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爱打麻将的妈妈
一:
我有个爱打麻将的妈妈。
小时候,爸爸在外做生意,妈妈在家种玉米。别人家的玉米到了一定的时节就得除草、施肥等等,妈妈种了玉米呢,就不再管了。她去干嘛呢?打麻将!妈妈是个极爱打麻将的人。一有空闲,她走到哪里,就打到哪里。在我们那里,她被称为‘麻将女王’。
可是妈妈种下的玉米比别人家的长得都要好。邻居看到我家的玉米之后,都感叹个不停,说真是‘懒人有懒福’呀!更有甚者,便干脆把这玉米称为‘懒人玉米’。
到了收割玉米的时节,妈妈不再去麻将场。她把我一个人放在家里,给我《世界名人传》看,然后背着竹背篓就去了玉米地。等妈妈走后,我丢下书,悄悄跟着她也到了玉米地。我一看,妈妈所种的‘懒人玉米’果真比别家的玉米都要长得大而好看。我也走到地里要去帮忙拔玉米,可哪里拔得动,妈妈看到后急忙把我抱住丢在路边。
“你以后是要读书当文化人的,谁要你做农活了!”妈妈愤愤的看着我。
“文化人是什么?文化人就不用拔玉米吗?”我站在路旁,试图去抓天空中的蜻蜓。
“文化人是写文章的。要把一个个的字写成一篇文章,就像一粒粒的玉米要长成一整个这样的玉米棒。”妈妈边说边举起手里的玉米,“文章要写得好看,就像玉米也要长得好看一样。”
我不明所以的点点头,蜻蜓飞快地掠过我的眼前,。
妈妈连着收割了三天玉米,那些玉米摆了大半个堂屋。
收割完玉米那天,晚饭吃的特别晚。我和妈妈吃完后,搬着凳子坐在吊脚楼前。微风从沅江吹来,星光洒满江面。江岸连绵的吊脚楼群里的灯光,使得整条江如一条彩带。
妈妈罕见的许久不说一句话。我想着妈妈肯定是累了,就跑去给妈妈捶背。
“儿子真乖呀。”妈妈夸我。
“妈妈觉得舒服的话,我以后天天给妈妈捶背。”
我说完,以为妈妈听到这句话会很开心,但等待的只是一阵长长的沉默。
“无论如何,生活都得过下去呀!”妈妈突然蹦出来这样一句话。
我停下了捶背的手。妈妈叹了一口气,抱了抱我。
那一晚,是我有记忆以来第一次失眠。妈妈所说的‘生活得过下去’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那时候,家里还穷。爸爸在外拼搏,生意还不见起色,一年只春节回家一段时间。妈妈是在埋怨着爸爸?
但第二天,情况就好起来了。那些过路的邻居们,看到妈妈收割完的玉米,无不侧目歆羡,又邀她去麻将场。妈妈恢复了欢声笑语,一个劲地说马上就去。等去了之后,大家都在讨论着妈妈的‘懒人玉米’。‘懒人玉米’就这样成为了一时的佳话。
二:
玉米收割完之后,妈妈继续着她的‘麻将事业’。‘麻将事业’这个词是爸爸春节回来时用的,意指妈妈简直将打麻将当成了一种事业。妈妈听说后,也不恼,就撒撒娇,又给爸爸熬了猪蹄、煎了豆腐、煮了鸡蛋,两人说说笑笑之后,妈妈就又快乐而心安理得的去打麻将了。
妈妈打麻将不为钱财,只是单纯的喜好罢了。每次,她都会将输赢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到了需要她做饭或者劳作的时间,又立马赶回来。因此,爸爸虽然说,但并不真的生气。我们都对她的这种‘特殊爱好’听之任之。
有时候也把别人叫来家里打。爸爸是个多思寡言的人,家里的热闹与热情,都是妈妈带起来的。我作为孩子,因着妈妈的这种爱好,认识了不少爱好打麻将的人。他们长相各异、性格各异、语言各异,都成了我最初了解世界奇妙的窗口之一。
关键是,我也因此学会了打麻将!那时我还只有七八岁!
