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正式展开这篇注定会洋洋洒洒,浩浩荡荡,烂话连篇的旅行系列散文or杂文之前,请允许我简单地介绍一下第二次樱花国的行程吧。时隔半年后又一次去,一方面是继续履行自己日本走透透的夙愿,另一方面也是迎接5月柚子退团最后看一次宝冢生舞台(你怎么就知道是最后一次?)。4月26日中午抵达关西国际空港,烂木头就此成为一只脱了缰绳的哈士奇,谁也拦不住。
4.27高野山
4.28奈良+宝冢
4.29京都
4.30京都
5.1岚山
5.2东京
5.3回家
短短八日的旅行,居然也踏足了日本的一都,二府,三县(和歌山县,奈良县,兵库县)。想到日本地元友人胖酱(该游记第二中心人物,常规角色)说:许多大学毕业的新人在进会社自我介绍时通常喜欢说自己已经走过了日本的1都(东京都)、1道(北海道)、2府(大阪府、京都府)、43个县中的多少个。这样一想自己也算是小有成就。胖酱很早就说,和西边相比,东边几乎没有东西可看。这句话我后来才明白,如果说去年十月的第一次樱花国旅行是大城市扫盲行的话,这一次的关西行呈现的是一个五彩斑斓立体的理想乡中的日本。
飞机快要降落在关西空港前的片刻,烂木头目不转睛地凝望窗外一个接一个出现的无名岛屿,那些扎满了风力发电扇的,或许在世界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岛。这是第一次遇到需要坐接驳小地铁才能入关的海上机场,迷茫却也新鲜。
和胖酱接头,买了路程到达高野山的车票,坐上了南海电铁,于是出现了开头顶上的这张图,是日本海么?我也不知道。已经没有第一次到日本的那种呼吸急促,但还是忍不住想调戏:这天空是为了我蓝,这海水是为了我荡漾,这花儿也是为了我开啊!
从关西国际空港到高野山并不直达,我们一路经过了天下茶屋,桥本,极乐桥这些中转站,再最终坐上高野山缆车。总时长大概需要三小时。或许是因为兴奋,这三小时竟一点都不觉得枯燥,进入和歌山县之后,窗外的景色越发是进入了乡下的感觉,晴空碧洗,万里无云。顺便一路和胖酱扯屁闲聊,可以说第一天完全就耗在了路上,可这路上的时间竟也如此充满趣味,毕竟日本的铁道交通,它无恙的天空都是我的风景。从板桥到极乐桥的南海高野线上,整个车厢,甚至怀疑整条列车只有我们和一对欧洲姊妹花。
达到终点站时已经是傍晚,一辆高野山缆车正缓缓驶向天空。因为缆车也属于南海电铁,所以上山的车已经包含在1790YEN的车票里,虽然它长得真的很像旅游观光车。我们悠哉悠哉地等下一辆,反正也正好利用时间把极乐桥好好打量一番。番台的窗外光线朦胧,灯火阑珊点缀的列车充满梦幻情调。头一次坐上设计成垂直向上的缆车,之前闻所未闻。黄昏时这一切的景象都像是要进入宫崎骏的神隐世界了。呐,马上要进入大山了哟。坐在重点不稳抖抖霍霍的最高端凝望着车头窗外的绿意,手机咔嚓个不停。但是,诶?好像全程开了5分钟不到就结束了,将近1000米的海拔高度,就这么到了?不可思议。
抵达真•高野山站后,遇到了这位戴着斗笠的小和尚。介绍一下,他的名字叫高野君,是高野山的吉祥物(对,就是如你所知日本每个地方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吉祥物)不过高野君真是其中难得长相端正,中心思想明确的吉祥物。(虽然我最初知道和歌山县是因为贵志站的小玉猫站长,但最后为什么没去而是来到了高野山,连我自己都说不清楚啊。)
服务态度热情的车站STAFF拿着巴士地图来问我要去哪一站,热情地圈了圈,再一次感叹深山老林里人民的质朴啊!
