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毕业留念——博士学位论文致谢
这应该是我人生最后一次毕业了。
大学本科的时候,我没有想过自己会读研究生;读研究生的时候,我没有想到自己会读博士。好像,每一次进学都有看不见的命运之手在推动?!
研究生三年级的时候,我才决定考博。那时候已经是十月份。未做完的项目、未定稿的毕业论文都令人忙乱。然而当时我和老高又处在恋爱的第二年,定期的约会是必不能取消的,没办法呀,谈恋爱对女生来说也是必须要重视的事情!这么一来时间被压缩的很厉害。于是忍不住患得患失、脾气不好的我,在宿舍里就会冲着我的闺蜜们嚷嚷嚷。可是她们不高兴起来也很不客气,也冲着我发脾气。就这样一边谈恋爱一边发着脾气一边紧张的复习,园园丫和我两个人考博的人后来居然都被幸运眷顾,她去了南京,我去了上海。虽然吐槽和辩论占了我们相处的大部分时间,但是我最要感谢我的闺蜜们,常年无条件的站在我这边,支持我所有合理、以及不合理的想法!
我一个人来上海笔试、面试。面试的前几天,上海气温骤降,我新买的套装没了用场。最后呢,我穿着阿迪的那件很休闲的迪士尼大红色外套——衣服上印着米奇的图案——去面试。当我推门进去的时候,我看到屋子居中坐着一位气质儒雅的老师,他带着细框的眼镜,穿着白色衬衫,袖口整齐的钉着黑色锆石镶金边的方形袖扣。他逆光而坐,光线从后面笼罩在白色的衬衫上,微微反射,形成了一种温和却强大的气场,让我紧张起来。我对戳了一下食指,定神坐下来,开始和几位老师互相自我介绍。面试的问题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只记得自己像一只竹笋一样,可怜的有限的知识被层层剥开,露出我内心的贫乏。最后现场翻译英语的时候,我甚至快要结巴了起来。面试结束之后,脊背几乎被汗透了。
后来,姣姣姐和我在艺术楼的咖啡屋里又见到葛老师。葛老师收起他的气场对我说:“看到你我都有点吃惊,怎么年纪这么小,还是小朋友啊!”我大笑,心里却在想:因为我穿了迪士尼风格的衣服吧!
葛老师其实不是一个喜欢严肃的人。但是他对学生要求很严格,经常给我们找各种各样的任务。开始我们做事情的时候总有难度,后来一步一步走下去,发现竟然也都做到了,最后自然获益匪浅。有一次元旦聚餐的时候,葛老师喝了酒,很开心的说:“忙点好。如果你们经常觉得紧张、焦虑,那我就放心了!哈哈!”这话说出,同门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瞬间同时安静了,然后大家哄堂大笑。
在导师的带领和指导下,我开始了系统的了解和学习创意写作。在毕业论文选题的时候,我想,自己的研究方向一定要在创意写作的领域之内。但是我始终无法确定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最后,老师的点拨,使我将非虚构写作这个选题和我本人的游记写作的兴趣链接了起来,于是我就把中国的非虚构写作作为我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
葛老师虽然对学生要求很多,但是在创意写作中心之外的其他老师面前,总是以夸赞为主。在学校里,我们都像小鸡雏,躲在老师的羽翼之下,风雨都在外面。所以老师才要求我们“紧张、焦虑”,大概就是希望有一天,我们走出了这个羽翼,也能够独立面对世界种种吧!感三年来老师的殷殷教诲!
