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旅行
从新疆回来快一个月了,上班也快一个月了。前几天买回手机,才感觉生活回到正轨了。之前敲的零零碎碎的文字终于肯串成句子了。
什么时候确定今年去新疆的?大概是出发前三个月吧。当我还在纠结是去漠河找北,还是去新疆找小舒的时候,某洁告诉我她把广州——乌鲁木齐的来回机票都订好了,我就知道自己没得选择了 ,不然肯定友尽 。于是乎,在天天加班的情况下,回家还要查机票查旅馆设计行程,太长时间面对电脑让我感觉脖子都僵了。最终我设定的行程大部分都没有实现——买的参考书没货,客服说“我给你寄了本更贵的”,后来发现那是NNN年前的版本 。
不知道不是本命年运气都不太好的关系,感觉2014自己运气确实不太好,破了几次财,犯了某些白痴错误,丢了几次东西。我是无神论者,所以就算老妈说我运气不好是因为本命年的时候,自己也是一笑而过。十六号原本是下午七点二十分的飞机,七点二十分的时候还没开始登机;原定五个小时的飞行时间,因为天气缘故延迟了差不多一小时;到达的第二天欢欢喜喜地准备去买滑雪装备的时候,手机丢了 。相比之下,某洁的运气好到让我妒忌——飞机准时起飞,提前四十五分钟到达;说想看下雪,第二天就下了一场小雪。
在小舒家打扰了一个多星期,叔叔阿姨都很热情好客,我还霸占了她的床 。到达的时候是凌晨一点多了,兜兜转转找到旅馆,约好小舒第二天来旅馆接我。这么久没见,见面的时候就算没有深情对望也应该是热情拥抱吧 ,结果这家伙盯了我几秒种,说了一句让我想把她踹出门的话——小米我怎么觉得你矮了 。然后我们去吃了我来到的第一顿饭,简单的酸菜盒子、南瓜饼和黑米粥,感觉最好吃的是酸菜盒子,皮薄馅多 。到达小舒家的时候,受到了叔叔阿姨们热烈欢迎 。
然后我发现,呆在小舒家里除了睡觉洗澡上厕所之外,几乎都在吃东西 。茶几上摆满了各种零食——核桃巴旦木红枣无花果葡萄干香蕉片乌梅笑口枣馓子巴哈丽,几乎只要我没在吃东西,叔叔阿姨都马上叫我多吃点,或者问我有没有感觉水土不服,水喝完了马上帮我倒满,热情得让我都不好意思了。除夕那天还一起去了小舒大伯家吃饭,整整两桌才坐得下所有人,没仔细数,可是菜一定超过了二十道,每隔一段时间,另一桌总有一个长辈跟小舒说“一定要照顾好你同学啊”、“必须把同学招待好啊”,同桌的长辈总是叫我多吃点,问我来到新疆感觉冷吗,吃得习惯吗之类的。得知我手机丢了,又安慰了一通,问我通知了家人没有。心里有点犯酸,好像去年从西藏回来,自己泪点就变低了,动不动眼睛就发酸,眼泪就想掉下来。
冬天的新疆,漂亮的地方也很多,不过时间有限,我们未能一一游览,除了乌市只去了吐鲁番和哈密。大年初一,叔叔当导游带我们逛了大巴扎和红山公园,第一次看到雪的孩纸有点小激动,在公园拍照都可以拍两小时。各种文艺各种小清新,各种忧郁各种猥琐,各种跳跃各种装13 ,第一次在旅行中拍那么多自己的照片,以前凡是私下旅行,我拍的基本都是风景照。还见了去年西藏之旅认识的,对我关照不少的小黑,很开心在陌生的地方看到认识的人,让我对这个地方少了一丝陌生感。可能人的本能就是这样吧,在陌生环绕中遇到熟悉,心就会莫名地有一丝安定。
叔叔带我们去吃了新疆特色的烤包子,是维族的特色食品吧,我和某洁都觉得挺香的,挺好吃的。外皮烤成金黄色,口感香脆,里面的馅却一点都不干,还有肉汁。馅是羊肉的,掺有不少肥的在里面,平时一点肥肉不吃的我居然也吃得下,小舒说她从小就吃不惯。晚上和小舒朋友打麻将的时候,知道我们吃了烤包子的人总要来一句“那可以啊”,第一次感觉自己几乎到哪都吃得习惯真是一个好习惯 。晚饭和叔叔阿姨去吃了新疆菜——红烧的野生冷水鱼,铁板孜然牛肉,烤羊排等,感叹这真是吃货的福地啊。
