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能不去然并卵——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一点展望
央妈的双降大杀招,出人意料又情理之中的然并卵了,体现了一个再也简单不过的逻辑,如果炮口是歪的,弹药再多也是白费,也有炸膛的危险。周六看到央妈双手互博放水的新闻,突然脑中闪现了一幅情景“中国会和日本一样进入失落的十年吗?”此结论看似荒谬,但根据大前研一的理论,如果你脑子突然出现一个直觉性的论断,必然是右脑捕捉住了某种可能与相似性,无论对错,对其进行一番左脑的逻辑分析都是极为有用的。
日本为何会跌落“失落的十年”?拨开日元升值阴谋论的迷雾,日本失落的十年根本在于出口的乏力。这种乏力,当然有日元升值的因素,但是那只是暂时的。核心的问题是,日本逐渐失去在世界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就算日元不升值,日本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必须大幅提高日货的海外竞争力,才能包容不断上升的生活成本,避免和中韩等其他发展中国家同质化竞争。可惜日本由于种种内外原因,在网络时代有多次的失算。日本网络技术“孤岛化”而非和美国一样“全球化”有其特有的自身原因,这里分析不了,但总之,日本衰落的原因是出口优势在新经济形势下的丧失。同时,日本的特殊性在于老龄化导致国内消费的长期不振,使得国内消费无法取代出口作为发展引擎。因此,对于日本来说,可谓“自古华山一条路”:出口不行,搞什么政策也白搭。这就是日本的然并卵。但是,当前来看,我相信安培经济学将会取得巨大成功,降低日币价值将会极大的促进日本出口,从而带动日本再度崛起。其原因,就在于经历了漫长的摸索后,日本找到了一条在网络时代适合自己发展的出口战略——“智能硬件化”。智能硬件化,如同之前引起轩然大波的日本马桶,既包括互联网+或者智能+后的产成品,也包括智能品的零件,如90%以上的手机镜头都是日本货,这是日本从传统精工中走出的一条路。高附加值的、可机械化生产的技术硬件,即符合日本的出口需求,也适应日本日渐减少的青年人口情况。
这里要指出的是,日本面临的然并卵局势,是市场而客观的。人力不容易影响其分毫。如果日本还从市场中走不出这样一条道路,安培经济学不过是一场笑话。所以对于日本来说,然并卵的破解是一场耐心的磨练和等待,守天应时,不辍努力而已。
那中国呢?
中国从改革开放开始,就是出口拉动。但是与日本不同,中国更多体现了出口和消费的双引擎。其实国内消费一直在不断提升,甚至贡献出了房地产这只仙品来。而所谓投资拉动,之所以投资常年不会造成财政超支问题和经济负担,就在于中国的出口收入和国内消费增长能满足固定资产投资的未来收入预期,固定资产投资提升生产、消费环境,生产、消费环境的提升改善国内消费市场与出口的效率,从而更能为投资拉动提供空间,长时间以来,中国都是这样的正回馈循环。但是,毫无疑问,中国发展国内消费市场的力度是不如出口的,国内消费市场十分粗糙,特别是规则制定匮乏、市场不良竞争手段(垄断、盗权、质量瑕疵、官商等等)长期不受约束。有时候,出口、投资的给力,反而导致了对国内市场制度建设的更为忽视。因此,国内消费是弱小而脆弱的,特别是脆弱的,也许相对于日本市场很大,但自身生产能力是脆弱的,经商环境是脆弱的。
中国目前面对和日本当年同样的问题:估计十年之内,出口都将低迷而摸索中。而中国比日本更具优势的是具有可替代的国内市场。然而,呃,(⊙o⊙)…然并卵。大前研一有句不知道抄谁的话:信用是新经济的货币。我也可以倒过来说,失去信用是新经济的死穴。新经济体的主体特征就是网络型、广地域、杂分工、个性化和信誉化。我们很难想到现今一块五毛的泡椒鸡爪会用到来自美国的过期30年旧料,我们很难证明淘宝专供到底是什么,我们网上一句乳酸饮料有毒的谣言可以击垮整个饮料行业,但同时,我们要非常清醒的认识到,在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在各类关贸总协定里,你不可能对国外商品建立关税壁垒,仅仅是因为它们提供比国内厂家更优质、有信誉的产品。
我们的奶业,不但被进口奶粉抢占了高端市场,而且也还要用进口奶粉勾兑常温奶,因此,大批小奶农灭亡,奶这一行,丢了;澳洲将进口更便宜、更优质的牛羊肉(起码不用担心是老鼠肉、猫狗肉),养殖这一行,也要丢;我在想,是的,我们可以都吃国外好东西,但是因此而损失的就业怎么算呢?这样一个行业一个行业的自行崩溃,经济是不会振作,就业是不会好转的。我绝不是在鼓吹贸易保护,我认为没有信誉的企业就应该垮台,而消费者就应该享受全球化的好处。问题是,我们不应该如此溃败。谁说我们的牛就一定养的差?奶就一定有毒呢?