这之后,妈妈外出打麻将时常常带着我,我都很安静的坐在她旁边的椅子上看着。那另外三个打麻将的人,看到我乖巧的样子,都很喜欢我。可是有时候妈妈手气不佳,就要我帮她打几局。
“打吧,儿子,我给你去泡方便面吃。”妈妈又拿出了这个我抵挡不了的诱饵。
我含着口水点头答应。我撸了撸袖子,端坐着,做大人状,就开始打起麻将来。几个回合下来,我就把妈妈输的钱赢了回来,那时候刚泡的康师傅方便面都还没有泡熟。
于是另外三个人都不乐意了,说小孩打麻将都像财神附体,身上有灵气,手气太好,死活不再让我打。于是,我悻悻的退下,又坐回到自己的椅子上,一边吃方便面一边继续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妈妈再接手,那时,好手气已经遗留在那里了,妈妈开始赢钱。
打完麻将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和妈妈就一路笑一路数钱!我吃着妈妈作为额外奖励买给我的棒棒糖,感觉到世界真奇妙,麻将多美好。
我替妈妈打麻将的次数多了,赢的钱多了,名气逐渐扩散开来,就这样,我被称为我们那里的‘麻将王子’!。
三:
我们那里,就是白马镇。白马镇位于湘西州,依沅江而建。
白马镇有一所小学,叫做白马小学。小学附近,有几个商店。小学和商店,就是周围村、乡、镇人流的集聚地。人流多,麻将风气盛,商店就渐渐发展成了麻将场。
那时不论寒暑,都在麻将场里打麻将的,大约有五六人。他们各有称号,比如我妈妈叫做‘麻将女王’;一个四十多岁的单身汉叫做‘麻将狂魔’,他可以不吃不喝连续打三天麻将;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娃叫做‘麻将天使’,是因为她年轻又好看,符合乡镇人对天使样子的幻想。还有叫‘麻将达人’、‘麻将一点红’、‘麻将炮王’的。
后来,又多了位‘麻将老佛爷’,那是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她一个人住在沅江深山的一个木屋里,每次来麻将场都要走一个长长的坡。她的老伴在她八十岁生日的那天死去,之后,她就每日不停的去麻将场了。她一共有十三个孩子,孙子和外孙就不计其数了。这十三个孩子之中,有三个刚出生就卖给了别人,一个很小就夭折,两个死在她的前面,还有两个女儿嫁到了远方,三个儿子搬到了县城,剩下的两个儿子在本镇,但都不愿和她住在一起,就在沅江边新修了房子,对她也有点不管不顾的意思了。
我读高中时在县城,和她的其中一个孙女是同班同学。那是一个乖巧的小女孩,成绩也很优秀。她随着父亲很早住在县城。我和她说起她的奶奶,她就总有些想不起来,说小时候还每年过年时都会回去看看,现在已经很少回去了。
‘麻将老佛爷’每天吃完早饭,走上半个多小时的山路,就来到了麻将场。她瘦小,佝偻着背,牙齿已几乎全部掉光,总是戴着一副老花镜。最开始,大家还总是和她一起打麻将,但她速度实在太慢,大家就有些嫌弃。可是有一阵子,她总是输个不停,大家都说只怕她的脑袋已经有些不正常,于是,又都和她打起牌来。
‘麻将老佛爷’渐渐的把家里不多的存款都输掉了。后来,无奈之下,她把自己所拥有的山林里的那些大树也全部卖掉,卖掉了钱又都全部输在了麻将场上。
最后,她实在已经拿不出钱来输,就到处说要把房子也卖掉。可是那栋老木房子,已经风吹雨打三四十年,被烟火熏得老黑,谁也不愿意去买。她终于一无所有,麻将瘾又折磨着她,她才在众人的劝说下去找了她最小的儿子。后来,听说她住在小儿子家,整日的被小儿媳妇嫌弃。再后来,还是她在县城的儿子发了善心,把她接走了。她离开了白马镇,从此之后也就没有人见过她。
四:
‘麻将王子’当了不到几年,我就升了初中,不再住在家里面。爸爸的生意渐入正轨,妈妈也离开白马镇,随着爸爸外出,辗转了浙江、天津、广州、安徽等地。她和爸爸的关系因相处的时光增多又亲密无间起来。她帮着爸爸做饭,处理一些财务上的事情。工作当然清闲,于是,一空下来,妈妈又去牌桌了。她性格热情、和善,一两回麻将打下来,她和那些当地爱打麻将的人都成了朋友。
就这样,她在全国各地都有了朋友。我们戏称为‘麻友’。
而我,不再能总是待在妈妈身边,又由于学业日渐的重起来,就忍痛割爱要戒掉麻将。
做出决定的那一晚,我打电话给妈妈。
“哎呀,儿子,以后咱娘俩不能组成革命统一战线了呀。”妈妈大惊。
“革命的事,还是得靠老一辈啊。”
“不是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吗?”
