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门槛是怎样的?
文学唯一的门槛是——有人觉得它有门槛。
七八年前,我在读哈扎尔辞典和博尔赫斯的小说集。文字不用说,相当古怪。博尔斯经常谈到宇宙,无限,神秘莫测的社会一角。而哈扎尔辞典那几年非常流行,里面涉及了不可思议的历史,死亡,以及阿捷赫公主和她的镜子。
某天晚上,一个书商,兼小藏书家问我这两本书应该怎么读?有什么意义?为什么看不懂?我感到非常惊愕,对我来说,她所拥有的书是我的十倍百倍,并且读过的书也胜过我许多,为什么完全不懂文学呢。奇怪。后来我把这事想明白了。正如我开头的第一句话——文学唯一的门槛是——有人觉得它有门槛。
为了帮她解决麻烦,我反过来问了她几个问题。以帮助她度过文学的门槛。
你已经在读了,而且很自然的就读下去了,为什么还问我该怎么读?
可是我不懂这本书的意义啊?
他们没什么意义,文学不是哲学,尽管看起来很相似。而且你不需要看懂。
看不懂我怎么理解一本书呢?
难道品钦作品里每一个科学问题,你都要明白才能阅读吗?
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就是认真读,相信,把它当回事。不要管作家编织的文字迷宫,这正是文学的乐趣。你可以说,嘿,你知道吗哥们。你和奥德赛一样,回家之路漫漫。也可以说那些在外打工,老婆在家被人搞的人是奥德赛,是可怜人的命运。也可以跟人往大了说,奥德赛是男人们在历史中的命运,困难,希望,复仇,为了在土地上拥有家庭。再往海了说,奥德赛是人类自我精神的体现,我们相信始终能战胜困难,不管是他人的,自我的,还是大自然的。
但。奥德赛依然可以作为冒险故事去读,实际上它也是冒险故事最早的和最好的范本。如果你要强加给它一个终极意义,你等于毁了伟大作品。好的文学作品,并非提供了某种意义,而是让人们获得了不同的答案以及享受了它带来的乐趣。如果你说你没读懂,没想明白,那是因为你没有过了文学的门槛,文学的门槛是你以为他有门槛。而它实际上敞开怀抱迎接你,你只需要认真去读,并不带偏见的认为它藏了某种终极答案,这时你就过了那道门槛。
1984对我来说依然是最惨绝人寰的爱情故事。它的政治寓意我明白。然而,你若看作这是它唯一的作用。而不为其中个人的遭遇而悲伤。额。。。好吧。其实你已经离题了。你以为它有门槛,讲了某个固定的东西,有了某种固定的象征,你就在文学之外了。
去看看堂吉诃德在历史中的解释吧。几乎是颠覆性的。最早大家是当喜剧看的,这个骑士明显是个逗逼。再后来人们认为这是讽刺逆历史潮流的乡巴佬的。到了现代,更多的是把它当作一种精神,象征着人在主流社会中的独立自我。然而这就是文学,在不同人眼里,不同的时代,它具有不同的意义。本质上,它就是个故事,好玩,好看,能看到自己的愚昧,也能看到自己的坚持。如果你认真在看,并且相信这个故事,也不带认知偏见,我实在搞不懂有什么不能理解的。
我知道写到这里,大家依然会有疑问。有的人强调背景,有的人觉得某些作品晦涩。
强调背景的,是忽视了文学本身。他们所说的原因是,如果你无法了解背景,是不能感受到这些内容具体所形容的含义和感受。大家这个时候其实可以随便翻开一本书,去找那些你不了解的背景,实际上你找一辈子也找不完。这些东西,就是作家本身,对那时的背景也是出于自己的理解。因此了解背景是完全不现实的事情。
遇到这种情况,要么作品本身太有问题,他是写给自己看的,你要理解他的作品,就得成为他。要么是读者本人出现了问题,已经文盲到不知道基本的知识。当然,读一些相关的知识是好事,但这和阅读门槛无关。如前所述,阅读唯一的门槛是,你以为它有门槛。
还有一种书。写的非常晦涩,难懂。感觉人类的大脑完全不够用。这种书,你还是离的远远的。这不是文学作品,这是自言自语,这是把文字打回到石器时代。现代语言简洁,准确。这两个标准是语言的基础,就是文学的基础。不过我也不敢保证会永远维持这种现象,就目前人类文明来说,最好的文学都是简洁优美的。或许人类文化某天彻底颠覆,有人会去创作只有三个人才能听懂的故事和诗歌。
(如果涉及到翻译水平问题,古文作品,不在上讨论之列,我们是现代人,就拿现代文字说事。像四大名著,用同等水平的当代白话去改写,也是非常好看的。文学作品的门槛,不能考虑这些因素。不然更古老的文字,可能只有一两个人看的懂。文学作品是普世的,很多牛逼的作家最大的愿望就是人们多阅读好的作品,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有一些人告诉你,阅读文学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仿佛容易是一件丢脸的事情。知道不知道iphone用起了那么方便,是伟大的体现?)
