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 | 原创专栏 』爱情活着,灵魂就活着
『书房 | 原创专栏 』爱情活着,灵魂就活着
情
诗
爱情活着
灵魂就活着
公元八年的古罗马城镇,诗人奥维德正在写作一部六卷本的《岁时记》,这本书是以罗马的节日、历法和天文为主题。在此之前,奥维德已经完成了他的名作《变形记》。他的另一部著作或许更令人耳熟,即《爱的艺术》,也称《爱经》。
或许是年月蹁跹已久,或许是那个时代群星闪烁、星空璀璨,如今我们已对无数诗人名字失却了认知,奥维德亦在其列。甚少有人知,他曾与贺拉斯、卡图卢斯和维吉尔齐名。
【一座浮雕上的戴月桂花环的奥维德】
那一年,奥古斯都亲自下令,甚至没有经过元老的评议和法庭审判,将奥维德流放到了黑海之滨的托米斯。在流放中,由于远离罗马,无法接触到书籍资料,奥维德放弃了《岁时记》,转而写作了他的两部诗集《哀怨集》与《黑海书简》。公元九至十二年,奥维德完成了五卷本的《哀怨集》,诉说流亡路途中的忧愤悲伤。而《黑海书简》则是由给奥古斯都、妻子和多位朋友的信组成的书信集,尤为情真意切。尽管他存有万一的希望:自己终有一天会被召回罗马,流亡结束,重返家园;然而终究赦放变得毫无指望,那一天,奥维德为自己写下墓志铭(《哀歌》,III)。
在流放地,诗人常常想到妻子是他的精神支柱,一想到失去这一支柱便感到深切的苦痛——“我的倾圮全靠你支撑”(te mea supposita veluti trabe fulta ruina est)。
奥维德曾给妻子写过一首诗,直译过来如此:
如果你突然见到我,你是不会认得我的
岁月已把我摧残得不成样子了。
(nec , si me subito videas , agnoscere possis ,
aetatis facta est tonta ruina meae.)
读来想必似曾相识。北宋熙宁八年,文人苏轼曾为纪念妻子逝世十年而填作一首感人至深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当时苏轼正在东部沿海的山东密州任上,一夜梦回,他看到妻子象旧时一样正在小窗前梳妆整饰,然而十年孤楚,凄凉难话,苏轼已是尘霜满鬓,不似当年模样。两人纵然相逢却不识,无辜无言,泪落千行……
世间情事,可堪悲怆至此耶?
世人常云:“贫贱夫妻百事哀“。然并非说富裕则家室万兴。贫中即便无乐,也多是两人生活琐细,无他巨事,年复一年,月下相伴。可见越琐屑,越见真至。
旧年曾读归有光所著《项脊轩志》,读其后续,乃知自其妻子死后,归有光便多在外不居家,至于夫妻两人曾经小憩、练字的南阁子,也“室坏不修”。大概不是无力而为,实乃触景伤人,恐怕也会如苏轼午夜梦回般无言泪千行罢。其后两年转逝,终于聊病于无,重修南阁,归有光自此几乎迁居在外。只是他还记得,离家前最后一眼回眸,看到庭中枇杷树,乃其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那一天,或许起了风,吹起归有光的衣角,吹散眼前氤氲的郁气:树耶?妻耶……
HOME书房
微信:home-shufang
微博:@HOME书房
我们愿意,愿意为你
在蒸腾幻变的城市昼夜里,在涓滴恒常的人间烟火里
用尽理想主义所有的执着与倔强
笃定地坚守一份永不打样的书卷气
来稿请投:homeshufang@foxmail.com
![]() |
情
诗
爱情活着
灵魂就活着
公元八年的古罗马城镇,诗人奥维德正在写作一部六卷本的《岁时记》,这本书是以罗马的节日、历法和天文为主题。在此之前,奥维德已经完成了他的名作《变形记》。他的另一部著作或许更令人耳熟,即《爱的艺术》,也称《爱经》。
或许是年月蹁跹已久,或许是那个时代群星闪烁、星空璀璨,如今我们已对无数诗人名字失却了认知,奥维德亦在其列。甚少有人知,他曾与贺拉斯、卡图卢斯和维吉尔齐名。
【一座浮雕上的戴月桂花环的奥维德】
那一年,奥古斯都亲自下令,甚至没有经过元老的评议和法庭审判,将奥维德流放到了黑海之滨的托米斯。在流放中,由于远离罗马,无法接触到书籍资料,奥维德放弃了《岁时记》,转而写作了他的两部诗集《哀怨集》与《黑海书简》。公元九至十二年,奥维德完成了五卷本的《哀怨集》,诉说流亡路途中的忧愤悲伤。而《黑海书简》则是由给奥古斯都、妻子和多位朋友的信组成的书信集,尤为情真意切。尽管他存有万一的希望:自己终有一天会被召回罗马,流亡结束,重返家园;然而终究赦放变得毫无指望,那一天,奥维德为自己写下墓志铭(《哀歌》,III)。
在流放地,诗人常常想到妻子是他的精神支柱,一想到失去这一支柱便感到深切的苦痛——“我的倾圮全靠你支撑”(te mea supposita veluti trabe fulta ruina est)。
奥维德曾给妻子写过一首诗,直译过来如此:
如果你突然见到我,你是不会认得我的
岁月已把我摧残得不成样子了。
(nec , si me subito videas , agnoscere possis ,
aetatis facta est tonta ruina meae.)
读来想必似曾相识。北宋熙宁八年,文人苏轼曾为纪念妻子逝世十年而填作一首感人至深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当时苏轼正在东部沿海的山东密州任上,一夜梦回,他看到妻子象旧时一样正在小窗前梳妆整饰,然而十年孤楚,凄凉难话,苏轼已是尘霜满鬓,不似当年模样。两人纵然相逢却不识,无辜无言,泪落千行……
世间情事,可堪悲怆至此耶?
世人常云:“贫贱夫妻百事哀“。然并非说富裕则家室万兴。贫中即便无乐,也多是两人生活琐细,无他巨事,年复一年,月下相伴。可见越琐屑,越见真至。
旧年曾读归有光所著《项脊轩志》,读其后续,乃知自其妻子死后,归有光便多在外不居家,至于夫妻两人曾经小憩、练字的南阁子,也“室坏不修”。大概不是无力而为,实乃触景伤人,恐怕也会如苏轼午夜梦回般无言泪千行罢。其后两年转逝,终于聊病于无,重修南阁,归有光自此几乎迁居在外。只是他还记得,离家前最后一眼回眸,看到庭中枇杷树,乃其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那一天,或许起了风,吹起归有光的衣角,吹散眼前氤氲的郁气:树耶?妻耶……
HOME书房
微信:home-shufang
微博:@HOME书房
我们愿意,愿意为你
在蒸腾幻变的城市昼夜里,在涓滴恒常的人间烟火里
用尽理想主义所有的执着与倔强
笃定地坚守一份永不打样的书卷气
来稿请投:homeshuf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