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好婆
好婆去世的时候我在家接到爸爸打来电话,有一瞬间的晕眩。太久远的小时候记不清我到底怎么去的医院,怎么看她最后一眼,又怎么回家,只是清楚的记得那天有线电视在放柯南,电视机一瞬间模糊了一下。
“好婆”是常熟人对奶奶的叫法。从我有记忆开始,好婆的背就好像没有直起来过,咳嗽的时候弯的尤其厉害,使得她原本不高的身形更显矮小。那时候我们还住在常德路的弄堂里面,每周我都会例行去好婆家吃饭,她总会弯着腰端上来我最爱吃的酒香草头,典型的家乡做法,高温油爆姜片加一点点酱油和白酒,出锅时香气扑鼻。她烧完一大桌子菜自己从来不吃,只是眼里盈盈笑意看着我大口大口的吃饭,拍着我的背让我吃慢点。
爸爸说,好婆年轻时也是颇为风姿卓越的,加上前清世代为官的家庭背景,虽然家庭渐渐落魄倒也不乏书香门第之风,她是我对中国女性贤良淑德的最初印象。在我儿时她的背已经很驼了,我见到她时,她脸上永远泛着温暖的微笑让孩子有种莫名的心安和依赖。我印象里她从没跟谁争执过从没说过别人一句坏话,好婆笑起来眼角有着深深的皱纹,儿时的我总是摸着她的眼睛傻笑。
爸爸家的六个兄弟,性格都体贴宽容,他们从小跟好婆更亲近些,毕竟都是母亲在关心每一个孩子的衣食住行。其实好公名校毕业,效力党国,青年成才,又琴棋书画无一不通颇有才气,听上去很酷炫的经历让我们这些小辈一直非常仰慕,可是在叔叔伯伯们心中的父亲始终都是有些距离的。在他们看来父亲纵使再优秀聪明也只会外面威风不可一世跟孩子们都是不亲的。二伯伯也曾经零星讲过好公的口味习性如何之刁钻,好婆永远都会尽最大努力满足自己丈夫种种要求毫无怨言。她非常喜欢猫,曾经养了一只特别漂亮的大白猫,恰逢那时好公爱上了养鸟,好公只爱遛鸟其他事情一概不管,为了丈夫的鸟,在清理喂食之余,这只多年的白猫也只能送去其他人家。
50年代,好公因为曾在国民党工作被打成右派,他依然保持自己的生来的傲慢不愿服软,家庭收入锐减。可是日子总要过下去,几个孩子有的年幼有的还在长身体,关键时候,从小娇生惯养的好婆只能出去帮别人洗衣服补贴家用,身体瘦弱的她每天都要洗3大缸子的衣服,天热还好,天气寒冷时长期泡在冰水里面十指都能冻得烂掉。
爸爸小时候身体虚弱,她为了爸爸哮喘试过各种偏方,不知从哪里听来个方子需要一只老母鸡做药引,在当年一只鸡可以抵一家人的半个星期的饭钱,为了这个不知道靠不靠谱的药方,好婆瞒着家人偷偷去卖血。爸爸当年因病居然可以吃到老母鸡当然是乐的合不拢嘴,可是那时他从来也没想过当时家境贫寒的陆家到底是怎么才能买到这只老母鸡的。。。说到这里平时从来不流泪的爸爸眼眶也有些泛红。
有一年清明扫墓,二伯伯突然对着墓碑上两位老人,轻语了一句,你们走了我们都是孤儿了。以前一直觉得大人什么都懂什么都能扛下,原来不管长得多大,这种对父母的依赖都是不变的。
我并不算记忆很好的人,但是某些时候经过一些地方总会突然跳出一些特别清晰记忆的片段,一些零零碎碎的画面,记忆中她在常德路弄堂的尽头目送我回家,我走出好远好远,回头看她瘦小的身子还是弯腰站在那里。我鼻子一酸,险些留下泪来。在我熟悉的门里,那个我熟悉又生疏的老人,在某一次,忽然就消失了。
