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事(非常罗嗦)
这个算到明天的500字里面
今年九月就离这件事情十一年了,不是什么大事,不过基于我现在还记得,还时不时想起,所以把它记下来。可能会有点罗嗦,不过我还是会尽量记得详细一点,毕竟是自己的经历。
2004年暑假结束,我准备上大学了。高中同学中有两位也是去重庆读大学,约我开学一起走。那时从成都到重庆还没有高铁,除了巴士,就是那种需要坐一晚上的火车。那两位同学都决定坐火车,我也摩拳擦掌的想试一试。但老娘不同意,她觉得火车危险无比。没有大人看护的我和高中小伙伴们会在火车上被这个残酷的社会百般蹂躏。于是,在她的干预下,我没和高中小伙伴一起走。开学的时间到了,老娘给我买了一个巨!难!看!无!比!的又!大!又!重!的红箱子,和我一起手牵着手儿出发了。忘了说一句,我老娘晕车。
从我家到车站需要大概一个小时车程。坐了一个小时车后,到了车站,老娘脸色蜡黄一脸欲吐的表情对我说,我不行了!你自己去吧!我就自己坐上去重庆的巴士,也不怎么害怕,因为录取通知书上说了大学会在车站那里有接送的车。Anyway,颠簸着颠簸着下午就到了菜园坝。下车后,一群棒棒涌了上来,问需不需要帮忙抗箱子。那个箱子重得我在地上拖都比较吃力,加上我一下车就晕头转向不知道该朝哪走,于是我找了一个棒棒,商量好价格,让他把我带到西南师范大学接车的地方。他拖着我的行李箱飞速前进,我背着沉重的背包在后面飞奔,很快就到了西南师范大学接车的地方。一个学长过来“新生?西南师范大学?”,我一看,暗号都对上了,点点头,上车,人满了,车开了。
车开了好一会儿,来到了一个偏僻的地方。我们的车一停,一群拿着牌子的师兄师姐们就冲上来了,嚷着“XX系”“XX系”“XX系”。我听了半天,怎么没有心理系?后来这一车的新生都被迎走了,我还在找心理系。边上有几个比较热心的师兄师姐看我茫然无措,就问我什么系的,说这里没有心理系,让我拿录取通知书给他们看看。我手足无措的翻出录取通知书给他们看,他们告诉我说这里不是录取通知书上的西南师范大学,这里是西南师范大学的一个什么什么分部。那时已经是非常下午了,我很着急,一个热心的同学把我带到了这个学校里可以发车去西南师范大学本部的地方,让我和那个买票的说说。
我把我的情况告诉了那卖票的,他先出了个主意让我给我们学院迎新的联系人打电话让人来接,因为最后一班开往本部的车不一定坐得下。坦白的说,我那时还是一个脸皮很薄生怕麻烦别人的小姑娘(其实现在也是!!!),我是宁愿晚上就在这里睡草地也不愿干这样的事。那卖票的看我满眼含泪,就安慰的说,那你先去排队吧,看能不能轮到你了。那个队伍很长,但车只有最后一辆了。
我在队伍里焦虑的等待,但还是抽空给老娘打了个电话骗她说我已经到学校安顿好了。这倒不是我懂事,而是因为我老娘是一个焦虑感很强的人,若不想被影响,必须先发制人。我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通过撒谎降低她的焦虑。比如明明自己一个人出去玩,会告诉她“好多同学一起呢,什么行程都安排好了”。比如考试56分,会告诉她“我们班最近实行新的计分制,50分及格”,再比如明明还没找到工作,但会告诉她“哎呀,已经找到一个兼职的了,最近正在做年终报告!!”。因为告诉她实话她会非常焦虑,最重要的是,她会把这种焦虑传染给我,所以我索性还是选择撒谎来得痛快(这一点我现在也在尽量改善)。
我排在一对父女的后面,我们简单的聊了一下车就来了,大家开始按顺序上车。到那对父女的时候,只剩下一个位置了,他俩就把这个位置给了我。我坐在开往本部的车上,加上又联系上了一个高中的同学,说等我到本部的时候她在校门口接我,我心里终于安定了一点。到了司机说是西南师范大学本校区的站,我就下了,然后又傻了眼,原来是在一个路边,不是校内。我问了路人校门的方向,就开始艰难的背着很重的背包,拖着很重的箱子一点点向那个方向挪动。
