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涉及的几个方面
韩国张同学从自己学习汉语的亲身经历出发,为我们谈了她的几次不愉快的课堂经历,提出了一些对外汉语教师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
1、隐私问题
某老师是第一次给她们上课,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老师让每个同学做一个自我介绍。班上只有两位同学是有过工作经历的,老师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就问她们收入多少,年龄多大,甚至是有没有结婚,父母的情况等等。老师的做法也引起了其他同学的好奇,班上同学都问她们俩这些比较隐私的问题,导致两位同学与该老师关系非常不好。
2、课堂反馈与解决问题
某老师给外国学生上课。课堂上,学生提出了问题,老师无法回答,并采取了回避的态度。课后,该老师也没有与提问学生沟通,帮助解答问题。在以后的课堂中,该老师一直对学生的提问置之不理,造成不良影响。
3、责任与公平
某老师给她们上听力课。课一开始,该老师就定下了各种规矩:课上不准看书,不准做笔记,只准看我的ppt!一个学期的听力课,该老师一直要求同学们这么做,没有听去过学生们的意见。快要期末考试,学生们心中非常不安,因为同时参加听力考试的还有其他两个班,而那两个班的老师对自己的学生非常友爱,而且给他们做了考前指导。最后,学生与老师起了冲突——学生们认为,老师没有资格让学生们这不能做那不能做,这样的做法是对学生严重的不负责——因为考试成绩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如果过不了,就不能毕业。
4、文化平等与尊重
某老师上课时说到“吃猪肉”。班上恰好有几个穆斯林同学。该老师居然说:“你们居然不吃猪肉,太奇怪了!”然后又问其他非穆斯林同学,当听到某个国家的学生们吃生肉片时,该老师又说:“你们居然吃生肉,太野蛮了!”
5、肯定与鼓励
某老师对他们班的要求非常严格,班上同学在高压条件下,学习都非常努力用功。但是考试的时候,一个学生却只得了45分。这个学生很伤心,因为在他们国家,学生们只要表现努力,考试就没有不通过的,老师应该肯定学生的努力。由于这个原因,班上几名外国学生都放弃了继续学习汉语。
总结:
1.隐私:每个人都有隐私需要,隐私不单是西方文化的独有的。无论是对待欧美学生还是日韩学生,都要尊重他们的隐私,在询问某些个人问题时,最好先征询学生的意见,比如,“这个问题能不能问?”
2.平等:在中国,虽然老师是课堂的主导者,但这并不等于说老师是一个权威,一个立法者。老师的课堂管理方式,要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关系。学生们都是成人,所以在课堂管理中,老师不要扮演“家长”的角色,不要老是命令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3.责任:外国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汉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老师应该作为一个积极的帮助者,给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自己不懂,那么课后也要查清楚后告诉学生,不要采取回避甚至忽视的态度。
4.公平:绝大多数学生对分数都是比较在乎的。在给定分数的时候,一定要参考学生的平常表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动性和努力,应当在分数上得到肯定和反映。一句话,学生需要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尤其是在分数上。
5.文化:课堂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环境,老师要始终关注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并对学生们各自的文化表示尊重和理解。
1、隐私问题
某老师是第一次给她们上课,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老师让每个同学做一个自我介绍。班上只有两位同学是有过工作经历的,老师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就问她们收入多少,年龄多大,甚至是有没有结婚,父母的情况等等。老师的做法也引起了其他同学的好奇,班上同学都问她们俩这些比较隐私的问题,导致两位同学与该老师关系非常不好。
2、课堂反馈与解决问题
某老师给外国学生上课。课堂上,学生提出了问题,老师无法回答,并采取了回避的态度。课后,该老师也没有与提问学生沟通,帮助解答问题。在以后的课堂中,该老师一直对学生的提问置之不理,造成不良影响。
3、责任与公平
某老师给她们上听力课。课一开始,该老师就定下了各种规矩:课上不准看书,不准做笔记,只准看我的ppt!一个学期的听力课,该老师一直要求同学们这么做,没有听去过学生们的意见。快要期末考试,学生们心中非常不安,因为同时参加听力考试的还有其他两个班,而那两个班的老师对自己的学生非常友爱,而且给他们做了考前指导。最后,学生与老师起了冲突——学生们认为,老师没有资格让学生们这不能做那不能做,这样的做法是对学生严重的不负责——因为考试成绩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如果过不了,就不能毕业。
4、文化平等与尊重
某老师上课时说到“吃猪肉”。班上恰好有几个穆斯林同学。该老师居然说:“你们居然不吃猪肉,太奇怪了!”然后又问其他非穆斯林同学,当听到某个国家的学生们吃生肉片时,该老师又说:“你们居然吃生肉,太野蛮了!”
5、肯定与鼓励
某老师对他们班的要求非常严格,班上同学在高压条件下,学习都非常努力用功。但是考试的时候,一个学生却只得了45分。这个学生很伤心,因为在他们国家,学生们只要表现努力,考试就没有不通过的,老师应该肯定学生的努力。由于这个原因,班上几名外国学生都放弃了继续学习汉语。
总结:
1.隐私:每个人都有隐私需要,隐私不单是西方文化的独有的。无论是对待欧美学生还是日韩学生,都要尊重他们的隐私,在询问某些个人问题时,最好先征询学生的意见,比如,“这个问题能不能问?”
2.平等:在中国,虽然老师是课堂的主导者,但这并不等于说老师是一个权威,一个立法者。老师的课堂管理方式,要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关系。学生们都是成人,所以在课堂管理中,老师不要扮演“家长”的角色,不要老是命令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3.责任:外国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汉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老师应该作为一个积极的帮助者,给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自己不懂,那么课后也要查清楚后告诉学生,不要采取回避甚至忽视的态度。
4.公平:绝大多数学生对分数都是比较在乎的。在给定分数的时候,一定要参考学生的平常表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动性和努力,应当在分数上得到肯定和反映。一句话,学生需要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尤其是在分数上。
5.文化:课堂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环境,老师要始终关注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并对学生们各自的文化表示尊重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