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高中岁月:此后不会再有人这么温柔待你
前天吃完午饭跟同事在弄堂里遛弯,不知道怎么说到高中时代,记忆里的那些人、那些事情、那些画面、那些当时的小情绪,突然一下子那么饱满而又强烈地击中了30岁的我,让我对着一个完全生长于不同环境之下的朋友,诉说起当时的一件件小事,说着说着竟然都停不下来。
高中我们学校位于半山腰,教学楼下方是一个大操场,操场的下方是女生的宿舍楼,不远处是男生楼。学校是寄宿制的,那个时候我14岁,独自离家到一两个小时车程外的学校上学,2个星期回一趟家,在学校的时间里,自己一个人管好学习、生活的所有大小事,也蛮能hold住,还觉得颇有乐趣。
住宿舍时我是寝室长,跟其他同龄女生一起,同吃同住同学习,一起去学校食堂偷偷看《流星花园》,一起打扫卫生,为在卫生评比里排名靠前而高兴,帮助宿舍里的女生调停矛盾、安抚情绪,三两个小女生关系特别好的,简直到哪里都形影不离,走哪都跟连体婴勾着胳膊叽叽喳喳个不停。高二文理分科,我分到文科班要换宿舍,老宿舍的室友眼泪汪汪让我不要走。
高中生的学习都是相似的紧张,早自习、上课、晚自习,九十点钟下了晚自习,回到宿舍洗漱好躺在床上,我就开始给其他女生讲故事,自己看过的名著、言情、青春小说,边回忆边编造,讲得津津有味,姑娘们听得也津津有味。我总觉得这一部分的我,此后很多年都一直在沉睡,那个我活得轻松惬意,自由发挥自己的文学爱好,让自己、也让其他人享受到其中的乐趣。
教室里的有趣事也有不少。文科班的时候同学之间热爱传书看,张爱玲、萧红、三毛、沈从文、王安忆、余光中、张晓风,还有安妮宝贝、韩寒、郭敬明,以及南方周末、散文诗,看完了书再交流感想,那时候大家之间特别关注彼此的周记作业,看看别人文章写得怎么样。借散文诗给我看的男生眼神柔和又深邃。
晚自习是只有住校生参加,走读生都回家自己复习功课了,每天晚自习那几个小时,也常常内容丰富,有递纸条的,递情书的,下了自习暧昧的男女生会约了在操场见面散步,偶尔停电没法看书,大家闹哄哄跑去校外小卖店买蜡烛,人人心里都为这难得的可以堂而皇之不用学习的机会而雀跃,教室里点亮星星点点的蜡烛,画面特别难忘。
学校里总有一些风云人物,在我那个高中,风云人物的种类相当丰富,有的是学习特别牛的学霸,除此之外,长得帅的、球打得好的关注度也很高,甚至,会穿衣、背影好看的男生也有不少拥趸,痞痞的混混气质的小帅哥也炙手可热,为什么我会知道这些呢,因为我有一个能在极短时间内跟各种风云人物变成哥哥妹妹、好友至交的女同桌,强大得不行。
学校明明狠抓学习,管得也很严,可偏偏还是有很多离奇出格的事情发生,学生之间口口流传的,除了大美女被2个混混追最后两帮人马约地方决斗打架,男生宿舍长期以来频频遭到社会上的小混混上门收钱,还有我自己亲身经历的,高三还有一个月要高考了,全班所有人放在教室里的课本、辅导书、笔记全部被人偷光,据说是被人偷运走拉去卖废品,还好神通广大的班主任调动各方力量3天之内就把所有东西原样弄回来了。
当时的老师也都很有趣,班主任是历史老师,戴一副茶色眼镜,咧嘴笑时能看到被烟酒熏染而成的一排黑牙,走路是慢悠悠颇有气势的踱步,名字很像桐城学派的方苞,奇妙的是他正好也是桐城人,每次上课就听他用桐城话讲述不同朝代的各种野史,我们像听说书一样的入迷,不过他并不会天马行空完全跑偏,课本学习的重点也都拎得很好,所以上课总是讲故事,但学生的成绩还是很有保证。
班主任气场强大,简直能说黑白通吃,早上做操的时候,所有的学生在下面操场排列听令做操,他站在上方高地往下看,两手臂张开撑在栏杆上,霸气得不行。班上成绩好的学生很爱他,成绩不好的坐在最后排的男生也都很服他,不学习的、谈恋爱的,甚至混社会的,都被他收治得服服帖帖,因为他对这些学生都是一样的态度,并不会因为你成绩不好、捣蛋就厌恶排斥,而是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善意的提醒,平淡接受你的样子。班上一个男生失恋了,说心情悲伤没法上课,找他请假,他竟然也哈哈笑着同意了。
去合肥上大学,父亲送我去报到,安顿好我之后他就回家了,我一个人在陌生城市的第一天,跟高中的所有熟悉的老师、同学离得远了,特别无助,当时就在宿舍楼找了一个IC卡电话机,打给方老师,脆弱得哭了,想念他们,听着老师的安慰,心才渐渐安稳了。
