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出处
我的名字出自诸葛亮《戒子篇》里的一句话,有时候就不妨寻思起别人名字的出处,仿佛有了出处才有了诗意。偶尔看到一首诗、一句箴言里,有某人的名字,就很兴奋,常常在旁边划一问号,并注“是否是某某名字的出处”。这几天读《诗经》,其中的《静女》一篇,让我百看不厌,浮想联翩,佳人有约,却躲起来,不让看见,急的抓耳挠腮的在原地打转。佳人馈赠红色的茅草,那么的美丽,说这不是茅草的美丽,而是因为佳人相送才更美丽。这让人想起聊斋里的婴宁,持过一支梅花,扔在地上被王子服捡起后,珍藏之,“凝思把玩,如见其人”。闭目遐思《静女》写的天真烂漫,可爱传神。就在这一首诗里,竟让我画了好几个问好。当然这仅是我一厢情愿的好奇,自己喜欢这首诗,以为别人就是取名该诗的。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姝,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看到诗中这句“洵美且异”,不由我想起邵洵美,他某种程度上有些像张岱,邵洵美是风流倜傥的阔少爷,出身富贵,爱画画,爱藏书,爱文学,吸食鸦片、好酒好赌,经常是“一掷呼芦,输赢百万”。他讲究雅赌,认为赌博有“诗意”,因此看不起世俗赌徒。自称“赌国诗人”。他还有一位美国的情人,给情人起名项美丽。他还是散文家、出版家、翻译家。他仗义疏财,素有“小孟尝”之誉,邵洵美说“钞票用得光,交情用不光”,郁达夫就说邵洵美家裏经常是“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对于这样一个人,我倒觉得名字源于《静女》里的“洵美”倒是十分的雅致。后来查资料知,他的名字是源于《诗经》中《郑风·有女同车》。邵洵美原名邵云龙,十六岁的时候恋上表姐盛佩玉。当他读到《诗经》中《郑风·有女同车》一篇时,他看到了“佩玉锵锵”,仿佛看到了美丽的表姐,于是从“洵美且都”四字中取“洵美”两字与表姐的“佩玉”相对,以名寄情。“洵美”的意思是“实在美”,“且都”的意思是“而且漂亮”。以“洵美”阐释“佩玉”他不仅拍案叫绝。正像宝玉为黛玉取字“颦颦”一样生动。不管是出自《静女》还是出自《有女同车》,取“洵美”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那么的美丽。
“自牧归荑”这句话,是说美好的人儿从郊外放牧回来赠给我红红的茅草。这么有诗情画意的一句话,使人像王洛宾的歌里写的那样会生出这般的幻想:“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我愿每天她拿着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这句话让我想起山东作家邓基平,阿滢说他:“他不是专业作家,却有国家一级作家的职称,先后出版了《百味集》《抱香集》《疏篱集》《三清集》《绿室诗存》《淡庐日记》等著作;他不是专业编辑,却为文友们校编了百余部作品集;他不是书法家,却有些报刊社找他题写刊名。”阿滢约我有空前去拜候邓先生。这位邓先生的笔名恰叫自牧。自牧这一名字远比他的真名叫的响,好比现在有些人喊余先生为流沙老。我认为他的笔名出自《静女》,要比出自《易经》“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出自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里“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都要好。因为出自《静女》更美丽
“彤管有炜”一句争议颇多,争议主要集中在“彤管”的意思上,有人说彤管是女史载事记过之笔,有着红色的笔管。有人说是乐器,最为人认可的是红色的有管的茅草,很美丽的茅草。“炜”红而又光的意思,也是很美丽的一个字。只不知山东作协主席张炜,可是取名于此呢?若是的话,则又是一个美丽的出处。
2009年11月7日谷雨于拙书堂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姝,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看到诗中这句“洵美且异”,不由我想起邵洵美,他某种程度上有些像张岱,邵洵美是风流倜傥的阔少爷,出身富贵,爱画画,爱藏书,爱文学,吸食鸦片、好酒好赌,经常是“一掷呼芦,输赢百万”。他讲究雅赌,认为赌博有“诗意”,因此看不起世俗赌徒。自称“赌国诗人”。他还有一位美国的情人,给情人起名项美丽。他还是散文家、出版家、翻译家。他仗义疏财,素有“小孟尝”之誉,邵洵美说“钞票用得光,交情用不光”,郁达夫就说邵洵美家裏经常是“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对于这样一个人,我倒觉得名字源于《静女》里的“洵美”倒是十分的雅致。后来查资料知,他的名字是源于《诗经》中《郑风·有女同车》。邵洵美原名邵云龙,十六岁的时候恋上表姐盛佩玉。当他读到《诗经》中《郑风·有女同车》一篇时,他看到了“佩玉锵锵”,仿佛看到了美丽的表姐,于是从“洵美且都”四字中取“洵美”两字与表姐的“佩玉”相对,以名寄情。“洵美”的意思是“实在美”,“且都”的意思是“而且漂亮”。以“洵美”阐释“佩玉”他不仅拍案叫绝。正像宝玉为黛玉取字“颦颦”一样生动。不管是出自《静女》还是出自《有女同车》,取“洵美”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那么的美丽。
“自牧归荑”这句话,是说美好的人儿从郊外放牧回来赠给我红红的茅草。这么有诗情画意的一句话,使人像王洛宾的歌里写的那样会生出这般的幻想:“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我愿每天她拿着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这句话让我想起山东作家邓基平,阿滢说他:“他不是专业作家,却有国家一级作家的职称,先后出版了《百味集》《抱香集》《疏篱集》《三清集》《绿室诗存》《淡庐日记》等著作;他不是专业编辑,却为文友们校编了百余部作品集;他不是书法家,却有些报刊社找他题写刊名。”阿滢约我有空前去拜候邓先生。这位邓先生的笔名恰叫自牧。自牧这一名字远比他的真名叫的响,好比现在有些人喊余先生为流沙老。我认为他的笔名出自《静女》,要比出自《易经》“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出自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里“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都要好。因为出自《静女》更美丽
“彤管有炜”一句争议颇多,争议主要集中在“彤管”的意思上,有人说彤管是女史载事记过之笔,有着红色的笔管。有人说是乐器,最为人认可的是红色的有管的茅草,很美丽的茅草。“炜”红而又光的意思,也是很美丽的一个字。只不知山东作协主席张炜,可是取名于此呢?若是的话,则又是一个美丽的出处。
2009年11月7日谷雨于拙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