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常规生活
回头看我自己所写的东西一团糟,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写了什么,或许这就是内心真实的写照,就起名叫做近期的常规生活吧!!
最近的空闲时间比较多,每天的生活单调而充实,但是还存在一些不甘,再加上一些无奈。每天的生活就是学英语+读书+看电影+运动,偶尔去看看想看的专业文章和必须要看的课件;
我比较着急的是学英语+增长见识+提升自己专业化能力+挣钱;
首先是英语:这个是我一直想学好的,从当年的当年一直到现在,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想,但是大部分时候只是停留在想的阶段,由于精力问题并没有实际的去行动,目前来说时间比较充足,但是学习的动力仍然不足,每天也就是在英语流利说上练习个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单词也背的很少,偶尔找来非常简单的英语原著+对应的中文书,先把中文书看完,然后阅读英文原著,仍然有很多不懂的,而且读起来很痛苦,读完后感觉不到任何的提升,“不能得到及时奖励的行为很难坚持下去”,我的意志力应该可以超越这句话。
增长见识:目前豆瓣里已经积累100多本书处于未读状态,我现在状态就是kindle不离身,我到哪里,我的kindle就会出现在哪里。本来说kindle里面不要超过五本书,但是目前我kindle里已经超过了10本,我渴望快速的阅读这些书,虽然一旦我有时间,我就会立马打开kindle,但是还是不能很快的解决掉他们,小说类的还行,大概四五天一本,知乎周刊两天左右,但是里面夹杂些英文原著+专业书,这些所花费的时间不可估计,也是我最着急的,增长见识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去做时却有太多的书需要阅读。再加上微信订阅的文章+豆瓣里每天更新的几篇文章,虽说时间多,但是时间又不多,或许自己懒惰心理也比较严重吧,每天的电影也基本成了惯例,当作休息时光来打发,但我发现我每天都在休息。可悲
提升专业技能:说到专业书,感觉就比较的痛苦,看到那一本本奇厚无比的著作,心理向往而又望而怯步,kindle里放了架构书+操作系统原理书,想看就去看一点,又想尽快了解,心理又焦急万分。架构书是最紧急的书,最近一直在上这方面的课程,英语原著专业书看起来很慢,了解又不够透彻,超过半小时肯定头疼。昨天和师兄们聊天聊到我们的大师兄如何的牛逼,我问道他是怎么成长起来的,其中一个师兄说他独自一个人花了三个月的时间(不刷牙,不洗脸,不刮胡须)独立完成了一个传奇中的项目,这个产品到现在还是我们模仿的对象。或许是这个传奇经历成长了大师兄,但是一个人的牛逼不是三个月可以造就的,希望了解大师兄的生活学习细节,每一个人的牛逼来自于他牛逼的生活习惯。了解他,学习他,这也是我一直想做的。
挣钱:我一直在想我现在的空闲时间是多呢?还是少呢?说空闲时间少,我就不会再在乎紧急挣钱的问题,毕竟手头事情比较多,不把手头的事情做完是没有时间去做兼职、实习的;但是事实上我每天都没做什么正经的事,辞职一年来一直在做些近期毫无收益的事情,该做兼职也没做兼职,该实习也没去实习,每天就是上面提到的那些生活。看到同学各种方法挣钱甚是心动,尝试着去找了兼职/实习也没找到,或许也是懒得找吧。
其实挣钱还有一个另外的原因:虽然工作一年,手头有点余钱,但是自从我拿了第一个月的工资家里也就不会再给我钱,我也从没张口向家里要过钱,而且我总认为,我以后要做的很多事情都需要金钱来进行辅助;从开始我就在计划我的生活费用开销,这样我就不能大胆的去购买可以提升自己的东西:比如我每周至少三天跑步时的跑步鞋,必要时的健身卡,kindle不方便看的书籍,当然还有我认为我有必要拥有的衣服。上周四晚上跑步11公里,导致脚上起了一个大的水泡,到现在还没有好,很是悲催;对于衣服,我一直认为自己的品味底下(我认为大部分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在品味上都有很大的不足),这个可以从衣服的选择、搭配,对周围美学上的评价上可以看出。这里就引出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女朋友的问题,虽说钱不是根本原因,但是我乏力的金钱会导致我在很多时候会退缩。
写出来让我烦躁的也就是这几个想做的事情,长远的见识+英语+专业技能,近期的金钱辅助,可能是我对这些东西迫切的渴求,导致不能专注于任何一项内容,我知道一段时间只做一件事是最高效的工作方式,但是这些都是长久的事情,不能急在一时,也就是说他们不是集中精力一时可以完成的,也只能分散在我的生活当中,把他们作为我习惯的一部分。兼职挣钱看机会,有机会就去把握,没有的话暂且放在一边。