“但麻将永远是您的呀!。”
说完,我和妈妈都笑了起来。
虽然我戒掉了麻将,但这并不妨碍妈妈继续将‘麻将事业’进行到底。于是,即使是孤军奋战,妈妈依旧奋力的将战线扩大。她在全国各地打着麻将,有了更多五湖四海的‘麻友’。
而我,高中毕业、大学毕业、工作,也已经从当初‘安静的美男子’变成了现在的‘坏大叔’。爱好也从当初的码麻将变成了现在的码字。而妈妈呢,这么多年来,心念念之,又总是带着喜悦去做的,依旧是打麻将。
今年的五月十号,母亲节,下午的时候,我给妈妈打电话。
“妈,在干嘛呢?”我问。
还没等妈妈回答,我就听到了电话那头摆弄麻将的声音。我不由得笑了起来。
“赢了吗?”还没等妈妈回答,我接着问。
“儿子啊,今天手气不好啊。你又不能在旁边帮我打几局提提手气,所以输了一些钱呀。”说完妈妈也在电话那头笑了起来。与此同时也听到了另外三个‘麻友’的笑声。
于是整个电话里都是笑声。
“妈,今天是母亲节,母亲节快乐啊!”我控制住笑声说。
“八万,自摸!”电话那头传来妈妈激动的大喊声,接着是一阵更大的笑声。
ps:
这是我编的一个故事。算是‘迟来的’母亲节礼物吧。
祝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
我有个爱打麻将的妈妈。
小时候,爸爸在外做生意,妈妈在家种玉米。别人家的玉米到了一定的时节就得除草、施肥等等,妈妈种了玉米呢,就不再管了。她去干嘛呢?打麻将!妈妈是个极爱打麻将的人。一有空闲,她走到哪里,就打到哪里。在我们那里,她被称为‘麻将女王’。
可是妈妈种下的玉米比别人家的长得都要好。邻居看到我家的玉米之后,都感叹个不停,说真是‘懒人有懒福’呀!更有甚者,便干脆把这玉米称为‘懒人玉米’。
到了收割玉米的时节,妈妈不再去麻将场。她把我一个人放在家里,给我《世界名人传》看,然后背着竹背篓就去了玉米地。等妈妈走后,我丢下书,悄悄跟着她也到了玉米地。我一看,妈妈所种的‘懒人玉米’果真比别家的玉米都要长得大而好看。我也走到地里要去帮忙拔玉米,可哪里拔得动,妈妈看到后急忙把我抱住丢在路边。
“你以后是要读书当文化人的,谁要你做农活了!”妈妈愤愤的看着我。
“文化人是什么?文化人就不用拔玉米吗?”我站在路旁,试图去抓天空中的蜻蜓。
“文化人是写文章的。要把一个个的字写成一篇文章,就像一粒粒的玉米要长成一整个这样的玉米棒。”妈妈边说边举起手里的玉米,“文章要写得好看,就像玉米也要长得好看一样。”
我不明所以的点点头,蜻蜓飞快地掠过我的眼前,。
妈妈连着收割了三天玉米,那些玉米摆了大半个堂屋。
收割完玉米那天,晚饭吃的特别晚。我和妈妈吃完后,搬着凳子坐在吊脚楼前。微风从沅江吹来,星光洒满江面。江岸连绵的吊脚楼群里的灯光,使得整条江如一条彩带。
妈妈罕见的许久不说一句话。我想着妈妈肯定是累了,就跑去给妈妈捶背。
“儿子真乖呀。”妈妈夸我。
“妈妈觉得舒服的话,我以后天天给妈妈捶背。”
我说完,以为妈妈听到这句话会很开心,但等待的只是一阵长长的沉默。
“无论如何,生活都得过下去呀!”妈妈突然蹦出来这样一句话。
我停下了捶背的手。妈妈叹了一口气,抱了抱我。
那一晚,是我有记忆以来第一次失眠。妈妈所说的‘生活得过下去’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那时候,家里还穷。爸爸在外拼搏,生意还不见起色,一年只春节回家一段时间。妈妈是在埋怨着爸爸?
