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10倍速影像阅读法》
这是由美国作家保罗·席利写的关于阅读的一本书。我一直秉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理念,所以在做一件事之前必须要先找好“工具”,我也称它为方法论。在读书之前也是如此,看了很多讲如何读书的书,这是其中一本。
其实书中介绍的这种影像阅读法我没太学会,我还是觉得影像阅读很难。毕竟是比较颠覆传统阅读习惯的。但是其中有一些观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不管对我的阅读还是日常生活都很有帮助。
10倍速影像阅读法包括5个步骤:“准备”“预习”“影像阅读”“活化”以及“高速阅读”。这个阅读法最重要的就是要改变对阅读的看法,要用全新的观念看待“阅读”这件事。我的理解就是,阅读不一定要对书中的每一个部分都认真仔细的读,只找重要的地方仔细阅读。可用80/20法则来解释,一本书的精华部分可能只占20%,其余部分匆匆略过即可。这就大大节省了阅读时间。
步骤1 准备
首先确定目标:我阅读这个是为了得到什么,然后要集中注意力。
对自己询问以下的问题,以设定明确的目的
1、阅读这篇文章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阅读完毕时,你希望自己的言行产生怎样的变化,也许你只是想要消磨时间,或是为了享受阅读的乐趣。
2、这篇文章对自己有多重要?
从长远的眼光来看,这对你有多大的价值。看完以后对你有好处吗,具体而言,那会是什么样的好处
3、需要的是多详细的信息
你要的是大致上的轮廓,只要了解要点就可以了,还是需要记住具体的事实或细节。如果要达成目的,是要从头看到尾,还是只要看某一章或某一段,就能得到想要的信息了
4、为了达到目的,需要花多少时间
确定时限,在时限内看完,这时要集中精神阅读
我认为这是阅读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我以前看书的时候就不会想目标是什么,没有一个整体的意识,但是自从看到这个观点后,我就会想我看的这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基本遵循这三点来总体的看书或看文章,确实能提高效率。比如我手边有一本大前研一的《专业主义》这本书,那么专业主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将它单独写本书,怎么才能做到专业主义呢,这就是对我确定阅读目标的一个思考。还有一点就是有些书的封面有一小截内折页,上面会对书的内容有一个简洁的概括,就像论文里的摘要一样,也能帮助读者了解书中的内容
步骤2 预习
有效的学习多半是循着“从整体到部分”的方向产生的,也就是说先大致掌握整体,调查文章,然后才进入细节,接着列出关键词,看是否值得阅读
调查文章包括看书名和副标题,封面或封底所写的文字,目录,著作的日期,索引,开头结尾,标题,图表,摘要结论。
我认为预习就是根据上面提出的目标,把封面目录,前言结语什么的浏览一遍,看看精华在哪里,能不能实现自己的阅读目标。至于关键词我倒是没仔细考虑过。
步骤3 影像阅读
看书时不是把焦点放在一个个单字上,而是放宽视线,扩展视线,使整张书页都在视线范围内。(这部分是本书的重要内容,如有兴趣建议看原书了解。)
我认为这一步就是集中精神,使整张书页都在视线范围内一页一页的翻过去,不用思考,就这样看。但是我觉得效果不太好,可能是我没掌握精髓,翻完了我还是没什么感觉。这一步骤的提出是因为有研究指出,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人脑有处理视觉信息的能力。影像阅读就相当于建立一个数据库先,然后通过其他步骤给大脑提供线索,使大脑找到通过影像阅读所储存的信息。
