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学本体论摘录一
1. 所以重要的不是抽象地反形而上学,而是把形而上学与人的价值、人的实践、具体的生活世界联系起来对其存在和意义做整体上的说明。P4
2. 而古典哲学的基本世界观是天人合一,即把自然和人在一个大的存在关联中观看,如在儒家的世界观看来,仁即存在的关联,亦即关联的存在。P6
3. 而隐蔽表达了显现的限制,这正是历史,而个体达到的仁者之境不是或不必仅仅是因为见体,而是仁体在个体之身的澄明。个体身心达到与仁同在同显得澄明,但仁体的显现主要不是依靠语言,而是修身。P9
4. 苏格拉底说哲学史love of wisdom,即智之爱,我们也可以说儒家的哲学是爱之智,即wisdom of love,儒家的哲学就是对这种仁爱的生命价值的体验和追求,以及完成这种生命价值的体验与追求,是对仁爱的方向和目标的慎重选择与深入承诺。P11
5. 熊十力所说的实体有四义:本体是万理之源,本体是无对既有对,本体是无始无终,本体显为无穷无尽的大用,这四项规定也与斯宾诺莎哦相通。P15
6. 理学以太极为最高实体,但体必有用,故太极有生生、流行之用。太极之用,流行不息,无一息之或停。但太极实体自身则不动,无一息不停止。本体静而不动,大用动而不息,故说实体是常住之真,流行是发育造化。P20
2. 而古典哲学的基本世界观是天人合一,即把自然和人在一个大的存在关联中观看,如在儒家的世界观看来,仁即存在的关联,亦即关联的存在。P6
3. 而隐蔽表达了显现的限制,这正是历史,而个体达到的仁者之境不是或不必仅仅是因为见体,而是仁体在个体之身的澄明。个体身心达到与仁同在同显得澄明,但仁体的显现主要不是依靠语言,而是修身。P9
4. 苏格拉底说哲学史love of wisdom,即智之爱,我们也可以说儒家的哲学是爱之智,即wisdom of love,儒家的哲学就是对这种仁爱的生命价值的体验和追求,以及完成这种生命价值的体验与追求,是对仁爱的方向和目标的慎重选择与深入承诺。P11
5. 熊十力所说的实体有四义:本体是万理之源,本体是无对既有对,本体是无始无终,本体显为无穷无尽的大用,这四项规定也与斯宾诺莎哦相通。P15
6. 理学以太极为最高实体,但体必有用,故太极有生生、流行之用。太极之用,流行不息,无一息之或停。但太极实体自身则不动,无一息不停止。本体静而不动,大用动而不息,故说实体是常住之真,流行是发育造化。P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