我们创意写作中心的每一位老师:陈老师、许老师、任老师,有这样的风格:对学生极端爱护又要求严格,总是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训导,却每每包容。
许老师既是我的老师,又是我的师兄,毕业后有机会人才引进而留校成为老师。但是他不喜欢我叫他师兄,因为他说那样把他叫老了。许师兄很多次跟我说:“你要注意……当初我……有一些经验,也吃了亏,给你说说,少走弯路。比如……”有一次我烦了,直接打断他:“师兄,你是真的啰嗦呀!”师兄着急叹气:“哎呀!你!我这是对你好的,你知不知道……”。我们的交谈大多诸如此类。我和道军师兄因为课题和编书的缘故交流很多,那一本教程编下来,我大改动的有七稿还是八稿?好多内容写了又没有用上,几乎吐血,然后就又开始发火。
我一发火,师兄就发笑。“呵呵,哎呀,咱们这个书,以后要用很久,所以一定要认真又认真、仔细又仔细哦!你看这里……”总结来说,道军师兄说话的风格就是:先做一番思想工作,然后举例子,最后说道需要改动的具体内容。我好几次很无奈的说:“哥,说问题,直接说问题吧……”师兄看见我有情绪了,照例还是要强调一下工作的重要性,最后得意洋洋地对我说:“没办法,谁让你是师妹呢!所以我才没顾忌的啊,你就委屈一下……啊哈哈哈!”于是我又接过来,改改改。最郁闷的是,事实证明,师兄确实是对的!我从这个项目里也收获了许多。然而对着师兄,感谢之余,我还是腹诽:不甘心啊不甘心。
毕业之际我尤其觉得愧疚。因为在很多方面,对于老师的任务来说,我只是将将的达到了及格线;对于和师兄们的工作来说,我总是受到提携的那一位;在学习和工作上,我勉强的一路小跑的跟在老师、师兄的后面。忝为“师姐”,却没有给师弟师妹们树立学习的榜样。
我要感谢同门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对我的帮助。在一次次共事中,我们从同学变成了闺蜜、朋友;我们所分享的事情也从学习扩展到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在我学习、生活遇到困难、疑惑的时候,他们给我真诚的建议和帮助;所以,我要谢谢我的同学们。
我要一生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感谢我的父母,无论学业、事业、感情,他们永远给我无条件的支持,让我没有后顾之忧完成我的事情。特别要感谢的是高先生,在这些年里对我的宽容和陪伴,在我身边扮演了男朋友、老师、朋友的角色。高先生经常带我出游,有时候是去很远的地方,有时候是欢乐谷的游乐场,有时候就坐地铁到这个城市的某个陌生的地方下来随意的走路散步。这几年下来,我们用脚步丈量了上海的许多街道。当我疲惫或者退却的时候,高先生有时候妙语连珠逗人发笑,有时候严肃的对我说:你既然来这里了就得有心理准备,不要辜负了这几年时光……最后的最后,还要感谢高先生(编辑身份的高先生)在我论文定稿的时候帮我做了许多校对工作!
最后是不是还要感谢家里的猫先生?当我这样敲键盘的时候,它就趴在我的笔记本旁边,像以往的很多个夜里一样。刚开始陪我写作的时候,它会突然伸出爪子在键盘上给我按下一两个乱码,给我捣个乱;后来,它有时候把爪子悬在键盘上晃一晃,再抬头看看我,又忍耐的缩回去,咕噜噜地叹着气趴下。收回爪子的时候,它是不是心里在想:“爱是恒久忍耐”呢?叶炜师兄说他家的猫先生是他的“伴读者”,陪伴他一次次夜读书。我家这位,就可称为我的“伴写者”,陪我写作各种文字。
谢谢大家!
大学本科的时候,我没有想过自己会读研究生;读研究生的时候,我没有想到自己会读博士。好像,每一次进学都有看不见的命运之手在推动?!
研究生三年级的时候,我才决定考博。那时候已经是十月份。未做完的项目、未定稿的毕业论文都令人忙乱。然而当时我和老高又处在恋爱的第二年,定期的约会是必不能取消的,没办法呀,谈恋爱对女生来说也是必须要重视的事情!这么一来时间被压缩的很厉害。于是忍不住患得患失、脾气不好的我,在宿舍里就会冲着我的闺蜜们嚷嚷嚷。可是她们不高兴起来也很不客气,也冲着我发脾气。就这样一边谈恋爱一边发着脾气一边紧张的复习,园园丫和我两个人考博的人后来居然都被幸运眷顾,她去了南京,我去了上海。虽然吐槽和辩论占了我们相处的大部分时间,但是我最要感谢我的闺蜜们,常年无条件的站在我这边,支持我所有合理、以及不合理的想法!
我一个人来上海笔试、面试。面试的前几天,上海气温骤降,我新买的套装没了用场。最后呢,我穿着阿迪的那件很休闲的迪士尼大红色外套——衣服上印着米奇的图案——去面试。当我推门进去的时候,我看到屋子居中坐着一位气质儒雅的老师,他带着细框的眼镜,穿着白色衬衫,袖口整齐的钉着黑色锆石镶金边的方形袖扣。他逆光而坐,光线从后面笼罩在白色的衬衫上,微微反射,形成了一种温和却强大的气场,让我紧张起来。我对戳了一下食指,定神坐下来,开始和几位老师互相自我介绍。面试的问题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只记得自己像一只竹笋一样,可怜的有限的知识被层层剥开,露出我内心的贫乏。最后现场翻译英语的时候,我甚至快要结巴了起来。面试结束之后,脊背几乎被汗透了。
后来,姣姣姐和我在艺术楼的咖啡屋里又见到葛老师。葛老师收起他的气场对我说:“看到你我都有点吃惊,怎么年纪这么小,还是小朋友啊!”我大笑,心里却在想:因为我穿了迪士尼风格的衣服吧!