步骤4 活化
一是在影像阅读后进行“复习”,首先把文章大致看过一遍,掌握整体的结构,了解其中要点,接着把体现论点的关键词写下来。复习与预习不同的地方就在于提问题。一旦发现感兴趣的地方,就开始提问题。但是不要急着找答案,提出问题就好
二是要在影像阅读和复习完成至少10-20分钟后,理想时间是一晚上,然后进行活化。这是给大脑留出消化的时间。再度提出具体的问题,比如,这篇文章有什么重点?主旨是什么?文章中的信息有哪些对我有帮助?但是,不要急着想答案是什么。然后再次浏览文章,找出欲寻求的答案。这个过程用超阅读和挑读来完成。超阅读就是用手指在各页的中间移动,快速地扫过一遍。遇到特别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挑读”。超阅读是从上方眺望整篇文章,而挑读则是在能让你满足需求的地方登陆。
提出具体的问题,向脑部发问,从文章中找出特别感兴趣的部分,然后进行超阅读,再次翻看一遍感兴趣的地方,并在觉得特别重要的地方“挑读”
活化是给已吸收的信息提供线索,所以能刺激脑部,而连接到意识上所需要的信息,达到阅读的目的
我认为活化就是通过快速阅读找到你想得到的知识,也就是你之前设定的阅读目标。此外还有跳读和制作心图的方法来进行活化,感兴趣的读者可看原书。
其实我最想说的就是超阅读和挑读对我生活的启示。人生也像一本书一样,跌宕起伏,波澜壮阔,有时遇到悲伤和不顺的日子,我就会像“超阅读”一样,从上方眺望整个人生,想想现在的这些挫折是不是真的那么不可承受,这时候心里就会安静下来,安静平和的度过这段时间。就像普希金的诗里写的“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有时遇到快乐和顺利的日子,我就会像“挑读”一样,细细品味,用心去感受这幸福的来临。苦难的日子自有它的价值,这一点以后有机会我会再写一篇文章。
步骤5 高速阅读
把文章从头到尾快速浏览一遍,可以消除影像阅读初学者的不安,也就是担心看过即忘,或是根本没有吸收。
我觉得这个步骤就是把书再快快的翻看一遍,更好的掌握这本书。
我的观点是如果将10倍速影响阅读法运用到一本书上还不太熟练,不知如何下手的时候,可以先用一篇文章练习,也可以把一本书中的每一节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试验。然后在再运用到看一整本书中。
最后,希望这个方法能帮助你更好的进行阅读。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给己知的礼物”
其实书中介绍的这种影像阅读法我没太学会,我还是觉得影像阅读很难。毕竟是比较颠覆传统阅读习惯的。但是其中有一些观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不管对我的阅读还是日常生活都很有帮助。
10倍速影像阅读法包括5个步骤:“准备”“预习”“影像阅读”“活化”以及“高速阅读”。这个阅读法最重要的就是要改变对阅读的看法,要用全新的观念看待“阅读”这件事。我的理解就是,阅读不一定要对书中的每一个部分都认真仔细的读,只找重要的地方仔细阅读。可用80/20法则来解释,一本书的精华部分可能只占20%,其余部分匆匆略过即可。这就大大节省了阅读时间。
步骤1 准备
首先确定目标:我阅读这个是为了得到什么,然后要集中注意力。
对自己询问以下的问题,以设定明确的目的
1、阅读这篇文章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阅读完毕时,你希望自己的言行产生怎样的变化,也许你只是想要消磨时间,或是为了享受阅读的乐趣。
2、这篇文章对自己有多重要?