最近的空闲时间比较多,每天的生活单调而充实,但是还存在一些不甘,再加上一些无奈。每天的生活就是学英语+读书+看电影+运动,偶尔去看看想看的专业文章和必须要看的课件;
我比较着急的是学英语+增长见识+提升自己专业化能力+挣钱;
首先是英语:这个是我一直想学好的,从当年的当年一直到现在,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想,但是大部分时候只是停留在想的阶段,由于精力问题并没有实际的去行动,目前来说时间比较充足,但是学习的动力仍然不足,每天也就是在英语流利说上练习个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单词也背的很少,偶尔找来非常简单的英语原著+对应的中文书,先把中文书看完,然后阅读英文原著,仍然有很多不懂的,而且读起来很痛苦,读完后感觉不到任何的提升,“不能得到及时奖励的行为很难坚持下去”,我的意志力应该可以超越这句话。
增长见识:目前豆瓣里已经积累100多本书处于未读状态,我现在状态就是kindle不离身,我到哪里,我的kindle就会出现在哪里。本来说kindle里面不要超过五本书,但是目前我kindle里已经超过了10本,我渴望快速的阅读这些书,虽然一旦我有时间,我就会立马打开kindle,但是还是不能很快的解决掉他们,小说类的还行,大概四五天一本,知乎周刊两天左右,但是里面夹杂些英文原著+专业书,这些所花费的时间不可估计,也是我最着急的,增长见识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去做时却有太多的书需要阅读。再加上微信订阅的文章+豆瓣里每天更新的几篇文章,虽说时间多,但是时间又不多,或许自己懒惰心理也比较严重吧,每天的电影也基本成了惯例,当作休息时光来打发,但我发现我每天都在休息。可悲
提升专业技能:说到专业书,感觉就比较的痛苦,看到那一本本奇厚无比的著作,心理向往而又望而怯步,kindle里放了架构书+操作系统原理书,想看就去看一点,又想尽快了解,心理又焦急万分。架构书是最紧急的书,最近一直在上这方面的课程,英语原著专业书看起来很慢,了解又不够透彻,超过半小时肯定头疼。昨天和师兄们聊天聊到我们的大师兄如何的牛逼,我问道他是怎么成长起来的,其中一个师兄说他独自一个人花了三个月的时间(不刷牙,不洗脸,不刮胡须)独立完成了一个传奇中的项目,这个产品到现在还是我们模仿的对象。或许是这个传奇经历成长了大师兄,但是一个人的牛逼不是三个月可以造就的,希望了解大师兄的生活学习细节,每一个人的牛逼来自于他牛逼的生活习惯。了解他,学习他,这也是我一直想做的。
挣钱:我一直在想我现在的空闲时间是多呢?还是少呢?说空闲时间少,我就不会再在乎紧急挣钱的问题,毕竟手头事情比较多,不把手头的事情做完是没有时间去做兼职、实习的;但是事实上我每天都没做什么正经的事,辞职一年来一直在做些近期毫无收益的事情,该做兼职也没做兼职,该实习也没去实习,每天就是上面提到的那些生活。看到同学各种方法挣钱甚是心动,尝试着去找了兼职/实习也没找到,或许也是懒得找吧。
其实挣钱还有一个另外的原因:虽然工作一年,手头有点余钱,但是自从我拿了第一个月的工资家里也就不会再给我钱,我也从没张口向家里要过钱,而且我总认为,我以后要做的很多事情都需要金钱来进行辅助;从开始我就在计划我的生活费用开销,这样我就不能大胆的去购买可以提升自己的东西:比如我每周至少三天跑步时的跑步鞋,必要时的健身卡,kindle不方便看的书籍,当然还有我认为我有必要拥有的衣服。上周四晚上跑步11公里,导致脚上起了一个大的水泡,到现在还没有好,很是悲催;对于衣服,我一直认为自己的品味底下(我认为大部分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在品味上都有很大的不足),这个可以从衣服的选择、搭配,对周围美学上的评价上可以看出。这里就引出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女朋友的问题,虽说钱不是根本原因,但是我乏力的金钱会导致我在很多时候会退缩。
写出来让我烦躁的也就是这几个想做的事情,长远的见识+英语+专业技能,近期的金钱辅助,可能是我对这些东西迫切的渴求,导致不能专注于任何一项内容,我知道一段时间只做一件事是最高效的工作方式,但是这些都是长久的事情,不能急在一时,也就是说他们不是集中精力一时可以完成的,也只能分散在我的生活当中,把他们作为我习惯的一部分。兼职挣钱看机会,有机会就去把握,没有的话暂且放在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