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娱乐的双年展
被娱乐的双年展
文/尤洋
这是一个几乎失去阅读的年代,所以没时间看书又想了解艺术发展状况的艺术粉们,去798艺术区上演的双年展转转或许能有效提升你的艺术段位。本文无意在此做露骨广告,我对随便说说八卦更有兴趣。
同近几届国际主流的大型展览如威尼斯双年展那种越来越百搭式的命题相比,今年朱其策划的798双年展主题“社群意识”相当地适宜时下局面。充斥着中国特色意识形态的“集体主义”自上世纪80年代经济改革风潮起,随着利益争夺、投机心态的增多演化成另一种极端个人主义,但时至今日“社群”形态正在重新形成。无论你是开心网的种菜高手还是驴友网站的用户,或是为了与物业讨公道而加入小区委员会的业主,人们有意无意间被卷入各中功能性的社群。朱其何许人也?2008年在央视上大谈“当代艺术谎言共同体”,向来以敢做敢言的愤青形象闻名于社会中坚阶层,同时与精英知识分子界保持着密切来往的批评家,策展人,杂志主编。所以不难想象,这次展览不出意外自然会放到一个“入世”语境中去。而双年展这种规模宏大动辄数百位艺术家参与,能够有效吸引公众眼光的艺术活动,将自身趣味不仅仅放到艺术的自足性,也去主动映射并思考身边的社会现象,显然是更明智的选择。
策划团队愿望是好的,展览的规划与作品的选择基本切合主题,开幕日现场艺术区内迎来的记者与观众之多也说明了市民需要这样一个艺术平台进行精神消费。可惜的是绝大部分媒体关于展览报道的笔墨只放到了语文老师范跑跑和钉子户吴萍――其实最终未得到主办方官方接纳进展览的两位非主流艺术家身上。众多杂志版面上,双年展的学术严肃性在娱乐记者惯用的报道方式下褪去。邀请两位公众人物参加展览,原本是冀望于他们各自背后的故事能够引发观众对社会现实的讨论与反思,但对于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来说,对被娱乐机会的渴望则远远高于对“讨论与反思”的需要,所以就连行为艺术家李娃客作品“装聋作哑60天”中所探讨的社会意义,也因其表演方式的戏剧化而被游客观众的娱乐心态消解。虽然不否认此次双年展诸如范跑跑一类的跨界艺术家会带来在不同受众群体间的人气,但在中国的电视节目,电影等重要媒介手段已经被彻底沦落为娱乐活动后,艺术更要警惕在这把双刃剑下被全然消解的危险性。这是个连高干子弟兼鸟巢设计顾问艾未未在出差途中都能险些被和谐掉的年月,如果双年展在执行过程中对舆论失去引导力从而引发来自上级单位的重点特殊关照就更为不划算了。北京同上海一样,毕竟需要一个略微正式的双年展活动来激发整个城市的艺术情怀。
最后还有个我个人略微晕菜但在中国发生也不足为奇的事情:明明记着2005年798做过一次双年展,怎么今年又成了首届?
文/尤洋
这是一个几乎失去阅读的年代,所以没时间看书又想了解艺术发展状况的艺术粉们,去798艺术区上演的双年展转转或许能有效提升你的艺术段位。本文无意在此做露骨广告,我对随便说说八卦更有兴趣。
同近几届国际主流的大型展览如威尼斯双年展那种越来越百搭式的命题相比,今年朱其策划的798双年展主题“社群意识”相当地适宜时下局面。充斥着中国特色意识形态的“集体主义”自上世纪80年代经济改革风潮起,随着利益争夺、投机心态的增多演化成另一种极端个人主义,但时至今日“社群”形态正在重新形成。无论你是开心网的种菜高手还是驴友网站的用户,或是为了与物业讨公道而加入小区委员会的业主,人们有意无意间被卷入各中功能性的社群。朱其何许人也?2008年在央视上大谈“当代艺术谎言共同体”,向来以敢做敢言的愤青形象闻名于社会中坚阶层,同时与精英知识分子界保持着密切来往的批评家,策展人,杂志主编。所以不难想象,这次展览不出意外自然会放到一个“入世”语境中去。而双年展这种规模宏大动辄数百位艺术家参与,能够有效吸引公众眼光的艺术活动,将自身趣味不仅仅放到艺术的自足性,也去主动映射并思考身边的社会现象,显然是更明智的选择。
策划团队愿望是好的,展览的规划与作品的选择基本切合主题,开幕日现场艺术区内迎来的记者与观众之多也说明了市民需要这样一个艺术平台进行精神消费。可惜的是绝大部分媒体关于展览报道的笔墨只放到了语文老师范跑跑和钉子户吴萍――其实最终未得到主办方官方接纳进展览的两位非主流艺术家身上。众多杂志版面上,双年展的学术严肃性在娱乐记者惯用的报道方式下褪去。邀请两位公众人物参加展览,原本是冀望于他们各自背后的故事能够引发观众对社会现实的讨论与反思,但对于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来说,对被娱乐机会的渴望则远远高于对“讨论与反思”的需要,所以就连行为艺术家李娃客作品“装聋作哑60天”中所探讨的社会意义,也因其表演方式的戏剧化而被游客观众的娱乐心态消解。虽然不否认此次双年展诸如范跑跑一类的跨界艺术家会带来在不同受众群体间的人气,但在中国的电视节目,电影等重要媒介手段已经被彻底沦落为娱乐活动后,艺术更要警惕在这把双刃剑下被全然消解的危险性。这是个连高干子弟兼鸟巢设计顾问艾未未在出差途中都能险些被和谐掉的年月,如果双年展在执行过程中对舆论失去引导力从而引发来自上级单位的重点特殊关照就更为不划算了。北京同上海一样,毕竟需要一个略微正式的双年展活动来激发整个城市的艺术情怀。
最后还有个我个人略微晕菜但在中国发生也不足为奇的事情:明明记着2005年798做过一次双年展,怎么今年又成了首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