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妹妹没考上研究生,要开始找工作了。广西的一个二本学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我上周建议她关注银行的工作,可以把银行当做首选目标。之前看到一个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的报告,其中一条说到500强里面的260家制造企业利润总和不足17家银行一半(实际上不到40%),这个对我刺激太大了。她似乎也挺以为然。
今天再给她打电话,结果她告诉我说她投的几份工作都是北京的什么影视公司或者剧组的助理工作。为什么改变主意?银行的工作压力大,又没有意义,不喜欢。而影视方面的工作不管怎样,是她愿意做的。“我就是在电影院里面卖票也比在银行数钱开心呢!”
悲剧的诞生,就在于我们常常以没有根据的想象而不是实在可靠的经验作为我们判断的依据。
我以前也跟她排斥银行一样,排斥公务员的工作。因为:官场恶浊,充满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当公务员少不了喝酒应酬溜须拍马还要看领导眼色。安能摧眉折腰?讨米也不考公务员。后来我一个进了公务员系统的同学跟我说:你以为一个小小公务员能有多少应酬?人家要送礼也是找领导,喝酒还没你的份呢~
其实对于银行和剧组的工作我跟她一样缺乏了解。不过我好歹有点间接经验,而她就同无数的本科毕业生一样,完全是只小白。看不起银行的铜臭味,觉得挣钱的工作布满陷阱;却没有认识到“理想”的工作实际上也是充满迷雾。你以为进了剧组就是在追求理想——你确定这真是你毕生追求的“理想”?别忘了四年前选择你的专业也完全是出于偶然,而不是基于你对这个专业的了解和“热爱”。即便它现在真的成了你的理想,你真觉得北京的这些剧组是通往理想的道路?我虽然不能把话说死,但是我想大体上,你这种学历无亮点技能不突出的菜鸟,进了剧组也就是跑跑腿给人送几餐盒饭帮人拎几件衣服的份。能提升多少个人能力?有多大的发展前景?银行的工作呢,可能一开始是要辛苦一点,吃霉受气,压力大,搞不好还要被无良老板和客户骚扰——但是,这种成本和风险在其他工作中一样是存在的;并且事实上,银行内部的工作种类也是很多的,除了柜台和营销,还有其他一些不那么需要应付客户的工作。嗯,没错,你一个小白一开始去银行,做的肯定是枯燥无味没有价值感的工作。但是,银行起码能保障你的生活。银行的薪酬意味着:你在休息日可以享受真正的休息,你可以每月去电影院看场电影,每年去全国任何你想去的地方作一次旅行,五到十年可以在你工作的城市单凭自己的积蓄买一套房子。而不是像你来了北京,每天累死累活一个月还存不下一分钱,过年回去因为抢不到硬座车票而为一张高铁二等座心疼不已,五年以后,人生唯一的盼望,就是找一个有钱的老公了……
不管是迫于哥哥的权威,还是因为感受到了我作为真理与正义之化身的势不可挡的气场——威逼利诱之下,她再一次被我说服了o(╯□╰)o(真别瞧不上银行,银行瞧得上你就是福气了。)
说完这番话,我自己也被我浑身上下所散发出的酣畅淋漓尽致的-俗——气-震撼了!尼玛,不是谨记圣贤教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要做大丈夫吗?关键时刻,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OOXX的拜金狗真相就毕露啦?几年前女友的爸爸要她去金融行业工作,我觉得他是把女儿往火坑里推;如今,我怎么也毫不犹豫地就把自己的亲妹妹往火坑里推了呢?女友取笑我:你这个卖人的!
我也反问自己,换作是我,要我选择高校的科研教育工作和更有保障的政府工作,我会选什么?我当然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因为我确定学术研究是能发挥人的创造力值得我为之献身的工作,虽然进了高校也未必能如意地做研究,但毕竟那个平台自由度大一些,离梦想更近一些。——那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要反对妹妹来北京追逐梦想呢?归根结底还是对她的不信任,觉得她对现实的认识能力不够,自以为自己的尽管并不充分的判断会比她的可靠。其实站在她的角度而言,在这种关头既不是要盲目听从我,也不能固执己见,而是应该尽可能地去获取信息了解真相。
以前面临找工作的问题的时候,会拿马克思那篇同题的文章来激励自己。现在想来,与这篇高中生作文相比,专业的职业规划师的意见无疑是更有参考价值的。这种时刻,需要的不是激荡人心的宣言,而是头脑冷静的分析——或者说,需要的不是心灵鸡血,而是指南针和望远镜。
而屌丝的境地就是这样——没有资源,没有关系,甚至连获取信息的途径都没有。屌丝能做的,就只有执著地努力,一点一点地开拓自己的人生。在这条坎坷的路上,头脑灵清一点,眼睛明亮一点,总是好的——至少可以防止走错方向。
今天再给她打电话,结果她告诉我说她投的几份工作都是北京的什么影视公司或者剧组的助理工作。为什么改变主意?银行的工作压力大,又没有意义,不喜欢。而影视方面的工作不管怎样,是她愿意做的。“我就是在电影院里面卖票也比在银行数钱开心呢!”