高野山境内完全就是古风小镇,没有现代化的建筑,矮房子一片一片,建筑风格和谐统一,没有视觉污染,说它是世外桃源也不为过。狭窄的主干道上车辆不多,难得经过的也是小镇巴士线和运送香客的旅游大巴。没有高楼大厦自然也就没有酒店,在高野山过夜靠预定宿坊,也就是和尚庙,所以山里的宿坊业务可以说非常发达。
我们住的宿坊叫上池院,不算特别出名。迎接我们的老板是留着头发的。。。身后跟着几名年轻僧人,顿时肃穆感急升。门口就需要脱鞋,换上脱鞋后被僧人带到了和式房间。原本以为宿坊只是招待所水平的烂木头顿时傻眼,这比什么五星级态度都好。在楼梯转角,老板特意撩开窗帘给我们看院子里的一株枝垂樱,并解释道:因为高野山海拔高,气温寒冷,所以虽然在关西但是樱花仍然在绽放状态,你们到东京肯定看不到这样的樱花。烂木头事实上是抱着看不到樱花的预期来的,所以在临近5月的高野山能看到粉色的奇迹,忍不住素巴拉西起来。
晚餐我们被敲门的僧人请到另一间榻榻米的房间中,可谓是专注地吃饭。而那边厢,小僧人正提供着铺床服务。铺了一地的全素日式料理:野菜天妇罗,乳白色的豆腐,又鲜又甜的煮蔬菜,颗粒状的素肉,唯一的荤菜是粘了海带的生鱼片,最后还附送了一壶茶,因为最后要把剩菜做成茶泡饭嘛。顿时想到《深夜食堂》里的茶泡饭姐妹了。碟子里还有一个信封,里面是高野山小地图和庙里的护身符,佛珠。感恩之心满满。
吃完饭之后头等大事就是洗澡了,这个时候历史性的一刻到了,烂木头人生头一回进日本澡堂子。宿坊的一楼有个公共女汤,但是我从幼年时期跟妈妈去单位澡堂之后就再也没主动进过公共澡堂了,现在真是尴尬得不知如何是好,不知道是不是要学着小丸子的奶奶一边洗一边和隔壁欧巴桑聊天啊?战战兢兢邀请胖酱一起,推开拉门里面只有2-3个欧巴桑,换洗衣服和毛巾放在不带锁的格子里,学小丸子奶奶的样儿捡了空坐到塑料小板凳上开洗,啧啧,不洗不知道,以前一直不明白日本人为什么要坐在板凳上洗澡,现在才明白,这样安全又防滑,洗着又省力,还有大镜子对着你。洗干净后泡汤那叫一个舒服啊,人都浮起来了。面色红润的烂木头神清气爽,早把刚才的担心抛到九霄云外,跟胖酱说:我们去冒险吧!胖酱说人家宿坊的大门早就锁掉了好么。于是勉为其难地陪我兜了一圈宿坊内部,拿了角落小桌子上摆放的高野山开创1200年的纪念明信片。
起床是件可怕的事,因为僧人6点就来敲门了,并善意地威胁道:你六点半还不起床我会来掀被子哦。不过人家这么勤快还不是因为怕你远道而来,错过了进大殿上早课的机会。匆匆瞄了眼宿坊院子里的清晨美景就去了大殿,急急忙忙阶梯上还绊了一跤。和教众们跪在大殿里听和尚念经,我真是一句也听不懂,轮到我们上去磕头时也只能装模作样。汗都要急出来了
(小和尚说:希望你好好的来,好好的走。)
沿着上池院的坡道往下走,向第一个景点奥之院进发。一路上有大大小小的寺院,枝垂樱盛放着最后的光彩。如果再晚来几天说不定就看不到了。虽然有人要说了,上海的顾村公园也有樱花啊,但烂木头总觉得看景色真的要讲天时地利,固然那品种是一样的植物,但人潮汹涌中那还能称之为景色么?而在这里,无人知晓的僻静高山上,它的存在就是为了能看到它的为数不多的人而绽放啊。
(这张化了妆的大妈地藏是我的得意挖掘之作-。-)
简单的来说奥之院就是一整片墓地,上杉谦信,织田信长,德川家族的幕所都在这里,可以说是凝结了一半的日本历史。但能在这里建墓不代表人就是死了,比如我还看到了松下公司的幕所,我把它理解为和国内庙里请菩萨供着类似的做法吧,目的是保佑公司经营风调雨顺。奥之院区域拥有一片不可思议的巨杉森林,20多万座古墓和灵塔密密麻麻环绕在参天的千年古树之中,而游客绝少,往往左右无人,唯有青苔爬满坟墓、雾气缭绕密林,气氛之森然,无以言喻。
奥之院另外极富盛名的还是它的地藏菩萨,三步一个小地藏,五步一群大地藏。之前我问过为啥日本人要给菩萨们穿衣服。有人说,要把他们当孩子一样体贴温暖地供养啊。小帽子小衣服特别可爱,个别化妆菩萨略鬼畜。看见可爱的地藏们如精灵般栖息在空掉的树洞里,路边,草地中,也是一种惊喜,好像他们并不是石头做的,而是有生命的,在你意想不到,转眼又能看见的地方庇佑着大家。
这里还有南海电铁创业者松本重太郎的幕所,能够来到高野山这样的世外仙境首先就要感谢这位松本先生,搭建起了大阪到和歌山的交通桥梁。大部分的旅客下了空港都不会往和歌山县这个方向走,一路上电铁空旷得要死。我问胖酱,人这么少,去高野山的线路会不会亏损啊。胖酱说,肯定亏损啊,不过有其他盈利线路的补给嘛。
这里还有松尾芭蕉的句碑。听到芭蕉桑的名字,你有没有颤抖啊?诶?为什么我觉得你一定想到了一些怪怪的东西。
在奥之院最深处,也是最重要的建筑弘法大师庙堂(没有弘法大师就没有现在的佛教圣地高野山)附近有一个山坡状的地藏菩萨群。我从背面走过来觉得一层层叠罗汉的地藏非常可爱,走到正面才看到它有一个伤感的名字:无缘供养塔。烂木头说:啊,无缘,一定是还没有人把他们供到路边去吧。胖酱无情地说:路面上的地藏要是坏了就丢到这个坑里去,再捡个干净点的出来。(喂喂喂,这种推测太无情了好么!)
