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问僧
问:如人以谎言欺我,瞒我,该如何对之?
僧:以善心对之。
问:何为善心?
僧:自觉得对你谎言欺你者,是为了让你少些顾虑。瞒你者,是为了免却你的烦恼。
问:那怕因此而遭众人白眼,鄙视也报之以善心?这样如何去平熄心中郁愤?如此自己骗自己不是太过虚妄了吗?
僧:世间种种,本就大多虚妄。看淡了一切恩恩怨怨。欺瞒狡诈,便无从撩起你的无名怒火。善心可对人,也可对己。何为自己骗自己?你以善念去度人,以善心去勘破种种虚妄,不觉人之恶念,心中便不会生郁愤之气。何为勘破?便是看淡这一切,以善心对之,你便会明了,世间的一切人和事,你要做的只是缘来不拒,境去不留。善心便是佛心所在。
问:可我感觉看的再淡也无法让自己心灵通透,要如何摆脱这样纠结郁闷和心灵阴影?
僧:看的再淡?这句便是你心中的执念。只有看淡得失,方可轻松放下心中所执。放不下,执念不消,又如何能心灵无障?
问: 愿求我佛慈悲,得一妙法,可解脱此忧愁苦恼。
僧: 世人但有所求,所惧,皆求我佛慈悲。佛在哪里?不在灵山,也不在庙堂,而在汝心间。心清凉者自悟观音菩萨,心生坚定者自悟地藏菩萨,淡定自在者悟阿弥陀佛。诸佛像,实乃众生之像。我佛的慈悲,即汝善心的慈悲。
佛法非何妙法,乃世间法,乃悟得因果循环的至理。有如日落而月升,虽有时被天空遮挡,但彼此循环的因果却不会因此打断。所以谎言者终被谎言所伤,欺人者终是自欺欺人。唯勘破诸般心境可保持善心者,得自慈悲,便是大自在。
僧:以善心对之。
问:何为善心?
僧:自觉得对你谎言欺你者,是为了让你少些顾虑。瞒你者,是为了免却你的烦恼。
问:那怕因此而遭众人白眼,鄙视也报之以善心?这样如何去平熄心中郁愤?如此自己骗自己不是太过虚妄了吗?
僧:世间种种,本就大多虚妄。看淡了一切恩恩怨怨。欺瞒狡诈,便无从撩起你的无名怒火。善心可对人,也可对己。何为自己骗自己?你以善念去度人,以善心去勘破种种虚妄,不觉人之恶念,心中便不会生郁愤之气。何为勘破?便是看淡这一切,以善心对之,你便会明了,世间的一切人和事,你要做的只是缘来不拒,境去不留。善心便是佛心所在。
问:可我感觉看的再淡也无法让自己心灵通透,要如何摆脱这样纠结郁闷和心灵阴影?
僧:看的再淡?这句便是你心中的执念。只有看淡得失,方可轻松放下心中所执。放不下,执念不消,又如何能心灵无障?
问: 愿求我佛慈悲,得一妙法,可解脱此忧愁苦恼。
僧: 世人但有所求,所惧,皆求我佛慈悲。佛在哪里?不在灵山,也不在庙堂,而在汝心间。心清凉者自悟观音菩萨,心生坚定者自悟地藏菩萨,淡定自在者悟阿弥陀佛。诸佛像,实乃众生之像。我佛的慈悲,即汝善心的慈悲。
佛法非何妙法,乃世间法,乃悟得因果循环的至理。有如日落而月升,虽有时被天空遮挡,但彼此循环的因果却不会因此打断。所以谎言者终被谎言所伤,欺人者终是自欺欺人。唯勘破诸般心境可保持善心者,得自慈悲,便是大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