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街
长沙是我继昆明之后第二熟悉的城市。而说起长沙,最熟悉的又是太平街。
出于某些玄学原因,我和某人经常约在太平街见。而素以迟到著称的某人,向来是不吝于让女孩子等上半小时的。那么半小时怎么过呢?走走吧。
太平街头的标志是长年有人排队的田园烤鸡。看上去普普通通,完全不能理解为何它能让下午三点非工作日的人儿排上100米的长队。这些店三天两头就换一拨,能坚持一年以上的都相当不容易。而这家店坚持了三年以上依然生意火爆,实在是奇迹。
我很喜欢的马迭尔大冰棒也在这里,据说是纯正哈尔滨味道。等人的时候咬着朗姆酒味的冰棒或者焦糖太妃的冰淇淋球儿,在小情侣人来人往、小婊妹们忙于自拍的太平街上瞎逛,是我私藏的乐趣。
太平街的精华在于开头50米这一段。主街上横岔过去的两三条小巷,聚集了整条街80%的逼格,也避开了80%的人流。无人而幽暗的小巷里,有日式杂货店,唱片行,文艺服装店,植物店,刺青店,占卜店……最后那个奇葩到吐槽不能的,让人仿佛一夜回到60年代的伍德斯托克,倒也颇有文青们波西米亚的风格。当然咖啡馆和酒吧也是少不了的,但由于文青固有的懒散夜猫子属性,这些店一般老板中午起床,下午才会开门,向来与我无缘一见。
上午的小巷里,少有游客,只有墙上榴莲芝士蛋糕的海报,与睡懒觉的猫儿,还有像误入神隐之地的我。有时候下雨,小巷格外的幽静。阳光晴好的时候,阴暗的巷内也能透出一点点光,洒在懒洋洋的猫咪身上。不论什么时候来,这里总是安静的,与主街的喧嚣隔绝。
我很喜欢这里的“飞鸟与鱼”唱片行,经常扒在玻璃上看近期live的海报。日本指弹,俄罗斯暗潮,国内后摇,那些你可能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乐队把巡演的海报粘贴在这个世界的旮旯处,不能不再一次感叹一期一会的因缘。
当然这里也有很诡异的小店。一家刺青行门口全是血色手印,仿佛恶灵凶宅。有一家店在大门上密密麻麻贴满旅行标签。更不用提一次我和某人误入一家二楼的唱片行,骨瘦嶙峋的老板一脸嗨大了的样子,热情而口齿不清地招呼我们随便看。两三个文艺女青年席地而坐,姿态慵懒,昏黄的灯光中满是大麻的气味。我们两个怂逼青年自然是被吓尿,尴尬地看了一会便逃似的离开了。出来又是熟悉的日常,那个神奇的洞天恍如梦枕黄粱。一阵唏嘘。
在太平街继续往前走,那个怪模怪样的星巴克旁边,是很容易漏掉的太平里。如果说小巷世界是屌丝文青的聚集地的话,太平里就是高端文青的狂欢场。
“太平里”三个大字的牌匾往里走,穿过一条同样阴暗的狭窄小道,豁然开朗的是一个中庭。往左后方去,便是“时光之尘”咖啡馆。貌不惊人的外表下,推开二楼的大门,里世界的大门向你敞开。干净,温暖,复古,精致,loft和vintage的极致结合,符合你对理想咖啡馆的一切想象。不提名字的话,也许是长沙最高逼格的咖啡馆。得知它已经开了十年,除了惊叹还是惊叹。
中庭继续往前走,是一个开放美术馆。经常有不知所云的画展,不明觉厉的小清新们在雕塑或者扭曲的画面前留下大大的自拍或合影。这个美术馆的建筑结构很奇葩,或者说它压根就没有结构。它是一栋五层楼的一楼走廊,大大的柱子像是脚手架,穿越其中总觉得像走在未完工的隧道里。
美术馆的一隅是家猫头鹰为标志的vintage小店,诡异的点在于这家精致的店永远亮着灯光,却几乎从没见它开过。玻璃大门锁着里面五彩缤纷的家具、明信片、玩具,大多数人来这里也不过是拍一张照再匆匆而过。我认为这家店是一个大型行为艺术,旨在展示当代人躯壳下的虚无性,表达一种被构建的孤独,而某人则认为这是老板为了洗钱开的店。我们经常为此争论不休。
穿过脚手架,是一处比较开阔的天井。极高的视野使得阳光可以投下。灰色的水泥剥落后露出红色的砖瓦,配上铁灰色的大吊灯,满满的loft工业感。原来老房子任其原样再装饰下就是loft啊,逼格上去了装修费下来了,我和某人不禁赞叹设计师的机智。“说不定剥落的水泥都是老板抠下来的呢。”某人说。嗯依文青的尿性确实有这个可能。
