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4个“心理距离”,让你跑赢整个人生(二)调节距离
![]() |
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涅拉·利伯曼和雅科夫·特罗普将心理距离定义为,你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差距(社会距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差距(时间距离),你的物理位置和远处的差距(空间距离),以及想象某事与真实体验的差距(经验距离)。有效地控制了社会距离、时间距离、空间距离、经验距离,也就掌握了成功秘籍,将一切化腐朽为神奇。
例如,娴熟的谈判不仅需要你考虑自己的利益,也要兼顾他人的利益(弥合社会差距)。有效地管理时间,意味着准确预测出未来哪件事最紧迫(时间差距)。能够盈利的产品管理意味着在信息不全的情况下,判断出如何满足你不熟悉的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社会、时间、空间和经验差距)。
想弥合上述任何一种差距都不容易,但通过逾12年学术研究以及与学生和高管的合作,我发现:只要领导者意识到并了解心理距离的效果,然后应用两种独特策略缩小或增大这些差距,就能改善职场中很多事情的结果。
调节距离
现在我们大体明白了心理距离会在何时起作用及其原因,下面我们来分别看看这4种差距。
社会。谈判和领导力专家一直以来都推崇换位思考,也就是努力理解对方的想法、感受和动机。这样做能缩短社会差距。相反,如果你想增大社会差距,比如新上任的经理在管理前同事时,可以使用更抽象的语言,让他们“设法增加收入”,而非“填写更多发货单”。一项大规模调查显示,如果公司领导沟通时使用更抽象、更有洞察力的语言,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就会更高(尽管他们依旧需要直接管理者的具体反馈意见)。
时间。为自己设立截止期限是一种缩短时间差距的简单做法,同时还能提高注意力、效率甚至工作表现。教授丹·艾瑞里(Dan Ariely)和克劳斯·维坦布洛克(Klaus Wertenbroch)让学生自己为各项功课设立截止期限,前提是课程结束时完成所有功课。结果那些设立截止期限越早的学生,功课完成得越出色。调节时间差距的另一大策略是使未来具象化。例如当你为接受校友演讲的邀请而感到担忧,觉得不堪重负时,不妨设想自己如果明天就去演讲,还会不会对此感兴趣?
增加时间差距,会让设立目标的原因变得更重要,而不是那些如何达成目标的具体步骤。如果你在撰写演讲稿时文思枯竭,不妨想象你已经完成了演讲。把注意力集中在理想的结果上,预设将要取得的成就和专业进步,能让你发现话题和好点子,指引你如愿以偿。
空间。这是你最容易掌控的一类差距,而且改变产生的效果十分惊人。显而易见,面对面会议能缩短空间(和社会)差距,让你的想法更具体。当你想要激发抽象思维,增大空间差距时,则可以换个地点试试。研究员琼·梅尔斯-利维(Joan Meyers-Levy)和朱丽叶·朱(Juliet Zhu)发现,办公室和商店的天花板越高,置身其中的人的思维越富创造性,会在不同概念间发现更多关联。
经验。如果产品经理希望缩短市场调研中的经验差距,可以考虑让顾客选择和使用样品,而非仅仅提出假设问题。例如,快速消费品公司常会邀请顾客参与开架购物实验,让他们对价格和品牌产生更具体的想法。当餐馆推出新菜品时,也会在大规模推广前,先在市场上试水。
但当你开发出了新产品,需要推广其应用时,则需要增加经验差距。把新产品的特色逐条列清楚可能比进行现场演示更有说服力。当宝马推出新的用户驾驶界面iDrive时,汽车专家们在首次参与试驾时有些不知所措,给出的评价褒贬不一。如果顾客或评论员只有一次机会尝试复杂的新产品或服务,这种体验可能反而对销售不利。
待续未完......
每天,我们都要面对来自社会、时间、空间和经验的种种差距。通过理解这些差距之间的共性,学会调整或取代这些差距,我们就能够克服挑战。
__________❤__________
心花盛开,美好自来
❤心妍雅集您最贴心的身心灵管理专家
❤心妍雅集生命潜能发展中心
❤心妍热线:13332896527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更多善缘Mandi的课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