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学本体论摘录十四
41. 可见,在熊十力哲学中,心才是本体,他讲的仁也多是指仁心,所以并不能建立真正的仁的本体论宇宙论。应当指出,不能摆脱“心-物”问题为中心,不是熊十力个人的局限,而是20世纪哲学的主要局限。P365
42. 这就是说,仁心不可空守,必随事磨练,明智的扩大既是随事扩充之功。所以熊十力认为这种以智扩仁的功夫,与大程子的识仁方法不同。P370
43. 马一浮强调,体用双离则绝不可说。不易者只是此体,简易者只是此用,变易者只是此相。离体无用,离性无相,但可会相归性,摄用归体,何能并体而离之?P375
44. 梁漱溟对生命本性的规定使得他比熊十力只讲“实体”更容易向儒家伦理、人生观展开。P383
42. 这就是说,仁心不可空守,必随事磨练,明智的扩大既是随事扩充之功。所以熊十力认为这种以智扩仁的功夫,与大程子的识仁方法不同。P370
43. 马一浮强调,体用双离则绝不可说。不易者只是此体,简易者只是此用,变易者只是此相。离体无用,离性无相,但可会相归性,摄用归体,何能并体而离之?P375
44. 梁漱溟对生命本性的规定使得他比熊十力只讲“实体”更容易向儒家伦理、人生观展开。P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