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四礼
![]() |
四姐妹向姨父祝贺100周岁生日 |
下载了龚育之的《党史杂记末编》,里面有一篇文章专门写他的连襟黄洛峰,忍不住要打听其家事。根据书中交代,龚的妻子是孙小礼,孙小礼有三个姐姐,孙少礼、孙幼礼和孙稚礼。根据四姐妹怀念姨父陈翰笙的文章《与陈翰笙姨父相处八十年》可知,四姐妹的母亲名叫顾淑礼,孙家的四个姑娘则是少小幼稚的顾淑礼。
孙少礼是王光美的入党介绍人,一九四六年在北平军调部中共代表团工作,她的丈夫是上个月刚刚去世的曾任中联部副部长的外交家张香山。孙少礼曾任任外交部新闻司专员。书里还提到孙少礼的儿子张晓贝,网上查到这是法国的中文报纸——据说是欧洲最大的中文媒体《欧洲时报》的常务副社长的名字。看来和执掌美国《侨报》的范长江的儿子一样,都是我党派去的。
查孙稚礼,都是和她丈夫吴佩伦的名字一起,两人都是国民党中央大学的毕业生,现在是中编办的离休干部,都热心公益事业。根据许良英的回忆,吴佩伦1947 年是浙江大学地下党负责人,孙家的另外一个女儿孙幼礼当时是浙江大学的学生,也是地下党的支部成员。吴佩伦和孙稚礼应该是在重庆时代就参与了学生运动和党的地下工作。1950年《中国青年》杂志刚刚成立时,吴是五大编委之一。吴应该是一位行政管理方面的专家,网上可以查到他的论著有《当代中国政府概论》、《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地方机构改革思考》等等 。根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的名单,孙稚礼是一位资深的翻译家。孙稚礼的女儿吴笙,1949年生,现为中国联通进出口有限公司资深经理。
1947年春,由中共南京局青年组(在上海)的吴佩纶联系的浙大学生刘茂森负责建立地下党支部。刘茂森任支部书记,许良英、孙幼礼为支部委员。1947年夏,吴佩纶到香港去了,上海局组织部长钱瑛派洪德铭到杭州帮助浙大学生。刘茂森等毕业后,由许良英任支部书记,李景先、徐永义为支部委员。1948年2月以后,上海局派陈向明常住杭州,负责地下党杭州工委,主要工作在浙大。(http://www.topchinesenews.com/blog/viewblog.aspx?msg_id=4& user_id=6572&category=8&type_name=%BA%EC%D1%D2%B6%F9%C5%AE%D1%A1 %D4%D8)
孙幼礼查不到什么东西,但既然其他几位的丈夫可以确定了,这位无疑就是黄洛峰的夫人了。黄洛峰(1909 ——1980)原名黄恺,云南鹤庆云鹤镇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任中共安宁、易门、禄丰三县特委书记。1929年,任昆明市团委书记。1930年,留学日本,参加留日支部。“九一八”事变后回国,致力于文化出版事业,编辑出版《读书生活》杂志,创办读书生活出版社,任总经理,后又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管委会主席。1949年2月,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委员会主任委员。解放后,历任出版总署出版局局长、文化部部长助理、文化学院院长兼党组书记、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院副所长、中国历史博物馆顾问、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八大代表、第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
黄洛峰的女儿黄燕生,是社科出版社的编审。1952年出生于北京。1984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宗教系,师从任继愈、杨曾文、杜继文诸先生,研习佛学,获硕士学位。现为编审,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策划编辑,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孙小礼,1932年7月4日生于北京,原籍杭州。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教授、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首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科学方法论、科学思想史、"科学与社会"研究,发表论文200多篇。
龚育之的父亲是龚饮冰,1923年入党的老党员,长期从事地下工作,解放后中央轻工业部副部长、党组书记。其继母是奇女子王一知(施存统前妻,张太雷的革命伴侣)。龚育之曾任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党校副校长。
龚育之和孙小礼的儿子龚克,1955年6月生。 1970年到工厂,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1982年毕业,后由国家公派留学。1986年12月获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博士学位。1987年回国在清华大学工作,先后晋升为副教授(1990年)、教授(1994年),并曾任研究生院副院长、电子工程系主任、宇航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科技处处长。1999年任清华大学副校长,2004年兼任信息学院院长和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主任。2006年7月担任天津大学校长。
龚育之和孙小礼的女儿龚明,在中信实业银行工作。
结论:孙家四礼,很不简单,学有所长,各有成就,而且都嫁给了我党高干。其后代也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占据着教育、外事、新闻出版、金融国企等重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