至今我再也没吃过比好婆烧得更好的酒香草头,我想我这辈子都吃不到了吧。
“好婆”是常熟人对奶奶的叫法。从我有记忆开始,好婆的背就好像没有直起来过,咳嗽的时候弯的尤其厉害,使得她原本不高的身形更显矮小。那时候我们还住在常德路的弄堂里面,每周我都会例行去好婆家吃饭,她总会弯着腰端上来我最爱吃的酒香草头,典型的家乡做法,高温油爆姜片加一点点酱油和白酒,出锅时香气扑鼻。她烧完一大桌子菜自己从来不吃,只是眼里盈盈笑意看着我大口大口的吃饭,拍着我的背让我吃慢点。
爸爸说,好婆年轻时也是颇为风姿卓越的,加上前清世代为官的家庭背景,虽然家庭渐渐落魄倒也不乏书香门第之风,她是我对中国女性贤良淑德的最初印象。在我儿时她的背已经很驼了,我见到她时,她脸上永远泛着温暖的微笑让孩子有种莫名的心安和依赖。我印象里她从没跟谁争执过从没说过别人一句坏话,好婆笑起来眼角有着深深的皱纹,儿时的我总是摸着她的眼睛傻笑。
爸爸家的六个兄弟,性格都体贴宽容,他们从小跟好婆更亲近些,毕竟都是母亲在关心每一个孩子的衣食住行。其实好公名校毕业,效力党国,青年成才,又琴棋书画无一不通颇有才气,听上去很酷炫的经历让我们这些小辈一直非常仰慕,可是在叔叔伯伯们心中的父亲始终都是有些距离的。在他们看来父亲纵使再优秀聪明也只会外面威风不可一世跟孩子们都是不亲的。二伯伯也曾经零星讲过好公的口味习性如何之刁钻,好婆永远都会尽最大努力满足自己丈夫种种要求毫无怨言。她非常喜欢猫,曾经养了一只特别漂亮的大白猫,恰逢那时好公爱上了养鸟,好公只爱遛鸟其他事情一概不管,为了丈夫的鸟,在清理喂食之余,这只多年的白猫也只能送去其他人家。
50年代,好公因为曾在国民党工作被打成右派,他依然保持自己的生来的傲慢不愿服软,家庭收入锐减。可是日子总要过下去,几个孩子有的年幼有的还在长身体,关键时候,从小娇生惯养的好婆只能出去帮别人洗衣服补贴家用,身体瘦弱的她每天都要洗3大缸子的衣服,天热还好,天气寒冷时长期泡在冰水里面十指都能冻得烂掉。
爸爸小时候身体虚弱,她为了爸爸哮喘试过各种偏方,不知从哪里听来个方子需要一只老母鸡做药引,在当年一只鸡可以抵一家人的半个星期的饭钱,为了这个不知道靠不靠谱的药方,好婆瞒着家人偷偷去卖血。爸爸当年因病居然可以吃到老母鸡当然是乐的合不拢嘴,可是那时他从来也没想过当时家境贫寒的陆家到底是怎么才能买到这只老母鸡的。。。说到这里平时从来不流泪的爸爸眼眶也有些泛红。
有一年清明扫墓,二伯伯突然对着墓碑上两位老人,轻语了一句,你们走了我们都是孤儿了。以前一直觉得大人什么都懂什么都能扛下,原来不管长得多大,这种对父母的依赖都是不变的。
我并不算记忆很好的人,但是某些时候经过一些地方总会突然跳出一些特别清晰记忆的片段,一些零零碎碎的画面,记忆中她在常德路弄堂的尽头目送我回家,我走出好远好远,回头看她瘦小的身子还是弯腰站在那里。我鼻子一酸,险些留下泪来。在我熟悉的门里,那个我熟悉又生疏的老人,在某一次,忽然就消失了。
至今我再也没吃过比好婆烧得更好的酒香草头,我想我这辈子都吃不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