不知道校友们还记得不,通往正校门的那个地方有一个很大的斜坡。我使劲力气也只能一点点的拖动那个箱子,一点点的挪,一点点的挪,一点点的挪,然后,那个巨!难!看!无!比!的又!大!又!重!的红箱子 居然 就这样坏了!!轮子从箱子上掉了下来。要知道,它有轮子我才能拖动一点点,没有了轮子,我试了好几下,死活拖不动。我坐下来认真思考了一下,觉得确实是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解决了(以我当年的薄脸皮是绝对不可能让高中同学来校园以外的地方接我的,更何况我并不确切的知道自己是身处什么地方)。
这时,我大概觉得到了自己的极限了,最后用尽力气把箱子推到路边一个长凳边上以免挡路。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头发和衣服,把背包拿下来放在一边,自己端端正正的坐在箱子上,然后,开始,嚎啕大哭。我在此之前的人生也并不愉快,但从没有过这样的嚎啕大哭。虽然是女孩,但大概总还是觉得哭是软弱的象征吧。但那天在那样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下,好像终于可以天经地义毫无顾忌的使用一下哭这项功能了。
我在那里嚎哭了一会儿,不夸张,完全是嚎哭,人人侧目的那种。然后,泪眼朦胧中,看到一个叔叔带着她的女儿问我,怎么了?我说了我的情况,他说他一看就大概猜到了。他也是带她女儿来西南师范大学报到的,然后他把行李箱拿给他女儿拖着,他自己把我坏掉的箱子扛着,我又一次出发了。路上他女儿很小心翼翼的和我说着话,我颇有点不好意思被人看到了丢脸的一幕。叔叔一路上说着出门在外需要相互照应的话。还建议我和她女儿记下相互的电话号码好以后互相帮忙。路上看到有卖衣架的我们买了衣架,我坚持要帮他们付钱,我差不多只能想到这种表达感激的方式了。他们坚持不肯,后来我再坚持,叔叔也就没再说什么了。到了校门口,我在那里等我的高中同学,就和他们告别了(我和那个小姑娘并没有记下相互的号码)。后来的事就没什么可记录的了。高中同学来了,帮我把箱子弄到了心理系的接待处,师兄师姐们帮忙弄到了宿舍。然后就是后来的大学生活了。
那次之后离再次这么畅快淋漓的嚎哭,又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今年九月就离这件事情十一年了,不是什么大事,不过基于我现在还记得,还时不时想起,所以把它记下来。可能会有点罗嗦,不过我还是会尽量记得详细一点,毕竟是自己的经历。
2004年暑假结束,我准备上大学了。高中同学中有两位也是去重庆读大学,约我开学一起走。那时从成都到重庆还没有高铁,除了巴士,就是那种需要坐一晚上的火车。那两位同学都决定坐火车,我也摩拳擦掌的想试一试。但老娘不同意,她觉得火车危险无比。没有大人看护的我和高中小伙伴们会在火车上被这个残酷的社会百般蹂躏。于是,在她的干预下,我没和高中小伙伴一起走。开学的时间到了,老娘给我买了一个巨!难!看!无!比!的又!大!又!重!的红箱子,和我一起手牵着手儿出发了。忘了说一句,我老娘晕车。
从我家到车站需要大概一个小时车程。坐了一个小时车后,到了车站,老娘脸色蜡黄一脸欲吐的表情对我说,我不行了!你自己去吧!我就自己坐上去重庆的巴士,也不怎么害怕,因为录取通知书上说了大学会在车站那里有接送的车。Anyway,颠簸着颠簸着下午就到了菜园坝。下车后,一群棒棒涌了上来,问需不需要帮忙抗箱子。那个箱子重得我在地上拖都比较吃力,加上我一下车就晕头转向不知道该朝哪走,于是我找了一个棒棒,商量好价格,让他把我带到西南师范大学接车的地方。他拖着我的行李箱飞速前进,我背着沉重的背包在后面飞奔,很快就到了西南师范大学接车的地方。一个学长过来“新生?西南师范大学?”,我一看,暗号都对上了,点点头,上车,人满了,车开了。
车开了好一会儿,来到了一个偏僻的地方。我们的车一停,一群拿着牌子的师兄师姐们就冲上来了,嚷着“XX系”“XX系”“XX系”。我听了半天,怎么没有心理系?后来这一车的新生都被迎走了,我还在找心理系。边上有几个比较热心的师兄师姐看我茫然无措,就问我什么系的,说这里没有心理系,让我拿录取通知书给他们看看。我手足无措的翻出录取通知书给他们看,他们告诉我说这里不是录取通知书上的西南师范大学,这里是西南师范大学的一个什么什么分部。那时已经是非常下午了,我很着急,一个热心的同学把我带到了这个学校里可以发车去西南师范大学本部的地方,让我和那个买票的说说。
