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将近
上班以后时间流逝的感觉更强烈,日子像陀螺一样旋转起来,工作日像是人生被按了快进键,临近周末心情就开始雀跃,调整好状态享受一个周末。
四月末的几天炎热的日子多起来,夏天好像已经来了,一场雨又让气温骤降冷的像是秋天的夜晚。
来北京的时间差不多一年了,学着与这个城市相处融洽。
开始坐班之后一个人胡思乱想的时间少了,凭感觉生活反倒轻松了好多。因为公司和裙子的公司很近,这个春天有了更多相处的机会。又要扯到星座,土象星座的人好像真的很合,彼此可以很坦诚。能对一个人放松的讲实话是很快乐的事情,不用担心被批评被嫌弃,整个人是松弛的状态。上学时候虽然一个班却几乎没有说过话,我们在彼此眼中都是作逼的边缘人,拒人千里的样子,因为高习男的原因来北京之后礼节性的见了面。最初还有怕聊不来会相互麻烦,没想到现在能这么开心。来北京交到最好的新朋友居然是大学同学,也是醉了。
四月几个周末都非常愉快。清明节为了接待山楂退了回家的车票。时隔半年再这样亲密的交往,心里的感觉更复杂些。以前不懂事好事情也不懂得感谢,想自己命好就享受好了,因为自私让别人失望过。到挺久之后才有点体会高习男说的,其实每个人都不太好,有人珍惜喜欢自己是很珍贵的事情。人都是那么普通,那么复杂又脆弱。像另一个人打开心,把精细琐碎的,能接受的不好接受的东西和人分享,像是心脏手术一样危险,万一对方弄坏了就真的会很糟糕。不光是时间,人和人能靠近是多机缘巧合的事情。
有天晚上走在路上,她说东京的晚上景色很美,好多次看到很美的风景,都想你也在就好啦。
她去了日本,好像学会了好多甜言蜜语。
送她去机场回来的大巴上一直哭哭哭,大学时候不懂的好多事情一下子全懂了。别人需要你为他做点儿什么的时候你没有做,后来想做了,已经不再需要了。然后还和你说,没关系啊,已经很好很好了。
自己的朋友,以后过得好不好,其实都很无能为力。起码你还可以为他开心,或者为他难过。这么想好像也不错啊。
中旬回了家,碰上哥哥带女友回家见家长。和那个女孩插科打诨开了很多玩笑,说我哥哥小时候多不是人,怎么任性怎么自私怎么欺负人。全都是真的。想起小时候的理想啊,不是成为这个家那个家。我还记得小学时候一起在姥姥家写作业,他突然和我聊天说以后要成为最特别的一个人,我很激动的说自己也是这么感觉的,不管做什么工作,和什么人在一起,都知道自己与众不同。现在看来我们都按着再平凡不过的人生轨迹在生活,过几年结婚生子承担家庭的责任,啥啥啥的,和上一辈人的生活大体相同。可我还是觉得我们的理想不是扯淡,小学时候激动讨论的事情,大概在慢慢成型,那就是,一个人他只能成为他自己,也最好成为他自己。
赶着北京电影节在大屏幕上享受了几部文艺片。同时间在看日剧《约会,恋爱,究竟是什么......》,有几天走在路上自己傻呵呵的心潮澎湃,电影真是太好看太好看了,自己粗算了一下如果还能活70年,一周看三部电影的话一辈子大概还能看一万零两百九十部电影。电影制作的背后是努力劳动,努力的背后是感情和热忱。如果不是爱,人怎么会日复一日费劲的脑子里搭建一个虚构的大厦,把一个念头一砖一瓦填补成有血有肉的人物的行动。思考中解答了自己为什么没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没有过想过的生活。答案是不具备资格。你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参与到那种高级的工作里,没能力创作出震撼人心或者是让人满意的故事来,甚至没能力感动自己。
至于想过的生活,相比于形态上,更是自己在生活中的真实体验,向往的更多不是优越的环境,想要的更多是自己在环境中更好的状态。