第一次滑雪,就是在新疆完成了。没见过雪之前,觉得雪就是软软的,滑雪摔倒什么都不会有多疼,真的滑雪了才知道,摔倒不仅冷,而且疼,不小心和别人撞一起甚至会受伤。作为南方孩纸的我和某洁,还有虽是北方孩纸但不会滑雪的小舒,我们决定请教练。结果教练收钱了就只教了我一趟就撒手不管了,只能默默安慰自己好歹他教会了我怎么停下来。在初学者滑倒滑了三趟,滑雪途中摔了两次,其中一次还差点和一个也是新手的女孩撞一块了 。第二趟开始时不敢滑,教练在旁边一直喊“你下去啊,你倒是滑啊,不然怎么学得会”。看见旁边的小朋友滑的飞快,而且摔了也不哭不闹自己爬起来继续的样子,突然怀疑自己是不是老了 ,胆子都变小了。
去吐鲁番是临时的计划,小黑提前一天去到那,告诉我们吐鲁番北站的游客服务中心搞活动——庆祝高铁开通,凭高铁票可以购买一百块游览六个景点的通票,于是订票走起。吐鲁番气温比乌市高,又是冬季,来之前已经料到葡萄沟坎儿井等不会看到葡萄的了,所以也就不算有多失望了。冬季的吐鲁番入目的几乎没有绿色,树木都是掉光了叶子的,也许在很多人眼中这不漂亮,我倒是觉得这种肃杀的风景也别有一番滋味。光秃秃的葡萄架,剩下枝干的柳树和白杨,看似满目苍凉,毫无生机;可是坎儿井的导游告诉我,因为冬天会冻坏葡萄藤的,所以每到冬天他们都会把它们埋在土层里,春天再挖出来种上,然后夏天就是满眼的青脆,还有可口的葡萄了。而道路两旁的柳树和白杨,谁能否认等到开春,它们不会重新焕发出光彩呢?现在的苍凉和肃杀,只是为来年的绽放而积蓄能量罢了。
被西北风沙侵蚀得快成一坯黄土的交河故城,千百年前的繁荣早已无法窥见。只剩下一堵堵危墙孤立风中,无言地述说着曾经的辉煌,对现在淡然处之。故城的经历,何尝不是人生的缩影呢?当繁华落尽,我希望岁月苍老了我的容颜外,还可以沉淀下性格中的浮躁,留下淡然的姿态,从容面对人生。
到达哈密的时候已经接近零点,就在车站附近找了旅馆安顿自己。第二天想办法找回包车师傅的电话,然后开始了两天的哈密游,确定修改再修改,变成了鸣沙山巴里坤和魔鬼城。鸣沙山的阳光很灿烂,风很大,游客很少。冬天的巴里坤,虽然没有“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景致,却可以看到冰雕雪雕,看到长长的冰滑梯,看到真冰的滑冰场。回到旅馆已然超过零点,为了第二天能看到日出,早上五点半就出发了。到达魔鬼城的时候天还没亮,星星像四散在黑色天鹅绒上的宝石。尝试走出车子企图偷拍,结果差点被冻成冰棍,还好没有错过日出。
回到乌市,上Q和朋友讲我们去看冰雕了,还一大早爬起来去看日出了,对方告诉我他觉得这些是老年人的生活,他如果做这些事情一定是老了之后才会做。本来有一大堆词反驳,敲了大段文字之后还是删掉了,每个人喜欢的生活方式都不同,只要没犯法就无分对错,何必非要对方认可自己呢?正如之前有个朋友说,珠海的生活节奏太慢,他喜欢深圳的节奏,需要长居珠海的话必须是老了之后才会考虑的;我则恰恰相反,轰轰烈烈不是没有经历过,结果让我发现自己终究喜欢的,适合的还是细水长流。
从乌市到哈密的车票很好买,回程的票却几乎连站票都需要抢。长这么大坐火车的次数不足十次,却是第一次买到站票,默默安慰自己权当体验吧,反正也就三个半小时,春运的时候有的人需要站三十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回家呢。开始的时候觉得没什么,一小时后腿开始累,却还是倔强地不愿意蹲下,理由很好笑——太猥琐了。几乎站了整整三个半小时,开始双脚站着,后来重心轮流放在左右脚,隔一段时间换一下,现在回想觉得当时有点无法理解——车厢里都是陌生人,忙着自己的事情,谁在乎别人猥琐或优雅呢?