织田信长的幕所一开始没有找到,它躲在侧路的边边角角稍不留神就走过去了。而且这里的幕所也供养塔都长得一个样。路边石阶上有用黑笔写的小牌子:织田信长公幕所。背后还有一块被用旧了的牌子也入镜了。织田的供养塔上还有个睡在钱币里的憨态可掬的小和尚。
现在翻看这些照片依旧觉得,能来到日本人自己都不太会来的高野山也算是这次关西之行非常牛逼的一件事啊。宁静的天空之城带给我不同于快节奏东京的奇异感受,这也是日本啊。
高野山三大著名景点:奥之院,金刚峰寺,坛上伽蓝。决定大清早去奥之院是正确的选择,因为当我们坐着巴士来到金刚峰寺的时候已是人声鼎沸的晌午,一大波前来祭拜的香客涌上寺门。金刚峰寺的大门格外美丽,低顺可人的淡粉色枝垂樱摇曳生姿,交警指挥着行人过路。这里的许多路口都没有红绿灯,游人满载时得依靠交警人为指挥。至于为什么不装个红绿灯,烂木头的理解是没有必要,如果不是因为高野山开创1200周年,是不会有那么多人的,车辆少,居民又不多,装那么多现代化的东西也是煞风景。
在千手院站附近的一家叫南海食堂里吃了炸猪排盖浇饭和猪肉荞麦,胖酱的猪肉盖浇饭没来得及拍照留念,因为在寺庙里没有好好吃肉所以炸猪排一上来我就火速解决了两条。这是一家阿姨开的店,吃完的刹那本来觉得只是一顿路上的果脯餐,没想到胖酱后来说这一路上吃到的katsudon都没有高野山的那一顿美味啊。不知道是山上素材好还是我们真的饿坏了?
山上最令我骄傲的一点是,没有遇到一个中国游客,如果不是在景区附近,路面上根本是人烟稀少。商店里的中文提示也是语法差得要命,让胖酱都笑出了声。明明是提醒大家不要把自带的食物拿进去,却写成了被禁止的食物自备。好神奇的一句话!烂木头也晕了。
进入坛上伽蓝需要走一段不长的小参道,抬头隔着树叶看天空会有不一样的感觉。鲜艳的根本大塔我们没有进去,似乎宗教对我们的吸引力并不足,似乎来这儿只是为了一片自由呼吸的天空,为了一颗避静之心。
出了坛上伽蓝,一路爬坡往大门步行,看到雄壮的高野山大门正面,不禁感叹这才是高野山的真正门面啊!所有的牌坊,亭台式样的建筑都充满了唐朝的遗风啊。过个马路就是著名的高田町石道,这是著名的徒步散步道,在高野山站还有彩色地图。顺着入口往下踩了几步,完全和我想象的不一样啊,没有任何防护,根本不是给你散步用的,最好是做好十足的户外准备再来会比较好,保证你走一步都是颤颤巍巍。还有熊出没请注意的牌子。于是我果断地放弃了原以为很惬意的石道散步。好在远眺了一下风景,据说这个方向可以看到淡路岛和四国。虽然其实我什么也看不到。
离开高野山的时刻终于来临。忍不住和高野山站的高野君人形立牌合了影。还帮另一个独自前往高野山的日本小伙子拍了照,果然大家都为自己有生之年能来高野山一次感到骄傲呢。
和来时一样坐在最高的座位上依依不舍地举着相机想要留下最后一点关于高野山的印象。再见了,再见了,这样仙境的地方也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来(抹泪)。此时大约是下午3点左右。此时拍到的缆车和前一天傍晚的缆车又是不同的样子,干净清爽,缺少了黄昏时分的眷恋柔美。
在已经不算是高野山领域的极乐桥站,还停着从高野山通往桥本的天空号列车,绿色的车厢里装修和风味道颇浓,全是横向正对风景的座位。天空号列车其实和我们的普通列车是拴在一起的,只是内容包装的不太一样。没工夫排队买票的我虽然也能看见一样的风景,但假如坐上去又会是一番别致的风味吧。
下一站是奈良,我们要从和歌山县移动到奈良县。从高野山到奈良最少需要2个半小时的时间。我就是在这段路程中睡得脖子脱臼了。这个故事以后有机会再说。放两张当夜的晚饭,御好烧+蛋皮包烧荞麦。这顿饭开启了我对奈良的第一个好感。也是我8天里吃过最心满意足的一餐。我们奈良篇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