与班主任的不羁才子形象不同,英语老师童老师是一个高个子、皮肤黝黑,给人强烈父亲感的模范老师。责任感很强,很辛苦,一个人带了我们那个年级很多班的英语课,累得连上楼梯背都是压弯的。童老师对我特别好,在我文理科转班、英语学习暂时低谷的几个关键节点,给我极大的关心和帮助。我至今记得有一次发烧,晚上一个人在宿舍的床上睡着,烧得迷迷糊糊,他正好到女生楼来找一个学生,走廊里传来童老师的声音,当时心里那么强烈的想要喊住他,就像在期待父亲的关爱。高三的时候他因为带班太多无法应付,据说要放弃我们班,当时我们几个女生知道这个消息,一下子眼泪都忍不住了,上晚自习几个人跑去找他,眼泪汪汪挽留他让他不要走,最后他真的没有走,一直带我们直到高考结束。
去年年中,消息传来,童老师因为胃癌去世了,我觉得我一直似乎都没有接受这个事实,高中毕业后,我和其他几个同学去看望过这些老师,一起吃过饭聚会过,过年也都会打电话发短信。这些年大家都工作、成家、生子,琐事多了,跟老师的距离远了,但是就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对童老师的思念,让人泣不成声。谢谢你。我会永远想你。
还有数学老师,知道我偏科严重,数学短腿,总是在课堂上叫我上黑板做题,我常常做不出,哪怕是根本都不难的题目,也还是尴尬地在那边,急得要命,就是没辙。有一次实在太挫败了,下来后就趴在座位上哭了,数学老师看到了,当时没有说什么。第二天作业发下来,我的本子里夹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对不起,希望没有影响你的学习信心之类的话。我真的很庆幸自己遇到了这些好老师,直到后来我才慢慢懂得,此后的岁月里不会有人再这么温柔待你。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一遍一遍在听老狼的《睡在我上铺的兄弟》,那些记忆滚烫,不断翻腾。画面多得简直来不及理顺,我也不知道怎么才能好好地讲述那时的故事,那些我一直以为平淡的、苍白的、没什么可说的遥远的过去。我一直以来是一个在人生各段旅程里走得特别匆忙的人,很少愿意跟身边的人建立深厚的联系,学业结束之后通常会很快速地奔向下一个目的地,分别的时候没有过多的伤感,渐行渐远之后也很少去回顾什么。所以曾经有几年觉得自己的过去相当苍白,但很神奇的是,那些真正深刻的记忆,它们会自己照顾好自己,就静静地躺在某个很不起眼的角落里,直到你某一天受到某些触动,去把它们翻出来,好好看看它们,它们仍旧忠实,画面依然清晰,情绪依然熟悉,就像电影一样在你眼前回放演绎,仿如昨日。
高中我们学校位于半山腰,教学楼下方是一个大操场,操场的下方是女生的宿舍楼,不远处是男生楼。学校是寄宿制的,那个时候我14岁,独自离家到一两个小时车程外的学校上学,2个星期回一趟家,在学校的时间里,自己一个人管好学习、生活的所有大小事,也蛮能hold住,还觉得颇有乐趣。
住宿舍时我是寝室长,跟其他同龄女生一起,同吃同住同学习,一起去学校食堂偷偷看《流星花园》,一起打扫卫生,为在卫生评比里排名靠前而高兴,帮助宿舍里的女生调停矛盾、安抚情绪,三两个小女生关系特别好的,简直到哪里都形影不离,走哪都跟连体婴勾着胳膊叽叽喳喳个不停。高二文理分科,我分到文科班要换宿舍,老宿舍的室友眼泪汪汪让我不要走。
高中生的学习都是相似的紧张,早自习、上课、晚自习,九十点钟下了晚自习,回到宿舍洗漱好躺在床上,我就开始给其他女生讲故事,自己看过的名著、言情、青春小说,边回忆边编造,讲得津津有味,姑娘们听得也津津有味。我总觉得这一部分的我,此后很多年都一直在沉睡,那个我活得轻松惬意,自由发挥自己的文学爱好,让自己、也让其他人享受到其中的乐趣。
教室里的有趣事也有不少。文科班的时候同学之间热爱传书看,张爱玲、萧红、三毛、沈从文、王安忆、余光中、张晓风,还有安妮宝贝、韩寒、郭敬明,以及南方周末、散文诗,看完了书再交流感想,那时候大家之间特别关注彼此的周记作业,看看别人文章写得怎么样。借散文诗给我看的男生眼神柔和又深邃。
晚自习是只有住校生参加,走读生都回家自己复习功课了,每天晚自习那几个小时,也常常内容丰富,有递纸条的,递情书的,下了自习暧昧的男女生会约了在操场见面散步,偶尔停电没法看书,大家闹哄哄跑去校外小卖店买蜡烛,人人心里都为这难得的可以堂而皇之不用学习的机会而雀跃,教室里点亮星星点点的蜡烛,画面特别难忘。
学校里总有一些风云人物,在我那个高中,风云人物的种类相当丰富,有的是学习特别牛的学霸,除此之外,长得帅的、球打得好的关注度也很高,甚至,会穿衣、背影好看的男生也有不少拥趸,痞痞的混混气质的小帅哥也炙手可热,为什么我会知道这些呢,因为我有一个能在极短时间内跟各种风云人物变成哥哥妹妹、好友至交的女同桌,强大得不行。