突然想起高中有一次在食堂出来,外面的倾盆大雨让很多人却步,有个女生立马脱了鞋子袜子撑着伞往宿舍走,于是我和舍友也在效仿。回到宿舍突然想起,刚刚为什么不坐在食堂刚进门的椅子上脱鞋呢?舍友善意地嘲笑“你头先甘慢真系霖紧点样除鞋会斯文D啊”。是否,真的太在意别人的目光了呢?就算是,应该也只是某些方面吧,在乎的东西,无论其他人目光如何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心意。
旅行再喜欢,再惬意,也有结束的一天。回来的前一天,我们疯狂地扫货,应该可以称为‘疯狂’吧,一向只习惯买一点特产回来的我居然扛了二十多斤干果回家 。叔叔亲自下厨做了一桌子好菜为我们践行,欢迎我们下次再去新疆玩。一定会再去的,自己在心中许愿,我还没去那个号称‘中国普罗旺斯’的伊犁看漫山遍野的薰衣草呢,幸运的话,还会找到愿意陪我看的人。
回想起整趟旅程,最深刻的是小舒一家的热情好客,阿姨跟我说,来到我们家就当作自己家,不用客气,你们就跟我们闺女一样的。
还有就是手机丢失的时候。其实当时马上就察觉了, 但还是找不回来了。离家千里之外,心瞬间就慌了,害怕和无助的情绪一下子充斥着我,完全不知道怎么办。还好有小舒陪着,第一时间帮忙报警,提醒我通知家人,把绑定手机的银行卡都挂失,号码停掉。还好老爸这么多年都没换过手机号码,当时我只想起老爸的电话,电话接通的时候,自己一句完整的话都没说完就哭了,后来都是小舒在和老爸聊,让他不用担心我,她一定一定会把我照顾好的。后来想起,很兴庆自己在那里有朋友,如果是孤身一人,真的不知道自己会怎样。
刚回来没多久就遇到“夏小姐和冬先生的儿子”,传说中的‘回南天’,感觉连空气都是潮潮的,好怀念在小舒家不用洗衣机甩干都可以晾一天就干透的衣服;怀念只要穿够衣服就不冷的气温,而不是现在总感觉因为衣服没干透而冷的天气 。
喜欢旅行,不是想要寻找些什么,更不是想‘通过旅行找到自己的价值’,也没用什么辞职旅行,辞职环游世界的疯狂念头。喜欢旅行,只是因为自己真的喜欢到不同的地方看看不同的风景,但也清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只会在放假有心情的时候出去走走。让自己暂时换一种活法,过后还是会回到原来的生活节奏中去,为下一次的冒险积蓄能量。一次次的不同经历,会把自己年轻的时光填满,让它变得充实,当不再年轻时,就有了满满当当的回忆了。人不能靠回忆活着,可是我不希望自己四十岁时回想二十岁的时光,居然没有找到什么特别值得回忆的事情。
什么时候确定今年去新疆的?大概是出发前三个月吧。当我还在纠结是去漠河找北,还是去新疆找小舒的时候,某洁告诉我她把广州——乌鲁木齐的来回机票都订好了,我就知道自己没得选择了 ,不然肯定友尽 。于是乎,在天天加班的情况下,回家还要查机票查旅馆设计行程,太长时间面对电脑让我感觉脖子都僵了。最终我设定的行程大部分都没有实现——买的参考书没货,客服说“我给你寄了本更贵的”,后来发现那是NNN年前的版本 。