之后连着两个周五的晚上和裙子一起喝杯酒再去看电影。忍不住还想说《万物生长》,配乐和摄影都特别美。有两场戏印象太深刻,第一场是秋水和柳青半夜跑到实验室里看人体器官,用酒精调出一杯液体喝下去,镜头开始晃动,灯光昏黄,他们做爱。秋水终于能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感情,而这感情过于复杂是他年轻的头脑不能承担的。他一面沉迷于她一面不认同她向男人们以身体交换利益的行为。音乐鼓点声很重,一场温柔之后开始争吵。那感觉太难过了,你知道这是故事最美最高潮的地方,好像人生的某个意外降临的幸运时刻,你面对一个从来无法想象的快乐。可就是因为你的局限,你的狭隘,你搞坏了它,于是之后的生活你不可自拔的陷入一种失落。价值观崩毁了,人变成了动物,兽性大发,或者形同傀儡。电影里秋水的热情在这场戏里耗尽了,那之后他开始变得虚弱。
另外一个场景是白露去找柳青闹事,在她家里闹劲了难看后和秋水在宿舍外面吵架。那么丑,那么难看,那么不讲理。我看得心一直疼,好像从电影里才突然知道,生活好多时候是丑的,真实是不好看的,可是有人爱你,愿意和你撕逼,愿意陪你难看,愿意丢尽脸也不想因为嫌弃而把你丢下转头走人。不嫌弃一个人的丑,不是很美的事情吗。
五一档期上映的赤道,念念,闯入者。国产电影不知不觉的就佳片不断让人快看不过来了。下午去看《左耳》,小镇的那种景色给人想起《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的街景。愤怒,缺爱,虚荣,无力。小镇少年的状态,像极了我经历过的高中时光。那些校园里花枝招展的女孩子,被看不惯的腻歪的早恋,很多时候潜意识里是羡慕的,却不肯把这种羡慕升到意识上来。她们那么性感,在年轻的时候就有能力享受自己的身体,虽然你也不知道这背后的原因,和享受交换的代价。青春,早恋很难拍吧,因为人是不美的,幼稚,轻浮,自以为是或者自卑,模仿,装腔作势,没有成熟思考的站队。恋爱如此高精尖难度的事情要小孩子去干,太难为了。
《怦然心动》、《朱偌》、《阳光姐妹淘》,那些好看的青春片里,好看的是酷炫的孩子气。左耳里面没有这种,好像中国大陆的校园里也很难看到这种健康的酷炫感。孩子的酷炫来自家人,学校的包容,朱诺的故事发生在中国,就是悲伤逆流成河。
五月中旬要回家,五月末开始北京的戏剧节,六月还空荡荡等着新鲜事情,七月高习男会来。
想起,等待是一生最初的苍老是高习男大学时候看过的一本影评书,你看的我都不爱看。可是我好喜欢你呀。想你来。
四月末的几天炎热的日子多起来,夏天好像已经来了,一场雨又让气温骤降冷的像是秋天的夜晚。
来北京的时间差不多一年了,学着与这个城市相处融洽。
开始坐班之后一个人胡思乱想的时间少了,凭感觉生活反倒轻松了好多。因为公司和裙子的公司很近,这个春天有了更多相处的机会。又要扯到星座,土象星座的人好像真的很合,彼此可以很坦诚。能对一个人放松的讲实话是很快乐的事情,不用担心被批评被嫌弃,整个人是松弛的状态。上学时候虽然一个班却几乎没有说过话,我们在彼此眼中都是作逼的边缘人,拒人千里的样子,因为高习男的原因来北京之后礼节性的见了面。最初还有怕聊不来会相互麻烦,没想到现在能这么开心。来北京交到最好的新朋友居然是大学同学,也是醉了。
四月几个周末都非常愉快。清明节为了接待山楂退了回家的车票。时隔半年再这样亲密的交往,心里的感觉更复杂些。以前不懂事好事情也不懂得感谢,想自己命好就享受好了,因为自私让别人失望过。到挺久之后才有点体会高习男说的,其实每个人都不太好,有人珍惜喜欢自己是很珍贵的事情。人都是那么普通,那么复杂又脆弱。像另一个人打开心,把精细琐碎的,能接受的不好接受的东西和人分享,像是心脏手术一样危险,万一对方弄坏了就真的会很糟糕。不光是时间,人和人能靠近是多机缘巧合的事情。
有天晚上走在路上,她说东京的晚上景色很美,好多次看到很美的风景,都想你也在就好啦。
她去了日本,好像学会了好多甜言蜜语。
送她去机场回来的大巴上一直哭哭哭,大学时候不懂的好多事情一下子全懂了。别人需要你为他做点儿什么的时候你没有做,后来想做了,已经不再需要了。然后还和你说,没关系啊,已经很好很好了。
自己的朋友,以后过得好不好,其实都很无能为力。起码你还可以为他开心,或者为他难过。这么想好像也不错啊。