因此,我们发现,其实阻碍我们国内消费市场作为发展引擎的,是限制市场不良竞争手段的环境还没有建立。不要以为这是一个喊喊就能作为的事情。第一,新经济导致碎片化、长链条和地域区隔、分散化的商业模式,本身就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第二,我国连基本的消费领域质量控制体系,都还没有做好;第三,司法独立,垄断打破,IP保护,经商环境规范化,地方保护主义消失,政商分离,官家有哪怕GDP下降3个点也要让马云封店的勇气,而不是纵容马云卖淘宝专供,这是个长期和短期观念的冲突问题,甚至,是个政治代表性的问题。
结论:中国走出然并卵,首先要让国内消费市场秩序井然,要想到,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已经无法将人家拒于门外,必将掀起一场制度的比拼,得信誉者,安家国。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下一步的发展,政改要先于经改,经改取决于政改。这个过程,没有十年完成不了。所以中国进入快牛慢熊的失去的十年,或许并不是那么没谱的推理。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我们面临的是“大有可为”,而不是如同当年的日本“听天由命”的局势,我们有人为的空间。当然,人事比啥事都难搞,最后,可能依然,然并卵。
日本为何会跌落“失落的十年”?拨开日元升值阴谋论的迷雾,日本失落的十年根本在于出口的乏力。这种乏力,当然有日元升值的因素,但是那只是暂时的。核心的问题是,日本逐渐失去在世界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就算日元不升值,日本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必须大幅提高日货的海外竞争力,才能包容不断上升的生活成本,避免和中韩等其他发展中国家同质化竞争。可惜日本由于种种内外原因,在网络时代有多次的失算。日本网络技术“孤岛化”而非和美国一样“全球化”有其特有的自身原因,这里分析不了,但总之,日本衰落的原因是出口优势在新经济形势下的丧失。同时,日本的特殊性在于老龄化导致国内消费的长期不振,使得国内消费无法取代出口作为发展引擎。因此,对于日本来说,可谓“自古华山一条路”:出口不行,搞什么政策也白搭。这就是日本的然并卵。但是,当前来看,我相信安培经济学将会取得巨大成功,降低日币价值将会极大的促进日本出口,从而带动日本再度崛起。其原因,就在于经历了漫长的摸索后,日本找到了一条在网络时代适合自己发展的出口战略——“智能硬件化”。智能硬件化,如同之前引起轩然大波的日本马桶,既包括互联网+或者智能+后的产成品,也包括智能品的零件,如90%以上的手机镜头都是日本货,这是日本从传统精工中走出的一条路。高附加值的、可机械化生产的技术硬件,即符合日本的出口需求,也适应日本日渐减少的青年人口情况。
这里要指出的是,日本面临的然并卵局势,是市场而客观的。人力不容易影响其分毫。如果日本还从市场中走不出这样一条道路,安培经济学不过是一场笑话。所以对于日本来说,然并卵的破解是一场耐心的磨练和等待,守天应时,不辍努力而已。
那中国呢?