学校明明狠抓学习,管得也很严,可偏偏还是有很多离奇出格的事情发生,学生之间口口流传的,除了大美女被2个混混追最后两帮人马约地方决斗打架,男生宿舍长期以来频频遭到社会上的小混混上门收钱,还有我自己亲身经历的,高三还有一个月要高考了,全班所有人放在教室里的课本、辅导书、笔记全部被人偷光,据说是被人偷运走拉去卖废品,还好神通广大的班主任调动各方力量3天之内就把所有东西原样弄回来了。
当时的老师也都很有趣,班主任是历史老师,戴一副茶色眼镜,咧嘴笑时能看到被烟酒熏染而成的一排黑牙,走路是慢悠悠颇有气势的踱步,名字很像桐城学派的方苞,奇妙的是他正好也是桐城人,每次上课就听他用桐城话讲述不同朝代的各种野史,我们像听说书一样的入迷,不过他并不会天马行空完全跑偏,课本学习的重点也都拎得很好,所以上课总是讲故事,但学生的成绩还是很有保证。
班主任气场强大,简直能说黑白通吃,早上做操的时候,所有的学生在下面操场排列听令做操,他站在上方高地往下看,两手臂张开撑在栏杆上,霸气得不行。班上成绩好的学生很爱他,成绩不好的坐在最后排的男生也都很服他,不学习的、谈恋爱的,甚至混社会的,都被他收治得服服帖帖,因为他对这些学生都是一样的态度,并不会因为你成绩不好、捣蛋就厌恶排斥,而是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善意的提醒,平淡接受你的样子。班上一个男生失恋了,说心情悲伤没法上课,找他请假,他竟然也哈哈笑着同意了。
去合肥上大学,父亲送我去报到,安顿好我之后他就回家了,我一个人在陌生城市的第一天,跟高中的所有熟悉的老师、同学离得远了,特别无助,当时就在宿舍楼找了一个IC卡电话机,打给方老师,脆弱得哭了,想念他们,听着老师的安慰,心才渐渐安稳了。
与班主任的不羁才子形象不同,英语老师童老师是一个高个子、皮肤黝黑,给人强烈父亲感的模范老师。责任感很强,很辛苦,一个人带了我们那个年级很多班的英语课,累得连上楼梯背都是压弯的。童老师对我特别好,在我文理科转班、英语学习暂时低谷的几个关键节点,给我极大的关心和帮助。我至今记得有一次发烧,晚上一个人在宿舍的床上睡着,烧得迷迷糊糊,他正好到女生楼来找一个学生,走廊里传来童老师的声音,当时心里那么强烈的想要喊住他,就像在期待父亲的关爱。高三的时候他因为带班太多无法应付,据说要放弃我们班,当时我们几个女生知道这个消息,一下子眼泪都忍不住了,上晚自习几个人跑去找他,眼泪汪汪挽留他让他不要走,最后他真的没有走,一直带我们直到高考结束。
去年年中,消息传来,童老师因为胃癌去世了,我觉得我一直似乎都没有接受这个事实,高中毕业后,我和其他几个同学去看望过这些老师,一起吃过饭聚会过,过年也都会打电话发短信。这些年大家都工作、成家、生子,琐事多了,跟老师的距离远了,但是就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对童老师的思念,让人泣不成声。谢谢你。我会永远想你。
还有数学老师,知道我偏科严重,数学短腿,总是在课堂上叫我上黑板做题,我常常做不出,哪怕是根本都不难的题目,也还是尴尬地在那边,急得要命,就是没辙。有一次实在太挫败了,下来后就趴在座位上哭了,数学老师看到了,当时没有说什么。第二天作业发下来,我的本子里夹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对不起,希望没有影响你的学习信心之类的话。我真的很庆幸自己遇到了这些好老师,直到后来我才慢慢懂得,此后的岁月里不会有人再这么温柔待你。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一遍一遍在听老狼的《睡在我上铺的兄弟》,那些记忆滚烫,不断翻腾。画面多得简直来不及理顺,我也不知道怎么才能好好地讲述那时的故事,那些我一直以为平淡的、苍白的、没什么可说的遥远的过去。我一直以来是一个在人生各段旅程里走得特别匆忙的人,很少愿意跟身边的人建立深厚的联系,学业结束之后通常会很快速地奔向下一个目的地,分别的时候没有过多的伤感,渐行渐远之后也很少去回顾什么。所以曾经有几年觉得自己的过去相当苍白,但很神奇的是,那些真正深刻的记忆,它们会自己照顾好自己,就静静地躺在某个很不起眼的角落里,直到你某一天受到某些触动,去把它们翻出来,好好看看它们,它们仍旧忠实,画面依然清晰,情绪依然熟悉,就像电影一样在你眼前回放演绎,仿如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