悲剧的诞生,就在于我们常常以没有根据的想象而不是实在可靠的经验作为我们判断的依据。
我以前也跟她排斥银行一样,排斥公务员的工作。因为:官场恶浊,充满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当公务员少不了喝酒应酬溜须拍马还要看领导眼色。安能摧眉折腰?讨米也不考公务员。后来我一个进了公务员系统的同学跟我说:你以为一个小小公务员能有多少应酬?人家要送礼也是找领导,喝酒还没你的份呢~
其实对于银行和剧组的工作我跟她一样缺乏了解。不过我好歹有点间接经验,而她就同无数的本科毕业生一样,完全是只小白。看不起银行的铜臭味,觉得挣钱的工作布满陷阱;却没有认识到“理想”的工作实际上也是充满迷雾。你以为进了剧组就是在追求理想——你确定这真是你毕生追求的“理想”?别忘了四年前选择你的专业也完全是出于偶然,而不是基于你对这个专业的了解和“热爱”。即便它现在真的成了你的理想,你真觉得北京的这些剧组是通往理想的道路?我虽然不能把话说死,但是我想大体上,你这种学历无亮点技能不突出的菜鸟,进了剧组也就是跑跑腿给人送几餐盒饭帮人拎几件衣服的份。能提升多少个人能力?有多大的发展前景?银行的工作呢,可能一开始是要辛苦一点,吃霉受气,压力大,搞不好还要被无良老板和客户骚扰——但是,这种成本和风险在其他工作中一样是存在的;并且事实上,银行内部的工作种类也是很多的,除了柜台和营销,还有其他一些不那么需要应付客户的工作。嗯,没错,你一个小白一开始去银行,做的肯定是枯燥无味没有价值感的工作。但是,银行起码能保障你的生活。银行的薪酬意味着:你在休息日可以享受真正的休息,你可以每月去电影院看场电影,每年去全国任何你想去的地方作一次旅行,五到十年可以在你工作的城市单凭自己的积蓄买一套房子。而不是像你来了北京,每天累死累活一个月还存不下一分钱,过年回去因为抢不到硬座车票而为一张高铁二等座心疼不已,五年以后,人生唯一的盼望,就是找一个有钱的老公了……
不管是迫于哥哥的权威,还是因为感受到了我作为真理与正义之化身的势不可挡的气场——威逼利诱之下,她再一次被我说服了o(╯□╰)o(真别瞧不上银行,银行瞧得上你就是福气了。)
说完这番话,我自己也被我浑身上下所散发出的酣畅淋漓尽致的-俗——气-震撼了!尼玛,不是谨记圣贤教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要做大丈夫吗?关键时刻,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OOXX的拜金狗真相就毕露啦?几年前女友的爸爸要她去金融行业工作,我觉得他是把女儿往火坑里推;如今,我怎么也毫不犹豫地就把自己的亲妹妹往火坑里推了呢?女友取笑我:你这个卖人的!
我也反问自己,换作是我,要我选择高校的科研教育工作和更有保障的政府工作,我会选什么?我当然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因为我确定学术研究是能发挥人的创造力值得我为之献身的工作,虽然进了高校也未必能如意地做研究,但毕竟那个平台自由度大一些,离梦想更近一些。——那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要反对妹妹来北京追逐梦想呢?归根结底还是对她的不信任,觉得她对现实的认识能力不够,自以为自己的尽管并不充分的判断会比她的可靠。其实站在她的角度而言,在这种关头既不是要盲目听从我,也不能固执己见,而是应该尽可能地去获取信息了解真相。
以前面临找工作的问题的时候,会拿马克思那篇同题的文章来激励自己。现在想来,与这篇高中生作文相比,专业的职业规划师的意见无疑是更有参考价值的。这种时刻,需要的不是激荡人心的宣言,而是头脑冷静的分析——或者说,需要的不是心灵鸡血,而是指南针和望远镜。
而屌丝的境地就是这样——没有资源,没有关系,甚至连获取信息的途径都没有。屌丝能做的,就只有执著地努力,一点一点地开拓自己的人生。在这条坎坷的路上,头脑灵清一点,眼睛明亮一点,总是好的——至少可以防止走错方向。