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地无礼
从硕士阶段开始,在和一些小我几岁的人交往中总有种不适应
就是觉得人家“无礼”,的确很多时候也是无礼
但表现得却很真诚,他们根本没有把失礼当作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或许是懵懂?但我怀疑这种真诚
当我敞开心胸面对人时,他人的门却又紧闭起来,那真诚的无礼表面上闪现的豁达又不在了
我承认礼节过多是种虚伪和自我保护,但是完全没有进退礼让接物待人的过程又让人很孤独,没有亲切感,似乎传达出的信息是:
——你活你的,我活我的,我们毫不相关,没必要亲近,哪怕是那种用礼节支撑的有节制的亲近也没有必要,因为我们要各自领受自己的死……
死真的那么重要吗?
昨天纪念柏拉图诞辰最后一句是我念的《斐多》结尾,苏格拉底说面对死亡时“要安静,要勇敢”
其实那也是我的希望,而且不只是面对死的时候,面对一切时都该如此
所以我有时张扬外露,让别人看清我的无知,我不害羞,让我感到害羞的是别人指出我无知时对我的或对这事本身的担心,担心我受不了,这是真正可耻的,即我们不相信人们能觉察到自己的无知,不相信别人能悔改,不相信别人能自救,同样也就不相信自己。
真诚没有底线,适当的礼节可以帮助它实现更好的交流,我们本来已经很孤独悲惨,何必连这点容忍别人存在的事情都懒得做?
所以在书信抬头加一个称呼,书信末尾加一个问候和落款,哪怕是电子邮件,都让人多几分亲切和尊重而不是大家都自认自己很不肖,矮人竞相比矮。
我希望的笑容是承认无知而不放弃求知求真时的笑容,而不是相互已经认定我们无可救药时一同堕落苟且的笑。
严肃的人很多时候不讨人喜欢,因为缺少了种豁达,但总比完全嬉皮笑脸的人可爱得多O(∩_∩)O~
就是觉得人家“无礼”,的确很多时候也是无礼
但表现得却很真诚,他们根本没有把失礼当作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或许是懵懂?但我怀疑这种真诚
当我敞开心胸面对人时,他人的门却又紧闭起来,那真诚的无礼表面上闪现的豁达又不在了
我承认礼节过多是种虚伪和自我保护,但是完全没有进退礼让接物待人的过程又让人很孤独,没有亲切感,似乎传达出的信息是:
——你活你的,我活我的,我们毫不相关,没必要亲近,哪怕是那种用礼节支撑的有节制的亲近也没有必要,因为我们要各自领受自己的死……
死真的那么重要吗?
昨天纪念柏拉图诞辰最后一句是我念的《斐多》结尾,苏格拉底说面对死亡时“要安静,要勇敢”
其实那也是我的希望,而且不只是面对死的时候,面对一切时都该如此
所以我有时张扬外露,让别人看清我的无知,我不害羞,让我感到害羞的是别人指出我无知时对我的或对这事本身的担心,担心我受不了,这是真正可耻的,即我们不相信人们能觉察到自己的无知,不相信别人能悔改,不相信别人能自救,同样也就不相信自己。
真诚没有底线,适当的礼节可以帮助它实现更好的交流,我们本来已经很孤独悲惨,何必连这点容忍别人存在的事情都懒得做?
所以在书信抬头加一个称呼,书信末尾加一个问候和落款,哪怕是电子邮件,都让人多几分亲切和尊重而不是大家都自认自己很不肖,矮人竞相比矮。
我希望的笑容是承认无知而不放弃求知求真时的笑容,而不是相互已经认定我们无可救药时一同堕落苟且的笑。
严肃的人很多时候不讨人喜欢,因为缺少了种豁达,但总比完全嬉皮笑脸的人可爱得多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