再走就是真正的中庭,这座结构扭曲的楼的楼梯才显现出来。空间到这里才真正敞亮,中庭里有桌椅随意摆设,四周是竹子作隔断。看起来像是什么高端会所,后来发现是免费给人休息的。普通游客很少有走到这里的,所以这里闹中取静,设计和环境都是一流,比不少街上又挤又吵的小吃店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楼往上是各种各样的文化公司,以及同样神秘从不开门的工作室。晚上天井的吊灯会点亮,一个个圆圆的光球像是小太阳。某人说楼顶天台本来是可以打开的。喝了粉象微醺的晚上,为了探索天台究竟可不可以上,我和某人曾一口气跑到五楼,试图打开红色的大铁门,可惜以失败而告终。大概是怕喝了酒的客人失足或者想不开从那里跳下而锁了吧。要我说,喝酒上头的晚上去天台吹吹风看看热闹的街景,暧昧中的男女趁着酒势在这里告个白什么的,不是很棒的体验么。
离开太平里,回到臭豆腐、烤鸡和香精味道交织的太平街。太平街永远是闹闹嚷嚷,没心没肺的模样,是最接地气最有凡间人味的地方。店铺大多三个月一换,曾经很喜欢的一家卖铁皮罐花茶的小店现在也易手成为卖手工皂的,满室茶香变成了扑鼻香皂味。不知为啥存在,生意却红红火火的10元云南特产店倒是一直坚挺,紧靠着数字油画、假银饰店、黄记玉米汁和长沙大香肠。某人很喜欢那个大香肠,我说你怎么那么色情,他说我下流。摊手。
太平街为数不多的“历史文化古迹”是贾谊故居和一家卖秤的百年老店。贾谊故居说是故居其实是80年代才新建的,小小的古风免费公园,永远有很多人排队领票。卖秤的老店门前有一把秋千似的大秤是为标志,姑娘和小孩们可以坐上去称重拍照。只是近来也不见踪迹了不知是否还在。余下的便是那卖毛笔的老店,经常有老学究出入,我也买过两只狼毫小楷。印象中还有修伞的老店,只是也不见了踪影,和卖秤的一样成了时代的遗址。
但谁又不是时代的遗存物呢?等到你我都不在了,太平街的破酒吧依旧会夜夜笙歌,炸物社人头攒动。大概只有陶埙店的老板吹的那气若游丝、半死不活的《友谊地久天长》,能够真正地久天长吧。
2015年5月27日下午六时
出于某些玄学原因,我和某人经常约在太平街见。而素以迟到著称的某人,向来是不吝于让女孩子等上半小时的。那么半小时怎么过呢?走走吧。
太平街头的标志是长年有人排队的田园烤鸡。看上去普普通通,完全不能理解为何它能让下午三点非工作日的人儿排上100米的长队。这些店三天两头就换一拨,能坚持一年以上的都相当不容易。而这家店坚持了三年以上依然生意火爆,实在是奇迹。
我很喜欢的马迭尔大冰棒也在这里,据说是纯正哈尔滨味道。等人的时候咬着朗姆酒味的冰棒或者焦糖太妃的冰淇淋球儿,在小情侣人来人往、小婊妹们忙于自拍的太平街上瞎逛,是我私藏的乐趣。
![]() |
太平街的精华在于开头50米这一段。主街上横岔过去的两三条小巷,聚集了整条街80%的逼格,也避开了80%的人流。无人而幽暗的小巷里,有日式杂货店,唱片行,文艺服装店,植物店,刺青店,占卜店……最后那个奇葩到吐槽不能的,让人仿佛一夜回到60年代的伍德斯托克,倒也颇有文青们波西米亚的风格。当然咖啡馆和酒吧也是少不了的,但由于文青固有的懒散夜猫子属性,这些店一般老板中午起床,下午才会开门,向来与我无缘一见。
![]() |
上午的小巷里,少有游客,只有墙上榴莲芝士蛋糕的海报,与睡懒觉的猫儿,还有像误入神隐之地的我。有时候下雨,小巷格外的幽静。阳光晴好的时候,阴暗的巷内也能透出一点点光,洒在懒洋洋的猫咪身上。不论什么时候来,这里总是安静的,与主街的喧嚣隔绝。
我很喜欢这里的“飞鸟与鱼”唱片行,经常扒在玻璃上看近期live的海报。日本指弹,俄罗斯暗潮,国内后摇,那些你可能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乐队把巡演的海报粘贴在这个世界的旮旯处,不能不再一次感叹一期一会的因缘。
![]() |
当然这里也有很诡异的小店。一家刺青行门口全是血色手印,仿佛恶灵凶宅。有一家店在大门上密密麻麻贴满旅行标签。更不用提一次我和某人误入一家二楼的唱片行,骨瘦嶙峋的老板一脸嗨大了的样子,热情而口齿不清地招呼我们随便看。两三个文艺女青年席地而坐,姿态慵懒,昏黄的灯光中满是大麻的气味。我们两个怂逼青年自然是被吓尿,尴尬地看了一会便逃似的离开了。出来又是熟悉的日常,那个神奇的洞天恍如梦枕黄粱。一阵唏嘘。
![]() |
在太平街继续往前走,那个怪模怪样的星巴克旁边,是很容易漏掉的太平里。如果说小巷世界是屌丝文青的聚集地的话,太平里就是高端文青的狂欢场。
