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电话、最后一场电影和最后陪着你的那只猫
你可曾想过,如果明天你将离开这个世界,你只可以打最后一个电话,你会打给谁?
你只可以选择一部电影陪你度过这个等待永别的漫漫长夜,你会选哪部?
如果你只可以再做最后一件事,你会做什么?
如果有人这么问我,我可能会说:我还没有看到复仇者联盟10、银河护卫队10、变形金刚10……我怎么舍得离开这个世界呢?
但其实我深知,我这么说只是为了将这个沉重的问题敷衍过去,我不回答的原因是因为,我连想都不敢去想。
我想要告别的人太多,最后一个电话无论打给谁,都好似并不诚恳,而那些我爱着的没有通话的人全都变成了最沉重的遗憾;
我喜欢的电影太多,要逼着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部实在是一件非常难的事,到最后甚至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热爱电影;
而第三个问题很可能会让我瞬间泪奔,我可能会觉得自己这些年所做的事情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而真正想做的那些事很可能我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可自己却把时间荒废在这些事之外。
这三个抉择可以一瞬间将人掏空。它状似在轻描淡写的问着你的终极喜好和你最在意的人和事,但其实内里却是一片沉重。
你看起来最在意的那个人真的是你最在意的人吗?
你爱好的那些事真的是你的爱好么?你真的有爱好么?
你现在做的事真的是你想要做的事么?
一个活的不够真实纯粹且不够有勇气的人,是无法这样直面自己的内心的。如果你真的遵照你的内心在面对这些问题的话。
川村元气无疑是一个有勇气的人。
在《如果世上不再有猫》这本书里,他不但问了自己这三个问题,还把自己的生命与这个世界的事物与美好放在一个天平上去称量,并逼着自己做出选择。书里写了一个而立之年的邮递员,有一天被告之来日不多【我不想用“突然”这个词,因为有些事到来的时候并不突然。】,他幸运【也许是不幸】的遇到了愿意与他进行交易的恶魔,只要从这个世界消失一样东西,就可以让他的生命延长一天。于是电话消失了、电影消失了、时钟消失了,连爱猫的身影也开始慢慢变淡了……
我要感谢他是一个善良的人,他能够体会到没有电影的悲伤,而且在猫突然消失时勇敢的停止了交易。因为如果他不这样,那真的不知道这个世界还能剩下些什么。因为在死亡面前,很多事情都会开始变的可有可无。面对死亡的我们,与其说是眷恋人世,不如说是惧怕死亡,这样的惧怕会让我们一时间忘记所有的美好。
有人说“那些知道自己可能活不到明天的人,就会充分把握有限的时间去做有意义的事情,所以要用这样的心态去生活,把每一天都过成人生的最后一天。”我只能说这个人太自信了,因为如果真的用这样的心态去过这一天的话,也许你的一天都将被“选择恐惧症”围绕,最终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这是一个做减法的思维方式,理论者以为:减掉没有意义的事情,剩下的就是有意义的了。可是面对生死之时,加法和减法早已无关紧要,甚至连“意义”都变的一点意义都没有了,你可能会发现你满脑子都装满了遗憾【前提是你绝非一个抑郁症患者】。而在遗憾的世界里:没有吃到想吃的美食和没有看到想看的电影是相同重量的,没有高下之分,也没有轻重之别。你会发现,在你的脑海里塞满了无数的失败和后悔,没有完成的梦想、相见的人和想去的地方,而这些全都将随着死亡的临近而转化为对死亡的恐惧。
能够坦然的面对死亡的人不多,但一定会有。
