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帮便签法】-第21周《拥抱你的内在小孩》第1天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的笔记-第123页
I——触发器”熟悉PPT的人都知道它是一项功能,它可以是一个图片、图形、按钮、文字或段落,当单击触发器时就会触发一个操作,而这个操作可能是声音、跳转到PPT里的另外一页、视频或者动画等等。最初我对这项功能很着迷,觉得它就象是一根魔法棒,可以指向什么操作。
而补偿机制也是一个触发器,我们常常无意识点击触发了以前经历所做下的预设动作,而且身在其中不知道什么原因,只是在惯性的操作下被动的完成触发的链接。就象是PPT里的程序,或者《恐怖游轮》里的主角一样,陷在自己的负面情绪中,被补偿机制牢牢的困住。
A1——和婆婆住在一起很久了,她的絮叨不离其左右,我从心里有抵触情绪,只要当她语气词一重,我的负面情绪立刻就跳出来了。这两年尽量读了很多书,但总是不能掌控自己的心魔。
A2——昨天读了《新定位》里提到的耳朵统御眼睛,思维的过程就是驾驭声音的过程,而并非图像。所以接下来,我要做以下尝试1、先不带情绪的倾听婆婆说的事情
2、把内心第一时间触发的负面情绪,用平和的心态把它们翻译出来
3、用FFC感受(feeling),事实(fact),对比(comparison)把这些行动记录下来
I——触发器”熟悉PPT的人都知道它是一项功能,它可以是一个图片、图形、按钮、文字或段落,当单击触发器时就会触发一个操作,而这个操作可能是声音、跳转到PPT里的另外一页、视频或者动画等等。最初我对这项功能很着迷,觉得它就象是一根魔法棒,可以指向什么操作。
而补偿机制也是一个触发器,我们常常无意识点击触发了以前经历所做下的预设动作,而且身在其中不知道什么原因,只是在惯性的操作下被动的完成触发的链接。就象是PPT里的程序,或者《恐怖游轮》里的主角一样,陷在自己的负面情绪中,被补偿机制牢牢的困住。
A1——和婆婆住在一起很久了,她的絮叨不离其左右,我从心里有抵触情绪,只要当她语气词一重,我的负面情绪立刻就跳出来了。这两年尽量读了很多书,但总是不能掌控自己的心魔。
A2——昨天读了《新定位》里提到的耳朵统御眼睛,思维的过程就是驾驭声音的过程,而并非图像。所以接下来,我要做以下尝试1、先不带情绪的倾听婆婆说的事情
2、把内心第一时间触发的负面情绪,用平和的心态把它们翻译出来
3、用FFC感受(feeling),事实(fact),对比(comparison)把这些行动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