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教师和学生的新挑战—— 某中学翻转课堂观摩笔记
第一章 翻转课堂流程
基于对北京某中等中学高一数学课、初二英语课的观摩总结。
课前部分:
学生:
1. 看微课自学知识点
2. 做微课配套习题:测出学生个体及整体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 提交学习心得:主动反馈遇到的疑难点
老师:
1. 录制微课,并配习题
2. 学生完成自学后,通过系统自动或手动获取学生答题情况+自主反馈。
3. 根据反馈,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以PPT为媒介),以达到教学目标。
【评】:1. 课前每个学生以适合自己的节奏完成知识点学习;每个学生能获得更好的体验。老师获取学习效果评估,并做针对性课堂设计;这使课堂效率提高成为可能。2:目前老师需要自己准备微课,费时费力(可能要反复录三次才满意),对老师能力也有较高要求。虽网上有现成微课,但老师认为自己录制更加适合自己的学生。背后可以看出,网上缺乏老师认可的高质量基础微课内容,而这个完全可以由专业团队实现。
课中部分:(注:本节课内容为数学知识点“三种抽样方法”。)
一)、网络自主学习情况反馈
1. 老师通过PPT展示优秀的课前作业(针对课前自习情况,针对小组和个人进行反馈、表扬)
【评】:翻转课堂需要学生具有自主性,反馈与激励很重要。(对于发现自主性欠缺的,老师表示会单独谈话解决。)
2. 三种抽样方法学习反馈(列出同学自学中提出的问题)
3. 三道网络测试题正确率反馈(列出配套习题的正确率)
二):完成教学目标1——学会三种抽样方法的区分使用
1. 任务1——小组活动1
通过小组互助,解决本组内同学对微课配套题目的困惑。
2. 任务2——小组活动2
小组讨论交流:1)如何区分三种抽样 2)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存在这三种吗,请举例?
3. 检测1——通过解决身边实例调查中的抽样问题,让学生学会选择三种抽样方法。
【评】:小组活动,既锻炼协作与互助,也让学生互相监督和激励,提升学习参与度。
三):完成教学目标2——学会系统抽样方法的应用
1. 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小组互助)
2. 拓展练习(学生独立+小组互助+交流展示)
3. 提升练习(学生独立+小组互助+交流展示)
【评】:三个层次精心设计的好题目,既要根据学生特点很好地升华课堂,也要能激励学生更加投入地参与小组互动。激励分为对个人和小组整体两个角度。低年级的老师会直接在黑板上实时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积分统计(画五星画正字),因而学生会为小组整体而努力。老师强调一定要先独立完成,再互助讨论,否则有人可能不思考。
第二章 校方对翻转课堂的介绍
一): 为什么要翻转:
1. 不同的人学习同一内容所需的时间和节奏是不一样的。
“最大的不平等就是就是把不同的学生同等对待。”——亚里士多德
传统教学:老师是演员。翻转课堂:老师是导演。
2.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和所得,而不只看分数。
知道-了解-认识-解释-分析-比较-探讨 等三个层次的要求
3. 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要趋势(【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二):校方总结翻转课堂的特点及其对学生的影响所在
目标引领下的网络教学模式:
课前预习——自主性
反馈评价——激励性
问题整理——针对性
小组讨论——合作性
课堂展示——主体性
三):校方总结的翻转课堂所追求的结果:
发展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的探索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拓宽了教师的视野,加快了教育理念的转变;进而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评】:经观摩,基本同意。
第三章 校方对翻转课堂的一些思考
1. 翻转课堂的关键——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是指教师设计的帮助学生在课前明确自主学习的内容、目标和方法,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资料。
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包括学习指南、学习任务、问题设计、建构性的学习资源、学习测试、学习档案和学习反思等内容。
设计好学习任务单的好处是:能让学生根据个人需要有一个自定进度的学习,既让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取得自主学习的实效。
2. 信息技术为翻转提供的便利所在