我猜他一定会觉得现在的自己很好,也许如果还有未来他可以变的更好,但他很庆幸他的一生所有经历的事情和看过的风景,让他变成了现在的自己,而不是别的什么人;
我猜他一定会安静的回顾自己的一生,挫败的、另人羞涩的、悲伤的、痛苦的、快乐的、幸福的,那些并不激烈却另他觉得踏实的爱情、那些从他的生命路过让他邂逅美好的人;
我猜他会感谢自己的父母、感谢这个改变过他的世界,感谢陪伴过他的朋友和宠物、感谢一切让他成为现在的自己的人和事物;
我猜他会回想自己人生中所做的选择,他会对这些选择一一释怀,哪怕还是会有些遗憾,“人类会从自己选择的人生看向自己没有选择的另一种人生,感到羡慕,感到后悔”,所以人们会经常使用“如果当初我如何如何,现在我就会如何如何”的句式进行造句,而他深知自己是经过了这些选择才成为了现在的自己,而他对这个自己非常满意。
我猜他也会想到最后要打电话给谁、看哪一部电影,或者做一件什么事这些问题,可是最终他只是笑笑然后写下一封封给他爱的人的长长的安慰,因为坦然面对死亡的人心里一定是装着他爱的人的,而他对死亡的恐惧,远不及他爱的人会因为他的死亡而痛苦更让他担心。
看完这本书,我仍然不想问自己这些问题,因为如书中所说“任何人都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可能只剩下几天,也可能还有好几个月,对所有人来说,寿命都是未知的。”而正是因为如此,人生才显的更有魅力,毕竟活着本身就是一场必死无疑的冒险,我们明知道生命终有一天会结束,可我们仍然在努力的活好每一天,并不厌其烦的为不知能有多长的未来谋划着,这件事本身就已经非常有意义了不是吗?我们就像是一个个冒险家,在这个叫做“人生”的航线上走着属于自己的道路,像是一次次试验,只是有些人选择了借鉴而有些人坚持着创新。如果我们知道终点的具体位置,这场冒险很可能就失去了冒险应有的魅力。
如果生命只剩下最后一天……我希望我会抱着我的猫坐在窗边,和那个和我长的一模一样的魔鬼随便聊聊天,窗外也许飘着雨,但房间里很温暖,桌子上摆着我写好的信,我不用去思考要打电话给谁、要看哪部电影、要做什么事,因为那些问题在我心里早已有了答案,甚至已经不需要再有什么答案。我只需要给我的猫找好它的归宿,并抱着它去见他就好。
你只可以选择一部电影陪你度过这个等待永别的漫漫长夜,你会选哪部?
如果你只可以再做最后一件事,你会做什么?
如果有人这么问我,我可能会说:我还没有看到复仇者联盟10、银河护卫队10、变形金刚10……我怎么舍得离开这个世界呢?
但其实我深知,我这么说只是为了将这个沉重的问题敷衍过去,我不回答的原因是因为,我连想都不敢去想。
我想要告别的人太多,最后一个电话无论打给谁,都好似并不诚恳,而那些我爱着的没有通话的人全都变成了最沉重的遗憾;
我喜欢的电影太多,要逼着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部实在是一件非常难的事,到最后甚至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热爱电影;
而第三个问题很可能会让我瞬间泪奔,我可能会觉得自己这些年所做的事情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而真正想做的那些事很可能我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可自己却把时间荒废在这些事之外。
这三个抉择可以一瞬间将人掏空。它状似在轻描淡写的问着你的终极喜好和你最在意的人和事,但其实内里却是一片沉重。
你看起来最在意的那个人真的是你最在意的人吗?
你爱好的那些事真的是你的爱好么?你真的有爱好么?
你现在做的事真的是你想要做的事么?