不知道不是本命年运气都不太好的关系,感觉2014自己运气确实不太好,破了几次财,犯了某些白痴错误,丢了几次东西。我是无神论者,所以就算老妈说我运气不好是因为本命年的时候,自己也是一笑而过。十六号原本是下午七点二十分的飞机,七点二十分的时候还没开始登机;原定五个小时的飞行时间,因为天气缘故延迟了差不多一小时;到达的第二天欢欢喜喜地准备去买滑雪装备的时候,手机丢了 。相比之下,某洁的运气好到让我妒忌——飞机准时起飞,提前四十五分钟到达;说想看下雪,第二天就下了一场小雪。
在小舒家打扰了一个多星期,叔叔阿姨都很热情好客,我还霸占了她的床 。到达的时候是凌晨一点多了,兜兜转转找到旅馆,约好小舒第二天来旅馆接我。这么久没见,见面的时候就算没有深情对望也应该是热情拥抱吧 ,结果这家伙盯了我几秒种,说了一句让我想把她踹出门的话——小米我怎么觉得你矮了 。然后我们去吃了我来到的第一顿饭,简单的酸菜盒子、南瓜饼和黑米粥,感觉最好吃的是酸菜盒子,皮薄馅多 。到达小舒家的时候,受到了叔叔阿姨们热烈欢迎 。
然后我发现,呆在小舒家里除了睡觉洗澡上厕所之外,几乎都在吃东西 。茶几上摆满了各种零食——核桃巴旦木红枣无花果葡萄干香蕉片乌梅笑口枣馓子巴哈丽,几乎只要我没在吃东西,叔叔阿姨都马上叫我多吃点,或者问我有没有感觉水土不服,水喝完了马上帮我倒满,热情得让我都不好意思了。除夕那天还一起去了小舒大伯家吃饭,整整两桌才坐得下所有人,没仔细数,可是菜一定超过了二十道,每隔一段时间,另一桌总有一个长辈跟小舒说“一定要照顾好你同学啊”、“必须把同学招待好啊”,同桌的长辈总是叫我多吃点,问我来到新疆感觉冷吗,吃得习惯吗之类的。得知我手机丢了,又安慰了一通,问我通知了家人没有。心里有点犯酸,好像去年从西藏回来,自己泪点就变低了,动不动眼睛就发酸,眼泪就想掉下来。
冬天的新疆,漂亮的地方也很多,不过时间有限,我们未能一一游览,除了乌市只去了吐鲁番和哈密。大年初一,叔叔当导游带我们逛了大巴扎和红山公园,第一次看到雪的孩纸有点小激动,在公园拍照都可以拍两小时。各种文艺各种小清新,各种忧郁各种猥琐,各种跳跃各种装13 ,第一次在旅行中拍那么多自己的照片,以前凡是私下旅行,我拍的基本都是风景照。还见了去年西藏之旅认识的,对我关照不少的小黑,很开心在陌生的地方看到认识的人,让我对这个地方少了一丝陌生感。可能人的本能就是这样吧,在陌生环绕中遇到熟悉,心就会莫名地有一丝安定。
叔叔带我们去吃了新疆特色的烤包子,是维族的特色食品吧,我和某洁都觉得挺香的,挺好吃的。外皮烤成金黄色,口感香脆,里面的馅却一点都不干,还有肉汁。馅是羊肉的,掺有不少肥的在里面,平时一点肥肉不吃的我居然也吃得下,小舒说她从小就吃不惯。晚上和小舒朋友打麻将的时候,知道我们吃了烤包子的人总要来一句“那可以啊”,第一次感觉自己几乎到哪都吃得习惯真是一个好习惯 。晚饭和叔叔阿姨去吃了新疆菜——红烧的野生冷水鱼,铁板孜然牛肉,烤羊排等,感叹这真是吃货的福地啊。
第一次滑雪,就是在新疆完成了。没见过雪之前,觉得雪就是软软的,滑雪摔倒什么都不会有多疼,真的滑雪了才知道,摔倒不仅冷,而且疼,不小心和别人撞一起甚至会受伤。作为南方孩纸的我和某洁,还有虽是北方孩纸但不会滑雪的小舒,我们决定请教练。结果教练收钱了就只教了我一趟就撒手不管了,只能默默安慰自己好歹他教会了我怎么停下来。在初学者滑倒滑了三趟,滑雪途中摔了两次,其中一次还差点和一个也是新手的女孩撞一块了 。第二趟开始时不敢滑,教练在旁边一直喊“你下去啊,你倒是滑啊,不然怎么学得会”。看见旁边的小朋友滑的飞快,而且摔了也不哭不闹自己爬起来继续的样子,突然怀疑自己是不是老了 ,胆子都变小了。