中旬回了家,碰上哥哥带女友回家见家长。和那个女孩插科打诨开了很多玩笑,说我哥哥小时候多不是人,怎么任性怎么自私怎么欺负人。全都是真的。想起小时候的理想啊,不是成为这个家那个家。我还记得小学时候一起在姥姥家写作业,他突然和我聊天说以后要成为最特别的一个人,我很激动的说自己也是这么感觉的,不管做什么工作,和什么人在一起,都知道自己与众不同。现在看来我们都按着再平凡不过的人生轨迹在生活,过几年结婚生子承担家庭的责任,啥啥啥的,和上一辈人的生活大体相同。可我还是觉得我们的理想不是扯淡,小学时候激动讨论的事情,大概在慢慢成型,那就是,一个人他只能成为他自己,也最好成为他自己。
赶着北京电影节在大屏幕上享受了几部文艺片。同时间在看日剧《约会,恋爱,究竟是什么......》,有几天走在路上自己傻呵呵的心潮澎湃,电影真是太好看太好看了,自己粗算了一下如果还能活70年,一周看三部电影的话一辈子大概还能看一万零两百九十部电影。电影制作的背后是努力劳动,努力的背后是感情和热忱。如果不是爱,人怎么会日复一日费劲的脑子里搭建一个虚构的大厦,把一个念头一砖一瓦填补成有血有肉的人物的行动。思考中解答了自己为什么没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没有过想过的生活。答案是不具备资格。你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参与到那种高级的工作里,没能力创作出震撼人心或者是让人满意的故事来,甚至没能力感动自己。
至于想过的生活,相比于形态上,更是自己在生活中的真实体验,向往的更多不是优越的环境,想要的更多是自己在环境中更好的状态。
之后连着两个周五的晚上和裙子一起喝杯酒再去看电影。忍不住还想说《万物生长》,配乐和摄影都特别美。有两场戏印象太深刻,第一场是秋水和柳青半夜跑到实验室里看人体器官,用酒精调出一杯液体喝下去,镜头开始晃动,灯光昏黄,他们做爱。秋水终于能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感情,而这感情过于复杂是他年轻的头脑不能承担的。他一面沉迷于她一面不认同她向男人们以身体交换利益的行为。音乐鼓点声很重,一场温柔之后开始争吵。那感觉太难过了,你知道这是故事最美最高潮的地方,好像人生的某个意外降临的幸运时刻,你面对一个从来无法想象的快乐。可就是因为你的局限,你的狭隘,你搞坏了它,于是之后的生活你不可自拔的陷入一种失落。价值观崩毁了,人变成了动物,兽性大发,或者形同傀儡。电影里秋水的热情在这场戏里耗尽了,那之后他开始变得虚弱。
另外一个场景是白露去找柳青闹事,在她家里闹劲了难看后和秋水在宿舍外面吵架。那么丑,那么难看,那么不讲理。我看得心一直疼,好像从电影里才突然知道,生活好多时候是丑的,真实是不好看的,可是有人爱你,愿意和你撕逼,愿意陪你难看,愿意丢尽脸也不想因为嫌弃而把你丢下转头走人。不嫌弃一个人的丑,不是很美的事情吗。
五一档期上映的赤道,念念,闯入者。国产电影不知不觉的就佳片不断让人快看不过来了。下午去看《左耳》,小镇的那种景色给人想起《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的街景。愤怒,缺爱,虚荣,无力。小镇少年的状态,像极了我经历过的高中时光。那些校园里花枝招展的女孩子,被看不惯的腻歪的早恋,很多时候潜意识里是羡慕的,却不肯把这种羡慕升到意识上来。她们那么性感,在年轻的时候就有能力享受自己的身体,虽然你也不知道这背后的原因,和享受交换的代价。青春,早恋很难拍吧,因为人是不美的,幼稚,轻浮,自以为是或者自卑,模仿,装腔作势,没有成熟思考的站队。恋爱如此高精尖难度的事情要小孩子去干,太难为了。
《怦然心动》、《朱偌》、《阳光姐妹淘》,那些好看的青春片里,好看的是酷炫的孩子气。左耳里面没有这种,好像中国大陆的校园里也很难看到这种健康的酷炫感。孩子的酷炫来自家人,学校的包容,朱诺的故事发生在中国,就是悲伤逆流成河。
五月中旬要回家,五月末开始北京的戏剧节,六月还空荡荡等着新鲜事情,七月高习男会来。
想起,等待是一生最初的苍老是高习男大学时候看过的一本影评书,你看的我都不爱看。可是我好喜欢你呀。想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