一个活的不够真实纯粹且不够有勇气的人,是无法这样直面自己的内心的。如果你真的遵照你的内心在面对这些问题的话。
川村元气无疑是一个有勇气的人。
在《如果世上不再有猫》这本书里,他不但问了自己这三个问题,还把自己的生命与这个世界的事物与美好放在一个天平上去称量,并逼着自己做出选择。书里写了一个而立之年的邮递员,有一天被告之来日不多【我不想用“突然”这个词,因为有些事到来的时候并不突然。】,他幸运【也许是不幸】的遇到了愿意与他进行交易的恶魔,只要从这个世界消失一样东西,就可以让他的生命延长一天。于是电话消失了、电影消失了、时钟消失了,连爱猫的身影也开始慢慢变淡了……
我要感谢他是一个善良的人,他能够体会到没有电影的悲伤,而且在猫突然消失时勇敢的停止了交易。因为如果他不这样,那真的不知道这个世界还能剩下些什么。因为在死亡面前,很多事情都会开始变的可有可无。面对死亡的我们,与其说是眷恋人世,不如说是惧怕死亡,这样的惧怕会让我们一时间忘记所有的美好。
有人说“那些知道自己可能活不到明天的人,就会充分把握有限的时间去做有意义的事情,所以要用这样的心态去生活,把每一天都过成人生的最后一天。”我只能说这个人太自信了,因为如果真的用这样的心态去过这一天的话,也许你的一天都将被“选择恐惧症”围绕,最终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这是一个做减法的思维方式,理论者以为:减掉没有意义的事情,剩下的就是有意义的了。可是面对生死之时,加法和减法早已无关紧要,甚至连“意义”都变的一点意义都没有了,你可能会发现你满脑子都装满了遗憾【前提是你绝非一个抑郁症患者】。而在遗憾的世界里:没有吃到想吃的美食和没有看到想看的电影是相同重量的,没有高下之分,也没有轻重之别。你会发现,在你的脑海里塞满了无数的失败和后悔,没有完成的梦想、相见的人和想去的地方,而这些全都将随着死亡的临近而转化为对死亡的恐惧。
能够坦然的面对死亡的人不多,但一定会有。
我猜他一定会觉得现在的自己很好,也许如果还有未来他可以变的更好,但他很庆幸他的一生所有经历的事情和看过的风景,让他变成了现在的自己,而不是别的什么人;
我猜他一定会安静的回顾自己的一生,挫败的、另人羞涩的、悲伤的、痛苦的、快乐的、幸福的,那些并不激烈却另他觉得踏实的爱情、那些从他的生命路过让他邂逅美好的人;
我猜他会感谢自己的父母、感谢这个改变过他的世界,感谢陪伴过他的朋友和宠物、感谢一切让他成为现在的自己的人和事物;
我猜他会回想自己人生中所做的选择,他会对这些选择一一释怀,哪怕还是会有些遗憾,“人类会从自己选择的人生看向自己没有选择的另一种人生,感到羡慕,感到后悔”,所以人们会经常使用“如果当初我如何如何,现在我就会如何如何”的句式进行造句,而他深知自己是经过了这些选择才成为了现在的自己,而他对这个自己非常满意。
我猜他也会想到最后要打电话给谁、看哪一部电影,或者做一件什么事这些问题,可是最终他只是笑笑然后写下一封封给他爱的人的长长的安慰,因为坦然面对死亡的人心里一定是装着他爱的人的,而他对死亡的恐惧,远不及他爱的人会因为他的死亡而痛苦更让他担心。
看完这本书,我仍然不想问自己这些问题,因为如书中所说“任何人都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可能只剩下几天,也可能还有好几个月,对所有人来说,寿命都是未知的。”而正是因为如此,人生才显的更有魅力,毕竟活着本身就是一场必死无疑的冒险,我们明知道生命终有一天会结束,可我们仍然在努力的活好每一天,并不厌其烦的为不知能有多长的未来谋划着,这件事本身就已经非常有意义了不是吗?我们就像是一个个冒险家,在这个叫做“人生”的航线上走着属于自己的道路,像是一次次试验,只是有些人选择了借鉴而有些人坚持着创新。如果我们知道终点的具体位置,这场冒险很可能就失去了冒险应有的魅力。
如果生命只剩下最后一天……我希望我会抱着我的猫坐在窗边,和那个和我长的一模一样的魔鬼随便聊聊天,窗外也许飘着雨,但房间里很温暖,桌子上摆着我写好的信,我不用去思考要打电话给谁、要看哪部电影、要做什么事,因为那些问题在我心里早已有了答案,甚至已经不需要再有什么答案。我只需要给我的猫找好它的归宿,并抱着它去见他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