去吐鲁番是临时的计划,小黑提前一天去到那,告诉我们吐鲁番北站的游客服务中心搞活动——庆祝高铁开通,凭高铁票可以购买一百块游览六个景点的通票,于是订票走起。吐鲁番气温比乌市高,又是冬季,来之前已经料到葡萄沟坎儿井等不会看到葡萄的了,所以也就不算有多失望了。冬季的吐鲁番入目的几乎没有绿色,树木都是掉光了叶子的,也许在很多人眼中这不漂亮,我倒是觉得这种肃杀的风景也别有一番滋味。光秃秃的葡萄架,剩下枝干的柳树和白杨,看似满目苍凉,毫无生机;可是坎儿井的导游告诉我,因为冬天会冻坏葡萄藤的,所以每到冬天他们都会把它们埋在土层里,春天再挖出来种上,然后夏天就是满眼的青脆,还有可口的葡萄了。而道路两旁的柳树和白杨,谁能否认等到开春,它们不会重新焕发出光彩呢?现在的苍凉和肃杀,只是为来年的绽放而积蓄能量罢了。
被西北风沙侵蚀得快成一坯黄土的交河故城,千百年前的繁荣早已无法窥见。只剩下一堵堵危墙孤立风中,无言地述说着曾经的辉煌,对现在淡然处之。故城的经历,何尝不是人生的缩影呢?当繁华落尽,我希望岁月苍老了我的容颜外,还可以沉淀下性格中的浮躁,留下淡然的姿态,从容面对人生。
到达哈密的时候已经接近零点,就在车站附近找了旅馆安顿自己。第二天想办法找回包车师傅的电话,然后开始了两天的哈密游,确定修改再修改,变成了鸣沙山巴里坤和魔鬼城。鸣沙山的阳光很灿烂,风很大,游客很少。冬天的巴里坤,虽然没有“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景致,却可以看到冰雕雪雕,看到长长的冰滑梯,看到真冰的滑冰场。回到旅馆已然超过零点,为了第二天能看到日出,早上五点半就出发了。到达魔鬼城的时候天还没亮,星星像四散在黑色天鹅绒上的宝石。尝试走出车子企图偷拍,结果差点被冻成冰棍,还好没有错过日出。
回到乌市,上Q和朋友讲我们去看冰雕了,还一大早爬起来去看日出了,对方告诉我他觉得这些是老年人的生活,他如果做这些事情一定是老了之后才会做。本来有一大堆词反驳,敲了大段文字之后还是删掉了,每个人喜欢的生活方式都不同,只要没犯法就无分对错,何必非要对方认可自己呢?正如之前有个朋友说,珠海的生活节奏太慢,他喜欢深圳的节奏,需要长居珠海的话必须是老了之后才会考虑的;我则恰恰相反,轰轰烈烈不是没有经历过,结果让我发现自己终究喜欢的,适合的还是细水长流。
从乌市到哈密的车票很好买,回程的票却几乎连站票都需要抢。长这么大坐火车的次数不足十次,却是第一次买到站票,默默安慰自己权当体验吧,反正也就三个半小时,春运的时候有的人需要站三十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回家呢。开始的时候觉得没什么,一小时后腿开始累,却还是倔强地不愿意蹲下,理由很好笑——太猥琐了。几乎站了整整三个半小时,开始双脚站着,后来重心轮流放在左右脚,隔一段时间换一下,现在回想觉得当时有点无法理解——车厢里都是陌生人,忙着自己的事情,谁在乎别人猥琐或优雅呢?