但第二天,情况就好起来了。那些过路的邻居们,看到妈妈收割完的玉米,无不侧目歆羡,又邀她去麻将场。妈妈恢复了欢声笑语,一个劲地说马上就去。等去了之后,大家都在讨论着妈妈的‘懒人玉米’。‘懒人玉米’就这样成为了一时的佳话。
二:
玉米收割完之后,妈妈继续着她的‘麻将事业’。‘麻将事业’这个词是爸爸春节回来时用的,意指妈妈简直将打麻将当成了一种事业。妈妈听说后,也不恼,就撒撒娇,又给爸爸熬了猪蹄、煎了豆腐、煮了鸡蛋,两人说说笑笑之后,妈妈就又快乐而心安理得的去打麻将了。
妈妈打麻将不为钱财,只是单纯的喜好罢了。每次,她都会将输赢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到了需要她做饭或者劳作的时间,又立马赶回来。因此,爸爸虽然说,但并不真的生气。我们都对她的这种‘特殊爱好’听之任之。
有时候也把别人叫来家里打。爸爸是个多思寡言的人,家里的热闹与热情,都是妈妈带起来的。我作为孩子,因着妈妈的这种爱好,认识了不少爱好打麻将的人。他们长相各异、性格各异、语言各异,都成了我最初了解世界奇妙的窗口之一。
关键是,我也因此学会了打麻将!那时我还只有七八岁!
这之后,妈妈外出打麻将时常常带着我,我都很安静的坐在她旁边的椅子上看着。那另外三个打麻将的人,看到我乖巧的样子,都很喜欢我。可是有时候妈妈手气不佳,就要我帮她打几局。
“打吧,儿子,我给你去泡方便面吃。”妈妈又拿出了这个我抵挡不了的诱饵。
我含着口水点头答应。我撸了撸袖子,端坐着,做大人状,就开始打起麻将来。几个回合下来,我就把妈妈输的钱赢了回来,那时候刚泡的康师傅方便面都还没有泡熟。
于是另外三个人都不乐意了,说小孩打麻将都像财神附体,身上有灵气,手气太好,死活不再让我打。于是,我悻悻的退下,又坐回到自己的椅子上,一边吃方便面一边继续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妈妈再接手,那时,好手气已经遗留在那里了,妈妈开始赢钱。
打完麻将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和妈妈就一路笑一路数钱!我吃着妈妈作为额外奖励买给我的棒棒糖,感觉到世界真奇妙,麻将多美好。
我替妈妈打麻将的次数多了,赢的钱多了,名气逐渐扩散开来,就这样,我被称为我们那里的‘麻将王子’!。
三:
我们那里,就是白马镇。白马镇位于湘西州,依沅江而建。
白马镇有一所小学,叫做白马小学。小学附近,有几个商店。小学和商店,就是周围村、乡、镇人流的集聚地。人流多,麻将风气盛,商店就渐渐发展成了麻将场。
那时不论寒暑,都在麻将场里打麻将的,大约有五六人。他们各有称号,比如我妈妈叫做‘麻将女王’;一个四十多岁的单身汉叫做‘麻将狂魔’,他可以不吃不喝连续打三天麻将;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娃叫做‘麻将天使’,是因为她年轻又好看,符合乡镇人对天使样子的幻想。还有叫‘麻将达人’、‘麻将一点红’、‘麻将炮王’的。
后来,又多了位‘麻将老佛爷’,那是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她一个人住在沅江深山的一个木屋里,每次来麻将场都要走一个长长的坡。她的老伴在她八十岁生日的那天死去,之后,她就每日不停的去麻将场了。她一共有十三个孩子,孙子和外孙就不计其数了。这十三个孩子之中,有三个刚出生就卖给了别人,一个很小就夭折,两个死在她的前面,还有两个女儿嫁到了远方,三个儿子搬到了县城,剩下的两个儿子在本镇,但都不愿和她住在一起,就在沅江边新修了房子,对她也有点不管不顾的意思了。