知乎链接
七八年前,我在读哈扎尔辞典和博尔赫斯的小说集。文字不用说,相当古怪。博尔斯经常谈到宇宙,无限,神秘莫测的社会一角。而哈扎尔辞典那几年非常流行,里面涉及了不可思议的历史,死亡,以及阿捷赫公主和她的镜子。
某天晚上,一个书商,兼小藏书家问我这两本书应该怎么读?有什么意义?为什么看不懂?我感到非常惊愕,对我来说,她所拥有的书是我的十倍百倍,并且读过的书也胜过我许多,为什么完全不懂文学呢。奇怪。后来我把这事想明白了。正如我开头的第一句话——文学唯一的门槛是——有人觉得它有门槛。
为了帮她解决麻烦,我反过来问了她几个问题。以帮助她度过文学的门槛。
你已经在读了,而且很自然的就读下去了,为什么还问我该怎么读?
可是我不懂这本书的意义啊?
他们没什么意义,文学不是哲学,尽管看起来很相似。而且你不需要看懂。
看不懂我怎么理解一本书呢?
难道品钦作品里每一个科学问题,你都要明白才能阅读吗?
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就是认真读,相信,把它当回事。不要管作家编织的文字迷宫,这正是文学的乐趣。你可以说,嘿,你知道吗哥们。你和奥德赛一样,回家之路漫漫。也可以说那些在外打工,老婆在家被人搞的人是奥德赛,是可怜人的命运。也可以跟人往大了说,奥德赛是男人们在历史中的命运,困难,希望,复仇,为了在土地上拥有家庭。再往海了说,奥德赛是人类自我精神的体现,我们相信始终能战胜困难,不管是他人的,自我的,还是大自然的。
但。奥德赛依然可以作为冒险故事去读,实际上它也是冒险故事最早的和最好的范本。如果你要强加给它一个终极意义,你等于毁了伟大作品。好的文学作品,并非提供了某种意义,而是让人们获得了不同的答案以及享受了它带来的乐趣。如果你说你没读懂,没想明白,那是因为你没有过了文学的门槛,文学的门槛是你以为他有门槛。而它实际上敞开怀抱迎接你,你只需要认真去读,并不带偏见的认为它藏了某种终极答案,这时你就过了那道门槛。
1984对我来说依然是最惨绝人寰的爱情故事。它的政治寓意我明白。然而,你若看作这是它唯一的作用。而不为其中个人的遭遇而悲伤。额。。。好吧。其实你已经离题了。你以为它有门槛,讲了某个固定的东西,有了某种固定的象征,你就在文学之外了。
去看看堂吉诃德在历史中的解释吧。几乎是颠覆性的。最早大家是当喜剧看的,这个骑士明显是个逗逼。再后来人们认为这是讽刺逆历史潮流的乡巴佬的。到了现代,更多的是把它当作一种精神,象征着人在主流社会中的独立自我。然而这就是文学,在不同人眼里,不同的时代,它具有不同的意义。本质上,它就是个故事,好玩,好看,能看到自己的愚昧,也能看到自己的坚持。如果你认真在看,并且相信这个故事,也不带认知偏见,我实在搞不懂有什么不能理解的。
我知道写到这里,大家依然会有疑问。有的人强调背景,有的人觉得某些作品晦涩。
强调背景的,是忽视了文学本身。他们所说的原因是,如果你无法了解背景,是不能感受到这些内容具体所形容的含义和感受。大家这个时候其实可以随便翻开一本书,去找那些你不了解的背景,实际上你找一辈子也找不完。这些东西,就是作家本身,对那时的背景也是出于自己的理解。因此了解背景是完全不现实的事情。
遇到这种情况,要么作品本身太有问题,他是写给自己看的,你要理解他的作品,就得成为他。要么是读者本人出现了问题,已经文盲到不知道基本的知识。当然,读一些相关的知识是好事,但这和阅读门槛无关。如前所述,阅读唯一的门槛是,你以为它有门槛。
还有一种书。写的非常晦涩,难懂。感觉人类的大脑完全不够用。这种书,你还是离的远远的。这不是文学作品,这是自言自语,这是把文字打回到石器时代。现代语言简洁,准确。这两个标准是语言的基础,就是文学的基础。不过我也不敢保证会永远维持这种现象,就目前人类文明来说,最好的文学都是简洁优美的。或许人类文化某天彻底颠覆,有人会去创作只有三个人才能听懂的故事和诗歌。
(如果涉及到翻译水平问题,古文作品,不在上讨论之列,我们是现代人,就拿现代文字说事。像四大名著,用同等水平的当代白话去改写,也是非常好看的。文学作品的门槛,不能考虑这些因素。不然更古老的文字,可能只有一两个人看的懂。文学作品是普世的,很多牛逼的作家最大的愿望就是人们多阅读好的作品,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有一些人告诉你,阅读文学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仿佛容易是一件丢脸的事情。知道不知道iphone用起了那么方便,是伟大的体现?)
知乎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