![]() |
“太平里”三个大字的牌匾往里走,穿过一条同样阴暗的狭窄小道,豁然开朗的是一个中庭。往左后方去,便是“时光之尘”咖啡馆。貌不惊人的外表下,推开二楼的大门,里世界的大门向你敞开。干净,温暖,复古,精致,loft和vintage的极致结合,符合你对理想咖啡馆的一切想象。不提名字的话,也许是长沙最高逼格的咖啡馆。得知它已经开了十年,除了惊叹还是惊叹。
![]() |
中庭继续往前走,是一个开放美术馆。经常有不知所云的画展,不明觉厉的小清新们在雕塑或者扭曲的画面前留下大大的自拍或合影。这个美术馆的建筑结构很奇葩,或者说它压根就没有结构。它是一栋五层楼的一楼走廊,大大的柱子像是脚手架,穿越其中总觉得像走在未完工的隧道里。
![]() |
美术馆的一隅是家猫头鹰为标志的vintage小店,诡异的点在于这家精致的店永远亮着灯光,却几乎从没见它开过。玻璃大门锁着里面五彩缤纷的家具、明信片、玩具,大多数人来这里也不过是拍一张照再匆匆而过。我认为这家店是一个大型行为艺术,旨在展示当代人躯壳下的虚无性,表达一种被构建的孤独,而某人则认为这是老板为了洗钱开的店。我们经常为此争论不休。
![]() |
穿过脚手架,是一处比较开阔的天井。极高的视野使得阳光可以投下。灰色的水泥剥落后露出红色的砖瓦,配上铁灰色的大吊灯,满满的loft工业感。原来老房子任其原样再装饰下就是loft啊,逼格上去了装修费下来了,我和某人不禁赞叹设计师的机智。“说不定剥落的水泥都是老板抠下来的呢。”某人说。嗯依文青的尿性确实有这个可能。
![]() |
再走就是真正的中庭,这座结构扭曲的楼的楼梯才显现出来。空间到这里才真正敞亮,中庭里有桌椅随意摆设,四周是竹子作隔断。看起来像是什么高端会所,后来发现是免费给人休息的。普通游客很少有走到这里的,所以这里闹中取静,设计和环境都是一流,比不少街上又挤又吵的小吃店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 |
楼往上是各种各样的文化公司,以及同样神秘从不开门的工作室。晚上天井的吊灯会点亮,一个个圆圆的光球像是小太阳。某人说楼顶天台本来是可以打开的。喝了粉象微醺的晚上,为了探索天台究竟可不可以上,我和某人曾一口气跑到五楼,试图打开红色的大铁门,可惜以失败而告终。大概是怕喝了酒的客人失足或者想不开从那里跳下而锁了吧。要我说,喝酒上头的晚上去天台吹吹风看看热闹的街景,暧昧中的男女趁着酒势在这里告个白什么的,不是很棒的体验么。
离开太平里,回到臭豆腐、烤鸡和香精味道交织的太平街。太平街永远是闹闹嚷嚷,没心没肺的模样,是最接地气最有凡间人味的地方。店铺大多三个月一换,曾经很喜欢的一家卖铁皮罐花茶的小店现在也易手成为卖手工皂的,满室茶香变成了扑鼻香皂味。不知为啥存在,生意却红红火火的10元云南特产店倒是一直坚挺,紧靠着数字油画、假银饰店、黄记玉米汁和长沙大香肠。某人很喜欢那个大香肠,我说你怎么那么色情,他说我下流。摊手。
太平街为数不多的“历史文化古迹”是贾谊故居和一家卖秤的百年老店。贾谊故居说是故居其实是80年代才新建的,小小的古风免费公园,永远有很多人排队领票。卖秤的老店门前有一把秋千似的大秤是为标志,姑娘和小孩们可以坐上去称重拍照。只是近来也不见踪迹了不知是否还在。余下的便是那卖毛笔的老店,经常有老学究出入,我也买过两只狼毫小楷。印象中还有修伞的老店,只是也不见了踪影,和卖秤的一样成了时代的遗址。
但谁又不是时代的遗存物呢?等到你我都不在了,太平街的破酒吧依旧会夜夜笙歌,炸物社人头攒动。大概只有陶埙店的老板吹的那气若游丝、半死不活的《友谊地久天长》,能够真正地久天长吧。
2015年5月27日下午六时
风蚀蘑菇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猫需要多大的生活空间?猫憋疯了会跳楼! (46人喜欢)
- 记录坎贝尔仓鼠、通心粉鼠、金丝熊食性习惯 (9人喜欢)
- 极简养鼠法 | 我用猫砂养一切 (9人喜欢)
- 女侠我妈无痛离婚后,被浸泡在“仇父教育”里的我 (33人喜欢)
- 我很难过,也等着你回来。写给邵艺辉的话。 (45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