我把我的情况告诉了那卖票的,他先出了个主意让我给我们学院迎新的联系人打电话让人来接,因为最后一班开往本部的车不一定坐得下。坦白的说,我那时还是一个脸皮很薄生怕麻烦别人的小姑娘(其实现在也是!!!),我是宁愿晚上就在这里睡草地也不愿干这样的事。那卖票的看我满眼含泪,就安慰的说,那你先去排队吧,看能不能轮到你了。那个队伍很长,但车只有最后一辆了。
我在队伍里焦虑的等待,但还是抽空给老娘打了个电话骗她说我已经到学校安顿好了。这倒不是我懂事,而是因为我老娘是一个焦虑感很强的人,若不想被影响,必须先发制人。我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通过撒谎降低她的焦虑。比如明明自己一个人出去玩,会告诉她“好多同学一起呢,什么行程都安排好了”。比如考试56分,会告诉她“我们班最近实行新的计分制,50分及格”,再比如明明还没找到工作,但会告诉她“哎呀,已经找到一个兼职的了,最近正在做年终报告!!”。因为告诉她实话她会非常焦虑,最重要的是,她会把这种焦虑传染给我,所以我索性还是选择撒谎来得痛快(这一点我现在也在尽量改善)。
我排在一对父女的后面,我们简单的聊了一下车就来了,大家开始按顺序上车。到那对父女的时候,只剩下一个位置了,他俩就把这个位置给了我。我坐在开往本部的车上,加上又联系上了一个高中的同学,说等我到本部的时候她在校门口接我,我心里终于安定了一点。到了司机说是西南师范大学本校区的站,我就下了,然后又傻了眼,原来是在一个路边,不是校内。我问了路人校门的方向,就开始艰难的背着很重的背包,拖着很重的箱子一点点向那个方向挪动。
不知道校友们还记得不,通往正校门的那个地方有一个很大的斜坡。我使劲力气也只能一点点的拖动那个箱子,一点点的挪,一点点的挪,一点点的挪,然后,那个巨!难!看!无!比!的又!大!又!重!的红箱子 居然 就这样坏了!!轮子从箱子上掉了下来。要知道,它有轮子我才能拖动一点点,没有了轮子,我试了好几下,死活拖不动。我坐下来认真思考了一下,觉得确实是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解决了(以我当年的薄脸皮是绝对不可能让高中同学来校园以外的地方接我的,更何况我并不确切的知道自己是身处什么地方)。
这时,我大概觉得到了自己的极限了,最后用尽力气把箱子推到路边一个长凳边上以免挡路。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头发和衣服,把背包拿下来放在一边,自己端端正正的坐在箱子上,然后,开始,嚎啕大哭。我在此之前的人生也并不愉快,但从没有过这样的嚎啕大哭。虽然是女孩,但大概总还是觉得哭是软弱的象征吧。但那天在那样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下,好像终于可以天经地义毫无顾忌的使用一下哭这项功能了。
我在那里嚎哭了一会儿,不夸张,完全是嚎哭,人人侧目的那种。然后,泪眼朦胧中,看到一个叔叔带着她的女儿问我,怎么了?我说了我的情况,他说他一看就大概猜到了。他也是带她女儿来西南师范大学报到的,然后他把行李箱拿给他女儿拖着,他自己把我坏掉的箱子扛着,我又一次出发了。路上他女儿很小心翼翼的和我说着话,我颇有点不好意思被人看到了丢脸的一幕。叔叔一路上说着出门在外需要相互照应的话。还建议我和她女儿记下相互的电话号码好以后互相帮忙。路上看到有卖衣架的我们买了衣架,我坚持要帮他们付钱,我差不多只能想到这种表达感激的方式了。他们坚持不肯,后来我再坚持,叔叔也就没再说什么了。到了校门口,我在那里等我的高中同学,就和他们告别了(我和那个小姑娘并没有记下相互的号码)。后来的事就没什么可记录的了。高中同学来了,帮我把箱子弄到了心理系的接待处,师兄师姐们帮忙弄到了宿舍。然后就是后来的大学生活了。
那次之后离再次这么畅快淋漓的嚎哭,又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