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死脑筋
我们家餐桌上最常见的景象便是:妹妹侃侃而谈未来要赚许许多多的钱,要买许多梦寐以求的东西,然后母亲假装无意试探:“你以后赚那么多钱,那么要给多少钱让我们当生活费."妹妹不假思索,“大概工资的一半吧。”母亲听后满意的笑笑,然后转头问我:“那你呢。”我思考良久后,选择了沉默。沉默并非我不愿掏钱去养活他们,而是因为我不知道未来能否养活自己,更大部分是我在思考,为什么是用钱来衡量我们之间的情感。
可能是我太理想主义,总是觉得任何东西贴上金钱的标签就变得低廉,我一直想做一个诗人,就是那种可以坚定自己做事态度,诗意生活不忘初心,不甘现状却又不屈现实的人,后来才发现,成为一个死人更为容易些,心死了,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牵绊与欲望了。所以我没钱,却又不愿承认自己的贫穷,然后装作不屑钱财,一副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的虚伪样。
现实却是即使再虚伪的人活着也有理想的目标,每个人都是如此,高洁的人相信人会死思想却不会死,世俗的人汲汲于财富权势,但他们并没有本质的差别,大家都只是为了让生命更有意义而已。我只是个游走在现实与迷梦之间的怪人,我渴望乌托邦,也会在国民老公微博下留言,我愤怒那些肮脏的现实,同时也成为龙应台笔下不会生气的中国人。梦想是纯净物,不容亵渎,而现实是机关大炮,不容蔑视,所以我顶着那具穷困潦倒的肉身,懦弱,孤独,恐惧,直至平庸。其实世界不是由一群愤愤不平的分歧者所创造,世界需要理想主义,但大部分是那些有能力有魄力的实干者去打造。
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被上帝选中成为那个掌舵社会的人,我同大部分人一般,行动于井然有序的大染缸中,被千千万万未知牵引着未来,只是个无关痛痒的小人物,可是后来渐渐察觉,哦,原来我不是只会顺从,所有顺从只有个小小的愿望,就是卖力地附和这个世界,然后不至于被淹没在前进的洪涛中。当你在抱怨现实种种时,大人总是认为你是在自讨苦吃,泛泛而谈那些不切实际也只会徒留烦恼,你的所有努力只会被社会的车轮无情碾压,最终只能剩下那悲哀渺小的轻叹。可是他们不知,这些努力并非徒劳,它们使我心安,让我成为我,让我真正触摸到自己渺小简陋的灵魂,让我愿意再更加努力地去活。
还记得刚过不久的高三,短暂的一年也挤满了书本与各种小情绪,和想象中有所不同,并没有那么多离别感伤,没有起早贪黑的拼命,大部分时间都让我荒废掉,所以我常常有许多莫名的小脾气,气愤自己的不努力不进取,而有件事却让我高三第一次感到惶恐紧张,并非质检考差,而是学校发生了一件惊天大事,高考前一个月的家长会前,隔壁班的一个男生持剪刀刺伤了我们班的一个女生,然后自杀了。事情就发生在学校不远处,而当时我正在学校,那时我突然有种离死神很近的感觉,我很害怕,害怕大过悲伤与同情,那个被取消家长会的下午,我一遍一遍的刷新微博,看最新新闻,想了解最透彻的真相,然而死去的和受伤的都不会道出真相,所以无数的猜测,情杀,男生心理不健康,女生个性太差,各式各样的言论接憧而至,我一遍又一遍在官方发言下留言:“真相未出前请不要随意猜测。”因为那一刻我好像能理解两个皆为受害者家人的心情,那个平日无所交集的女孩的脸在脑海中甜甜地笑着,我好像知道,无论事实如何,他们都不愿被不明真相之人的口水所淹没。而那一晚上,我突然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至少平安平凡,健康快乐。所以有那么一个晚上,我怀着感恩的心,第一次感谢平凡普通的自己。那个晚上,难过却又心安。
现在高考结束了,我依旧选择沉默去回应任何我没有十足把握的问题,像回答母亲问我未来会有多少生活费给他们那般,去回应七大姑八大姨高考考得怎么样的盘问。我不愿去对答案,就像癌症晚期的病人不愿躺在床上掐着指头数死期。可是我又有那么点信心,或者说是侥幸,认为平凡普通的自己会有点小运气……回想小学,初中,高中,那些完结的小故事,我看到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步一步的成长,就如沈从文所言:“一个白日带走一点青春,日子虽不能毁坏我印象中你所给我的光明,却慢慢的使我不同了."是的,我不同了,我不再是只会抱怨感伤的孩子了,慢慢的,我已成为坚强的西西弗斯,众人眼中是个无聊可怜的悲剧人物,然而,我虽选择了日复一日的重复,却也在其中收获了一点一滴的进步,那是我的信仰。
