent、Beyoğlu,名副其实的购物天堂 Şişli这个地名,让我很容易联想 出“西西里”或者“茜茜莉”的发音,前者是浓郁的地中海风情,后者则像是一位少女的芳名。不过,在台湾基友嘴里,它被叫成“试试丽”。总之,在试试丽度过愉快的周末是个不错的选择。推荐Trump Alışveriş Merkezi(是的,你可以叫他“川普大厦”),这里有服装店、电影院、美食,有特色书店和可爱的咖啡馆,可以闲适地从下午呆到晚上。地铁M2线从Şişli-Mecidiyeköy站下车,稍作步行即可。

如果你充裕,在此必须要推荐Cevahir。见惯了国内各种Huge Mall之后,仍可说是相当大了,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场之一,国内外品牌非常全,基本可以一站购齐。另外,它还拥有室内过山车(8TL一次,可购买游乐场通票)和保龄球馆、电影院等等。商场顶层还有一家自助中餐馆(2015年信息),虽然并不很正宗(中国人开的没错,但调味料有点怪怪的),但吃久了土国食物之后来吃一顿,也算是一种纾解吧。该商场就在Şişli-Mecidiyeköy站的正上方。 Levent地区推荐的商场叫Kanyon,它曾“凭借其独特的建筑构造荣获2006年度城市景观建筑规划大奖”。购物商场主营当地和国外高端时尚品牌。在布满绿植的悬空走廊漫步,想想都觉得很舒适吧。

我常去的一家购物中心叫做Istinye Park,这里的牌子会比较平价:C&A(现已退出土耳其市场)、H&M、ZARA,还有土国神牌LC Waikiki、土国牛仔品牌Mavi等等,另外还有很多不错的土耳其特色小吃。据我感知,这个商场应该在地铁4.Levent附近, 不过我都是坐小巴从Sarıyer过去的。很抱歉的是我一直没搞清楚M2线上Levent站和4.Levent站的区别。 不过,要说哪个购物地能够代表伊斯坦布尔的城市文化精髓,答案只有Beyoğlu。奥尔罕·帕慕克的小说《纯真博物馆》(Masumiyet Müzesi)中,凯末尔与芙颂的一见倾心就发生在Beyoğlu的香榭丽舍精品店。事实上,现代伊斯坦布尔的中心——Taksim广场也在这一区域内。1930年代,阿加莎克里斯蒂曾居住在Beyoğlu的佩拉宫酒店411房间,她正是从由伊斯坦布尔出发开往巴黎的Orient Express中获得《东方快车谋杀案》的写作灵感。Beyoğlu串联着伊堡迷人的一页,彰显着这座横跨欧亚的城市最华丽的一章。Beyoğlu的街巷中镶嵌着无数可爱的小店,无需地图和导航,只要漫步其中,你就能了解它的魅力。推荐从海峡边的Beşiktaş出发,以Taksim为终点,走得慢一点,你会真切地觉察到它的美。
(推荐文章:《伊斯坦布尔最热的十大购物中心》,http://www.goturkey.cn/i/info1152.html)
5、按图索骥,寻找奥尔罕·帕慕克笔下的伊斯坦布尔
(中场休息,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