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坯痕的英文翻译
旋坯痕:scratches made from rotating the body
竹丝刷纹:bamboo filament brush pattern
最近在翻译《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哈伊马角酋长国佐尔法·努杜德港口遗址出土中国瓷片》一文。里面提到“旋坯痕”。一般而言旋坯痕多出现在定窑上。而这种痕迹又俗称“竹丝刷纹”。但是这篇文章的旋坯痕出现在南宋至明早期的福建窑址的一口青瓷碗上。找出处可靠的翻译得下一番功夫。所幸先在有道词典上发现了一个例句,找到“竹丝刷纹”的译法是“bamboo brush pattern”。之后用“bamboo brush pattern”搜索,找到中国文化网的官网http://arts.cultural-china.com/en/31Arts12792.html里对定窑“旋坯痕”和“竹丝刷纹”的描述。这篇文章把竹丝刷纹称作“bamboo filament (细丝) brush pattern”(我觉得这个更为具体), 而把“旋坯痕”形成的过程描述为“The scratching was made from rotating the body after the initial shaping period. ” 没有专门的一个词或词组来翻译“旋坯痕”怎么办?我就自己组合了一下,叫做“scratches made from rotating the body”。文中还提到其他时期以及其他窑址的瓷器也可以有旋坯痕,只是没有定窑的细密,所以旋坯痕也是鉴定定窑瓷器的一个好依据。
竹丝刷纹:bamboo filament brush pattern
![]() |
青瓷碗--烧制于南宋至明早期的福建窑址 |
最近在翻译《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哈伊马角酋长国佐尔法·努杜德港口遗址出土中国瓷片》一文。里面提到“旋坯痕”。一般而言旋坯痕多出现在定窑上。而这种痕迹又俗称“竹丝刷纹”。但是这篇文章的旋坯痕出现在南宋至明早期的福建窑址的一口青瓷碗上。找出处可靠的翻译得下一番功夫。所幸先在有道词典上发现了一个例句,找到“竹丝刷纹”的译法是“bamboo brush pattern”。之后用“bamboo brush pattern”搜索,找到中国文化网的官网http://arts.cultural-china.com/en/31Arts12792.html里对定窑“旋坯痕”和“竹丝刷纹”的描述。这篇文章把竹丝刷纹称作“bamboo filament (细丝) brush pattern”(我觉得这个更为具体), 而把“旋坯痕”形成的过程描述为“The scratching was made from rotating the body after the initial shaping period. ” 没有专门的一个词或词组来翻译“旋坯痕”怎么办?我就自己组合了一下,叫做“scratches made from rotating the body”。文中还提到其他时期以及其他窑址的瓷器也可以有旋坯痕,只是没有定窑的细密,所以旋坯痕也是鉴定定窑瓷器的一个好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