突然想起高中有一次在食堂出来,外面的倾盆大雨让很多人却步,有个女生立马脱了鞋子袜子撑着伞往宿舍走,于是我和舍友也在效仿。回到宿舍突然想起,刚刚为什么不坐在食堂刚进门的椅子上脱鞋呢?舍友善意地嘲笑“你头先甘慢真系霖紧点样除鞋会斯文D啊”。是否,真的太在意别人的目光了呢?就算是,应该也只是某些方面吧,在乎的东西,无论其他人目光如何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心意。
旅行再喜欢,再惬意,也有结束的一天。回来的前一天,我们疯狂地扫货,应该可以称为‘疯狂’吧,一向只习惯买一点特产回来的我居然扛了二十多斤干果回家 。叔叔亲自下厨做了一桌子好菜为我们践行,欢迎我们下次再去新疆玩。一定会再去的,自己在心中许愿,我还没去那个号称‘中国普罗旺斯’的伊犁看漫山遍野的薰衣草呢,幸运的话,还会找到愿意陪我看的人。
回想起整趟旅程,最深刻的是小舒一家的热情好客,阿姨跟我说,来到我们家就当作自己家,不用客气,你们就跟我们闺女一样的。
还有就是手机丢失的时候。其实当时马上就察觉了, 但还是找不回来了。离家千里之外,心瞬间就慌了,害怕和无助的情绪一下子充斥着我,完全不知道怎么办。还好有小舒陪着,第一时间帮忙报警,提醒我通知家人,把绑定手机的银行卡都挂失,号码停掉。还好老爸这么多年都没换过手机号码,当时我只想起老爸的电话,电话接通的时候,自己一句完整的话都没说完就哭了,后来都是小舒在和老爸聊,让他不用担心我,她一定一定会把我照顾好的。后来想起,很兴庆自己在那里有朋友,如果是孤身一人,真的不知道自己会怎样。
刚回来没多久就遇到“夏小姐和冬先生的儿子”,传说中的‘回南天’,感觉连空气都是潮潮的,好怀念在小舒家不用洗衣机甩干都可以晾一天就干透的衣服;怀念只要穿够衣服就不冷的气温,而不是现在总感觉因为衣服没干透而冷的天气 。
喜欢旅行,不是想要寻找些什么,更不是想‘通过旅行找到自己的价值’,也没用什么辞职旅行,辞职环游世界的疯狂念头。喜欢旅行,只是因为自己真的喜欢到不同的地方看看不同的风景,但也清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只会在放假有心情的时候出去走走。让自己暂时换一种活法,过后还是会回到原来的生活节奏中去,为下一次的冒险积蓄能量。一次次的不同经历,会把自己年轻的时光填满,让它变得充实,当不再年轻时,就有了满满当当的回忆了。人不能靠回忆活着,可是我不希望自己四十岁时回想二十岁的时光,居然没有找到什么特别值得回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