我读高中时在县城,和她的其中一个孙女是同班同学。那是一个乖巧的小女孩,成绩也很优秀。她随着父亲很早住在县城。我和她说起她的奶奶,她就总有些想不起来,说小时候还每年过年时都会回去看看,现在已经很少回去了。
‘麻将老佛爷’每天吃完早饭,走上半个多小时的山路,就来到了麻将场。她瘦小,佝偻着背,牙齿已几乎全部掉光,总是戴着一副老花镜。最开始,大家还总是和她一起打麻将,但她速度实在太慢,大家就有些嫌弃。可是有一阵子,她总是输个不停,大家都说只怕她的脑袋已经有些不正常,于是,又都和她打起牌来。
‘麻将老佛爷’渐渐的把家里不多的存款都输掉了。后来,无奈之下,她把自己所拥有的山林里的那些大树也全部卖掉,卖掉了钱又都全部输在了麻将场上。
最后,她实在已经拿不出钱来输,就到处说要把房子也卖掉。可是那栋老木房子,已经风吹雨打三四十年,被烟火熏得老黑,谁也不愿意去买。她终于一无所有,麻将瘾又折磨着她,她才在众人的劝说下去找了她最小的儿子。后来,听说她住在小儿子家,整日的被小儿媳妇嫌弃。再后来,还是她在县城的儿子发了善心,把她接走了。她离开了白马镇,从此之后也就没有人见过她。
四:
‘麻将王子’当了不到几年,我就升了初中,不再住在家里面。爸爸的生意渐入正轨,妈妈也离开白马镇,随着爸爸外出,辗转了浙江、天津、广州、安徽等地。她和爸爸的关系因相处的时光增多又亲密无间起来。她帮着爸爸做饭,处理一些财务上的事情。工作当然清闲,于是,一空下来,妈妈又去牌桌了。她性格热情、和善,一两回麻将打下来,她和那些当地爱打麻将的人都成了朋友。
就这样,她在全国各地都有了朋友。我们戏称为‘麻友’。
而我,不再能总是待在妈妈身边,又由于学业日渐的重起来,就忍痛割爱要戒掉麻将。
做出决定的那一晚,我打电话给妈妈。
“哎呀,儿子,以后咱娘俩不能组成革命统一战线了呀。”妈妈大惊。
“革命的事,还是得靠老一辈啊。”
“不是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吗?”
“但麻将永远是您的呀!。”
说完,我和妈妈都笑了起来。
虽然我戒掉了麻将,但这并不妨碍妈妈继续将‘麻将事业’进行到底。于是,即使是孤军奋战,妈妈依旧奋力的将战线扩大。她在全国各地打着麻将,有了更多五湖四海的‘麻友’。
而我,高中毕业、大学毕业、工作,也已经从当初‘安静的美男子’变成了现在的‘坏大叔’。爱好也从当初的码麻将变成了现在的码字。而妈妈呢,这么多年来,心念念之,又总是带着喜悦去做的,依旧是打麻将。
今年的五月十号,母亲节,下午的时候,我给妈妈打电话。
“妈,在干嘛呢?”我问。
还没等妈妈回答,我就听到了电话那头摆弄麻将的声音。我不由得笑了起来。
“赢了吗?”还没等妈妈回答,我接着问。
“儿子啊,今天手气不好啊。你又不能在旁边帮我打几局提提手气,所以输了一些钱呀。”说完妈妈也在电话那头笑了起来。与此同时也听到了另外三个‘麻友’的笑声。
于是整个电话里都是笑声。
“妈,今天是母亲节,母亲节快乐啊!”我控制住笑声说。
“八万,自摸!”电话那头传来妈妈激动的大喊声,接着是一阵更大的笑声。
ps:
这是我编的一个故事。算是‘迟来的’母亲节礼物吧。
祝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