中国从改革开放开始,就是出口拉动。但是与日本不同,中国更多体现了出口和消费的双引擎。其实国内消费一直在不断提升,甚至贡献出了房地产这只仙品来。而所谓投资拉动,之所以投资常年不会造成财政超支问题和经济负担,就在于中国的出口收入和国内消费增长能满足固定资产投资的未来收入预期,固定资产投资提升生产、消费环境,生产、消费环境的提升改善国内消费市场与出口的效率,从而更能为投资拉动提供空间,长时间以来,中国都是这样的正回馈循环。但是,毫无疑问,中国发展国内消费市场的力度是不如出口的,国内消费市场十分粗糙,特别是规则制定匮乏、市场不良竞争手段(垄断、盗权、质量瑕疵、官商等等)长期不受约束。有时候,出口、投资的给力,反而导致了对国内市场制度建设的更为忽视。因此,国内消费是弱小而脆弱的,特别是脆弱的,也许相对于日本市场很大,但自身生产能力是脆弱的,经商环境是脆弱的。
中国目前面对和日本当年同样的问题:估计十年之内,出口都将低迷而摸索中。而中国比日本更具优势的是具有可替代的国内市场。然而,呃,(⊙o⊙)…然并卵。大前研一有句不知道抄谁的话:信用是新经济的货币。我也可以倒过来说,失去信用是新经济的死穴。新经济体的主体特征就是网络型、广地域、杂分工、个性化和信誉化。我们很难想到现今一块五毛的泡椒鸡爪会用到来自美国的过期30年旧料,我们很难证明淘宝专供到底是什么,我们网上一句乳酸饮料有毒的谣言可以击垮整个饮料行业,但同时,我们要非常清醒的认识到,在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在各类关贸总协定里,你不可能对国外商品建立关税壁垒,仅仅是因为它们提供比国内厂家更优质、有信誉的产品。
我们的奶业,不但被进口奶粉抢占了高端市场,而且也还要用进口奶粉勾兑常温奶,因此,大批小奶农灭亡,奶这一行,丢了;澳洲将进口更便宜、更优质的牛羊肉(起码不用担心是老鼠肉、猫狗肉),养殖这一行,也要丢;我在想,是的,我们可以都吃国外好东西,但是因此而损失的就业怎么算呢?这样一个行业一个行业的自行崩溃,经济是不会振作,就业是不会好转的。我绝不是在鼓吹贸易保护,我认为没有信誉的企业就应该垮台,而消费者就应该享受全球化的好处。问题是,我们不应该如此溃败。谁说我们的牛就一定养的差?奶就一定有毒呢?
因此,我们发现,其实阻碍我们国内消费市场作为发展引擎的,是限制市场不良竞争手段的环境还没有建立。不要以为这是一个喊喊就能作为的事情。第一,新经济导致碎片化、长链条和地域区隔、分散化的商业模式,本身就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第二,我国连基本的消费领域质量控制体系,都还没有做好;第三,司法独立,垄断打破,IP保护,经商环境规范化,地方保护主义消失,政商分离,官家有哪怕GDP下降3个点也要让马云封店的勇气,而不是纵容马云卖淘宝专供,这是个长期和短期观念的冲突问题,甚至,是个政治代表性的问题。
结论:中国走出然并卵,首先要让国内消费市场秩序井然,要想到,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已经无法将人家拒于门外,必将掀起一场制度的比拼,得信誉者,安家国。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下一步的发展,政改要先于经改,经改取决于政改。这个过程,没有十年完成不了。所以中国进入快牛慢熊的失去的十年,或许并不是那么没谱的推理。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我们面临的是“大有可为”,而不是如同当年的日本“听天由命”的局势,我们有人为的空间。当然,人事比啥事都难搞,最后,可能依然,然并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