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叫野蒜,还是叫藠头,都指向食物
我们在吃“藠头”的时候把大多数绿叶摘掉扔了,想起儿时所吃的野蒜,觉得忒可惜了。 南国吃野蒜,一般只吃蒜头儿,用糖醋腌制好的,菜市场卖油盐酱醋的店几乎家家都有。饭桌上放一大罐,吃时夹几粒放在小碟中,酸甜中隐隐夹带一点辣味儿,开胃、下饭、解腻。 无论是叫野蒜,还是叫藠头,都指向食物,而作为学名,薤则寄托着淡淡的哀思。汉代的挽歌《薤露》中写道“薤上露,何易晞”,感叹人生苦短——野蒜的叶子是三角形的,且又极细,想也挂不住露珠儿。但我却有着另外的想法,薤繁盛于清明时节,而清明又是追忆先人的节日,在祖先的坟地上,大片大片生长着这种野菜,却无人采摘,寂寥之情可想而知。 少时清明,随父亲给爷爷奶奶上坟,坟茔四周草地连着草地,清新而明朗,父亲携带食物、冥币于各处坟头祭拜。作为配合,老天往往不失时宜的下点儿小雨。等拜祭完祖先,父亲便会把在祖坟前乱跑的孩子们叫过来,要回去了。 清明就这样过去了,农人们已在迎接谷雨的到来,而坟头的薤则在等待人们下一年的问津。咱百姓http://www.zanbaixing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