1) 网络平台的创建,将破碎的知识系统化,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轨迹化,将单一的学习形式丰富化。
2)对课件、微课等学习资源的使用更为灵活,扩大了学习的时空,比如学生观看微课的时候,需要停下来思考或者做学习笔记的时候,可以暂停;有困惑可以反复看,直到理解。同时教师发现有困惑的学生,可以立即给予一对一的指导。
3. 如何对学生科学分组:
①民主集中制,学生自由组合。
②“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方式。
4.小组如何合理分工
①每个学生都要担任一定的职务
②适当地进行角色互换
③要注意两类学生
一是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
二是得力的组长很关键。否则小组合作,要么盲目行动,要么迟疑不动,无法实现合作学习。
5. 小组合作学习中老师要做什么
①优选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②努力营造自由宽松的小组合作氛围
③重视激励、调控与点拨
6. 展示、质疑、阐释一体化
在小组写作完成课堂任务的时候,各组推荐一名学生展示,同组学生补充其他组学生质疑,最后对质疑问题提出阐释。这种方法,不进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而且拓展了他们多方面的能力,注入比较、评价等高级思维能力,在公开场合从容表达自己意见的能力。教师自己则成为静观者、倾听者,不失时机引导诱发帮助学生发现不足,建立正确的概念。
7. 对学生科学合理的评价是促使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
这些评价包括:
学生网上学习完成学习任务评价;
对学习收获和提出困惑提交情况的评价;
对课堂学习中用于展示的学生进行评价;
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阶段,新方法、新策略、新模式源源不断地出现,我们在实践中也必须不断升级,日益丰富、日益深化。
【总评】:
翻转课堂的本质:对老师而言,是将一部分能由机器完成的任务交给机器,释放老师的生产力,以追求更高更多元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而言,让每个学生有机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探索能力、沟通表达、协作等能力。从而整个提升教育效率和水平。
如果将翻转课堂与在线教育产品设计相比较,我发现有很多相通之处:
1. 都需要重新生产精品教学内容。翻转课堂目前是老师自己做微课,未来应该有第三方提供精品而基础的知识讲解微课内容。在线教育产品则要首先对自己的内容有足够重视和理解。
2. 都需要针对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这是新技术教育的核心。
3. 都需要对学生进行数据化评估,这是个性化学习的依据。翻转课堂中,老师主要还是以全班为分析对象。在线教育产品在数据化评估方面更具效率优势,可以进一步做到针对每个人。
4. 因为学生参与度增加,所以对学生的自主性有更高要求。解决方法是:注重目标设定与引导,注重反馈与激励。翻转课堂中强调目标设定,老师尝试多种反馈与激励方式。在纯在线教育产品中,因线下老师和同学小组的缺位,面临更大挑战。
基于对北京某中等中学高一数学课、初二英语课的观摩总结。
课前部分:
学生:
1. 看微课自学知识点
2. 做微课配套习题:测出学生个体及整体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 提交学习心得:主动反馈遇到的疑难点
老师:
1. 录制微课,并配习题
2. 学生完成自学后,通过系统自动或手动获取学生答题情况+自主反馈。
3. 根据反馈,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以PPT为媒介),以达到教学目标。
【评】:1. 课前每个学生以适合自己的节奏完成知识点学习;每个学生能获得更好的体验。老师获取学习效果评估,并做针对性课堂设计;这使课堂效率提高成为可能。2:目前老师需要自己准备微课,费时费力(可能要反复录三次才满意),对老师能力也有较高要求。虽网上有现成微课,但老师认为自己录制更加适合自己的学生。背后可以看出,网上缺乏老师认可的高质量基础微课内容,而这个完全可以由专业团队实现。
课中部分:(注:本节课内容为数学知识点“三种抽样方法”。)
一)、网络自主学习情况反馈
1. 老师通过PPT展示优秀的课前作业(针对课前自习情况,针对小组和个人进行反馈、表扬)
【评】:翻转课堂需要学生具有自主性,反馈与激励很重要。(对于发现自主性欠缺的,老师表示会单独谈话解决。)
2. 三种抽样方法学习反馈(列出同学自学中提出的问题)
3. 三道网络测试题正确率反馈(列出配套习题的正确率)
二):完成教学目标1——学会三种抽样方法的区分使用
1. 任务1——小组活动1
通过小组互助,解决本组内同学对微课配套题目的困惑。
2. 任务2——小组活动2
小组讨论交流:1)如何区分三种抽样 2)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存在这三种吗,请举例?