葛老师其实不是一个喜欢严肃的人。但是他对学生要求很严格,经常给我们找各种各样的任务。开始我们做事情的时候总有难度,后来一步一步走下去,发现竟然也都做到了,最后自然获益匪浅。有一次元旦聚餐的时候,葛老师喝了酒,很开心的说:“忙点好。如果你们经常觉得紧张、焦虑,那我就放心了!哈哈!”这话说出,同门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瞬间同时安静了,然后大家哄堂大笑。
在导师的带领和指导下,我开始了系统的了解和学习创意写作。在毕业论文选题的时候,我想,自己的研究方向一定要在创意写作的领域之内。但是我始终无法确定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最后,老师的点拨,使我将非虚构写作这个选题和我本人的游记写作的兴趣链接了起来,于是我就把中国的非虚构写作作为我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
葛老师虽然对学生要求很多,但是在创意写作中心之外的其他老师面前,总是以夸赞为主。在学校里,我们都像小鸡雏,躲在老师的羽翼之下,风雨都在外面。所以老师才要求我们“紧张、焦虑”,大概就是希望有一天,我们走出了这个羽翼,也能够独立面对世界种种吧!感三年来老师的殷殷教诲!
我们创意写作中心的每一位老师:陈老师、许老师、任老师,有这样的风格:对学生极端爱护又要求严格,总是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训导,却每每包容。
许老师既是我的老师,又是我的师兄,毕业后有机会人才引进而留校成为老师。但是他不喜欢我叫他师兄,因为他说那样把他叫老了。许师兄很多次跟我说:“你要注意……当初我……有一些经验,也吃了亏,给你说说,少走弯路。比如……”有一次我烦了,直接打断他:“师兄,你是真的啰嗦呀!”师兄着急叹气:“哎呀!你!我这是对你好的,你知不知道……”。我们的交谈大多诸如此类。我和道军师兄因为课题和编书的缘故交流很多,那一本教程编下来,我大改动的有七稿还是八稿?好多内容写了又没有用上,几乎吐血,然后就又开始发火。
我一发火,师兄就发笑。“呵呵,哎呀,咱们这个书,以后要用很久,所以一定要认真又认真、仔细又仔细哦!你看这里……”总结来说,道军师兄说话的风格就是:先做一番思想工作,然后举例子,最后说道需要改动的具体内容。我好几次很无奈的说:“哥,说问题,直接说问题吧……”师兄看见我有情绪了,照例还是要强调一下工作的重要性,最后得意洋洋地对我说:“没办法,谁让你是师妹呢!所以我才没顾忌的啊,你就委屈一下……啊哈哈哈!”于是我又接过来,改改改。最郁闷的是,事实证明,师兄确实是对的!我从这个项目里也收获了许多。然而对着师兄,感谢之余,我还是腹诽:不甘心啊不甘心。
毕业之际我尤其觉得愧疚。因为在很多方面,对于老师的任务来说,我只是将将的达到了及格线;对于和师兄们的工作来说,我总是受到提携的那一位;在学习和工作上,我勉强的一路小跑的跟在老师、师兄的后面。忝为“师姐”,却没有给师弟师妹们树立学习的榜样。
我要感谢同门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对我的帮助。在一次次共事中,我们从同学变成了闺蜜、朋友;我们所分享的事情也从学习扩展到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在我学习、生活遇到困难、疑惑的时候,他们给我真诚的建议和帮助;所以,我要谢谢我的同学们。
我要一生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感谢我的父母,无论学业、事业、感情,他们永远给我无条件的支持,让我没有后顾之忧完成我的事情。特别要感谢的是高先生,在这些年里对我的宽容和陪伴,在我身边扮演了男朋友、老师、朋友的角色。高先生经常带我出游,有时候是去很远的地方,有时候是欢乐谷的游乐场,有时候就坐地铁到这个城市的某个陌生的地方下来随意的走路散步。这几年下来,我们用脚步丈量了上海的许多街道。当我疲惫或者退却的时候,高先生有时候妙语连珠逗人发笑,有时候严肃的对我说:你既然来这里了就得有心理准备,不要辜负了这几年时光……最后的最后,还要感谢高先生(编辑身份的高先生)在我论文定稿的时候帮我做了许多校对工作!
最后是不是还要感谢家里的猫先生?当我这样敲键盘的时候,它就趴在我的笔记本旁边,像以往的很多个夜里一样。刚开始陪我写作的时候,它会突然伸出爪子在键盘上给我按下一两个乱码,给我捣个乱;后来,它有时候把爪子悬在键盘上晃一晃,再抬头看看我,又忍耐的缩回去,咕噜噜地叹着气趴下。收回爪子的时候,它是不是心里在想:“爱是恒久忍耐”呢?叶炜师兄说他家的猫先生是他的“伴读者”,陪伴他一次次夜读书。我家这位,就可称为我的“伴写者”,陪我写作各种文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