可能是我太理想主义,总是觉得任何东西贴上金钱的标签就变得低廉,我一直想做一个诗人,就是那种可以坚定自己做事态度,诗意生活不忘初心,不甘现状却又不屈现实的人,后来才发现,成为一个死人更为容易些,心死了,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牵绊与欲望了。所以我没钱,却又不愿承认自己的贫穷,然后装作不屑钱财,一副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的虚伪样。
现实却是即使再虚伪的人活着也有理想的目标,每个人都是如此,高洁的人相信人会死思想却不会死,世俗的人汲汲于财富权势,但他们并没有本质的差别,大家都只是为了让生命更有意义而已。我只是个游走在现实与迷梦之间的怪人,我渴望乌托邦,也会在国民老公微博下留言,我愤怒那些肮脏的现实,同时也成为龙应台笔下不会生气的中国人。梦想是纯净物,不容亵渎,而现实是机关大炮,不容蔑视,所以我顶着那具穷困潦倒的肉身,懦弱,孤独,恐惧,直至平庸。其实世界不是由一群愤愤不平的分歧者所创造,世界需要理想主义,但大部分是那些有能力有魄力的实干者去打造。
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被上帝选中成为那个掌舵社会的人,我同大部分人一般,行动于井然有序的大染缸中,被千千万万未知牵引着未来,只是个无关痛痒的小人物,可是后来渐渐察觉,哦,原来我不是只会顺从,所有顺从只有个小小的愿望,就是卖力地附和这个世界,然后不至于被淹没在前进的洪涛中。当你在抱怨现实种种时,大人总是认为你是在自讨苦吃,泛泛而谈那些不切实际也只会徒留烦恼,你的所有努力只会被社会的车轮无情碾压,最终只能剩下那悲哀渺小的轻叹。可是他们不知,这些努力并非徒劳,它们使我心安,让我成为我,让我真正触摸到自己渺小简陋的灵魂,让我愿意再更加努力地去活。
还记得刚过不久的高三,短暂的一年也挤满了书本与各种小情绪,和想象中有所不同,并没有那么多离别感伤,没有起早贪黑的拼命,大部分时间都让我荒废掉,所以我常常有许多莫名的小脾气,气愤自己的不努力不进取,而有件事却让我高三第一次感到惶恐紧张,并非质检考差,而是学校发生了一件惊天大事,高考前一个月的家长会前,隔壁班的一个男生持剪刀刺伤了我们班的一个女生,然后自杀了。事情就发生在学校不远处,而当时我正在学校,那时我突然有种离死神很近的感觉,我很害怕,害怕大过悲伤与同情,那个被取消家长会的下午,我一遍一遍的刷新微博,看最新新闻,想了解最透彻的真相,然而死去的和受伤的都不会道出真相,所以无数的猜测,情杀,男生心理不健康,女生个性太差,各式各样的言论接憧而至,我一遍又一遍在官方发言下留言:“真相未出前请不要随意猜测。”因为那一刻我好像能理解两个皆为受害者家人的心情,那个平日无所交集的女孩的脸在脑海中甜甜地笑着,我好像知道,无论事实如何,他们都不愿被不明真相之人的口水所淹没。而那一晚上,我突然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至少平安平凡,健康快乐。所以有那么一个晚上,我怀着感恩的心,第一次感谢平凡普通的自己。那个晚上,难过却又心安。
现在高考结束了,我依旧选择沉默去回应任何我没有十足把握的问题,像回答母亲问我未来会有多少生活费给他们那般,去回应七大姑八大姨高考考得怎么样的盘问。我不愿去对答案,就像癌症晚期的病人不愿躺在床上掐着指头数死期。可是我又有那么点信心,或者说是侥幸,认为平凡普通的自己会有点小运气……回想小学,初中,高中,那些完结的小故事,我看到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步一步的成长,就如沈从文所言:“一个白日带走一点青春,日子虽不能毁坏我印象中你所给我的光明,却慢慢的使我不同了."是的,我不同了,我不再是只会抱怨感伤的孩子了,慢慢的,我已成为坚强的西西弗斯,众人眼中是个无聊可怜的悲剧人物,然而,我虽选择了日复一日的重复,却也在其中收获了一点一滴的进步,那是我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