3. 检测1——通过解决身边实例调查中的抽样问题,让学生学会选择三种抽样方法。
【评】:小组活动,既锻炼协作与互助,也让学生互相监督和激励,提升学习参与度。
三):完成教学目标2——学会系统抽样方法的应用
1. 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小组互助)
2. 拓展练习(学生独立+小组互助+交流展示)
3. 提升练习(学生独立+小组互助+交流展示)
【评】:三个层次精心设计的好题目,既要根据学生特点很好地升华课堂,也要能激励学生更加投入地参与小组互动。激励分为对个人和小组整体两个角度。低年级的老师会直接在黑板上实时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积分统计(画五星画正字),因而学生会为小组整体而努力。老师强调一定要先独立完成,再互助讨论,否则有人可能不思考。
第二章 校方对翻转课堂的介绍
一): 为什么要翻转:
1. 不同的人学习同一内容所需的时间和节奏是不一样的。
“最大的不平等就是就是把不同的学生同等对待。”——亚里士多德
传统教学:老师是演员。翻转课堂:老师是导演。
2.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和所得,而不只看分数。
知道-了解-认识-解释-分析-比较-探讨 等三个层次的要求
3. 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要趋势(【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二):校方总结翻转课堂的特点及其对学生的影响所在
目标引领下的网络教学模式:
课前预习——自主性
反馈评价——激励性
问题整理——针对性
小组讨论——合作性
课堂展示——主体性
三):校方总结的翻转课堂所追求的结果:
发展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的探索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拓宽了教师的视野,加快了教育理念的转变;进而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评】:经观摩,基本同意。
第三章 校方对翻转课堂的一些思考
1. 翻转课堂的关键——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是指教师设计的帮助学生在课前明确自主学习的内容、目标和方法,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资料。
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包括学习指南、学习任务、问题设计、建构性的学习资源、学习测试、学习档案和学习反思等内容。
设计好学习任务单的好处是:能让学生根据个人需要有一个自定进度的学习,既让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取得自主学习的实效。
2. 信息技术为翻转提供的便利所在
1) 网络平台的创建,将破碎的知识系统化,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轨迹化,将单一的学习形式丰富化。
2)对课件、微课等学习资源的使用更为灵活,扩大了学习的时空,比如学生观看微课的时候,需要停下来思考或者做学习笔记的时候,可以暂停;有困惑可以反复看,直到理解。同时教师发现有困惑的学生,可以立即给予一对一的指导。
3. 如何对学生科学分组:
①民主集中制,学生自由组合。
②“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方式。
4.小组如何合理分工
①每个学生都要担任一定的职务
②适当地进行角色互换
③要注意两类学生
一是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
二是得力的组长很关键。否则小组合作,要么盲目行动,要么迟疑不动,无法实现合作学习。
5. 小组合作学习中老师要做什么
①优选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②努力营造自由宽松的小组合作氛围
③重视激励、调控与点拨
6. 展示、质疑、阐释一体化
在小组写作完成课堂任务的时候,各组推荐一名学生展示,同组学生补充其他组学生质疑,最后对质疑问题提出阐释。这种方法,不进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而且拓展了他们多方面的能力,注入比较、评价等高级思维能力,在公开场合从容表达自己意见的能力。教师自己则成为静观者、倾听者,不失时机引导诱发帮助学生发现不足,建立正确的概念。
7. 对学生科学合理的评价是促使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
这些评价包括:
学生网上学习完成学习任务评价;
对学习收获和提出困惑提交情况的评价;
对课堂学习中用于展示的学生进行评价;
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阶段,新方法、新策略、新模式源源不断地出现,我们在实践中也必须不断升级,日益丰富、日益深化。
【总评】:
翻转课堂的本质:对老师而言,是将一部分能由机器完成的任务交给机器,释放老师的生产力,以追求更高更多元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而言,让每个学生有机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探索能力、沟通表达、协作等能力。从而整个提升教育效率和水平。
如果将翻转课堂与在线教育产品设计相比较,我发现有很多相通之处:
1. 都需要重新生产精品教学内容。翻转课堂目前是老师自己做微课,未来应该有第三方提供精品而基础的知识讲解微课内容。在线教育产品则要首先对自己的内容有足够重视和理解。
2. 都需要针对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这是新技术教育的核心。
3. 都需要对学生进行数据化评估,这是个性化学习的依据。翻转课堂中,老师主要还是以全班为分析对象。在线教育产品在数据化评估方面更具效率优势,可以进一步做到针对每个人。
4. 因为学生参与度增加,所以对学生的自主性有更高要求。解决方法是:注重目标设定与引导,注重反馈与激励。翻转课堂中强调目标设定,老师尝试多种反馈与激励方式。在纯在线教育产品中,因线下老师和同学小组的缺位,面临更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