从长远的眼光来看,这对你有多大的价值。看完以后对你有好处吗,具体而言,那会是什么样的好处
3、需要的是多详细的信息
你要的是大致上的轮廓,只要了解要点就可以了,还是需要记住具体的事实或细节。如果要达成目的,是要从头看到尾,还是只要看某一章或某一段,就能得到想要的信息了
4、为了达到目的,需要花多少时间
确定时限,在时限内看完,这时要集中精神阅读
我认为这是阅读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我以前看书的时候就不会想目标是什么,没有一个整体的意识,但是自从看到这个观点后,我就会想我看的这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基本遵循这三点来总体的看书或看文章,确实能提高效率。比如我手边有一本大前研一的《专业主义》这本书,那么专业主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将它单独写本书,怎么才能做到专业主义呢,这就是对我确定阅读目标的一个思考。还有一点就是有些书的封面有一小截内折页,上面会对书的内容有一个简洁的概括,就像论文里的摘要一样,也能帮助读者了解书中的内容
步骤2 预习
有效的学习多半是循着“从整体到部分”的方向产生的,也就是说先大致掌握整体,调查文章,然后才进入细节,接着列出关键词,看是否值得阅读
调查文章包括看书名和副标题,封面或封底所写的文字,目录,著作的日期,索引,开头结尾,标题,图表,摘要结论。
我认为预习就是根据上面提出的目标,把封面目录,前言结语什么的浏览一遍,看看精华在哪里,能不能实现自己的阅读目标。至于关键词我倒是没仔细考虑过。
步骤3 影像阅读
看书时不是把焦点放在一个个单字上,而是放宽视线,扩展视线,使整张书页都在视线范围内。(这部分是本书的重要内容,如有兴趣建议看原书了解。)
我认为这一步就是集中精神,使整张书页都在视线范围内一页一页的翻过去,不用思考,就这样看。但是我觉得效果不太好,可能是我没掌握精髓,翻完了我还是没什么感觉。这一步骤的提出是因为有研究指出,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人脑有处理视觉信息的能力。影像阅读就相当于建立一个数据库先,然后通过其他步骤给大脑提供线索,使大脑找到通过影像阅读所储存的信息。
步骤4 活化
一是在影像阅读后进行“复习”,首先把文章大致看过一遍,掌握整体的结构,了解其中要点,接着把体现论点的关键词写下来。复习与预习不同的地方就在于提问题。一旦发现感兴趣的地方,就开始提问题。但是不要急着找答案,提出问题就好
二是要在影像阅读和复习完成至少10-20分钟后,理想时间是一晚上,然后进行活化。这是给大脑留出消化的时间。再度提出具体的问题,比如,这篇文章有什么重点?主旨是什么?文章中的信息有哪些对我有帮助?但是,不要急着想答案是什么。然后再次浏览文章,找出欲寻求的答案。这个过程用超阅读和挑读来完成。超阅读就是用手指在各页的中间移动,快速地扫过一遍。遇到特别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挑读”。超阅读是从上方眺望整篇文章,而挑读则是在能让你满足需求的地方登陆。
提出具体的问题,向脑部发问,从文章中找出特别感兴趣的部分,然后进行超阅读,再次翻看一遍感兴趣的地方,并在觉得特别重要的地方“挑读”
活化是给已吸收的信息提供线索,所以能刺激脑部,而连接到意识上所需要的信息,达到阅读的目的
我认为活化就是通过快速阅读找到你想得到的知识,也就是你之前设定的阅读目标。此外还有跳读和制作心图的方法来进行活化,感兴趣的读者可看原书。
其实我最想说的就是超阅读和挑读对我生活的启示。人生也像一本书一样,跌宕起伏,波澜壮阔,有时遇到悲伤和不顺的日子,我就会像“超阅读”一样,从上方眺望整个人生,想想现在的这些挫折是不是真的那么不可承受,这时候心里就会安静下来,安静平和的度过这段时间。就像普希金的诗里写的“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有时遇到快乐和顺利的日子,我就会像“挑读”一样,细细品味,用心去感受这幸福的来临。苦难的日子自有它的价值,这一点以后有机会我会再写一篇文章。
步骤5 高速阅读
把文章从头到尾快速浏览一遍,可以消除影像阅读初学者的不安,也就是担心看过即忘,或是根本没有吸收。
我觉得这个步骤就是把书再快快的翻看一遍,更好的掌握这本书。
我的观点是如果将10倍速影响阅读法运用到一本书上还不太熟练,不知如何下手的时候,可以先用一篇文章练习,也可以把一本书中的每一节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试验。然后在再运用到看一整本书中。
最后,希望这个方法能帮助你更好的进行阅读。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给己知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